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古镇的保护和开发中,充分将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相结合,发挥当地的民俗风情,缔造了江南水乡的潺潺内涵,使乌镇的悠悠韵味从默默无闻到享誉中外。
走进乌镇,如同走进了梦境——古街,小桥,流水,青瓦房,茅盾故居……一派清末民初时的江南水乡景象,真是“时有落花至,远闻流水声”。这一切都得益于陈向宏。
在乌镇的保护整治与合理开发的过程中,陈向宏带领员工创出了"乌镇模式",即尊重历史,尊重文化,保护放在第一位,保护和旅游开发有机结合地走市场化道路。使乌镇2年时间便达到一般成熟景区用5~10年时间完成的过程,创造了旅游业(特别是古镇保护和开发)的奇迹。
陈向宏刚上任时,很多专家对他说,别搞开发,那会破坏古镇的;又有很多旅游同行说,少听专家,那会束缚手脚。但陈向宏凭着一腔热血,只用了15万元开办费起家,对1300岁高龄,"一片新房子、一片旧房子,还有一片破房子"的江南古镇,进行一系列的开发和保护。从几乎没有一间完好的民居建设,到列入世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预备清单,从2000年只有12万门票收入至2001年4000万元的收入,2004年成为6000万元收入的旅游热点,充分说明了只有做好保护这篇文章,才能赢得旅游大市场。
2001年联合国教科文卫组织考察乌镇的申遗,看到乌镇正在实施的古镇保护与整治工程所体现的先进理念、规范严格的保护技术与手段以及整个保护工程的运作方式之后,称乌镇在发展中国家中成功地走出一条能从当地经济条件出发,依靠市场运作机制,达到保护历史街道与开发当地旅游和谐发展的新路子。
陈向宏首先推出了全新的系统保护理念。在众多的江南古镇中第一个把所有矗立在古镇上的高压线、低压线、电信、电话、有线电视埋到了街下,铺设了地下排污管道,出资对老街上居民每家每户装上抽水马桶,对所有河道进行大规模的清淤。这些着眼于长远的保护措施,受到专家好评,成为现今其它古镇的必修工程。他还首先贯彻了修旧如旧的理念,尊重历史,严格按照规模以旧修旧、以旧修故,这也成为其它古镇纷纷效仿的绝招。他把“深厚文化底蕴”作为乌镇古镇的灵魂,文化融入古镇保护工程中间。在乌镇保护过程中,不仅要保护众多的建筑,更要保护完整的生活形态和深厚的地域文化,特别把“名人文化”及“民情民俗文化”体现地淋漓尽致。在江南六大古镇中,乌镇的文化内涵是最富个性的。在全方位的宣传战略上,一开始,乌镇就把注意力放在上海、杭州、苏州这三个国内游客源集中的市场,采用合作伙伴方式与上海电视台结盟,在电视广告宣传等各种媒介上频频宣传推出“原汁原味”及“深厚文化底蕴”的乌镇,从国际机场的入口至上海地铁的门口,都可以看到乌镇的广告,乌镇从默默无闻到声名鹊起,仅用了半年时间,取得一般景区近10年的推销成绩。
乌镇虽然起步较晚,但它是一次大手笔的保护,是一场全方位的开发,是唯一的、市政府直接参与保护与开发的古镇,是所有江南古镇保护和开发中唯一一个树立起了精品意识的古镇。
对于乌镇的旅游开发,陈向宏有长期的打算。所谓长期,就是非常辩证地、协调地和有特色地开发各个景区。他认为,古镇的建设一定要保持自己的建筑特性、生存状态的特性和文化的特性。在乌镇,有两个特征是其他地方所没有的:一是当铺,二是油坊。这是江南小镇非常形象生动的生存景象。
陈向宏特别注重旅游的长远性,认为,旅游资源是不可再生的资源,是碰得重一点就要粉身碎骨的资源。“开发旅游吃的是祖宗饭,我们不要弄得子孙却没有饭吃”。正确的方针就是要保护这个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而不能去破坏这个资源、削弱这个资源,甚至消灭这个资源。
公司从零资产开始,已拥有所有者权益13000万元,银行贷款及整个负债不到1000万元,资产的负债率不到10%。2004年税后利润3550万元,安置下岗工人157人,为镇区2000人提供了就业机会。目前,乌镇先后与1000多家旅行社签约,仅上海市最大的旅游散客中心,每天发往乌镇的班车名列古镇之首,全国各地也开通了数条前往乌镇的旅游直通专线,乌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更加朝气蓬勃。
