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21世纪健康养殖的观念
健康养殖的概念最早是在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我国海水养殖界提出的,以后陆续向淡水养殖、生猪养殖和家禽养殖渗透并完善。健康养殖生产的产品首先必须为社会接受,是质量完全可靠、无公害的畜产品,对人类健康没有危害;其次,健康养殖是具有较高经济效益的生产模式;再次,健康养殖对于资源的开发利用应该是良性的,其生产模式是可持续的,对于环境的影响是有限的,体现了现代畜牧业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的高度统一,也就是三大效益共同兼顾。
2.健康养殖迫在眉睫,必不可少
随着养殖业规模化、产业化的发展,以及人们对着畜产品质量不断提高的需求,畜牧养殖自身的生态结构和传统养殖方式的缺陷,使得大部分养殖存在许多问题。
2.1违反规定使用饲料添加剂以及滥用抗生素
部分猪场为了片面追求利润,从促生长、控制疾病和提高瘦肉率等目的出发,超量或违禁使用矿物质、抗生素、防腐剂和类激素等。抗生素的大量滥用,导致耐药性,残留和过敏中毒等一直是长期的危害,这些现象在我国还较为善遍,造成消费者对猪肉品质的不信任,严重危害到人们的身心健康和行业形象。
2.2养殖破坏环境现象日益加剧
部分猪场污水不经处理,含有大量病原微生物和超高含量的氨、磷等直接排入河流,将严重污染水源,同时猪场恶臭在空气中散发,造成空气质量恶化和对大气环境的污染。
2.3疫情的净化和控制任重道远
猪场的疾病控制是养猪生产的保证。猪场疾病复杂,猪能引起人畜共患的疾病达25种之多,为控制疾病、猪场不得不大量使用药物,造成药物的滥用和残留。
人们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开始探索新的养殖模式、研究新养殖技术、方法等来减轻养殖环境压力,保证畜牧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3.国内外健康养殖的发展现状
3.1国外健康养殖发展状况
随着健康养殖理论得到广泛理解与接受,其研究逐漸展开。在对可持续发展畜牧养殖的概念,发展战略和研究领域进行广泛探讨的同时,在健康养殖某些研究领域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建立了一系列法规和健康管理办法,从总体来说,国际上健康养殖的研究也处在起步阶段。
3.2国内健康养殖发展状况
国内的动物健康养殖主要是以“集约化畜牧业”的形式体现,“集约化经营”是一种“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的经营方式。“集约化经营”可行为资本密集型和劳动集约化两种。当前,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牧业的集约化主要是劳动的集约化,今后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劳动集约化将逐步转变资本集约化为主的经营。
4.我国动物健康养殖与国外发展的差距
4.1基础设施、设备差距
我国畜牧养殖业尤其是工厂化养殖过程所用的设施条件还不够完善,机械化、自动化程度不够高。而国外的先进工厂化养殖如微机控制技术,一切环境监测管理和饲料、饮水、药物投喂均为自动化。
4.2养殖技术存在差距
目前我国畜牧养殖技术普遍落后,国外大多采用传化效率高的人工优质配合饲料,不易传染疫病,饲料供应来源稳定,受自然因素影响的程度低。
4.3管理水平存在差距
我国畜牧产业落后原因①对养殖品种的养殖生物学、生态学的基础理论研究薄弱,盲目追求高产;②环境控制手段落后,动物药品使用混乱,某些兽用药物残留问题严重,疫苗开发落后;③饲料技术在畜牧养殖中,大多数养殖品种的营养及饲料研究薄弱;④畜牧养殖健康管理等待认识和普及。
4.4意识概念存在差距
