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莫回顾你脚边的黑影,
请抬头望你前面的朝霞;
谁爱自由,
谁就要付予血的代价。
……
记得抗战胜利不久,我在海丰县海城镇关山小学读书,班主任教我们全班同学唱这首题为《茅山下》的现代歌曲。这首歌的歌词深沉、执著而悲壮,旋律优美、苍凉似有点儿凄婉,听起来悦耳感人,催人泪下,至今仍然常在我的耳际回旋。歌曲的作者是谁,当时我并不知道。直至解放后我上初三的时候,读了上海新文艺出版社出版的《东平选集》,才知道这首歌的歌词原来是我们的乡贤、革命作家丘东平烈士所作小说《茅山下》的序诗,欣喜而亲切之情不禁油然而生。回顾东平短暂而壮烈的一生,纪念这位前辈对革命和文艺事业的贡献,我想其意义是格外深长的。
早在1926年,16岁的丘东平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翌年参加海陆丰人民起义,从此开始了他的革命生涯, 31岁时牺牲在日本侵略军的枪口之下。15年的岁月,东平立足于战火纷飞的中华大地,一手拿枪,一手握笔,“为革命与文艺”,献出了全部心血和宝贵的生命。作为一个忠诚的革命者和左翼作家,东平在反对国民党独裁统治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斗争中,显现出满腔的热忱,炼就“一身傲骨”,他的一生具有十分鲜明的特色。
战士学士融为一体
从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开始,丘东平的革命生涯经历了大革命、土地革命和抗日战争三个时期。1927年参加了海陆丰三次人民武装起义,担任彭湃同志的秘书。1928年海陆丰苏维埃政权失败后,流亡香港,先后当过学徒、鞋匠和渔夫。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在香港组织抗日同盟,支援抗日战争。不久,经他五哥岛人①的介绍,赴江西任19路军78师159旅旅长翁照垣将军的秘书。在“一二八”和“八一三”两次淞沪抗战中,他始终战斗在上海抗日前线。其后又追随翁照垣将军参加热河抗战,驰骋在冰雪风雨之中。1938年参加新四军,任敌工科长,挺进敌后。不久,受刘少奇委托,筹建华中鲁迅艺术学院。1947年7月,在苏北盐阜区反扫荡战斗中,为掩护鲁艺师生撤退,壮烈牺牲。
从投身革命到为革命献身的15年间,丘东平的足迹遍及广东、香港、上海、福建、江西、广西和江苏各地。一方面,作为革命战士,他参加人民武装起义,战斗在抗日前线,“真枪真刀打游击”,与反动派和侵略者浴血奋战,可谓“生命不息,战斗不止”。另一方面,作为文人学士,东平又以“文化兵”的身份,拿起笔作刀枪,从事文学创作。他出入于硝烟弥漫的战场,“从枪炮声中听到音乐,从火药味中闻到香酒”,把人民的革命热忱和反对侵略的爱国精神深埋在心窝里,把革命战士和爱国英雄的鲜血凝聚到笔端,创作了一篇又一篇的军旅小说、报告文学和大量诗文。1932年,东平的处女作《梅岭之春》在《新亚细亚》创刊号发表,给窒息的文坛吹进了一缕馨香。后来又刊出了《通讯号》、《沉郁的梅冷城》、《第七连》、《给予者》、《一个连长的遭遇》、《向敌人的背后进攻》和《暴风雨的一天》等名篇佳作。在他最后的岁月里创作的小说《茅山下》,更深深地感动了读者,永不能忘。