走进乌镇,如同走进了梦境——古街,小桥,流水,青瓦房,茅盾故居……一派清末民初时的江南水乡景象,真是“时有落花至,远闻流水声”。这一切都得益于陈向宏。
在乌镇的保护整治与合理开发的过程中,陈向宏带领员工创出了"乌镇模式",即尊重历史,尊重文化,保护放在第一位,保护和旅游开发有机结合地走市场化道路。使乌镇2年时间便达到一般成熟景区用5~10年时间完成的过程,创造了旅游业(特别是古镇保护和开发)的奇迹。
陈向宏刚上任时,很多专家对他说,别搞开发,那会破坏古镇的;又有很多旅游同行说,少听专家,那会束缚手脚。但陈向宏凭着一腔热血,只用了15万元开办费起家,对1300岁高龄,"一片新房子、一片旧房子,还有一片破房子"的江南古镇,进行一系列的开发和保护。从几乎没有一间完好的民居建设,到列入世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预备清单,从2000年只有12万门票收入至2001年4000万元的收入,2004年成为6000万元收入的旅游热点,充分说明了只有做好保护这篇文章,才能赢得旅游大市场。
2001年联合国教科文卫组织考察乌镇的申遗,看到乌镇正在实施的古镇保护与整治工程所体现的先进理念、规范严格的保护技术与手段以及整个保护工程的运作方式之后,称乌镇在发展中国家中成功地走出一条能从当地经济条件出发,依靠市场运作机制,达到保护历史街道与开发当地旅游和谐发展的新路子。
陈向宏首先推出了全新的系统保护理念。在众多的江南古镇中第一个把所有矗立在古镇上的高压线、低压线、电信、电话、有线电视埋到了街下,铺设了地下排污管道,出资对老街上居民每家每户装上抽水马桶,对所有河道进行大规模的清淤。这些着眼于长远的保护措施,受到专家好评,成为现今其它古镇的必修工程。他还首先贯彻了修旧如旧的理念,尊重历史,严格按照规模以旧修旧、以旧修故,这也成为其它古镇纷纷效仿的绝招。他把“深厚文化底蕴”作为乌镇古镇的灵魂,文化融入古镇保护工程中间。在乌镇保护过程中,不仅要保护众多的建筑,更要保护完整的生活形态和深厚的地域文化,特别把“名人文化”及“民情民俗文化”体现地淋漓尽致。在江南六大古镇中,乌镇的文化内涵是最富个性的。在全方位的宣传战略上,一开始,乌镇就把注意力放在上海、杭州、苏州这三个国内游客源集中的市场,采用合作伙伴方式与上海电视台结盟,在电视广告宣传等各种媒介上频频宣传推出“原汁原味”及“深厚文化底蕴”的乌镇,从国际机场的入口至上海地铁的门口,都可以看到乌镇的广告,乌镇从默默无闻到声名鹊起,仅用了半年时间,取得一般景区近10年的推销成绩。
乌镇虽然起步较晚,但它是一次大手笔的保护,是一场全方位的开发,是唯一的、市政府直接参与保护与开发的古镇,是所有江南古镇保护和开发中唯一一个树立起了精品意识的古镇。
对于乌镇的旅游开发,陈向宏有长期的打算。所谓长期,就是非常辩证地、协调地和有特色地开发各个景区。他认为,古镇的建设一定要保持自己的建筑特性、生存状态的特性和文化的特性。在乌镇,有两个特征是其他地方所没有的:一是当铺,二是油坊。这是江南小镇非常形象生动的生存景象。
陈向宏特别注重旅游的长远性,认为,旅游资源是不可再生的资源,是碰得重一点就要粉身碎骨的资源。“开发旅游吃的是祖宗饭,我们不要弄得子孙却没有饭吃”。正确的方针就是要保护这个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而不能去破坏这个资源、削弱这个资源,甚至消灭这个资源。
公司从零资产开始,已拥有所有者权益13000万元,银行贷款及整个负债不到1000万元,资产的负债率不到10%。2004年税后利润3550万元,安置下岗工人157人,为镇区2000人提供了就业机会。目前,乌镇先后与1000多家旅行社签约,仅上海市最大的旅游散客中心,每天发往乌镇的班车名列古镇之首,全国各地也开通了数条前往乌镇的旅游直通专线,乌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更加朝气蓬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