国外发达国家注重人类生存环境与畜牧养殖的协调,早已形成健康养殖意识,而我国的畜牧产业普遍还处于传统型养殖状态,养殖户的素质普遍还比较低,不注重养殖技术的提高,并且环境意识不够,健康养殖的概念根本得不到体现,而一味地蛮干。
5.我国动物健康养殖应解决的问题
5.1进行养殖品种的优选工作,培育新一代优质品种
在大力提倡科学养殖的同时应积极开展良种引种、选育、自育、自繁等工作。具有较强的抗病害及抵御不良环境能力的养殖品种,不但能减少病害发生机会,降低养殖风险,增加养殖效益,同时也可避免大量用药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危害以及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培育开发抗病、抗逆的养殖品种对养殖的可持续发展有重大意义。
5.2提倡健康养殖模式,开展科学饲养
养殖模式包括养殖品种选择、饲养密度、投入产出水平以及畜牧养殖和其它生产方式的结合等诸多方面。在各种养殖模式中,应重点研究多元养殖、生态养殖低耗、高产的健康养殖技术工艺,开发环境清洁技术、生物降解技术等。
5.3进行高效饲料开发,推广科学合理的饲料投喂技术
饲料是畜牧养殖生产中的重要投入,是影响畜牧养殖效果和环境生态效益的一个最重要的因素,应大力研究和推广应用先进的饲料投喂技术,如计算机控制的饲料投喂技术,自动投喂技术等,保证动物生长需要,尽量减少饲料的浪费和对养殖环境的污染。
5.4健康管理和病害控制技术
我国畜牧养殖中的健康管理和病害控制技术的研究远远滞后于生产的发展,再加上大的生态环境的恶化。形成了养殖环境恶化,病害增多,用药量增加,药效降低,用药量又加大的恶性循环,对动物健康,畜产品安全甚至对人类的健康带来了威胁。
6.我国动物健康养殖发展的方向
6.1进行绿色畜牧产物饲料添加剂的研制和开发
绿色畜牧饲料是指使用对动物和人类均安全的饲料,生产出的畜产品是安全的,开发酶制剂,饲料中添加酶制剂后,补充了动物体内自身内源酶的不足,促进了饲料中营养成份的分解,进而加速了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微生物制剂饲料添加剂简称生物添加剂,可以补充饲料营养成份的不足,提高饲料利用率,改善饲料口感,提高饲料适口性,促进动物正常发育和快速生长,具有明显的防病效果。
6.2粪便和废弃物处理技术
逐步发展工厂化养殖,采用高效节能技术,实现控制温度和光线全部使用配合饲料,粪便和废弃物推行无害化处理,养殖粪便和废弃物指标达到排放标准。
6.3提高我国动物养殖的集约化养殖技术
完善其养殖技术的配套性,如饲料养技术、环境保护技术、防疫体系、养殖设备的可控性等。
6.4加速发展集约化养殖方式及健康养殖技术的研究
研究适宜于大面积推广的健康设施及其配套粪便和废弃物再处理技术,研究适合于不同自然环境条件和社会经济状况的可持续养殖模式及其配套技术;培育出能大规模生产的主要养殖品种的抗病、抗逆新品种;开发出适合大面积推广的无公害动物药品和疫苗;开发适合于不同养殖条件下,不同养殖品质的系列优质饲料,饲料饮水投喂设备及投饲技术。
6.5积极推广应用健康养殖技术
按照无公害畜产品质量标准和养殖技术规范,严格执行生产操作规程和质量控制措施,切实抓好无公害畜产品生产。
6.6建立和健全检疫系统和质量监控系统
加强畜禽疫病监控和测报工作及防疫检疫,在全国范围形成一个能适应大流通、大规模、集约化现代养殖特点的动物防疫检疫网络。建立和健全畜产品质量监控系统,主要包括法律保障体系、技术支撑体系、行政执法体系等三大体系。
6.7加强宣传、执法、规范行业管理,形成良好的(下转第396页)(上接第79页)社会监督机制。
由于我国畜牧业的生产现状,必须加强宣传、执法、规范行业管理,形成良好的社会监督机制;加大宣传工作力度。加快制订无公害畜产品运输、加工、销售等方面的行业标准,推行无公害、绿色营销、真正实现畜产品从“产地到餐桌”的无公害化。让人们吃上优质、安全、无污染、无公害的畜产品。确保人类生命健康、促进畜牧养殖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科]