正因为丘东平在革命斗争中德行兼优,文武双全,实现了革命战士与文人学士的完美结合,所以陈毅军长在新四军政治部编印的《革命烈士纪念文集》一书中撰文赞誉说:“丘东平、许晴同志等,或为文人学士,或为青年翘楚,或擅长文艺,其抗战著作驰誉海外。或努力民运,其宣传动员,风靡四海。年事青春,前途讵可限量,而一旦殉国殒身,人才之损失,何能弥补。言念及此,伤痛曷极!”②军长恳切深沉的赞词,就是东平一生的真实写照和最好评价。
吹响新时代的号角
丘东平是在反对国民党专制统治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斗中成长的,他的作品不仅反映了中国人民前仆后继反对专制统治的革命思想,而且也表现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反抗外国侵略的爱国精神。《通讯员》描写了土地革命时期知识分子出身的林吉,通过敌人的哨线时,因自己不慎,使一个带路的少年农民被敌人抓去杀害了。高度的责任感使林吉心里极端难过,终于用手枪结束了自己痛苦的生命。胡风先生认为东平的思想“是被战斗道德的庄严的意识贯穿着的”③。在这篇小说中,东平以凝重的笔墨讴歌了林吉这位革命者高尚而庄严的“战斗的道德”,颂扬了“对于自由与光明献身的热情”④。在《沉郁的梅冷城》中,作者用暗寓的手法,讲了一个惨绝人寰的故事。梅冷城内一间理发店的门口,一颗炸弹爆炸了。保卫队抓了许多人进行拷问,但找不到谁是“罪犯”。最后,172个“囚徒”被杀戮了。这是一篇揭露20世纪初期中国独裁者暴行的宣言书,在南海之滨,吹响了新时代反对专制统治的号角。
如果说抗战以前东平的作品是揭露独裁者的暴虐罪行,颂扬革命人民的反抗精神,那么抗战时期他写作的目的则是为了反抗日本侵略者,歌颂伟大的抗日民族解放战争。东平在抗战初期创作的《第七连》和《一个连长的战斗遭遇》两篇小说,被称为“抗战以来最壮丽的诗篇”⑥。《第七连》写于1937年12月,通过连长丘俊的战斗经历,揭露了日本侵略军的凶残和战争的苦难,歌颂了中国军队英勇杀敌的战斗精神。他以浓重的笔墨刻划了这位连长的内心世界。在敌人密集的炮火之下,他对自己的士兵说:“我自穿起了军服,就决定了我一生必走的路径,我是一个军人,我已经以身许给了战斗。”连长的表白,代表了抗日战士视死如归的精神,这种精神应该永远牢记在我们民族的记忆之中。《一位连长的战斗遭遇》是在1938年4月写的。这篇小说以第四连连长林青史的奇特遭遇,曲折地表现了中国抗日战争的艰巨而复杂的历程。军校出身的林青史,在行军中遭遇到数倍于自己连队的日本侵略军,战败后只剩下78人,后来,遇到了同样打了败仗的军校朋友高峰排长和他的部下25人。两股抗日军队重新组织起来,忍着饥饿、疲困与寒冷,继续行军。黄昏时刻,他们遇到了一队日本兵,经过一个晚上的激战,他们消灭了鬼子一个营以上的兵力,包括17个步兵野战排和一个通讯分队。但是高峰排长牺牲了。打了胜仗的林青史,带领50多个士兵,找到了友军团部。但团长以“你们来历不明”为由,强迫林青史和他的士兵全部缴了械。就这样,英勇的第4连就在一个漆黑的晚上解体了。可惜的是,他们不是败于日本军强烈的炮火下,而是消失于自己的友军之中。最后,林青史逃回到自己的营部,营长高华吉“一见面就立即把他枪决了”。青年军官林青史连长壮烈而悲痛的经历说明了什么呢?