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2010年。安徽省合肥市中考750分以上有33名学生。其中有6人曾毕业于安医大附小。所占比例几乎是全市小学平均比例的100倍!该校徐先中校长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用6个字平静地回答了外界所有的惊叹——“教育没有神话!”
人本
我无意否定我所从事职业的神圣性,我只是无数次告诫自己:你并不是神,更不是圣,你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我也无意指责少数教育同仁不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尊严,我只是无数次提醒自己:学生不是考试的机器,不是驯化的羊群,不应该被人为地分为三六九等,他们是有血有肉、有情有意、有人格尊严的“人”。陶行知先生说:“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中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而我要补充说,哪怕我们教鞭下的只是一个普通的人,只是一个平凡如你我的人,只是一个身残智弱、自不能理的人,他也是一个有足够的权利得到尊重的活的生命啊!如果我们真的要奉行“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那么,首先就应该使教育面向“人”!
教师,不仅仅要知道自己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更要知道,自己是“学生”灵魂的“普通工人”。教师,是一沙一石的聚积者,是一砖一瓦的连结者,是一花一草的养护者;教师,不要刻意神圣,越神圣就越不能脚踏实地,越神圣就越远离学生;教师,最应该做的,是一个有优点也有缺憾的人,一个活跃在课堂内外的有灵魂有思想的人,一个撕掉虚伪面具的人,一个有独立人格的人,一个不拿信服不了自己的道理去压制学生的人,一个不把自己讨厌的枷锁放在学生脖子上的人,一个能发现自己本真、唤醒自己良知、解放自己手脚的真实的人!
校长首先要把老师当“人”看待,而不是当“神”来要求,更不能当“机器”来操控。算一算时间,想一想精力,掂一掂工作量(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和试卷、个别辅导与谈话、接待家长),还有繁重的家务,再除去三餐一宿,他们阅读与研究的时间在哪里?他们休闲与保健的时间在哪里?
近日,期末总复习开始了。最怕看到老师们辛苦。下午听周老师说,彭老师一中午没休息,改完了两个班的试卷。我的心在颤抖!老师们不能太累了。我校节假日从不上课,平时也从不补课,想搞出教学质量,绝非易事。可我宁愿希望老师们都健健康康的,把成绩看淡一些。今年暑期,一定要在操场安装两套羽毛球设施,不仅用作教学,更可以让大家在业余时间里挥挥拍子,治治颈椎病。
做人
为华最苦,是只求人知;为实最乐,是不求人知。
只有感动!今晚,附小举行“和谐感恩”迎新团拜会。合肥市蜀山区教育局的全体领导和专家同样重视高校附校。他们全体参加;安医大领导关怀如常,亲临现场;退休多年的附小老教师、老领导也被一一请回,而且“闪亮”登场;附小全体在职教职工早早到场,各司其职,迎来送往,喜而不乱。我的心,尤其被前辈们激动的泪润痛了,久久不能平静一附小有今天,是几代人的心血与智慧凝结而成的(也包括因工作调离的老师、临时代课老师和工勤人员),永远不能忘记!感于此情此景,赋拙诗以记——和谐感恩团拜会,白发红袄欢聚泪。自古人走茶多凉,今朝吾欲热百回!
做事
校长治校,不是靠嘴上叫的,而是靠行动泡的。
防雨车棚终于完美地呈现在大家面前,侯经理和师傅们终于可以自信地向我“交差”了。看着他们拿着相机,把车棚当作宝贝一样拍来拍去,我也特别开心!然而,施工前,他们面对我的要求,差点儿放弃了,说从未听说过有这样设计的。这个车棚普通而不简单,不仅美观稳固,还有上下两套复杂巧妙的排水系统,更有一排整齐实用的电动车充电插座,外加充电器配套箱。我觉得,民生工程不仅政府要做,学校也要做;不在于大,而在于实。
思考
有一种现象很耐人寻味:几乎没有一个教育家或教学名家是培训出来的。
关于文化,我坚持提倡并主导“学校”文化,而不是“校园”文化。前者是心脏,是灵魂。是隐性的,是绝对主导办学质量与办学个性的内核。后者只是外衣,是脂粉,是显性的,是相对体现办学质量与办学个性的外壳。我校文化的核心是“静”。静,是育人和治学的宝贝。
一位十多年未见的老朋友今天来看我。他说:“现在很难找到像你们这样条件差的学校了,但办学质量这么高,我很意外!”我校两幢小楼着实不时髦了,但非常干净、舒适!老灰墙沐浴了多少个春秋的日月星辉,水泥地留下了多少代孩子的成长足迹,这种历史沉淀下来的朴质与淡定,我很喜欢!我坚信:学校,无论城乡、大小、富贫,都能孕育伟大的种子!
