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在校大学生业余时间安排的调查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tan198711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大学生有更多的课余时间,课余生活丰富多彩,然而,调查显示,并不是每位大学生都能合理安排课余时间。此次调查本着了解大学生对课余时间如何安排,是否合理利用,以期能发现大学生课余时间利用的弊端,帮助大学生革除弊端,从而更有效充分地利用时间,使大学生活更充实美好。
  关键词: 大学生 业余时间 安排
  一、大学生课余时间安排现状分析
  本次对大学生课余时间安排的调查采用的是以随机问卷调查为主。从总体上看,大学生课余时间使用基本合理,能较好地利用课余时间;但是部分同学课余时间缺乏合理的安排,不仅浪费时间,而且对身心造成不利影响。其中有两种情况很突出,调查发现有些学生把大部分时间都用在学习上,他们每天的生活环境不是教室就是图书馆,有些学生与此相反,他们几乎不看书,每天的时间都是安排在上网、娱乐活动上。本次调查就是为了寻找存在的问题并解决问题,并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合理措施。
  二、调查数据分析
  业余时间是指周一到周五除正常上课以外的生活空间与时间。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000份,收回有效问卷948份,有效回收率为94%。其中,男生占41%,女生占53%;大一学生占12%,大二、大三学生占34%,大四学生占48%。问卷共设置十七道客观题,一道主观题。根据问卷调查显示的结果得知,不同学校的业余时间安排有显著的区别,主要原因在于学校的氛围和学校提供的教学设备有差异,不同年级的学生业余时间的管理存在差异性。
  (一)此次调查在问及是否为您的业余时间制订计划时,有87%的同学的选项是“想过要制订,但没实行”。可见大部分大学生在大学里的业余时间是无计划性的,他们想到什么就什么,还有很大一部分的回答是曾制订但是计划总是赶不上变化。
  (二)在问及一般如何安排自己的业余时间时,有33%的同学回答去自习室或图书馆阅读课外书籍,23%回答参与体育锻炼,如跑步,打篮球、羽毛球等。大一的大部分同学都说各种社团活动占了大量业余时间,这个年段91%的课余时间用于社团活动。据了解,大部分大学生都能意识到参加社团活动不仅可以丰富大学生活,还可以为自己争取学分弥补学业成绩的不足。
  (三)在问及“在您周围,同学们在业余时间学习的多吗?”时,有40%的同学说一般,26%回答比较多,说明业余时间用于学习的情况不容乐观,周围环境对大学生业余时间安排还是有很大影响的。调查结果显示,56%的学生能认识到自己或周围人课余时间利用得不好的原因,很多人受周围同学的影响,看到别人做什么很容易产生从众心理,有时候自己计划好周末要早起去图书馆自习,结果因为看到别人都在暖和的被窝,自己也产生惰性心理,为自己睡懒觉找理由。有时候本打算开电脑查些有用的资料,结果看到别人在玩游戏,自己也不由自主地玩起游戏,把学业抛在脑后。
  (四)针对“你每天通常学习多长时间?”这个问题,有41%的同学每天能坚持1-3小时,只有17%的同学能坚持5小时以上,其中这些同学主要还是准备考研和考公务员的。从这个现象可以得知大学生的学习强度已经明显不如高中了,也没有高中时的自觉性。
  (五)75%的大学生课余时间基本充足,特别是高年级的学生。据调查数据分析,25%的学生课余时间不充足,主要是大一、大二的学生,他们的必修课程比较多,还要上选修。18%的学生时间很充足,59%课余生活基本充足,他们在业余时间安排上注意劳逸结合。从这组数据分析可得出,不同年级的大学生所拥有的业余时间是有差异的。