也许这是作家丘东平有意留给他的同志和同胞们深入思考的一个难题吧! 已故作家石怀池在60多年前曾经说过,在丘东平的全部作品中,贯穿了一条“新的英雄主义”的红线⑦。我以为被这条红线所贯穿的东平的“全部作品”的思想,正是反对专制与抗击侵略相结合的思想。这是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产生于20世纪初期“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崭新思想,所以当时正在日本流亡的郭沫若,读了东平的作品后,异常兴奋地说:“我在他的作品中发现了一个新世代的先影,我觉得中国的作家还不曾有过这样的人”⑧。“新世代的先影”,我想东平是无愧于这一称号的。
“傲骨原来本赤心”
丘东平短暂的一生,为什么能够实行战士与学士相结合、反专制与抗侵略相结合,反映人民的呼声,吹响时代的号角,成为“新世代的先影”?原因是很多的,我以为最重要、能起决定作用的莫过于他热爱自由、追求自由的生活目的和信念。胡风《悼东平》诗中有“傲骨原来本赤心”之语,我以为东平的“赤心”,就是他的“自由之心”。在《茅山下》序诗中,东平说:“谁爱自由,谁就要付予血的代价”。这表明他要以生命为代价,去争取自由。这同匈牙利诗人裴多斐的诗“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是一样的,可谓“英雄所见略同”,都是把自由视为人生的最高价值取向,并为此而奋斗一生。
我们民族的先人把美玉和宝剑视为人世间美好事物的象征,东平则把它们看作自己的灵魂——自由的象征。如果美玉和宝剑受到玷污和破坏,就等于得不到真正的自由,也就是没有灵魂了,要是这样,那就不如“死去”。所以他说:“我是一把剑,一有残缺,便应该抛弃;我是一块玉,一有瑕疵,便应自毁”⑨。总之,“不全则无”,得不到真正的自由,我宁肯什么都不要,甚至生命。这是一种“不自由,毋宁死”、“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宁可站着死,不可跪着生”的思想,说明东平对自由的渴望和追求,是何等的迫切、何等的执著与不妥协。
其实,“不全则无”的思想,还蕴含有一个更加深刻的“哀兵常胜”的哲理。老子曰:“抗兵相加,则哀常胜”⑩。两军对阵,取得胜利的一定属于那怀着悲愤与哀心的一方。这也叫做“置于死地而后生”,即把自己置于没有退路之死地,然后背水一战,就一定能获得生存,凯旋而归。项羽用“破釜沉舟”之法激励战士,终以10万之师全歼20万之秦军,就是最好的说明。革命战争也是如此,只有那在争取自由的道路上,不畏阻险,不避艰难,不怕牺牲的队伍,才能战胜强敌,取得最后的胜利。所以,“不全则无”不仅表现了东平对革命视死而归的献身精神,也包含了他对如何取得革命胜利的科学思维。那种认为东平的“不全则无”是唯美主义之说,是对东平的一种误解。
东平已经殉国69年了。东平死了,“不全则无”,他没有看到人民革命的胜利,他自己没有得到自由,但是东平的“无”却成全了人民,使人民获得解放,看到自由的曙光。我们人民共和国的诞生,不正是有了千千万万像东平这样为自由而战,为自由而死的战士,才能得以实现吗?而今,东平之血浇灌出来的“自由之花”正在中华大地蕴涵待放,每一个爱国的同胞都会感谢东平,怀念东平,东平的名字将永远留在我们的心中!