教育没有神话。教师是人,学生是人。家长是人;素质千差万别,要求永无止境。困惑层出不穷。别的不说,单就走进孩子们的心灵世界,你看看,在那个别人不常去、自己不忍去的角落里。一定都刻着八个字:优,学生苦;差,学生苦。
教育虽不是万能的,但没有教育是万万不能的。世间万象,最让人感动的往往不是梦寐以求的“结果”,而是曲折动人的“过程”。教育何尝不是如此!为师者真正地付出了,学生哪有不知。他们年龄虽小,但他们的良知同样是最可怕的原告和见证,总有一天,他们会自我反省的,甚至会自我控诉的。教育的迟效性和长效性,真的是科学!
是的,国情!中考与高考便是国情决定的。目前乃至很长时间内,这都是无可取代的选拔人才的必然方式。这里有月考、模考、无常考的各种手段;这里有杀鸡取卵、透支未来的麻木不仁;这里有如愿者胜利大逃亡的欢欣;这里有失意者凄苦无尽的泪水!什么样的教师最吃香?就是能把高考、中考、乃至小考研究得很明白的老师!几乎全社会都在含泪接受这个现实。教育,您好吗?国学大师陈寅恪先生追求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何时能蜃楼化真?
一位外校的年轻教师问我,您的教育理想是什么?我告诉她,有很多。面对此情此境,我对她这样表述:是使受教育者具备离席走人的“第七种境界”——①离席走人;②推进座椅,离席走人;③推进座椅,离席走人;④推进自己和附近的座椅,离席走人;⑤推进自己和附近的座椅,离席走人;⑥做好⑤,整理好茶水纸杯等杂物;⑦做好⑤⑥,起立等待他人先走。
人本
我无意否定我所从事职业的神圣性,我只是无数次告诫自己:你并不是神,更不是圣,你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我也无意指责少数教育同仁不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尊严,我只是无数次提醒自己:学生不是考试的机器,不是驯化的羊群,不应该被人为地分为三六九等,他们是有血有肉、有情有意、有人格尊严的“人”。陶行知先生说:“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中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而我要补充说,哪怕我们教鞭下的只是一个普通的人,只是一个平凡如你我的人,只是一个身残智弱、自不能理的人,他也是一个有足够的权利得到尊重的活的生命啊!如果我们真的要奉行“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那么,首先就应该使教育面向“人”!
教师,不仅仅要知道自己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更要知道,自己是“学生”灵魂的“普通工人”。教师,是一沙一石的聚积者,是一砖一瓦的连结者,是一花一草的养护者;教师,不要刻意神圣,越神圣就越不能脚踏实地,越神圣就越远离学生;教师,最应该做的,是一个有优点也有缺憾的人,一个活跃在课堂内外的有灵魂有思想的人,一个撕掉虚伪面具的人,一个有独立人格的人,一个不拿信服不了自己的道理去压制学生的人,一个不把自己讨厌的枷锁放在学生脖子上的人,一个能发现自己本真、唤醒自己良知、解放自己手脚的真实的人!
校长首先要把老师当“人”看待,而不是当“神”来要求,更不能当“机器”来操控。算一算时间,想一想精力,掂一掂工作量(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和试卷、个别辅导与谈话、接待家长),还有繁重的家务,再除去三餐一宿,他们阅读与研究的时间在哪里?他们休闲与保健的时间在哪里?
