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重读课的价值追求

来源 :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sunq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经典重读课是指教师在课堂上指导学生重新阅读经典作品,再次开展对话,以获得新的提升的一种课型。曹勇军老师的《老王》一课,彰显了经典重读课的价值追求:教师角色的定位为学生重读经典的引路人,教学内容的选择为学生阅读经验的生长点,教学价值的指向为学生语文素养的再提升。
  关键词:经典重读课《老王》价值追求语文素养
  卡尔维诺在《为什么读经典》一书中写道:“经典作品是那些你经常听人家说‘我正在重读……’而不是‘我正在读……’的书。”统编教材中选编了不少经典作品,如《老王》《背影》等。经典作品对学生成长的意义,不言而喻。然而,囿于课时有限等原因,“经典重读”寥若晨星。事实上,学生与这些经典作品再次相遇,将获得精神成长与语文素养的再提升。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指导学生重新阅读经典作品,再次开展对话,以获得新的提升。我们可以把这样的课称为“经典重读课”。
  经典重读课较之经典新授课,在教师角色的定位、教学内容的选择以及教学价值的指向等方面又有哪些不同的价值追求呢?笔者在研习曹勇军老师按照教学计划为高一学生上的《老王》的教学实录时,获得不少启发。这一届学生在初二时已经学过《老王》,由于教材版本的原因,到了高中又与之相逢。曹老师的这节课可谓典型的经典重读课。他对教学目标的定位与教学内容的选择有很好的思考。笔者尝试以曹老师这节《老王》为例,粗浅地谈一谈经典重读课的价值追求。
  一、教师角色的定位:学生重读经典的引路人
  统编教材总主编温儒敏倡导“语文老师要当‘读书种子’”。语文教师自己要读经典,也要引导学生读经典。杨绛的散文《老王》是不可多得的经典作品,如今选在统编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如果按照王荣生教授的选文分类标准,其属于“定篇”,有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与较为确定的课程价值,教师在新授此课时,通常都会多方面挖掘文本本身的教学价值,包括理解杨绛的“愧怍”及感受杨绛干净、洗练的言语表达。所以,当学生再次遇见《老王》时,会有“读过了”之感,往往缺乏再读的兴趣。经典重读课上,教师要扮演的重要角色,就是学生重读经典的引路人,让学生明白经典重读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曹老师在这节课上的角色定位给人以启发。
  (一)引发重读的期待
  做学生重读经典的引路人,首先要引发学生对重读的期待。曹老师这堂课就从钱瑗对父母亲散文风格的评价谈起——“爸爸的文章像咖啡加烈酒,很浓烈,很刺激,但是呢,喝过就过了。妈妈的文章则不然。妈妈的文章像清茶,一道一道加水,喝到后面越喝越有味儿”。曹老师说:“这节课我们就好好品一品杨氏散文特有的味儿。”随后,曹老师启发学生思考:高一的学生重读《老王》,可以学习哪些内容呢?于是,学生提出“要深入挖掘,老王作为一个底层人,为什么还坚持着他纯洁、善良的品质”“还要体会,看它的语言特色和流露出来的情感”。上课之初,学生重读经典的兴趣已被唤醒,迈开重读经典的重要一步。
  (二)指引重读的方向
  经典作品有着极为丰富的内涵和价值,走进经典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因而,教师为学生指引重读的方向就显得尤为必要。曹老师把学生提出的高出初中层次的新任务加以总结:一是自己学;二是由《老王》这一篇课文拓展开去,多读一点杨绛的散文,对杨氏散文有深入的了解。这样带有任务驱动的设计,很好地引领学生带着重读的任务进入文本。
  (三)授以重读的方法
