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引言
在田径项目跳远的教学中,许多教师往往只注重助跑起跳以及空中动作和落地四个技术环节,而忽视助跑起跳的准确性,因此在跳远项目的技术考核中,一些学生不能准确地踏板起跳,从而导致技术动作变形,影响了成绩,其实,助跑起跳技术是整个跳远技术环节中的关键,踏跳准确性更是重中之重,本人根据自己在跳远的教学与训练中的一些实践,探讨一下如何提高跳远助跑踏跳准确性的问题。
1、研究对象:
沈阳体育学院田径项目跳远专修班的同学。
2、结果与分析
2.1助跑起动方式
助跑起动有两种方式,行进间走动式助跑和半蹲式站立助跑,世界优秀选手大都用的是半蹲式站立助跑。而且我们还可以看出世界优秀选手的助跑方式与助跑的步数是有很大关系的,行进间走动式的助跑方式所用的助跑步数少,而半蹲式站立助跑的助跑步数较多,这符合两者之间各自的技术特点。
2.2助跑加速的方法
助跑加速的方法有两种,即全程加速和逐渐加速。采用全程加速跑,其步频和步长的增长较为稳定,最后几步以及攻板是靠惯性向前跑进的,所以上板的准确性较高。但这种方法只适合有较高的训练水平的运动员,对一般学生来说,采用逐渐加速的方法,应控制好最后几步的稳定性。
2.2.1 助跑的距离
体院跳远专修学生的助跑距离,助跑的距离对踏跳的准确性也有很大的影响,距离的长短直接对踏跳准确性直接发生作用。对于一般的学生来说,并不是越短越好,因为短距离助跑不能充分发挥运动员的速度,也不是越长越好,过长的距离会增加体力消耗不能保持高的助跑速度,也不利于速度的发挥。对专修班的学生来说,助跑的距离一般在14-18步为好,随着训练能力的不断提高,助跑的距离可逐渐增加,直到最佳距离为止。速度发挥快的学生,助跑距离和步数可相应减少,反之,应适当增加。
2.2.2助跑节奏
跳远的助跑节奏也是影响跳远踏跳准确性的主要因素之一。助跑节奏是助跑技术在空间和时间上的综合反映,是运动员精细地分配完成动作的时间,合理的掌握动作的持续性和连贯性所必不可少的。跳远中助跑与踏跳技术是连贯的统一,助跑准确才能踏上板。跳远的助跑是在固定距离这一前提下进行的。必须用固定的步数和节奏相对稳定的步频去完成。在这种条件下,节奏就成为反映步频快慢和步幅大小的一项有代表性的综合指标。其中的步频或步幅某个因素的变化,都将异致整个助跑节奏的改变,从而影响踏板的准确性。
2.2.3 力量速度因素
我们发现学生的助跑踏跳成功率很低,平均不过37% ,这样的准确性是不能保证好的成绩的取得的,当然我们也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其中之一就是身体素质的影响,力量和速度是跳远运动员的主要素质,力量素质是保证专项技术发挥,保证成绩提高的重要因素,力量素质好能使助跑时后蹬有力,积极抬腿和下压,助跑技术动作也就能固定下来,同时这样也促使了踏跳准确性的提高。高速度短距离跑的能力与跳远技术的结合是学生在助跑中逐步感受速度变化的规律,培养速度感和控制能力,提高踏跳准确性的有利保证。除此之外,失败次数多少还与学生身体的状态、心理状态以及环境有关。
2.3提高助跑踏跳准确性的训练方法与手段
2.3.1改进跳远助跑技术
在不同质量(塑胶跑道或者是煤渣跑道)的跑道(或在3度-4度的斜坡上),进行长于全程距离的助跑,并利用助跑标志,以稳定最后6-8步的步长。
检查开始助跑时的预备姿势,助跑开始阶段的步长和加速情况,促使最初几步助跑步长的稳定。
进行变换节奏的加速跑练习,以培养对跑速和动作的控制能力。
按预定的时间跑完一定的距离,培养速度感。
击掌伴奏法,学生按教师击掌的节拍控制和调整自己助跑的节奏,从而提高踏板的准确性。
2.3.2培养和提高运动员的节奏感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节奏感对提高学生的踏跳准确性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提高節奏感可以通过注意力集中训练。应把跳远的踏跳准确性确定为一个目标,并且全神贯注地对待它。具体有以下几种方法,视物法;干扰法;自我暗示法。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3.1.1跳远助跑起动方式、加速方式、助跑距离、和助跑节奏等技术的优劣,对跳远助跑准确性有很大影响。
3.1.2跳远比赛中,运动员的心理素质与外界环境等因素,对跳远助跑准确性有一定的影响。
3.1.3合理的助跑技术、稳定的助跑节奏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可以提高跳远助跑准确性。
3.2建议
3.2.1助跑和起跳两者是紧密相联的一个运动环节,在助跑训练中同时必须包含着起跳,而起跳练习中又促进助跑速度和准确性的提高,所以对助跑和起跳结合的训练更为重要。
3.2.2在跳远训练中,教师必须清楚地了解该项技术的重点和难点,了解每一位学生的优点和不足,在发扬优点的同时针对性的抓好重点技术,学生跳远同时要明确助跑的稳定,步点的准确是在反复的实践过程中掌握的。
3.2.3在进行踏跳准确性的练习时,注意学生的心理变化,并在教学训练过程中加以注重,充分发挥教师的榜样作用,为学生树立信心。
