课改前后高中地理教材对比——以人教版为例

来源 :中国电力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od2009goo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国地理教材的改编和修订,由早期的“一纲一本”发展到如今的“一纲多本”,充分体现了全新的教学理念。主要从“人教版”新旧版地理教材的整体形式设置上、内容安排上和体现课程标准要求上等几个方面做了对比分析,提出一些认识和建议:教师要充分发挥新版教材的优势,合理利用教材中的各个栏目,最大程度地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同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反馈,使之尽善尽美。
  关键词:地理教材;人教版;对比
  作者简介:徐蒙莎(1986-),女,河南洛阳人,广西师范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硕士研究生;*通讯作者:王月(1980-),女,辽宁沈阳人,广西师范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讲师。(广西 桂林 541004)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西师范大学教改项目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1)10-0117-02
  
  广大教育工作者对我国的教育事业仍在进行不停地探索与实践,特别是改革开放之后,从教育体制到课程设置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地理学科经过20世纪一系列的改革,从仅要求学生通过高中毕业会考,直到1999年广东高考试行“3+X”,地理学科才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1]2002年,全国绝大部分省区将地理列入高考科目之一,标志着我国地理教育事业的新开端。在此期间,地理教材较少涉及改编,人教版地理教材从20世纪末至今,仅进行过两次改编:一次是徐岩、韦志榕依据1996年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地理教学大纲(供试验用)》主持编写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试验本)地理》(以下简称“旧版教材”);[2]第二次是樊杰、韦志榕依据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主持编写的《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以下简称“新版教材”)。下面笔者就从这两版教材的整体形式设置上、内容安排上和体现课程标准要求上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
  一、新旧版教材的基本对比
  1.教材内容对比
  从内容上看(见表1),旧版教材各章是独立的知识体系,而新版教材则按照地球的内在关系安排。旧版教材的章节设置对内容之间的联系考虑不周详,特别是“陆地和海洋”涉及两个环境系统,从认知上讲,有必要将两个系统分开。新版教材充分考虑到这点,将此内容分成独立的两章,这是新版教材在内容设置上的一个进步。
  2.内容结构对比
  旧版地理教材的每个单元讲述一个相对独立的内容;[3]每个单元又分为若干课节;每一课节包含有课文(包括文字和图表,图下有小字注明图意或提出问题)、阅读材料和活动;每个单元后设有“自学园地”,包括阅读篇、技能篇、练习篇三部分。
  新版教材在结构设置上与旧版教材的出入不大,但每个课节中增设了“读图思考”栏目,用于提高学生读图分析能力及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每个单元后面设有“问题研究”,通过学生的阅读、资料分析等进行知识拓展,并在最后提出一些建议和方法指导。
  总之,新版教材在内容结构方面更注重活动的设计和探究,提高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以及活学活用知识的能力。此外,新版教材还特别重视地理图像的应用,不论在图片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有了较大改进,平均每两页就比旧版教材多出一幅图。另一方面,新版教材的版面设计更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插图和活动设计更加合理,有利于学生劳逸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体现课程标准的要求对比
  旧版地理教材(必修)共二册,包括自然地理(第一册)和人文地理(第二册)。新版地理教材(必修)共三册,除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外,增加了经济地理教材(第三册)。以第二册为例,教学大纲要求体现“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旧版教材从四个单元进行阐述,来培养学生现代地理观念;新版教材则通过六个单元来体现大纲的要求。虽然新旧两版教材都充分体现了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程标准”)的要求,但从教材编排来说,新版教材内容对课程标准的概括与掌握更加详细。
