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教学思想
运动教育模式是20世纪80年代初由美国著名体育学者西登托普(siedentop)先生提出的一种课程与教学模式。它是以来自于游戏理论(PlayTheory)的运动教育理论为指导思想,以教师直接指导、合作学习和伙伴学习为学习方法,以固定分组、角色扮演为组织形式,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以比赛为主线。提供给不同运动水平的学生真实的、丰富的运动体验的教育模式。该模式提出后,以其在培养学生的运动志趣、运动能力、社会适应性,以及终生体育观的形成等方面具有明显的效果而广受欢迎。经过20多年的反复实践和不断完善,它已成为比较成熟而深受西方学校体育界推崇的体育教学模式,并已在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得到了较为广泛的推广,对当代世界体育课程的改革和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目前,我国对运动教育模式的研究已开始受到人们的重视,一些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也已相继出现。但这些研究成果对运动教育的具体教学过程尚缺乏深入的分析研究,不便于一线教师进行教学参照操作。
“运动教育”主要包括:(1)运动季。“运动季”构成了“运动教育”的教学单元,教学单元的长度在20-22课时,它与传统的体育教学单元不同,它源于运动比赛中的赛季,通常包括练习期、季前期、正式比赛和季后赛。(2)团队联盟小组。学生在运动季里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自由组织学习团队,体育老师也可根据学生的能力进行团队分组。在整个运动季中,学生们应以固定的团队联盟(或分组)来从事活动,并一起拟订比赛策略和技术。这种团队联盟有助于学生养成“团队意识”。(3)正式竞赛。正式比赛是运动季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赋予运动季真正的含义,贯穿于各部分练习之中,其比赛形式主要有对抗赛、循环赛、联赛等。(4)最终比赛。最终比赛也可称为决赛,它有益于强化运动季的重要性,强调所有学生的参与性和欢庆气氛的营造,并向学生提供进步与努力的体验。(5)成绩记录。(6)庆祝活动。
借鉴“运动教育”思想,结合“高中体育选项教学”,对普通高中高二男生篮球选修班的学生学习“传切配合”所做的课堂教学设计,是一个单次课微观层面的设计,只是一个初步的尝试,期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深入的研究还有待于进一步的完善。
二、教材分析
本次课是“篮球运动季”中“练习期”的一次新授课,主要学习“一传一切”的配合方法,以达到在比赛中运用的目的。所以,确定如下教学重点及教学难点。
教学重点:传球后切入的时机。
教学难点:接球后,将球准确地传到切入队员的进攻位置。
本节课重视在体育教学中传递运动文化,不但注重营造充满欢乐的学习气氛,让学生体验多种运动愉悦,而且通过3对3篮球比赛、颁奖等措施,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运动参与”精神、“公平竞争”精神,并把各组参赛队名、队号、队服等细微之处渗透在体育教学全过程中,使学生对运动文化有真实而全方位的体验。
三、学情分析及课时教学目标确定
高二男生已进入青春期发育后期,有一定的身体素质基础,心理品质逐渐走向成熟。
经过初中和高一的学习,高二男生篮球选修班的学生掌握了一定的篮球基本技术,能熟练地完成“行进间投篮和传接球技术”,而且学生在运动中具有较强的表现欲,注重合作交流,具有一定的团队意识和集体荣誉感,为在“运动教育模式”教学中建立“团队联盟”奠定了基础。
学生对单纯的练习篮球技、战术往往感到枯燥乏味,对篮球比赛则是兴致盎然,因而,教师有必要调整教学思路。将技、战术练习融合在教学比赛当中,通过“改造规则”促进学生在实战中练习与掌握“传切配合”,并使所有学生在不同的角色扮演中都能投入到学习中。
参阅“运动教育模式”的有关文献,针对高二男生对篮球的兴趣及基本技术掌握情况,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1、学习篮球“传切配合”的方法及要点,并能把它作为得分的主要手段之一,在比赛中合理运用。
2、在比赛时,能主动与同伴进行“传切配合”,创造得分机会,并积极参与比赛。
3、在扮演不同的角色中形成积极的运动态度,有责任心地完成角色任务。
四、教学程序及设计意图(表1)
五、教学反思
“运动教育模式”是一个在较长周期内进行的体育教学形式,其教学设计应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进行,以实现该模式设计的本土化和具体实施的操作化。宏观层面是对整个“运动季”的教学设计,它要求设计者从宏观上对“运动季”的教学过程全面考虑,应从“运动季前准备阶段”和“实施课堂教学阶段”两个方面人手考虑,“实施课堂教学阶段”又可分为“课堂常规建立阶段、赛季阶段和庆祝活动阶段”。微观层面是对每次课的设计,在设计单元教学计划的基础上,应深入考虑运动教育的具体实施要点,把握其实施过程和课堂教学目标的整体性和连续性。