在田径项目跳远的教学中,许多教师往往只注重助跑起跳以及空中动作和落地四个技术环节,而忽视助跑起跳的准确性,因此在跳远项目的技术考核中,一些学生不能准确地踏板起跳,从而导致技术动作变形,影响了成绩,其实,助跑起跳技术是整个跳远技术环节中的关键,踏跳准确性更是重中之重,本人根据自己在跳远的教学与训练中的一些实践,探讨一下如何提高跳远助跑踏跳准确性的问题。
1、研究对象:
沈阳体育学院田径项目跳远专修班的同学。
2、结果与分析
2.1助跑起动方式
助跑起动有两种方式,行进间走动式助跑和半蹲式站立助跑,世界优秀选手大都用的是半蹲式站立助跑。而且我们还可以看出世界优秀选手的助跑方式与助跑的步数是有很大关系的,行进间走动式的助跑方式所用的助跑步数少,而半蹲式站立助跑的助跑步数较多,这符合两者之间各自的技术特点。
2.2助跑加速的方法
助跑加速的方法有两种,即全程加速和逐渐加速。采用全程加速跑,其步频和步长的增长较为稳定,最后几步以及攻板是靠惯性向前跑进的,所以上板的准确性较高。但这种方法只适合有较高的训练水平的运动员,对一般学生来说,采用逐渐加速的方法,应控制好最后几步的稳定性。
2.2.1 助跑的距离
体院跳远专修学生的助跑距离,助跑的距离对踏跳的准确性也有很大的影响,距离的长短直接对踏跳准确性直接发生作用。对于一般的学生来说,并不是越短越好,因为短距离助跑不能充分发挥运动员的速度,也不是越长越好,过长的距离会增加体力消耗不能保持高的助跑速度,也不利于速度的发挥。对专修班的学生来说,助跑的距离一般在14-18步为好,随着训练能力的不断提高,助跑的距离可逐渐增加,直到最佳距离为止。速度发挥快的学生,助跑距离和步数可相应减少,反之,应适当增加。
2.2.2助跑节奏
跳远的助跑节奏也是影响跳远踏跳准确性的主要因素之一。助跑节奏是助跑技术在空间和时间上的综合反映,是运动员精细地分配完成动作的时间,合理的掌握动作的持续性和连贯性所必不可少的。跳远中助跑与踏跳技术是连贯的统一,助跑准确才能踏上板。跳远的助跑是在固定距离这一前提下进行的。必须用固定的步数和节奏相对稳定的步频去完成。在这种条件下,节奏就成为反映步频快慢和步幅大小的一项有代表性的综合指标。其中的步频或步幅某个因素的变化,都将异致整个助跑节奏的改变,从而影响踏板的准确性。
2.2.3 力量速度因素
我们发现学生的助跑踏跳成功率很低,平均不过37% ,这样的准确性是不能保证好的成绩的取得的,当然我们也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其中之一就是身体素质的影响,力量和速度是跳远运动员的主要素质,力量素质是保证专项技术发挥,保证成绩提高的重要因素,力量素质好能使助跑时后蹬有力,积极抬腿和下压,助跑技术动作也就能固定下来,同时这样也促使了踏跳准确性的提高。高速度短距离跑的能力与跳远技术的结合是学生在助跑中逐步感受速度变化的规律,培养速度感和控制能力,提高踏跳准确性的有利保证。除此之外,失败次数多少还与学生身体的状态、心理状态以及环境有关。
2.3提高助跑踏跳准确性的训练方法与手段
2.3.1改进跳远助跑技术
在不同质量(塑胶跑道或者是煤渣跑道)的跑道(或在3度-4度的斜坡上),进行长于全程距离的助跑,并利用助跑标志,以稳定最后6-8步的步长。
检查开始助跑时的预备姿势,助跑开始阶段的步长和加速情况,促使最初几步助跑步长的稳定。
进行变换节奏的加速跑练习,以培养对跑速和动作的控制能力。
按预定的时间跑完一定的距离,培养速度感。
击掌伴奏法,学生按教师击掌的节拍控制和调整自己助跑的节奏,从而提高踏板的准确性。
2.3.2培养和提高运动员的节奏感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节奏感对提高学生的踏跳准确性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提高節奏感可以通过注意力集中训练。应把跳远的踏跳准确性确定为一个目标,并且全神贯注地对待它。具体有以下几种方法,视物法;干扰法;自我暗示法。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3.1.1跳远助跑起动方式、加速方式、助跑距离、和助跑节奏等技术的优劣,对跳远助跑准确性有很大影响。
3.1.2跳远比赛中,运动员的心理素质与外界环境等因素,对跳远助跑准确性有一定的影响。
3.1.3合理的助跑技术、稳定的助跑节奏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可以提高跳远助跑准确性。
3.2建议
3.2.1助跑和起跳两者是紧密相联的一个运动环节,在助跑训练中同时必须包含着起跳,而起跳练习中又促进助跑速度和准确性的提高,所以对助跑和起跳结合的训练更为重要。
3.2.2在跳远训练中,教师必须清楚地了解该项技术的重点和难点,了解每一位学生的优点和不足,在发扬优点的同时针对性的抓好重点技术,学生跳远同时要明确助跑的稳定,步点的准确是在反复的实践过程中掌握的。
3.2.3在进行踏跳准确性的练习时,注意学生的心理变化,并在教学训练过程中加以注重,充分发挥教师的榜样作用,为学生树立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