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锌分散体光反应产生的自由基中间体

来源 :感光科学与光化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yen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 溶液中光诱导的电子转移反应已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而半导体粉末在水相或非水溶剂中的光化学研究也与自俱增。这种光化学与成像体系、太阳能转换以及光催化或污物的光降解有关。因此,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Harbour和Hair用自旋捕捉技术研究了在ZnO-H_2O的分散体系中光合成过氧化氢,并检测到羟基自由基。他们认为氧化锌可能通过水的氧化将O_2还原成H_2O_2,从而使太阳能转换成化学能。人们自然会想到ZnO在其它溶剂中是否-也能观察到溶剂光氧化
其他文献
<正> 目前我们对照相过程机理的考虑,基本上仍然受1938年提出的Mott和Gurney理论的支配。这个理论所以能取得成功和经久不衰是由于在当时,把潜影的形成作为一种固态反应来考
<正> 前文中我们报道了利用铜物理显影的多级放大成像过程能够明显地提高影像密度,从而大大提高了感光材料的感光度或者大幅度地降低感光材料的用银量,并且可以达到特高反差
<正> 叶绿素是绿色植物中吸收太阳能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色素,它在可见光范围内有很好的吸收特性。人们为了充分利用太阳能为人类造福开始了光合作用模拟,70年代后以叶绿素为
为扩大自由基照相体系中CBr_4的光谱响应范围,本文报道了将给体荧光化合物9,10-二苯基蒽(DPA)加入到LMG/CBr_4自由基光敏体系时,可将该体系的光谱响应扩展到DPA吸收光谱范围,
本文研究了十二钨酸络钴酸钾(K_5Co(Ⅲ)W_(12)O_(40),简记为Co(Ⅲ)WO)氧化电位和pH的关系,Co(Ⅲ)WO在最大吸收处(388nm)吸光度和浓度间的关系。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Co(Ⅲ)WO在
本工作制备了内核碘含量分别为0、2、4、6、8、10、15、25和35mol%的单分散八面体核壳乳剂并对它们的感光性能作了研究。发现二次乳化法是较好的包壳方法。讨论了保证单分散颗
本文通过溴化银单晶上的超增感体系的Dember效应测试以及相应实用乳剂体系的研究,观察到超增感作用与体系的Dember效应之间存在平行关系,并以此探讨了超增感荆发挥最佳作用时
本文制备了两种单分散八面体模型孔剂,一种是含碘10mol%的碘均匀分布碘溴化银乳剂,另一种是内核含碘20mol%的碘溴化银,外壳为溴化银的核壳乳剂。并对它们分别进行表面硫加金和
Lith显影与常规显影不同,在一个较宽的曝光范围内,颗粒群体的还原是平行的而不是顺序的。顺序还原时,乳剂层的密度增长速率只是给出了颗粒间显影诱导期分布的信息。只有平行
<正> 太阳能的开发利用是目前备受重视的研究课题,国内外对半导体太阳能电池已有很多研究。用叶绿素作为色素光敏剂来开发利用太阳能,国外在七十年代以来已进行了不少工作。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