  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是教学生学会阅读。自然,经典重读课的重要任务也少不了教学生学会重读经典。当然,这样的任务不是一两节课就能完成的,而方法的指导必不可少。曹老师给予学生更高标准的指导——从“这一篇”读到“这一类”。他引进新文章,与《老王》组合成全新文本和单元,用新眼光读老课文,老课文成了新课文,不仅拓展了学生的阅读视野,也体现了高一阶段的发展目标,使课堂生成了更丰富的课程内容。具体来讲,就是先让学生课前阅读杨绛的《丙午丁未年纪事——乌云与金边》,在课堂上交流阅读体会,了解文章的时代背景,理解當时人们的生存状态,为感受人物形象和品格打下基础。然后,又让学生依据对课文写作方法的理解,在《丙午丁未年纪事——乌云与金边》中选择一个片段加以自主赏析,进一步体会杨绛散文的写作特色。这种互文对读的方法,颇具匠心,是经典重读的重要方法。
  二、教学内容的选择:学生阅读经验的生长点
  卡尔维诺在《为什么读经典》中说:“经典作品是这样一些书,它们对读过并喜爱它们的人构成一种宝贵的经验;但是对那些保留这个机会,等到享受它们的最佳状态来临时才阅读它们的人,它们也仍然是一种丰富的经验。”学生已经读过《老王》,自然已经建构了一些阅读经验。重读《老王》,就是一个在原有经验的基础上继续建构的过程。对于《老王》这样的经典文本,学生每次与其“遇见”,都会有新的发现与成长。因而,重读《老王》教学内容的选择要围绕学生阅读经验的生长点展开。且看曹老师是如何选择教学内容的:
  (一)于无疑处生思考
  老王是文本的主要人物,其形象中的质朴、善良、厚道是学生读得出来的,他的“不幸”也是学生没有异议的——当然,这些有可能是“标签式”的浅层次的认知。可是,经典重读课的一项重要教学内容就是引导学生于无疑处生思考。曹老师启发学生将其与“披着狼皮的羊”“极左大娘”等人物进行比较,原本学生已经很熟悉的老王,一下子又陌生起来。通过比较,他们感受出老王坚守做人本分的可贵。
  (二)于已知处出新知
  作为一篇叙事类散文,《老王》的教学重点在于《老王》“这一篇”所传递的作者的认知情感,及表现这一情感体验所运用的言语形式。杨绛的“愧怍”之情一定是每一位教师在新授时重点带学生体悟的。可以说,这是学生的“已知”。然而,这样的“已知”多多少少带有思维局限性。于是,课堂上,曹老师组织学生讨论杨绛的“愧怍”。有学生认为杨绛给老王钱,拿钱去表示感谢,事后觉得是侮辱了老王,因而愧怍;有学生认为杨绛因为自己对老王做得不够好而愧怍;也有学生认为杨绛因为物质条件比老王好而愧怍。学生的这些观点,有一定的思维含量,但是还留有较重的初中阶段的思维印记。于是,曹老师通过师生对话、生生对话,一步步引导学生潜入文本,深入思考。学生重读课文第二段,发现老王“脑袋慢”,“没绕过来”,“晚了一步”,就“进不去了”。因为是单干户,他常有失群落伍的惶恐,而且没有亲人,没有家。读到这里,他们感受到,对于老王来说,不论是生活上的窘迫,还是精神上的压抑,都是永久性的。然而,即使在这样一种重压的情况下,他依然保持着人性的本色。曹老师又领学生重读杨绛,“我常坐老王的三轮”,“他蹬,我坐”,学生读出了杨绛作为知识分子的清高以及对老王的俯视。比较之下,杨绛产生了愧怍之情。在重读中,学生的认识得到更新,感悟得到升华。   (三)于浅显处见深刻
  《老王》里还有很多看似浅显的内容,如细节描写、短句的使用、遣词造句的精准平易。这些内容,都是可以套上模板去赏析的,往往不受学生重视。事实上,它们是露在海面上的冰山一角,还有更为丰厚、更为深刻的内容隐藏在海面之下。曹老师带学生重新品味老王临终前送鸡蛋和香油的一段文字,他深情地说:“细节是有生命力的,每个人阅读后,都会对一些细节有自己的感悟。我自己在读了这篇文章后,至今难以忘怀的一个细节,就是文章中的四个‘直’字。”他让学生以想象的方式体会四个“直”所呈现的细节描写之妙,并分享了自己的感受。这样的安排,既给学生以启迪,又给予学生情感的浸染。
  三、教学价值的指向:学生语文素养的再提升
  语文素养是语文课程的核心概念,体现了语文课程对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价值追求。经典重读课也应以再次提升语文素养为课堂目标,为教学追求。语文素养是人的整体素质在语文方面的体现,既包含了在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交流能力方面的要求,也包含了对人的心理素质和人文修养的要求。落实在单篇文本的教学中,即要实现语用能力的深度训练、思维品质的发展提升、精神世界的成长完善。曹老师在《老王》的重读课里给我们做了很好的示范:
  (一)语用能力的深度训练
  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是语文素养的核心,同时也是阅读教学应着重训练的能力。经典重读课上的语用训练,应超越经典新授课,向深度迈进。曹老师课上的语用训练丰富且有深度——除了安排学生自学外,还安排学生进行阅读能力的迁移,请学生依据对课文写作方法的理解,在《丙午丁未年纪事——乌云与金边》中选择一个片段进行赏析,比较归纳,构建阅读策略。有了这样的训练,学生的语用能力的提升也就“看”得见了。有的学生选择了语言描写、动作描写,体味出深层次的意蕴。有的学生在对比手法中,发现了人物的觉醒。有的学生围绕“帘子”和“炉子”谈象征意蕴。在多角度的品析中,学生对杨氏散文的写作特色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曹老师也适时分享自己对杨绛散文的认识,他觉得杨绛的文章一如《老王》,就是善于通过动作、语言、肖像、细节和环境,三言两语就把人物写活了,而且由点及面,一个小片段,就写出了整个大时代,一种时代特有的气氛就出来了。他说:“我有的时候想,《老王》这样的文章,像一幅山水小品,而《丙午丁未年纪事——乌云与金边》这种长文章,就像《清明上河图》,是一个长卷。把这个长卷里面的任何一小部分截取出来,你都会发现人物是栩栩如生的。”这样诗意的引领,对学生语用能力的提升意义深远。
  (二)思维品质的发展提升
  阅读教学的本质是对话,对话展现出学生对文本个性化的理解与思维的特质。阅读教学重视思维品质的训练,经典重读更要追求思维品质的提升,否则,便失去了重读的意义。我们来看曹老师是如何在这节经典重读课上提升学生思维品质的。首先,他请学生概括课前阅读的《丙午丁未年纪事——乌云与金边》中所展现的时代背景,重点训练概括能力。然后,思考老王在丙午丁未年干了些什么,训练学生的分析能力。接着,重读《老王》,重点探讨作者与老王最后一面中四个“直”的形象和意蕴,既有品析能力的训练,又有感受与领悟能力的训练。最后,分析《老王》在写作上的特色,并在《丙午丁未年纪事——乌云与金边》中选1—2个有这种特色的片段自主赏析,这里重点训练鉴赏能力。曹老师又向学生推荐《林奶奶》一篇文和《杨绛散文》一本书,作为课后选读内容。整堂课重视分析与归纳、发散与聚合,学生的形象思维、批判思维、创新思维等思维品质得到发展提升。
  (三)精神世界的成长完善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经典作品的阅读价值归根结底是在阅读中建构精神世界,以遇见更好的自己。而经典重读的意义也在于完善精神世界。可以说,这是经典作品的重读所独有的价值取向。讲实话,《老王》不是那么容易就能走进去的作品,杨绛的情感世界也难以使人深入其中。学生的阅历毕竟有限,完全靠个人的经验去重读,很难达成目标。因而,教师以自身的经验来指引、来感染,就显得极为重要。曹老师不满足于学生浅层次的情感体验,指导学生一次次潜入文本去体味,去感悟,把握“底层的光辉”和“金边”的可贵,帮助学生完善自我的精神世界。更妙的是,这节课彰显出曹老师指导学生由“一课”到“一本”再到“一人”的经典阅读追求:“这样的话,我们就由一篇《老王》走进了杨绛的散文世界,而当你徜徉在杨绛散文世界的时候,你就是一个真正的高中生了!”可以预见,学生的精神世界将在阅读中进一步成长与完善。
  经典文本因其丰厚的内涵及独特的课程价值成为教学中“难啃的骨头”,经典重读课的教学更需要勇气和智慧。经典重读课在语文教学与学生成长中的重要意义,无须赘述。我们期待更多教师从日常的教学中挤出时间,指导学生重讀经典,做好语文课程的建设者和学生精神成长的引路人。
  参考文献:
  [1] ﹝意大利﹞伊塔洛·卡尔维诺.为什么读经典[M].黄灿然,李桂蜜,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2.
