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Cr-3Mn-1Ni-0.22N节镍型双相不锈钢热压缩再结晶行为研究

来源 :材料导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lccxx19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物理模拟方法研究了18Cr-3Mn-1Ni-0.22N节镍型双相不锈钢在1123~1423 K/0.01~10 s-1、变形量为70%条件下的热压缩变形行为。不锈钢的流变曲线在1223~1423 K/0.01~1 s-1条件下发生了流变软化和二次硬化现象,且二次硬化随应变速率增至10 s-1而减缓。动态再结晶组织演变主要受温度和变形量的影响,在1123 K/0.01~10 s-1变形时主要发生在铁素体相,而在132
其他文献
利用EBSD技术对比分析了升温速率对冷轧超薄取向硅钢再结晶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冷轧超薄带中再结晶形核位置、再结晶织构类型受升温速率的影响不大,主要取决于形变组织;剪切带、{111}〈112〉取向晶粒晶界、形变带和形变不均匀区均为再结晶的形核位置,剪切带的再结晶形核优势更为明显;再结晶晶粒取向以Goss({110}〈001〉)取向为主,同时存在{210}〈001〉、{310}〈001〉以及一定比例的杂乱取向。然而,升温速率显著影响Goss织构的强度及退火样品的组织均匀性;慢速升温条件下,Goss织构比例和
铌作为一种难熔金属,具有熔点高、塑性好、抗酸和抗液态金属腐蚀能力强等特性,被广泛应用于电子、机械、航空航天等领域。本工作研究了爆炸焊接Nb/Q345R层状复合材料的热震性能,通过将Nb/Q345R试样在氢气中分别加热到800℃和1000℃后迅速冷却完成一次热震,研究材料在进行10次、30次、50次热震循环后,试样的界面组织形貌及其结合强度的变化,进而评价其热震性能。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表征手段分析材料成分和界面组织形貌的变化,并通过压缩剪切试验测量层状复合材料的界面结合强度
界面太阳能蒸发是一种高效、低成本的水净化技术,光热转换材料、微观结构热管理是实现高效太阳能驱动蒸汽产生的关键。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是一种环保且结构可灵活设计的柔性硅橡胶,通过填料可有效改善硅橡胶的热导率系数。纳米硫化铜(CuS)在近红外光几乎100%吸收,是一种新型的光热转换材料。本工作以方糖为模板、纳米二氧化硅(SiO2)和铝粉(Al)为填料制备了多孔的SiO2-PDMS/PDMS-Al双层硅橡胶,分别构建隔热、导热层,通过聚乙烯醇(PVA)将纳米CuS
研究了非饱和砂浆在氯盐溶液中持续浸泡、干湿循环作用下的氯离子传输和pH分布,并考虑了碳化作用对氯离子传输的影响,重点分析了氯离子传输与pH分布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干燥砂浆在NaCl溶液中持续浸泡不同时间后,氯离子浓度分布与pH分布没有表现出明显的相关性;然而,在干湿循环作用下,非饱和砂浆的氯离子传输与pH分布密切相关,砂浆近表层氯离子浓度的减小与pH下降具有一致性;非饱和预碳化砂浆经干湿循环之后的氯离子浓度分布与pH分布具有相同的特征,均呈“S”型,碳化作用使砂浆的pH分布发生改变,进而影响了氯离
将含重金属的污染土壤用于制备轻集料被认为是一种安全可靠的资源化处置技术,弄清重金属在轻集料制备过程中的固化机理对合理制定相应的工艺和技术路线具有重要的意义。采用在污染土壤中掺入少量含铜氧化物的方法,研究了高温烧结对污染土壤中铜的固化以及固化极限,探讨了轻集料中高温烧结固化铜的作用机理以及铜对轻集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含铜氧化物在轻集料烧结过程中存在较强的助熔作用。总体来说,在1200℃的烧结温度下,铜的固化率与价态及掺加量有关,当铜掺量小于1.5%时,轻集料的重金属固化效果较好,固化率为99.6%~99
使用GLEEBLE 3500研究了高强耐蚀车体用钢在热变形过程中动态再结晶、静态再结晶的规律,建立了变形抗力模型。通过单道次压缩实验,得到了温度与应变速率对变形抗力影响的模型,推导出高强耐蚀钢的动态再结晶发生时的激活能;通过双道次压缩实验,研究了形变温度和道次间停留时间对应力-应变曲线的影响规律,建立了高强耐蚀钢奥氏体静态再结晶动力学方程,计算了高强耐蚀钢的静态再结晶激活能。结果表明:形变温度和应变速率是对单道次压缩应力-应变曲线影响最明显的两个因素。在相同温度下,变形速率越大,高强耐蚀钢的峰值应力越大;
本工作对等轴细晶TC4钛合金进行了热压缩实验,研究了变形温度为800~950℃、应变速率为0.01~10 s-1下TC4钛合金的变形行为,并建立相应的Arrhenius型本构方程和热加工图,再基于实验获得的真应力应变曲线对本构方程进行应变补偿修正。结果表明:合金的真应力值随温度升高、应变速率下降而减小;修正后本构方程真应力预测值与实验值相关系数R为0.985,相对误差ARRE为6.8%。结合热加工图和相应区域的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分析可知:失稳区的温度为875~950℃,应变速
形状记忆合金本构模型的不断发展可以更精确地描述其特殊的热力学特性,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但引入的参数越多,形式越复杂,不便于实际工程应用。经验本构模型是在金属材料线弹性本构模型基础上建立的,具有形式简洁、便于理解的优点,然而,如何利用经验本构模型进行数值分析,模型中的性能参数如何获得是应用中亟需解决的问题。为此,本研究给出了与应用条件一致的形状记忆合金性能参数测试方法及对数据的分析技巧,进而获得描述形状记忆合金特性的性能参数。以此为基础,利用经验本构模型对形状记忆合金在恒定载荷下的应变-温度关系、恒定温度下
为分析沥青混合料断裂愈合预估模型,采用70#基质沥青和SBS改性沥青制备AC-13混合料半圆试件,通过半圆弯曲试验获得荷载-位移曲线,将断裂的半圆试件拼接后放入烘箱中养护,并对养护后的试件进行二次加载。采用愈合后和愈合前两次加载的临界荷载比作为愈合指数(Healing index,HI),并用其评价混合料的断裂愈合性能。根据毛细流动原理,建立沥青混合料愈合预估模型,并根据试验结果验证该模型的适用性,根据HI建立愈合时间和愈合温度的转换关系。结果表明:发生开裂的沥
为深入揭示Ni80A镍基高温合金热塑性变形过程中晶粒细化与晶粒粗化之间的博弈关系及演进,基于晶粒细化等温变形实验和晶粒生长粗化实验分别建立了动态再结晶和晶粒生长数学模型。结合所建数学模型和有限元分析发现,Ni80A镍基高温合金在热塑性变形过程中动态再结晶晶粒细化和晶粒生长粗化的博弈关系及演进共同决定了晶粒尺寸的非线性演变。本工作绘制了两种晶粒尺寸演变机制的博弈关系图并分析其对晶粒尺寸的单独及耦合作用。结果表明:变形初期晶粒生长粗化占主导地位,变形中后期动态再结晶晶粒细化占主导地位,整个热塑性变形过程中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