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指出在物理教学中要注意实验方法,改进物理实验教学方法,以提高物理教学效果。
【关键词】物理实验;教学效果;实验方法;教学方法
物理实验是研究物理学的重要方法和手段,物理实验包括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和课外小实验,只要教师对它们合理地加以应用,就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在物理实验教学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确保实验的成功
物理实验的成功率,是衡量物理课教学成功的标志。如果实验失败,就会导致教学内容的变质,这样会降低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为了保证物理演示实验有较高的成功率,教师课前应做好准备工作:检测仪器设备、课前亲自做试验、考虑可能出现的问题、确定适当的误差范围、构思在课堂上如何引导学生做实验、观察实验、登记试验数据、分析数据、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物理结论等。
2、培养学生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
实验起到了帮助他们发现规律、掌握规律、理解规律、获取知识的桥梁作用。因此,要求(1)教师应尽最大努力做好一切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切忌不做实验或少做实验而讲实验。因为单纯的讲实验,降低了定律、概念的客观真实性,学生也难于理解和接受(2)将边学边实验安排在新课的开始,作为新课的设疑引导,起到激发学生兴趣的作用,就是在做演示实验时,必须把标准无误的物理现象清晰的展现在学生面前,让每个学生看清楚,使学生确信定律、概念的客观性。(3)在实验中,得出的数据来验证或推导出定律、公式,绝对不允许涂改实验数据,使之与物理定律、公式相符。而应协助学生找出错误原因,重做实验,直到得出正确的结论为止。只有这样,才可使学生逐渐形成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3、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做实验要有计划性和针对性,学生实验能力包括设计实验计划、观察操作、数据处理、分析与总结能力。它的形成和发展是循序渐进、日积月累,不是每个实验都能把各种能力同时培养起来。就是首先要根据大纲和教材,将每个实验认真分析后,确定每个实验要着重培养学生哪些方面的能力。例如,在使用常用的测量仪器——直尺、天平、弹簧秤、压强计、温度计、电度表、电压表、万用电表时,就应该着重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及数据处理能力。又如,初中物理教材在实验《用电流表测电流》之前的每个学生分组实验,都直接写出实验目的、实验器材、实验步骤等。而在随后的实验《用电压表测电压》,则要求学生模仿前面的表格自己设计实验表格。
4、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对学习物理的兴趣
实验是培养初中物理学习兴趣的源泉,唤起学生学习兴趣的物理实验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确保实验现象的明显。物理实验时,学生情绪高涨、思维活跃,注意力特别集中,学生处在最佳学习状态,如果实验现象不明显,会严重挫伤学生的积极性。所以,必须实验做好,使实验现象明显。例如,要观察压强计里水面的升降,可以将水染红,并在压强计的背后用画横线的屏来衬托。(2)想方设法给学生创造实验条件和动手机会。不仅要认真做好学生实验,实验习题,还要在课堂教学中把某些演示实验成为边教学边实验,或者让学生登台表演,对于实验性习题也让学生动手做实验。(3)以一些典型有趣的实验激发学习兴趣。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人们的许多物理知识是通过观察和实验认真地总结思索得来的,在物理课的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做一些有趣的实验,如在上光学课前可布置学生下去观察“插入水中的筷子”,“隔着水滴看字”等有趣的实验,插入水中的筷子,看上去是弯的,拿出来后,又是直的,把水滴放到透明塑料纸上,看书上的小字,会看到书上的字变大,学生看到这些奇异的现象后,即使是“学困生”也会有好奇心和追根究底的心情去看书,去找原因,想知道为什么?变被动为主动学习。
5、结合实验创设活动情境
开展活动是学生乐于参与课堂的一种形式。在日常的课堂上,老师尽可能组织学生动手操作实验,通过这些活动去探索知识,主动发现物理知识,从而引发学生的探索兴趣,使学生享受发现的快乐,点燃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火花。对于物理课中的实验,能让学生动手的尽量让学生参与,实验教学可以在课上,也可以在课下;可以使用实验室所配备的器材,也可以自备自制教具,甚至可以使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现有物品进行实验,经常使用学生身边的物品做实验,(如利用吃饭用的筷子和水就可以做光的折射现象的小实验等),这些器材学生熟悉,既可以拉近物理与生活的距离,让学生深刻感受到科学的真实性,消除科学的神秘感,又让学生明白物理就在身边,物理与生活联系非常紧密,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很好的刺激。
6、要使物理实验生活化
“从生活到物理,从物理到社会”是物理新的课程理念,物理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科学,物理现象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物理知识广泛渗透到个人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为此,教师应设置一些新的物理实验形式,如“生活中的物理实验”使学生认识和理解科学对个人和社会的价值。
二、改进物理实验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手段。适当采用探究性实验问题教学法等必定收到良好效果,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1、把部分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究性实验
