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的临床心悟术

来源 :中国中医急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kher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出自《伤寒论》,是治疗发热、咳喘的常用方剂.笔者认为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的临床运用有以下3个关键点:一是明确类方,抓住方证与主证,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属于麻黄类方,其方证为“发热,喘憋,咳嗽,汗出,烦渴,舌红,脉滑数”,主证为“发热,汗出而喘,舌红,脉滑数”,临床符合者,多可选用;二是遵循原方剂量及煎服、调护法,麻黄:石膏为1:2,二药皆为生用,生麻黄应先煎去上沫,并注意用药安全,为保证疗效,生石膏可用至30 g以上,服药后须适当避风、忌口;三是经方与时方接轨,根据患者不同兼证合用银翘散、升降散、《千金》苇茎汤等其他方剂,以拓展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的应用范围.
其他文献
《黄帝内经》中强调阳气对生命活动的主导作用,阳气对机体的健康至关重要.疼痛的发生与阳气关系密切,“头为诸阳之会”,其位最高,阳气分布广,阳气失调则头部最易受影响,出现头部经筋的痉挛而发生偏头痛.阳气失调是本病的核心病机,基于《黄帝内经》重阳思想把偏头痛分为阳气虚损、阳气郁闭及阳气亢逆3种类型,通过针灸疗法以温阳化气、通阳解结及潜阳伏火,以期为临床治疗偏头痛提供思路.
溃疡性结肠炎是临床常见疑难病症之一,致病因素冗多,且发病率逐年累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本文试以“火郁发之”为切入点,以因势利导、补益散火为治法,清化郁邪,复气机升降,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治疗慢性消化系统疾病的优势.
目的 观察天蝎散治疗面神经炎急性期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天蝎散口服治疗,两组均治疗10d,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并记录分析治疗前后面部神经功能评分、症状积分、症状好转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00% (P< 0.01).两组面神经功能均有所改善(P<0.05);治疗组面神经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症状好转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
通过整理分析《医门法律》《尚论篇》《尚论后篇》《寓意草》及相关文献,探讨喻昌治疗中风病经验和学术思想.总结其治疗中风病理论如下:1)主要病机为阳虚邪乘,本虚标实;火、气、痰、郁等体质偏颇对中风病具有易感性;2)以全面的四诊合参为依据进行脏腑辨证,尤重脉诊;3)首提“驱风之中,兼填空窍”的治则;以雨治风,思路新颖;4)明辨病程,动态治疗,依据病邪深浅不同,顺势采用不同治法;5)中风病贵在预防和病后调护,强调节欲.现代医者在中风病的病因病机、诊断、治疗和预防调护方面借鉴并发挥了喻昌的学术思想,直到今天对于中风
目的 观察排风饮加味辅助西医治疗急性脑出血(痰热腑实、风痰上扰证)的疗效.方法 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微创血肿清除术;对照组术后对患者进行常规治疗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排风饮加味治疗.两组连续治疗2周.比较两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和痰热腑实、风痰上扰证症状评分以及临床疗效、血清降钙素原(PCT)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结果 治疗后,两组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明显减低,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显著升高,且观察组NIHSS和GCS
目的 观察清肝聪耳汤治疗暴聋(肝火上炎证)的疗效.方法 选取182例暴聋(肝火上炎证)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91例.对照组患者予常规药物治疗,包括地塞米松和葛根素,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清肝聪耳汤治疗.比较两组的听力疗效和耳鸣疗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症状评分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差异性.结果 观察组听力疗效总有效率为94.5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22% (P< 0.05).观察组耳鸣疗效总有效率为90.1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02% (P< 0.05),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