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国梦”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大学生是青年中的佼佼者,更是实现“中国梦”、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后备力量。必须将“中国梦”融入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之中,引导大学生自觉地将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国梦”相结合,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
【关键词】“中国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时把“中国梦”定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梦想”,并且表示这个梦“一定能实现”。而大学生作为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他们代表着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潜力,所以大学生必须身体力行,自觉地将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国梦”相结合。在实践中,高校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把中国梦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更好地深入推进中国梦教育。
一、“中国梦”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义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中国梦”,彰显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景,为共产党带领人民开创未来指明了前进方向。“中国梦”的本质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社会和谐。中国梦对于当代中国具有重大意义,对于高校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大意义。
1.“中国梦”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向作用。大学时代处于人生成长成熟的关键时期,是理想信念和价值观逐步稳固的关键时期,树立正确的思想政治观念,中国梦教育为青年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提供了科学的价值导向。当前,尤其是在目前全球竞争激烈,各种思想意识呈现多样化发展趋势、各种行为方式相互影响,激烈碰撞的经济全球化时代,特别是西方敌对势力和“异见分子”把青年学生作为重点对象。
2.“中国梦”具有凝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中国梦”凝聚着亿万中华儿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和使命追求。随着国情、世情的不断变化,部分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对社会主义前景缺乏信心等问题。要用中国梦武装青年大学生头脑,引导他们把好“总开关”、坚定“主心骨”、筑牢“压舱石”,自觉地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诚践行者。
二、在“中国梦”的引导下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意见》指出,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主流积极、健康、向上。他们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坚决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高度认同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充分信赖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充满信心。同时强调,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既面临有利条件,也面临严峻挑战。面对新形势、新情况,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还不够适应,存在不少薄弱环节。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极为紧迫的重要任务。
1.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紧密结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际,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2.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高度重视学生党员发展工作,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把优秀大学生吸纳到党的队伍中来。对大学生党员要加强党员先进性教育,使他们严格要求自己,提高党性修养,充分发挥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骨干带头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坚持把党支部建在班上,努力实现本科学生班级“低年级有党员、高年级有党支部”的目標。
结语
要教育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就要从我们党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发展和伟大实践中,认识和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性,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不断树立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的信念和信心;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用中国梦激扬青春梦,为大学生点亮理想的灯、照亮前行的路,激励大学生自觉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正确认识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珍惜韶华、脚踏实地,把远大抱负落实到实际行动中。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文献选编(1978—2008)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1月
[2]【光明日报2016年6月19日理论·实践】
[3]新华社北京10月14日电中共中央、国务院最近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
[4]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文件
[5]2016年12月7-8日,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讲话
[6]张耀灿.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7]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关键词】“中国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时把“中国梦”定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梦想”,并且表示这个梦“一定能实现”。而大学生作为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他们代表着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潜力,所以大学生必须身体力行,自觉地将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国梦”相结合。在实践中,高校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把中国梦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更好地深入推进中国梦教育。
一、“中国梦”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义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中国梦”,彰显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景,为共产党带领人民开创未来指明了前进方向。“中国梦”的本质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社会和谐。中国梦对于当代中国具有重大意义,对于高校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大意义。
1.“中国梦”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向作用。大学时代处于人生成长成熟的关键时期,是理想信念和价值观逐步稳固的关键时期,树立正确的思想政治观念,中国梦教育为青年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提供了科学的价值导向。当前,尤其是在目前全球竞争激烈,各种思想意识呈现多样化发展趋势、各种行为方式相互影响,激烈碰撞的经济全球化时代,特别是西方敌对势力和“异见分子”把青年学生作为重点对象。
2.“中国梦”具有凝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中国梦”凝聚着亿万中华儿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和使命追求。随着国情、世情的不断变化,部分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对社会主义前景缺乏信心等问题。要用中国梦武装青年大学生头脑,引导他们把好“总开关”、坚定“主心骨”、筑牢“压舱石”,自觉地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诚践行者。
二、在“中国梦”的引导下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意见》指出,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主流积极、健康、向上。他们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坚决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高度认同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充分信赖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充满信心。同时强调,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既面临有利条件,也面临严峻挑战。面对新形势、新情况,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还不够适应,存在不少薄弱环节。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极为紧迫的重要任务。
1.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紧密结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际,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2.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高度重视学生党员发展工作,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把优秀大学生吸纳到党的队伍中来。对大学生党员要加强党员先进性教育,使他们严格要求自己,提高党性修养,充分发挥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骨干带头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坚持把党支部建在班上,努力实现本科学生班级“低年级有党员、高年级有党支部”的目標。
结语
要教育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就要从我们党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发展和伟大实践中,认识和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性,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不断树立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的信念和信心;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用中国梦激扬青春梦,为大学生点亮理想的灯、照亮前行的路,激励大学生自觉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正确认识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珍惜韶华、脚踏实地,把远大抱负落实到实际行动中。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文献选编(1978—2008)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1月
[2]【光明日报2016年6月19日理论·实践】
[3]新华社北京10月14日电中共中央、国务院最近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
[4]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文件
[5]2016年12月7-8日,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讲话
[6]张耀灿.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7]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