探究式实验教学,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应用已经学过的知识,自己设计实验,或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实验来探索物理规律,从而获得新知识并且加以应用的方法。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启发诱导学生自主构建知识进行实验探究活动,要创设引起学生兴趣和问题的情景,指导学生注意观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中的物理现象,使学生有思考、质疑、表述、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方式进行解难释疑的探究,在这过程中掌握知识、技能和方法。
无论演示实验或学生实验,如果只是严格、认真、简单地照着课本重复一遍,那么不要说学生,就连教师也变成了不会思考的机械。所以,教师在进行实验教学以前,多下一些苦功夫,想方设法将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变为探究性实验。在实验教学中,我们要有意识地创设一种探索的氛围,使它带上一定的研究色彩,促使学生很好地领会实验思想的精髓。探索性实验教学较课堂教学有更广阔的活动空间和思维空间,可以激发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探索与创新欲望。学生在自己“探索”物理规律的实验过程中可以把动手、动口和动脑结合起来,锻炼和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 2、采用问题教学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向上的原动力。教师应想方设法,设置各种情景,激发学生提出问题。应着力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这样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勇于置疑、大胆创新。
教师可有意识设计一些有趣的实验,让学生通过仔细观察、比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不断完善问题。如:“大气压”一节:做覆杯实验,学生提出:是什么把水拖住?又如“摩擦力”这一节:让筷子提起米杯的实验,学生会提出:是什么把米提起?
又比如,让学生回答一些具有因果关系的物理问题时,一定注意引导学生去揭示一种现象的发生或变化,引导了另一种现象的发生或变化之间的必然联系。而在揭示这种必然联系中要以物理原理为依据。例如:“扇扇子,气温不降低,为什么人会感到凉快?”这个问题中,“扇扇子”是原因,“人感到凉快”是结果。两者之间并没有直接的物理关连,要让学生找到两者之间的必然联系,教师就要不断引导“人感到凉快”的原因——汗水蒸发吸热;“扇扇子”的作用——加快空气流动;空气流动加快会导致蒸发加快;蒸发加快就会导致从人的皮肤表面吸热加快;……通过层层推理,从而找到两者之间的联系。
3、实验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书本为中心”式教育,造成了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教,学生学;教师问,学生答;教师写,学生抄;教师结论,学生背结论的呆板、沉闷的课堂教学气氛。禁锢了学生的主体性和潜能发展,压抑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自主性。这种教学思想和方法与培养跨世纪人才背道而驰,已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因此,处于世纪之交的课堂教学要摒弃过去那种把学生当做知识的接收器、忽视学生个性的陈规陋习,取而代之的是树立主体的学生观。“猜想——设计实验——进行实验——现象分析——数据处理——交流合作”这种教学模式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充分相信学生,使学生主动参与实验,课本让学生看,实验让学生做,思路让学生想,疑难让学生议,错误让学生析,让学生独立设计实验,利用物理实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变单项信息传递为双向式、多项式信息传递与交流,教师在课内讲重点、关键点和注意点,发挥好主导控制作用,主要方式是采取提问、答疑、讨论、观察实验现象、动手操作等,在实验中,加强对学生实验方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搞好物理实验教学,提高物理教学质量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物理概念的建立和自然规律的揭示都是以实验为基础的,通过物理实验得到物理规律,是进行物理研究的重要方法和途径。物理实验是一种理论联系实际的活动,它通过对课本知识的灵活运用促成知识的转移,以生动贴切的形象作用于学生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良好的学习动机,通过非智力因素促成智力的发展,通过实验帮助学生明晰概念和规律,对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很有意义。
由于惯性思维的局限,学生在理解某些物理概念或规律时,对这些概念或规律有一些错误的认识,通过一些与学生的预期结果相左的实验,引发思维冲突,经过师生共同分析归纳,得出科学结论,学生的印象就会非常深刻,不仅纠正了原来的错误认识,而且能使相关概念或规律的记忆保持更久的时间。运用实验手段的主动性和趣味性,满足学生“好奇”的心里理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到物理学“十分有趣”引起和保持“学”的注意。
总之,随着新课改的稳定推进,教师在学生实验中应该大胆尝试,通过实验真正做到:“学生力所能及,教师避之;学生力所难及,教师助之;学生力所不及,教师为之”的新课程理念。所以,加强物理实验教学,是提高物理质量的十分有效的途径,对提高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很有帮助,能为学习高中乃至大学物理知识打下坚实基础。因此,初中物理教学中,应大力推广加强和优化物理实验教学,从而进一步提高物理教学质量。