近日,期末总复习开始了。最怕看到老师们辛苦。下午听周老师说,彭老师一中午没休息,改完了两个班的试卷。我的心在颤抖!老师们不能太累了。我校节假日从不上课,平时也从不补课,想搞出教学质量,绝非易事。可我宁愿希望老师们都健健康康的,把成绩看淡一些。今年暑期,一定要在操场安装两套羽毛球设施,不仅用作教学,更可以让大家在业余时间里挥挥拍子,治治颈椎病。
做人
为华最苦,是只求人知;为实最乐,是不求人知。
只有感动!今晚,附小举行“和谐感恩”迎新团拜会。合肥市蜀山区教育局的全体领导和专家同样重视高校附校。他们全体参加;安医大领导关怀如常,亲临现场;退休多年的附小老教师、老领导也被一一请回,而且“闪亮”登场;附小全体在职教职工早早到场,各司其职,迎来送往,喜而不乱。我的心,尤其被前辈们激动的泪润痛了,久久不能平静一附小有今天,是几代人的心血与智慧凝结而成的(也包括因工作调离的老师、临时代课老师和工勤人员),永远不能忘记!感于此情此景,赋拙诗以记——和谐感恩团拜会,白发红袄欢聚泪。自古人走茶多凉,今朝吾欲热百回!
做事
校长治校,不是靠嘴上叫的,而是靠行动泡的。
防雨车棚终于完美地呈现在大家面前,侯经理和师傅们终于可以自信地向我“交差”了。看着他们拿着相机,把车棚当作宝贝一样拍来拍去,我也特别开心!然而,施工前,他们面对我的要求,差点儿放弃了,说从未听说过有这样设计的。这个车棚普通而不简单,不仅美观稳固,还有上下两套复杂巧妙的排水系统,更有一排整齐实用的电动车充电插座,外加充电器配套箱。我觉得,民生工程不仅政府要做,学校也要做;不在于大,而在于实。
思考
有一种现象很耐人寻味:几乎没有一个教育家或教学名家是培训出来的。
关于文化,我坚持提倡并主导“学校”文化,而不是“校园”文化。前者是心脏,是灵魂。是隐性的,是绝对主导办学质量与办学个性的内核。后者只是外衣,是脂粉,是显性的,是相对体现办学质量与办学个性的外壳。我校文化的核心是“静”。静,是育人和治学的宝贝。
一位十多年未见的老朋友今天来看我。他说:“现在很难找到像你们这样条件差的学校了,但办学质量这么高,我很意外!”我校两幢小楼着实不时髦了,但非常干净、舒适!老灰墙沐浴了多少个春秋的日月星辉,水泥地留下了多少代孩子的成长足迹,这种历史沉淀下来的朴质与淡定,我很喜欢!我坚信:学校,无论城乡、大小、富贫,都能孕育伟大的种子!
教育没有神话。教师是人,学生是人。家长是人;素质千差万别,要求永无止境。困惑层出不穷。别的不说,单就走进孩子们的心灵世界,你看看,在那个别人不常去、自己不忍去的角落里。一定都刻着八个字:优,学生苦;差,学生苦。
教育虽不是万能的,但没有教育是万万不能的。世间万象,最让人感动的往往不是梦寐以求的“结果”,而是曲折动人的“过程”。教育何尝不是如此!为师者真正地付出了,学生哪有不知。他们年龄虽小,但他们的良知同样是最可怕的原告和见证,总有一天,他们会自我反省的,甚至会自我控诉的。教育的迟效性和长效性,真的是科学!
是的,国情!中考与高考便是国情决定的。目前乃至很长时间内,这都是无可取代的选拔人才的必然方式。这里有月考、模考、无常考的各种手段;这里有杀鸡取卵、透支未来的麻木不仁;这里有如愿者胜利大逃亡的欢欣;这里有失意者凄苦无尽的泪水!什么样的教师最吃香?就是能把高考、中考、乃至小考研究得很明白的老师!几乎全社会都在含泪接受这个现实。教育,您好吗?国学大师陈寅恪先生追求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何时能蜃楼化真?
一位外校的年轻教师问我,您的教育理想是什么?我告诉她,有很多。面对此情此境,我对她这样表述:是使受教育者具备离席走人的“第七种境界”——①离席走人;②推进座椅,离席走人;③推进座椅,离席走人;④推进自己和附近的座椅,离席走人;⑤推进自己和附近的座椅,离席走人;⑥做好⑤,整理好茶水纸杯等杂物;⑦做好⑤⑥,起立等待他人先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