健康养殖的概念最早是在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我国海水养殖界提出的,以后陆续向淡水养殖、生猪养殖和家禽养殖渗透并完善。健康养殖生产的产品首先必须为社会接受,是质量完全可靠、无公害的畜产品,对人类健康没有危害;其次,健康养殖是具有较高经济效益的生产模式;再次,健康养殖对于资源的开发利用应该是良性的,其生产模式是可持续的,对于环境的影响是有限的,体现了现代畜牧业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的高度统一,也就是三大效益共同兼顾。
2.健康养殖迫在眉睫,必不可少
随着养殖业规模化、产业化的发展,以及人们对着畜产品质量不断提高的需求,畜牧养殖自身的生态结构和传统养殖方式的缺陷,使得大部分养殖存在许多问题。
2.1违反规定使用饲料添加剂以及滥用抗生素
部分猪场为了片面追求利润,从促生长、控制疾病和提高瘦肉率等目的出发,超量或违禁使用矿物质、抗生素、防腐剂和类激素等。抗生素的大量滥用,导致耐药性,残留和过敏中毒等一直是长期的危害,这些现象在我国还较为善遍,造成消费者对猪肉品质的不信任,严重危害到人们的身心健康和行业形象。
2.2养殖破坏环境现象日益加剧
部分猪场污水不经处理,含有大量病原微生物和超高含量的氨、磷等直接排入河流,将严重污染水源,同时猪场恶臭在空气中散发,造成空气质量恶化和对大气环境的污染。
2.3疫情的净化和控制任重道远
猪场的疾病控制是养猪生产的保证。猪场疾病复杂,猪能引起人畜共患的疾病达25种之多,为控制疾病、猪场不得不大量使用药物,造成药物的滥用和残留。
人们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开始探索新的养殖模式、研究新养殖技术、方法等来减轻养殖环境压力,保证畜牧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3.国内外健康养殖的发展现状
3.1国外健康养殖发展状况
随着健康养殖理论得到广泛理解与接受,其研究逐漸展开。在对可持续发展畜牧养殖的概念,发展战略和研究领域进行广泛探讨的同时,在健康养殖某些研究领域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建立了一系列法规和健康管理办法,从总体来说,国际上健康养殖的研究也处在起步阶段。
3.2国内健康养殖发展状况
国内的动物健康养殖主要是以“集约化畜牧业”的形式体现,“集约化经营”是一种“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的经营方式。“集约化经营”可行为资本密集型和劳动集约化两种。当前,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牧业的集约化主要是劳动的集约化,今后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劳动集约化将逐步转变资本集约化为主的经营。
4.我国动物健康养殖与国外发展的差距
4.1基础设施、设备差距
我国畜牧养殖业尤其是工厂化养殖过程所用的设施条件还不够完善,机械化、自动化程度不够高。而国外的先进工厂化养殖如微机控制技术,一切环境监测管理和饲料、饮水、药物投喂均为自动化。
4.2养殖技术存在差距
目前我国畜牧养殖技术普遍落后,国外大多采用传化效率高的人工优质配合饲料,不易传染疫病,饲料供应来源稳定,受自然因素影响的程度低。
4.3管理水平存在差距
我国畜牧产业落后原因①对养殖品种的养殖生物学、生态学的基础理论研究薄弱,盲目追求高产;②环境控制手段落后,动物药品使用混乱,某些兽用药物残留问题严重,疫苗开发落后;③饲料技术在畜牧养殖中,大多数养殖品种的营养及饲料研究薄弱;④畜牧养殖健康管理等待认识和普及。
4.4意识概念存在差距