本次课作为“篮球运动季”中“练习期”的一次课,在一个课时计划中来试图体现“运动教育模式”,可能会有偏差。本次课只是“运动教育模式”的一个缩影,也只能呈现出“运动教育模式”的一些构成要素,如“固定分组、角色扮演、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以比赛为主线,提供给不同运动水平的学生真实的、丰富的运动体验”等,欲使该模式的特点完全凸现出来,还需要通过完整的“运动季”的单元教学来实现,从而在整体上研究“运动教育模式”。
“运动教育模式”与传统体育课程教学的区别:超大单元教学(20-22学时)、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运动员、裁判员、教练员、训练员、统计员、宣传员等)、注重学生对运动文化的全方位学习、根据学生身心特点对运动进行教学化改造、充分发挥运动竞赛的多种效应。
借鉴“运动教育模式”的教学思想,本次课的教学以“比赛”作为教学主线。
为了发挥篮球比赛的多种效应,进行了如下的教学化改造;(1)固定分组(用四种不同颜色头带作为分组标志);(2)学生在运动员、裁判员、教练员、统计员等角色分工中学习篮球运动文化;(3)改造规则:运用传切配合投球不进(或是被对方封盖)得2分,投进得4分,不设3分球,其它方式投进均得2分。
“运动教育模式”中的超大单元教学与我国现行高中体育18课时的模块教学,在教学时数上相近,对开展高中模块选修教学具有借鉴意义,但还需要做深入的探索研究,要考虑文化差异、体育观念等因素,不能盲目效仿,还需要一个“本土化”的过程,使“运动教育模式”走向操作层面。
本次课教学中呈现出来的几个问题:
1)“团队联盟小组”的形成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不是在一节课中通过 “固定分组”就可以形成“团队意识”的。本节课中,由学生来组织练习、比赛等活动时,此问题表现得尤其突出。
2)学生裁判工作的能力不能适应比赛的需要,教师要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裁判工作的教学,使比赛在规则的指导下进行。
3)在“运动教育模式”下,如何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有待进一步的探讨。如:如何评价学生完成“传切配合”的质量、如何评价学生不同的角色分工等。
运动教育模式是20世纪80年代初由美国著名体育学者西登托普(siedentop)先生提出的一种课程与教学模式。它是以来自于游戏理论(PlayTheory)的运动教育理论为指导思想,以教师直接指导、合作学习和伙伴学习为学习方法,以固定分组、角色扮演为组织形式,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以比赛为主线。提供给不同运动水平的学生真实的、丰富的运动体验的教育模式。该模式提出后,以其在培养学生的运动志趣、运动能力、社会适应性,以及终生体育观的形成等方面具有明显的效果而广受欢迎。经过20多年的反复实践和不断完善,它已成为比较成熟而深受西方学校体育界推崇的体育教学模式,并已在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得到了较为广泛的推广,对当代世界体育课程的改革和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目前,我国对运动教育模式的研究已开始受到人们的重视,一些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也已相继出现。但这些研究成果对运动教育的具体教学过程尚缺乏深入的分析研究,不便于一线教师进行教学参照操作。
“运动教育”主要包括:(1)运动季。“运动季”构成了“运动教育”的教学单元,教学单元的长度在20-22课时,它与传统的体育教学单元不同,它源于运动比赛中的赛季,通常包括练习期、季前期、正式比赛和季后赛。(2)团队联盟小组。学生在运动季里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自由组织学习团队,体育老师也可根据学生的能力进行团队分组。在整个运动季中,学生们应以固定的团队联盟(或分组)来从事活动,并一起拟订比赛策略和技术。这种团队联盟有助于学生养成“团队意识”。(3)正式竞赛。正式比赛是运动季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赋予运动季真正的含义,贯穿于各部分练习之中,其比赛形式主要有对抗赛、循环赛、联赛等。(4)最终比赛。最终比赛也可称为决赛,它有益于强化运动季的重要性,强调所有学生的参与性和欢庆气氛的营造,并向学生提供进步与努力的体验。(5)成绩记录。(6)庆祝活动。
借鉴“运动教育”思想,结合“高中体育选项教学”,对普通高中高二男生篮球选修班的学生学习“传切配合”所做的课堂教学设计,是一个单次课微观层面的设计,只是一个初步的尝试,期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深入的研究还有待于进一步的完善。