【关键词】物理实验;教学效果;实验方法;教学方法
物理实验是研究物理学的重要方法和手段,物理实验包括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和课外小实验,只要教师对它们合理地加以应用,就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在物理实验教学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确保实验的成功
物理实验的成功率,是衡量物理课教学成功的标志。如果实验失败,就会导致教学内容的变质,这样会降低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为了保证物理演示实验有较高的成功率,教师课前应做好准备工作:检测仪器设备、课前亲自做试验、考虑可能出现的问题、确定适当的误差范围、构思在课堂上如何引导学生做实验、观察实验、登记试验数据、分析数据、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物理结论等。
2、培养学生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
实验起到了帮助他们发现规律、掌握规律、理解规律、获取知识的桥梁作用。因此,要求(1)教师应尽最大努力做好一切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切忌不做实验或少做实验而讲实验。因为单纯的讲实验,降低了定律、概念的客观真实性,学生也难于理解和接受(2)将边学边实验安排在新课的开始,作为新课的设疑引导,起到激发学生兴趣的作用,就是在做演示实验时,必须把标准无误的物理现象清晰的展现在学生面前,让每个学生看清楚,使学生确信定律、概念的客观性。(3)在实验中,得出的数据来验证或推导出定律、公式,绝对不允许涂改实验数据,使之与物理定律、公式相符。而应协助学生找出错误原因,重做实验,直到得出正确的结论为止。只有这样,才可使学生逐渐形成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3、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做实验要有计划性和针对性,学生实验能力包括设计实验计划、观察操作、数据处理、分析与总结能力。它的形成和发展是循序渐进、日积月累,不是每个实验都能把各种能力同时培养起来。就是首先要根据大纲和教材,将每个实验认真分析后,确定每个实验要着重培养学生哪些方面的能力。例如,在使用常用的测量仪器——直尺、天平、弹簧秤、压强计、温度计、电度表、电压表、万用电表时,就应该着重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及数据处理能力。又如,初中物理教材在实验《用电流表测电流》之前的每个学生分组实验,都直接写出实验目的、实验器材、实验步骤等。而在随后的实验《用电压表测电压》,则要求学生模仿前面的表格自己设计实验表格。
4、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对学习物理的兴趣
实验是培养初中物理学习兴趣的源泉,唤起学生学习兴趣的物理实验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确保实验现象的明显。物理实验时,学生情绪高涨、思维活跃,注意力特别集中,学生处在最佳学习状态,如果实验现象不明显,会严重挫伤学生的积极性。所以,必须实验做好,使实验现象明显。例如,要观察压强计里水面的升降,可以将水染红,并在压强计的背后用画横线的屏来衬托。(2)想方设法给学生创造实验条件和动手机会。不仅要认真做好学生实验,实验习题,还要在课堂教学中把某些演示实验成为边教学边实验,或者让学生登台表演,对于实验性习题也让学生动手做实验。(3)以一些典型有趣的实验激发学习兴趣。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人们的许多物理知识是通过观察和实验认真地总结思索得来的,在物理课的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做一些有趣的实验,如在上光学课前可布置学生下去观察“插入水中的筷子”,“隔着水滴看字”等有趣的实验,插入水中的筷子,看上去是弯的,拿出来后,又是直的,把水滴放到透明塑料纸上,看书上的小字,会看到书上的字变大,学生看到这些奇异的现象后,即使是“学困生”也会有好奇心和追根究底的心情去看书,去找原因,想知道为什么?变被动为主动学习。
5、结合实验创设活动情境
开展活动是学生乐于参与课堂的一种形式。在日常的课堂上,老师尽可能组织学生动手操作实验,通过这些活动去探索知识,主动发现物理知识,从而引发学生的探索兴趣,使学生享受发现的快乐,点燃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火花。对于物理课中的实验,能让学生动手的尽量让学生参与,实验教学可以在课上,也可以在课下;可以使用实验室所配备的器材,也可以自备自制教具,甚至可以使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现有物品进行实验,经常使用学生身边的物品做实验,(如利用吃饭用的筷子和水就可以做光的折射现象的小实验等),这些器材学生熟悉,既可以拉近物理与生活的距离,让学生深刻感受到科学的真实性,消除科学的神秘感,又让学生明白物理就在身边,物理与生活联系非常紧密,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很好的刺激。
6、要使物理实验生活化
“从生活到物理,从物理到社会”是物理新的课程理念,物理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科学,物理现象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物理知识广泛渗透到个人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为此,教师应设置一些新的物理实验形式,如“生活中的物理实验”使学生认识和理解科学对个人和社会的价值。
二、改进物理实验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手段。适当采用探究性实验问题教学法等必定收到良好效果,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1、把部分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究性实验