  (六)大学生课余活动丰富,内容差异大。从调查结果看,在业余时间的安排上,女生的自制力明显比男生强,而男生业余时间比较重视实践,他们比较喜欢体育锻炼,也有喜欢宅宿舍玩游戏或睡觉的男生。调查结果显示,约40%的学生每天花4-5小时上网,占其所有课余时间50%左右,然而,只有27%的时间用于学习查资料,59%的时间用于聊天、玩游戏、看影視剧。可见,大学生还不能合理利用互联网这个资源库促进自己的学业,丰富自己的知识。
  (七)课外去图书馆、自习室的同学虽然占多数,但是目的各不相同。从调查结果看,大学生课余时间去图书馆的目的各不相同。有些同学是为了完成课外作业而去,有些是为了看课外书,还有些认为图书馆比较安静,于是把手机电脑等都搬到图书馆。但是调查发现课外学习仍是其主要活动,其中,56.3%的男生课余时间用于学习,女生课余时间用于学习的占67.6%。大学生不仅要在课堂上吸收知识,课外同样要合理安排时间学习各种知识,将来才能用丰富的理论知识指导社会实践。
  三、合理安排业余时间的重要性
  首先,对大学生活要有所规划。计划是一种预见性的安排,它会帮助你对将要进行的事件有充分的准备,包括物质和精神方面的准备,这些准备反而会给你带来更多的自由和主动,真正的自由、主动并不是来自于盲目随意,而是来自条理有序。
  其次,合理有效地安排时间。有效地利用时间是一项人人都可以掌握的技巧,甚至就像吃饭一样简单,它需要的只是人们的有心。所谓“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首先改掉以往在处理时间方面问题的坏习气,正确认识到合理有效利用时间的作用及意义,旨在将大学生活引上正常轨道。其次要做到劳逸结合,这样才是最大限度上的合理又有效。
  再次,良好的习惯是一种个人竞争力,而坚持不懈是一种个人精神。时间的管理是一门智慧哲学,它需要一个漫长的演习过程,良好的习惯养成需要一段时间,在这个过程中,坚持不懈是最重要的因素。学贵有恒,不管是做什么,恒心和毅力都是最重要的。做到坚持,努力不懈,最后成为一种习惯,自然而然地会达到初衷。
  四、合理的建议和措施
  1.树立明确的人生目标,制订符合自己特点的时间计划安排。人生有了目标,生活才有动力,只有树立了明确的人生目标,人才能有目的地学习、有计划地生活,生活才不会茫然而无所适从。制订符合自己特点的时间计划安排,可以让我们更好地利用课余时间。
  2.课余时间充足,需要合理分配,提高时间效率。不仅要花时间娱乐放松,更要花时间刻苦学习,学习才是学生的主业。因此,我们应该提高自制力,控制上网时间。我们要学会既学得开心又玩得尽兴,劳逸结合。
  3.加强社会实践,提高自身素质。大学是我们迈进社会的起点,在大学我们就要为将来的生活工作打好基础。因此,我们不仅要学好专业知识,更要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不仅要多参加校内的各种社团比赛,而且要走出校园,参加各种兼职和实习活动,这样不仅能增加我们的阅历,而且能提高自身的能力。
  通过问卷调查和师生采访发现,大部分学生的业余时间安排是合理的。他们的安排里注意劳逸结合,有规律地学习生活。还有很大一部分大学生业余时间管理不合理,作息不规律,通宵达旦或者黑白颠倒。部分同学学习过度机械,他们早出晚归地在图书馆看书,不参与体育锻炼,或者整天与电脑为伴,男生大部分在玩游戏,女生不是看泡沫剧就是逛淘宝,部分大学生碌碌无为,在迷茫无聊中时间渐渐流失。大学生业余时间安排不合理给他们造成了许多不利的影响,导致大学生活枯燥,兴趣爱好狭隘,过度沉迷于网络或是游戏的学生由于不能合理安排课余时间,对学校社团集体活动漠不关心,大学四年碌碌无为得过且过生活单调无味。通过此次的问卷分析希望能给还在迷茫中不知所措的大学生及即将步入大学的高中生有所帮助,让他们能够在以后的大学生活里合理安排业余时间,过个丰富愉快的大学生活。
  参考文献:
  [1]原雪辉.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焦作大学学报,2004(03).
  [2]黄希庭,张志杰.论个人的时间管理倾向[J].心理科学,2001(5).
  [3]宋美臻.浅谈大学生时间管理现状及应对策略[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9(4).