其他文献
摘要:当主体接触到数学习题之后,首先要辨别题目的类型,以便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发生联系,从而利用熟悉问题的解题思路来发现新问题的解决方法,即模式识别策略。数学问题解决认知模型把解决数学问题分为4个过程:理解问题、选择算子、应用算子、结果评价。以一道高考解析几何题为例,说明模式识别策略在数学解题教学中的应用机理,揭示模式识别与思想方法、元认知、学习迁移、问题表征等的关系。  关键词:模式识别数学解题思
期刊
摘要: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围绕一定的教学目标,设计系统、高效的语文学习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更好地把握文本内容,挖掘文本内涵。《植树的牧羊人》一课的活动设计包括:勾画批注,深入分析;写墓志铭,训练语言;拓展探究,联系生活。三个活动最终指向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阅读教学语文活动语文能力《植树的牧羊人》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
期刊
摘要:缪志峰老师《鱼我所欲也》一课教学为文言文教学提供了范例——从言语理解走向言意共生。在文本品读中感“言”,可以在读中积累,在读中理解。在语言感悟中会“意”,可以在悟中共鸣,在悟中表达。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言语理解言意共生  文言作品中表现出的先哲们的崇高理想与美好情操,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这些作品中千锤百炼的语言,斐然可观的文采,匠心经营的章法,都足以垂范后世。但当下的文言文教学,存在着一
期刊
摘要:通过相关文献的宏观理论分析与研究,得出:在课堂教学中落实发展数学核心素养,需要教师把握数学内容的本质,运用适切的方法,实施有效的教学,让学生真实地参与各种数学实践活动。对两节《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同课异构的教学实施进行微观实践的比较与评价,从技术、交流、价值三个方面考察教师的教学行为,从表述、操作、推理和问题解决四个方面考察学生的学习行为,发现一线教师对于落实发展数学核心素养的教学实施在认识
期刊
摘要:郑军老师执教的《挑战非洲猪瘟》一课,没有科学知识的灌输,而是将着力点放在开启学生的悟性与灵气上,尺度拿捏与分寸把握得当。本课教学以作战思路作为主线,以哲学思想的渗透为要领,再加之指向思辨的、随机的点拨与调控,使整节课浑然一体,风格鲜明,精彩纷呈。  关键词:《挑战非洲猪瘟》环节思辨力应对  今年四月,“名师进广陵”活动有幸邀请到了无锡市科学学科带头人郑军老师前来讲学。我得以聆听郑老师执教的《
期刊
摘要:统编教材对写作进行课程化建设:将写作单列,设计三项写作任务;在教材其他板块——助学系统、“活动·探究”单元、综合性学习、名著导读等部分,安排写作任务;拓展写作内容,将图表文本、混合文本、文案类文本等纳入写作教学内容,旨在培养现代公民基本写作素养。写作教学要确立正确写作观;要梳理写作体系,进行系统施教;要设计不同课型,开展多种形式的写作活动;要开发有用的写作知识,提供必要的写作支架。  关键词
期刊
摘要:在学校教育中,学习力指学生在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学习过程中,以自主、合作、探究为基本学习方式来获得知识和能力,以促进学习品性不断提升的动态能力系统。学习力包括学习动力、学习毅力、学习能力和学习创造力等多种因素。《人体的激素调节》一课,帮助学生发展学习力的策略有:实验温故,激发学习动力;融入科学史,培养学习毅力;多元活动,锻炼学习能力;链接生活,发展学习创造力。  关键词:学习力初中生物《
期刊
摘要:项目化学习视阈下的整本书阅读教学,具有规范性与复杂性并存、开放性与挑战性共通、自主性与创新性协调等特点。整本书阅读的项目化学习,需要规划设计,精心实施。项目化学习主题的选择决定项目创新的向度,驱动性问题的学术逻辑决定项目化学习的深度,项目化学习成果需要进一步总结、推广与深化。  关键词:项目化学习整本书阅读专题探究深度学习  整本书阅读教学因其教学目标多元、教学内容复杂,教学方法及教学评价还
期刊
摘要: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给我们的社会带来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也带来了一系列复杂的问题。而这些问题的解决,仅靠单一学科的知识积累或技能培养是远远不够的,更需要跨学科学习融通与应用的能力。教学苏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眼和视觉》一课,尝试以生物学科知识为中心的跨学科融合“四则运算”:做好“减法”,寻找融合的交汇点;做好“加法”,基于交汇点,弥补缺失;做好“乘法”,有效利用现代化技术;做好“除法”,精心选
期刊
摘要:活动型课程,就是通过一系列活动及其结构化设计,实现“课程内容活动化”“活动设计课程化”。实施思想政治活动型课程,可以设计扮演活动,让学生在演绎中接纳抽象理论;设计评析活动,让学生在探讨中培育创新精神;设计辩论活动,让学生在冲突中树立价值取向;设计调查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增强政治认同。  关键词:思想政治活动型课程活动化课程化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2017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