探究式实验教学,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应用已经学过的知识,自己设计实验,或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实验来探索物理规律,从而获得新知识并且加以应用的方法。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启发诱导学生自主构建知识进行实验探究活动,要创设引起学生兴趣和问题的情景,指导学生注意观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中的物理现象,使学生有思考、质疑、表述、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方式进行解难释疑的探究,在这过程中掌握知识、技能和方法。
无论演示实验或学生实验,如果只是严格、认真、简单地照着课本重复一遍,那么不要说学生,就连教师也变成了不会思考的机械。所以,教师在进行实验教学以前,多下一些苦功夫,想方设法将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变为探究性实验。在实验教学中,我们要有意识地创设一种探索的氛围,使它带上一定的研究色彩,促使学生很好地领会实验思想的精髓。探索性实验教学较课堂教学有更广阔的活动空间和思维空间,可以激发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探索与创新欲望。学生在自己“探索”物理规律的实验过程中可以把动手、动口和动脑结合起来,锻炼和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 2、采用问题教学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向上的原动力。教师应想方设法,设置各种情景,激发学生提出问题。应着力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这样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勇于置疑、大胆创新。
教师可有意识设计一些有趣的实验,让学生通过仔细观察、比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不断完善问题。如:“大气压”一节:做覆杯实验,学生提出:是什么把水拖住?又如“摩擦力”这一节:让筷子提起米杯的实验,学生会提出:是什么把米提起?
又比如,让学生回答一些具有因果关系的物理问题时,一定注意引导学生去揭示一种现象的发生或变化,引导了另一种现象的发生或变化之间的必然联系。而在揭示这种必然联系中要以物理原理为依据。例如:“扇扇子,气温不降低,为什么人会感到凉快?”这个问题中,“扇扇子”是原因,“人感到凉快”是结果。两者之间并没有直接的物理关连,要让学生找到两者之间的必然联系,教师就要不断引导“人感到凉快”的原因——汗水蒸发吸热;“扇扇子”的作用——加快空气流动;空气流动加快会导致蒸发加快;蒸发加快就会导致从人的皮肤表面吸热加快;……通过层层推理,从而找到两者之间的联系。
3、实验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书本为中心”式教育,造成了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教,学生学;教师问,学生答;教师写,学生抄;教师结论,学生背结论的呆板、沉闷的课堂教学气氛。禁锢了学生的主体性和潜能发展,压抑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自主性。这种教学思想和方法与培养跨世纪人才背道而驰,已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因此,处于世纪之交的课堂教学要摒弃过去那种把学生当做知识的接收器、忽视学生个性的陈规陋习,取而代之的是树立主体的学生观。“猜想——设计实验——进行实验——现象分析——数据处理——交流合作”这种教学模式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充分相信学生,使学生主动参与实验,课本让学生看,实验让学生做,思路让学生想,疑难让学生议,错误让学生析,让学生独立设计实验,利用物理实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变单项信息传递为双向式、多项式信息传递与交流,教师在课内讲重点、关键点和注意点,发挥好主导控制作用,主要方式是采取提问、答疑、讨论、观察实验现象、动手操作等,在实验中,加强对学生实验方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搞好物理实验教学,提高物理教学质量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物理概念的建立和自然规律的揭示都是以实验为基础的,通过物理实验得到物理规律,是进行物理研究的重要方法和途径。物理实验是一种理论联系实际的活动,它通过对课本知识的灵活运用促成知识的转移,以生动贴切的形象作用于学生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良好的学习动机,通过非智力因素促成智力的发展,通过实验帮助学生明晰概念和规律,对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很有意义。
由于惯性思维的局限,学生在理解某些物理概念或规律时,对这些概念或规律有一些错误的认识,通过一些与学生的预期结果相左的实验,引发思维冲突,经过师生共同分析归纳,得出科学结论,学生的印象就会非常深刻,不仅纠正了原来的错误认识,而且能使相关概念或规律的记忆保持更久的时间。运用实验手段的主动性和趣味性,满足学生“好奇”的心里理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到物理学“十分有趣”引起和保持“学”的注意。
总之,随着新课改的稳定推进,教师在学生实验中应该大胆尝试,通过实验真正做到:“学生力所能及,教师避之;学生力所难及,教师助之;学生力所不及,教师为之”的新课程理念。所以,加强物理实验教学,是提高物理质量的十分有效的途径,对提高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很有帮助,能为学习高中乃至大学物理知识打下坚实基础。因此,初中物理教学中,应大力推广加强和优化物理实验教学,从而进一步提高物理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