国外发达国家注重人类生存环境与畜牧养殖的协调,早已形成健康养殖意识,而我国的畜牧产业普遍还处于传统型养殖状态,养殖户的素质普遍还比较低,不注重养殖技术的提高,并且环境意识不够,健康养殖的概念根本得不到体现,而一味地蛮干。
5.我国动物健康养殖应解决的问题
5.1进行养殖品种的优选工作,培育新一代优质品种
在大力提倡科学养殖的同时应积极开展良种引种、选育、自育、自繁等工作。具有较强的抗病害及抵御不良环境能力的养殖品种,不但能减少病害发生机会,降低养殖风险,增加养殖效益,同时也可避免大量用药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危害以及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培育开发抗病、抗逆的养殖品种对养殖的可持续发展有重大意义。
5.2提倡健康养殖模式,开展科学饲养
养殖模式包括养殖品种选择、饲养密度、投入产出水平以及畜牧养殖和其它生产方式的结合等诸多方面。在各种养殖模式中,应重点研究多元养殖、生态养殖低耗、高产的健康养殖技术工艺,开发环境清洁技术、生物降解技术等。
5.3进行高效饲料开发,推广科学合理的饲料投喂技术
饲料是畜牧养殖生产中的重要投入,是影响畜牧养殖效果和环境生态效益的一个最重要的因素,应大力研究和推广应用先进的饲料投喂技术,如计算机控制的饲料投喂技术,自动投喂技术等,保证动物生长需要,尽量减少饲料的浪费和对养殖环境的污染。
5.4健康管理和病害控制技术
我国畜牧养殖中的健康管理和病害控制技术的研究远远滞后于生产的发展,再加上大的生态环境的恶化。形成了养殖环境恶化,病害增多,用药量增加,药效降低,用药量又加大的恶性循环,对动物健康,畜产品安全甚至对人类的健康带来了威胁。
6.我国动物健康养殖发展的方向
6.1进行绿色畜牧产物饲料添加剂的研制和开发
绿色畜牧饲料是指使用对动物和人类均安全的饲料,生产出的畜产品是安全的,开发酶制剂,饲料中添加酶制剂后,补充了动物体内自身内源酶的不足,促进了饲料中营养成份的分解,进而加速了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微生物制剂饲料添加剂简称生物添加剂,可以补充饲料营养成份的不足,提高饲料利用率,改善饲料口感,提高饲料适口性,促进动物正常发育和快速生长,具有明显的防病效果。
6.2粪便和废弃物处理技术
逐步发展工厂化养殖,采用高效节能技术,实现控制温度和光线全部使用配合饲料,粪便和废弃物推行无害化处理,养殖粪便和废弃物指标达到排放标准。
6.3提高我国动物养殖的集约化养殖技术
完善其养殖技术的配套性,如饲料养技术、环境保护技术、防疫体系、养殖设备的可控性等。
6.4加速发展集约化养殖方式及健康养殖技术的研究
研究适宜于大面积推广的健康设施及其配套粪便和废弃物再处理技术,研究适合于不同自然环境条件和社会经济状况的可持续养殖模式及其配套技术;培育出能大规模生产的主要养殖品种的抗病、抗逆新品种;开发出适合大面积推广的无公害动物药品和疫苗;开发适合于不同养殖条件下,不同养殖品质的系列优质饲料,饲料饮水投喂设备及投饲技术。
6.5积极推广应用健康养殖技术
按照无公害畜产品质量标准和养殖技术规范,严格执行生产操作规程和质量控制措施,切实抓好无公害畜产品生产。
6.6建立和健全检疫系统和质量监控系统
加强畜禽疫病监控和测报工作及防疫检疫,在全国范围形成一个能适应大流通、大规模、集约化现代养殖特点的动物防疫检疫网络。建立和健全畜产品质量监控系统,主要包括法律保障体系、技术支撑体系、行政执法体系等三大体系。
6.7加强宣传、执法、规范行业管理,形成良好的(下转第396页)(上接第79页)社会监督机制。
由于我国畜牧业的生产现状,必须加强宣传、执法、规范行业管理,形成良好的社会监督机制;加大宣传工作力度。加快制订无公害畜产品运输、加工、销售等方面的行业标准,推行无公害、绿色营销、真正实现畜产品从“产地到餐桌”的无公害化。让人们吃上优质、安全、无污染、无公害的畜产品。确保人类生命健康、促进畜牧养殖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