注释:
①岛人系丘东平五哥,曾参加彭湃领导的海丰农民运动。1928年在海陆丰人民武装起义中,壮烈牺牲。
②引自吴小冰《小冰散文一百篇》作家出版社,2008年第157页。
③④⑦⑧⑨,分别见《丘东平文存》(宁夏人民出版社2009年出版)第357、357、369、338、379、318页。
⑤《史记·秦始皇本纪》。
⑥聂绀弩《给战死者》,载《丘东平文存》,宁夏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343页。另外,胡风《忆东平》一文中也说:丘东平的《第七连》是“真真实实的抗日民族战争英雄史诗的一首雄伟的序曲”,《一个连长的战斗遭遇》是“中国抗日民族战争的一首最壮丽的史诗”。见《丘东平文存》,宁夏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54页、355页。
⑩《道德经》六十九章。
请抬头望你前面的朝霞;
谁爱自由,
谁就要付予血的代价。
……
记得抗战胜利不久,我在海丰县海城镇关山小学读书,班主任教我们全班同学唱这首题为《茅山下》的现代歌曲。这首歌的歌词深沉、执著而悲壮,旋律优美、苍凉似有点儿凄婉,听起来悦耳感人,催人泪下,至今仍然常在我的耳际回旋。歌曲的作者是谁,当时我并不知道。直至解放后我上初三的时候,读了上海新文艺出版社出版的《东平选集》,才知道这首歌的歌词原来是我们的乡贤、革命作家丘东平烈士所作小说《茅山下》的序诗,欣喜而亲切之情不禁油然而生。回顾东平短暂而壮烈的一生,纪念这位前辈对革命和文艺事业的贡献,我想其意义是格外深长的。
早在1926年,16岁的丘东平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翌年参加海陆丰人民起义,从此开始了他的革命生涯, 31岁时牺牲在日本侵略军的枪口之下。15年的岁月,东平立足于战火纷飞的中华大地,一手拿枪,一手握笔,“为革命与文艺”,献出了全部心血和宝贵的生命。作为一个忠诚的革命者和左翼作家,东平在反对国民党独裁统治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斗争中,显现出满腔的热忱,炼就“一身傲骨”,他的一生具有十分鲜明的特色。
战士学士融为一体
从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开始,丘东平的革命生涯经历了大革命、土地革命和抗日战争三个时期。1927年参加了海陆丰三次人民武装起义,担任彭湃同志的秘书。1928年海陆丰苏维埃政权失败后,流亡香港,先后当过学徒、鞋匠和渔夫。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在香港组织抗日同盟,支援抗日战争。不久,经他五哥岛人①的介绍,赴江西任19路军78师159旅旅长翁照垣将军的秘书。在“一二八”和“八一三”两次淞沪抗战中,他始终战斗在上海抗日前线。其后又追随翁照垣将军参加热河抗战,驰骋在冰雪风雨之中。1938年参加新四军,任敌工科长,挺进敌后。不久,受刘少奇委托,筹建华中鲁迅艺术学院。1947年7月,在苏北盐阜区反扫荡战斗中,为掩护鲁艺师生撤退,壮烈牺牲。
从投身革命到为革命献身的15年间,丘东平的足迹遍及广东、香港、上海、福建、江西、广西和江苏各地。一方面,作为革命战士,他参加人民武装起义,战斗在抗日前线,“真枪真刀打游击”,与反动派和侵略者浴血奋战,可谓“生命不息,战斗不止”。另一方面,作为文人学士,东平又以“文化兵”的身份,拿起笔作刀枪,从事文学创作。他出入于硝烟弥漫的战场,“从枪炮声中听到音乐,从火药味中闻到香酒”,把人民的革命热忱和反对侵略的爱国精神深埋在心窝里,把革命战士和爱国英雄的鲜血凝聚到笔端,创作了一篇又一篇的军旅小说、报告文学和大量诗文。1932年,东平的处女作《梅岭之春》在《新亚细亚》创刊号发表,给窒息的文坛吹进了一缕馨香。后来又刊出了《通讯号》、《沉郁的梅冷城》、《第七连》、《给予者》、《一个连长的遭遇》、《向敌人的背后进攻》和《暴风雨的一天》等名篇佳作。在他最后的岁月里创作的小说《茅山下》,更深深地感动了读者,永不能忘。