  课题来源:2015年福建省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1511311046。
其他文献
摘 要: 本文通过对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之间差异性比较,阐述比较法在高考生物复习教学中的运用,这有利于将零散的知识点系统化,从而使生物知识化繁为简,能提高高考复习的教学效率。  关键词: 比较法 高中生物 高考复习  新课标下,比较法教学已经得到广大师生的好评;比较法教学不仅可以将零散的知识点连接起来系统化,使生物知识化繁为简,形成系统性,便于学生掌握和记忆,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比较分析能力和组织归纳能
摘 要: 文章结合对羽毛球课的教学现状,从教学和场地条件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改革建议,以促进医学院校羽毛球运动的发展和提高。具体通过调查问卷和访谈法等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是羽毛球运动深受学生的喜爱,感兴趣和增强体质为学生的主要动机,并得出结论在场地不足等前提条件下,如何开展羽毛球教学及引导学生课余锻炼是今后羽毛球课需要改进和提高的,羽毛球教学还有很多不足需要完善,需要学
摘 要: 教师走下讲台融入学生的互动交流中,是发现教学问题和调整教学策略的基础前提。围绕学生疑虑问题、讨论争辩、展现评价等方面作现场指导,有利于学生在增强感知体验的基础上灵活自如地表达英语。本文探讨了课堂教学现场指导策略的运用,对活化教学过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主动探究能力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初中英语 学生 问题 指导  英语教学是在不断发现问题和主动探知问题的过程中得以优化的。教师唯
语文作为中小学教育中的一门基础语言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小学语文教育对于学生知识的获得、习惯的养成和能力的培养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能够让学生在直观生动的场景中获取知识,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感知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是小学生知识获得和能力培养的最佳途径。  1.创设生活情境,生活中挖掘语文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将语文教育生活化,让生活赋予语文教育新的生命活力。教师可以引领学生以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变革和城镇化的进行,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为了改变相对贫困的家庭生活而涌进城市,成为城镇化进程的建设者。但是这些“打工族”中大多数人将孩子留给农村家中的老人或亲戚代养,于是社会上便出现一个特殊的群体——“留守儿童”。  根据专家测算,我国“留守儿童”在全体儿童中所占的比例大致为8.05%,其中6周岁及以上的学龄期“留守儿童”占65.28%,且这个群体的人数还在迅速扩大。这一群
摘 要: 随着信息技术的推广和教育界对课程教学探究的日渐深入,微课、翻转课堂等新型教学模式已经成为推动高校教学改革的契机。文章通过分析《DCS识用与操作》课程的课程特征及教学现状,提出以微课促进课堂教学改革,构建微课学习框架,设计在实践操作性强的高校课程中实施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和流程,以期为促进高校课堂教学改革提供借鉴。  关键词: 微课 高职教育 翻转课堂 教学改革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推广
摘 要: 教学评价是本科院校保障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具有教学问题诊断、教学过程监控、教学效果检验等功能。目前高校教学评价存在时效性较差、指标单一、评价片面性等问题。因此,应用型本科院校构建适宜的教学评价体系,对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应用型本科 教学评价 评价体系  教学评价是指依据一定的客观标准,通过测量和收集教育过程中各环节相关的资料,对教学活动及其效果进行客观评价的系统过
摘 要: 文章分析疲劳并采用一定的客观判断方法测试疲劳,进而运用一些消除运动性疲劳的方法,使机体快速有效地进行超量恢复,以便更好地投入训练、工作和学习,进行更高水平的恢复,提高人体功能,实现更高水平的运动能力贮备,保持并促进人体健康。  关键词: 运动性疲劳 判断 康复  一般的运动性疲劳是一种正常生理现象,如果运动性疲劳没有得到及时恢复而使疲劳累积导致疲劳过度,或者发生运动性疲劳时没有及时进行调
摘 要: 示范课堂是全面展现教师内功的舞台,也是教师课堂教学水平自我提高的重要途径。作者通过对示范课堂中《园林规划设计》课程的分析,总结出在教学中要运用技巧,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倡“互动合作”,融洽师生课堂关系;坚持反思,感悟教师教学人生;担当责任,奉献育人爱生精神。通过总结,期望予高职教师以借鉴,强化教学效果。  关键词: 示范课堂 教学策略 反思  一、引言  俗话
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是一个崇高的职业。因为是教师就必须崇高,要对得起教师这个称号,要托得起这一轮照亮世界的太阳。平日里,我们经常进行师德学习,然而很多时候,我们很难准确说出什么是师德。  在儿时的记忆中,蜡烛是用来比喻教师的,“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是老师一身的光辉写照。他们把这句经典的话铭刻于心中,心系学生,创造生命的奇迹。  2008年5月12日,当强震来袭的时候,灾区满目疮痍。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