  就学生而言,详细的地理教材更有利于掌握地理知识,便于课后自学。此外,新版教材中经济地理的部分内容来源于旧版教材(选修)第二册,对经济地理内容的补充和完善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也充分体现了地理教材符合当今社会的总趋势,这是新版必修教材最大的特点之一。
  4.选修教材对比
  旧版地理教材选修课本共二册,供高中文科学生学习使用。新版地理教材选修课本共七册,内容不仅涉及地理的知识,而且包含技术的运用,例如GIS(地理信息系统)、RS(遥感)等,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使学生了解地理学科的前沿。这不仅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更为他们以后在地理方向的深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然而,新版教材的局限性在于其选修内容过多,由于学时有限,在教学过程中难以让学生充分掌握所有的知识,只能选取其中的部分来进行教学,这就失去了最初编写新版教材的初衷。
  二、新旧教材的认可度分析
  新人教版地理教材依据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编写,总体上反映了我国现阶段对地理学科的要求,与旧版教材相比,新版教材有其“新”的地方,新主编、新版本、新图片、新要求(学习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强调注重信息技术在地理学习中的应用等)、新内容(地理信息技术应用等)。[4]
  很多学者就学生对新版教材的理解与认可程度展开了研究,得出了很多值得借鉴的结论。以陈皆兵为例,其在《“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地理实验表层系统研究》中对厦门市几所高中的学生进行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5](1)学生认为新版教材的语言表达“通俗易懂”和“比较通俗易懂”的占了总数的73%,这说明新版教材语言表达对大部分学生而言是浅显易懂的。[5](2)将近一半的学生认为新版教材中课文的语言“思考性一般”,说明教材內容并没有达到启发学生思考的目的。[5](3)新版教材中各个栏目对学生的影响波动没有很大的差别,相比较而言,学生认为教材中“案例”的作用对学生的帮助最大。[5]总的来说,学生对教材的希望是:文字语言能有趣生动兼有思考性,板块设置及内容方面则是多设置有用且可培养能力和发展技能的栏目。在这些方面,新版教材都有较好的补充,例如设置了更多的“案例”、“读图思考”、“活动”等栏目,提供了更多旧版教材未涉及的知识,如新版教材(必修一)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提到了“寒潮及其危害”、“太平洋岛国图瓦卢将被迫举国迁移”等,不仅介绍了新知识,而且增加了学生的知识储备。
  三、思考与建议
  基于以上新旧版地理教材的对比分析,笔者提出一些建议,供新教材的修订做参考。
  1.新教材应更迎合学生的需求
  教材是面向学生并利于学生掌握知识的载体,其编写不仅要依照国家教学大纲的要求,也要考虑学生的需求。相关调查数据表明,学生认为新版教材的文字语言思考性一般,笔者认为主要问题是对有些抽象的地理名词理解不到位,例如:太阳高度、近日点、远日点等,可在“阅读”环节补充一些知识,便于学生理解。另一方面,课文应提高对知识的描述的趣味性和思考性,启发学生进行思考与讨论。
  2.充分发挥案例教学的魅力
  “案例”是对旧版地理教材的创新,同时学生认为此栏目也最能培养能力,现有新版教材必修一和二中共有34个案例,必修三未涉及。学生对此栏目需求最大,建议在教材的编写过程中,再多进行一些案例的设计,这也是以后编写教材值得考虑的问题。
  通过对比新旧两版地理教材不难发现,新版地理教材更利于当代学生发展,也更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教师角度来说,必须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教材、学习教材、对比教材,以新的观念来掌握理论、教授知识。总而言之,新版教材的合理使用也是对中学地理教师的挑战,笔者也衷心地希望地理教材的发展越来越完善。
  
  参考文献:
  [1]付景保.论高考改革对地理教育教学的影响[J].教学与管理,2007,(12):98-99.
  [2]王传兵,杨代虎.30年来我国高中地理教材的历史演变及其启示[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0,(Z1):21-24.
  [3]李昂.上海一、二期课改高中地理教材比较[J].新课程(综合版),2009,(10):4-5.
  [4]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5]陈皆兵.“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地理实验教材表层系统研究[D].福建:福建师范大学,2009.