正因为丘东平在革命斗争中德行兼优,文武双全,实现了革命战士与文人学士的完美结合,所以陈毅军长在新四军政治部编印的《革命烈士纪念文集》一书中撰文赞誉说:“丘东平、许晴同志等,或为文人学士,或为青年翘楚,或擅长文艺,其抗战著作驰誉海外。或努力民运,其宣传动员,风靡四海。年事青春,前途讵可限量,而一旦殉国殒身,人才之损失,何能弥补。言念及此,伤痛曷极!”②军长恳切深沉的赞词,就是东平一生的真实写照和最好评价。
吹响新时代的号角
丘东平是在反对国民党专制统治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斗中成长的,他的作品不仅反映了中国人民前仆后继反对专制统治的革命思想,而且也表现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反抗外国侵略的爱国精神。《通讯员》描写了土地革命时期知识分子出身的林吉,通过敌人的哨线时,因自己不慎,使一个带路的少年农民被敌人抓去杀害了。高度的责任感使林吉心里极端难过,终于用手枪结束了自己痛苦的生命。胡风先生认为东平的思想“是被战斗道德的庄严的意识贯穿着的”③。在这篇小说中,东平以凝重的笔墨讴歌了林吉这位革命者高尚而庄严的“战斗的道德”,颂扬了“对于自由与光明献身的热情”④。在《沉郁的梅冷城》中,作者用暗寓的手法,讲了一个惨绝人寰的故事。梅冷城内一间理发店的门口,一颗炸弹爆炸了。保卫队抓了许多人进行拷问,但找不到谁是“罪犯”。最后,172个“囚徒”被杀戮了。这是一篇揭露20世纪初期中国独裁者暴行的宣言书,在南海之滨,吹响了新时代反对专制统治的号角。
如果说抗战以前东平的作品是揭露独裁者的暴虐罪行,颂扬革命人民的反抗精神,那么抗战时期他写作的目的则是为了反抗日本侵略者,歌颂伟大的抗日民族解放战争。东平在抗战初期创作的《第七连》和《一个连长的战斗遭遇》两篇小说,被称为“抗战以来最壮丽的诗篇”⑥。《第七连》写于1937年12月,通过连长丘俊的战斗经历,揭露了日本侵略军的凶残和战争的苦难,歌颂了中国军队英勇杀敌的战斗精神。他以浓重的笔墨刻划了这位连长的内心世界。在敌人密集的炮火之下,他对自己的士兵说:“我自穿起了军服,就决定了我一生必走的路径,我是一个军人,我已经以身许给了战斗。”连长的表白,代表了抗日战士视死如归的精神,这种精神应该永远牢记在我们民族的记忆之中。《一位连长的战斗遭遇》是在1938年4月写的。这篇小说以第四连连长林青史的奇特遭遇,曲折地表现了中国抗日战争的艰巨而复杂的历程。军校出身的林青史,在行军中遭遇到数倍于自己连队的日本侵略军,战败后只剩下78人,后来,遇到了同样打了败仗的军校朋友高峰排长和他的部下25人。两股抗日军队重新组织起来,忍着饥饿、疲困与寒冷,继续行军。黄昏时刻,他们遇到了一队日本兵,经过一个晚上的激战,他们消灭了鬼子一个营以上的兵力,包括17个步兵野战排和一个通讯分队。但是高峰排长牺牲了。打了胜仗的林青史,带领50多个士兵,找到了友军团部。但团长以“你们来历不明”为由,强迫林青史和他的士兵全部缴了械。就这样,英勇的第4连就在一个漆黑的晚上解体了。可惜的是,他们不是败于日本军强烈的炮火下,而是消失于自己的友军之中。最后,林青史逃回到自己的营部,营长高华吉“一见面就立即把他枪决了”。青年军官林青史连长壮烈而悲痛的经历说明了什么呢?也许这是作家丘东平有意留给他的同志和同胞们深入思考的一个难题吧! 已故作家石怀池在60多年前曾经说过,在丘东平的全部作品中,贯穿了一条“新的英雄主义”的红线⑦。我以为被这条红线所贯穿的东平的“全部作品”的思想,正是反对专制与抗击侵略相结合的思想。这是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产生于20世纪初期“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崭新思想,所以当时正在日本流亡的郭沫若,读了东平的作品后,异常兴奋地说:“我在他的作品中发现了一个新世代的先影,我觉得中国的作家还不曾有过这样的人”⑧。“新世代的先影”,我想东平是无愧于这一称号的。