二、教材分析
本次课是“篮球运动季”中“练习期”的一次新授课,主要学习“一传一切”的配合方法,以达到在比赛中运用的目的。所以,确定如下教学重点及教学难点。
教学重点:传球后切入的时机。
教学难点:接球后,将球准确地传到切入队员的进攻位置。
本节课重视在体育教学中传递运动文化,不但注重营造充满欢乐的学习气氛,让学生体验多种运动愉悦,而且通过3对3篮球比赛、颁奖等措施,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运动参与”精神、“公平竞争”精神,并把各组参赛队名、队号、队服等细微之处渗透在体育教学全过程中,使学生对运动文化有真实而全方位的体验。
三、学情分析及课时教学目标确定
高二男生已进入青春期发育后期,有一定的身体素质基础,心理品质逐渐走向成熟。
经过初中和高一的学习,高二男生篮球选修班的学生掌握了一定的篮球基本技术,能熟练地完成“行进间投篮和传接球技术”,而且学生在运动中具有较强的表现欲,注重合作交流,具有一定的团队意识和集体荣誉感,为在“运动教育模式”教学中建立“团队联盟”奠定了基础。
学生对单纯的练习篮球技、战术往往感到枯燥乏味,对篮球比赛则是兴致盎然,因而,教师有必要调整教学思路。将技、战术练习融合在教学比赛当中,通过“改造规则”促进学生在实战中练习与掌握“传切配合”,并使所有学生在不同的角色扮演中都能投入到学习中。
参阅“运动教育模式”的有关文献,针对高二男生对篮球的兴趣及基本技术掌握情况,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1、学习篮球“传切配合”的方法及要点,并能把它作为得分的主要手段之一,在比赛中合理运用。
2、在比赛时,能主动与同伴进行“传切配合”,创造得分机会,并积极参与比赛。
3、在扮演不同的角色中形成积极的运动态度,有责任心地完成角色任务。
四、教学程序及设计意图(表1)
五、教学反思
“运动教育模式”是一个在较长周期内进行的体育教学形式,其教学设计应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进行,以实现该模式设计的本土化和具体实施的操作化。宏观层面是对整个“运动季”的教学设计,它要求设计者从宏观上对“运动季”的教学过程全面考虑,应从“运动季前准备阶段”和“实施课堂教学阶段”两个方面人手考虑,“实施课堂教学阶段”又可分为“课堂常规建立阶段、赛季阶段和庆祝活动阶段”。微观层面是对每次课的设计,在设计单元教学计划的基础上,应深入考虑运动教育的具体实施要点,把握其实施过程和课堂教学目标的整体性和连续性。
本次课作为“篮球运动季”中“练习期”的一次课,在一个课时计划中来试图体现“运动教育模式”,可能会有偏差。本次课只是“运动教育模式”的一个缩影,也只能呈现出“运动教育模式”的一些构成要素,如“固定分组、角色扮演、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以比赛为主线,提供给不同运动水平的学生真实的、丰富的运动体验”等,欲使该模式的特点完全凸现出来,还需要通过完整的“运动季”的单元教学来实现,从而在整体上研究“运动教育模式”。
“运动教育模式”与传统体育课程教学的区别:超大单元教学(20-22学时)、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运动员、裁判员、教练员、训练员、统计员、宣传员等)、注重学生对运动文化的全方位学习、根据学生身心特点对运动进行教学化改造、充分发挥运动竞赛的多种效应。
借鉴“运动教育模式”的教学思想,本次课的教学以“比赛”作为教学主线。
为了发挥篮球比赛的多种效应,进行了如下的教学化改造;(1)固定分组(用四种不同颜色头带作为分组标志);(2)学生在运动员、裁判员、教练员、统计员等角色分工中学习篮球运动文化;(3)改造规则:运用传切配合投球不进(或是被对方封盖)得2分,投进得4分,不设3分球,其它方式投进均得2分。
“运动教育模式”中的超大单元教学与我国现行高中体育18课时的模块教学,在教学时数上相近,对开展高中模块选修教学具有借鉴意义,但还需要做深入的探索研究,要考虑文化差异、体育观念等因素,不能盲目效仿,还需要一个“本土化”的过程,使“运动教育模式”走向操作层面。
本次课教学中呈现出来的几个问题:
1)“团队联盟小组”的形成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不是在一节课中通过 “固定分组”就可以形成“团队意识”的。本节课中,由学生来组织练习、比赛等活动时,此问题表现得尤其突出。
2)学生裁判工作的能力不能适应比赛的需要,教师要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裁判工作的教学,使比赛在规则的指导下进行。
3)在“运动教育模式”下,如何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有待进一步的探讨。如:如何评价学生完成“传切配合”的质量、如何评价学生不同的角色分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