  (责任编辑:苏宇嵬)
其他文献
摘要:实践性教学是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环节,建立起科学、规范、有效的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性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是实现研究生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确保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证。现基于经济学的投入产出理论,构建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性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为研究生培养单位提升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性教学质量提供了科学分析的依据。  关键词:专业学位研究生;
期刊
摘要:在当前的背景下,对长株潭城市群高等教育整合与联动发展非常有利。但是,推动长株潭高等教育资源整合仍然存在许多障碍,为了冲破这些障碍,提出了以“共赢思维”加快高等教育资源整合的步伐、以制定统筹长株潭高等教育发展的制度为突破口、强化高校的整合主体地位和推进校际合作、积极探索和开拓跨区域联合办学的途径、明确政府在高等教育资源整合中的定位等一系列的对策和建议,以推动长株潭高等教育资源的整合,促进高等教
期刊
摘要:针对高职高专教学特点,以“工学结合”为改革手段,对“天然药物化学”课程进行改革。改革过程中,课程组分别在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网络交流等方面加强学生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的培养,使之毕业后能迅速适应生产工作岗位,成为一名操作性人才。  关键词:天然药物化学;课程改革;工学结合  作者简介:陶锋(1978-),男,浙江湖州人,浙江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药学系,讲师;占洁(1982-),女,浙江衢州人,浙江
期刊
摘要:目前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理科生的就业问题尤其突出。通过对社会、高校、学生的相互关系进行分析,认清理科生就业难的核心就是学生就业能力不足。提出通过优化专业设置、推行导师制、加强就业指导等途径来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  关键词:理科生;就业能力;导师制  作者简介:王婧(1983-),女,河南郑州人,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辅导员,助教;陈帅(1989-),男,河南安阳人,华北水
期刊
摘要:通过分析江苏省特色专业建设点的验收条件,结合江苏技术师范学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校级特色专业建设点的建设情况,从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创新与实践等几个方面探讨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如何建设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特色专业。  关键词: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建设;特色专业  作者简介:钱进(1975-),男,江苏泰兴人,江苏技术师范学院计算机工程学院,讲师;叶飞跃(1960-),男,浙江东阳人
期刊
摘要:从心理学研究的角度对大专生的厌学心理进行了分析,目的在于更清楚地了解大专生产生厌学心理的因素,并根据这些因素寻求解决对策,进而达到克服其厌学问题的目的。  关键词:大专生;厌学心理;焦虑  作者简介:田仁海(1981-),男,贵州铜仁人,铜仁学院教育科学系,讲师;代静亚(1965-),女,贵州铜仁人,铜仁学院教育科学系,副教授。(贵州铜仁554300)  基金项目:本文系铜仁学院科研启动基金
期刊
摘要:人工智能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互交叉的一门边缘学科,人工智能技术已经成为各学科领域的关键技术。“人工智能”课程的开设,目的是使学生掌握人工智能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技术,并能灵活地应用于实践中。为了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能力,从教学内容的更新、教学方法和实践教学等方面对本科“人工智能”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研究。  关键词:人工智能;创新思维;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作者简介:冯爱祥(
期刊
摘要:随着环境监测内容的扩展,“环境监测”课程在不同的专业开设,由于专业背景的差异,对课程设置背景、课程内容、课程教学环节和教学模式等进行教学研究探讨,有助于师生在教学条件和教学成果不断发展过程中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推动“环境监测”课程的教学改革和实践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关键词:环境监测;课程;教学改革  作者简介:王开勇(1978-),男,山东菏泽人,石河子大学农学院,副教授。(新疆石河子832
期刊
摘要:安全工程课程体系建设是安全工程学科建设的重要内容,它决定着所培养的安全工程专业人才的知识结构和技能水平。根据中原工学院安全工程专业课程设置模式以及课程体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结合学院的办学实际,探讨并提出了下一步课程体系改革的目标。  关键词:安全工程;课程体系;专业方向  作者简介:杨春丽(1980-),女,河南周口人,中原工学院能源与环境学院,讲师;刘琦(1972-),男,河南商丘人,中原
期刊
摘要:分析了三峡大学工业工程专业的办学特色,确定了专业实践教学目标,对实践教学体系进行了规划和建设。探索了一条依托机械大类教学实验平台,整合现有资源,建立体现基础IE和现代IE的工业工程专业实验室,积极与地方企业合作,建立校企合作教学科研实践基地的模式。  關键词:工业工程;实践体系;实验室建设;实践基地  作者简介:李浩平(1971-),女,广东台山人,三峡大学机械与材料学院,副教授;方子帆(1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