“傲骨原来本赤心”
丘东平短暂的一生,为什么能够实行战士与学士相结合、反专制与抗侵略相结合,反映人民的呼声,吹响时代的号角,成为“新世代的先影”?原因是很多的,我以为最重要、能起决定作用的莫过于他热爱自由、追求自由的生活目的和信念。胡风《悼东平》诗中有“傲骨原来本赤心”之语,我以为东平的“赤心”,就是他的“自由之心”。在《茅山下》序诗中,东平说:“谁爱自由,谁就要付予血的代价”。这表明他要以生命为代价,去争取自由。这同匈牙利诗人裴多斐的诗“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是一样的,可谓“英雄所见略同”,都是把自由视为人生的最高价值取向,并为此而奋斗一生。
我们民族的先人把美玉和宝剑视为人世间美好事物的象征,东平则把它们看作自己的灵魂——自由的象征。如果美玉和宝剑受到玷污和破坏,就等于得不到真正的自由,也就是没有灵魂了,要是这样,那就不如“死去”。所以他说:“我是一把剑,一有残缺,便应该抛弃;我是一块玉,一有瑕疵,便应自毁”⑨。总之,“不全则无”,得不到真正的自由,我宁肯什么都不要,甚至生命。这是一种“不自由,毋宁死”、“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宁可站着死,不可跪着生”的思想,说明东平对自由的渴望和追求,是何等的迫切、何等的执著与不妥协。
其实,“不全则无”的思想,还蕴含有一个更加深刻的“哀兵常胜”的哲理。老子曰:“抗兵相加,则哀常胜”⑩。两军对阵,取得胜利的一定属于那怀着悲愤与哀心的一方。这也叫做“置于死地而后生”,即把自己置于没有退路之死地,然后背水一战,就一定能获得生存,凯旋而归。项羽用“破釜沉舟”之法激励战士,终以10万之师全歼20万之秦军,就是最好的说明。革命战争也是如此,只有那在争取自由的道路上,不畏阻险,不避艰难,不怕牺牲的队伍,才能战胜强敌,取得最后的胜利。所以,“不全则无”不仅表现了东平对革命视死而归的献身精神,也包含了他对如何取得革命胜利的科学思维。那种认为东平的“不全则无”是唯美主义之说,是对东平的一种误解。
东平已经殉国69年了。东平死了,“不全则无”,他没有看到人民革命的胜利,他自己没有得到自由,但是东平的“无”却成全了人民,使人民获得解放,看到自由的曙光。我们人民共和国的诞生,不正是有了千千万万像东平这样为自由而战,为自由而死的战士,才能得以实现吗?而今,东平之血浇灌出来的“自由之花”正在中华大地蕴涵待放,每一个爱国的同胞都会感谢东平,怀念东平,东平的名字将永远留在我们的心中!
注释:
①岛人系丘东平五哥,曾参加彭湃领导的海丰农民运动。1928年在海陆丰人民武装起义中,壮烈牺牲。
②引自吴小冰《小冰散文一百篇》作家出版社,2008年第157页。
③④⑦⑧⑨,分别见《丘东平文存》(宁夏人民出版社2009年出版)第357、357、369、338、379、318页。
⑤《史记·秦始皇本纪》。
⑥聂绀弩《给战死者》,载《丘东平文存》,宁夏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343页。另外,胡风《忆东平》一文中也说:丘东平的《第七连》是“真真实实的抗日民族战争英雄史诗的一首雄伟的序曲”,《一个连长的战斗遭遇》是“中国抗日民族战争的一首最壮丽的史诗”。见《丘东平文存》,宁夏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54页、355页。
⑩《道德经》六十九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