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世界卫生组织标准的315例早期胃癌患者临床病理与淋巴结转移风险的分析

来源 :中华消化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70756955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基于WHO组织学诊断标准的中国早期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分析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

方法

纳入2002年至2017年南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与2014年至2017年启东市人民医院、海门市人民医院和如皋市人民医院病理科存档的临床病理资料完整的315例早期胃癌患者,分析其性别、年龄,肿瘤部位、大小、大体类型、组织学类型(WHO)、分化程度、浸润深度、Lauren分型、浸润模式,有无溃疡、有无淋巴滤泡形成、有无脉管内癌栓、有无神经侵犯等临床病理特征。单因素分析采用卡方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多因素分析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

结果

早期胃癌患者占同期手术治疗胃癌患者的10.0%(315/3 140)。高分化管状腺癌占11.7%(37/315),低于日本的24.8%(2 752/11 104)和韩国的19.9%(41/20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8.208,P<0.01;χ2=6.510,P=0.011);与西方国家的11.9%(8/6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2,P=0.964)。276例行胃癌根治术的患者中,淋巴结转移49例(17.8%)。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大小、大体类型、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浸润模式、有无脉管内癌栓、有无溃疡与淋巴结转移相关(χ2=9.327、6.038、6.381、34.983、19.309、52.297、5.058,P均<0.05)。多因素分析显示,脉管内癌栓和伴有溃疡是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OR=7.028、2.566,P均<0.05)。

结论

中国与日本和韩国在胃早期高分化腺癌的病理诊断标准上存在明显分歧,可能影响早期胃癌的治疗策略。脉管内癌栓和伴有溃疡是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目的探讨维生素D参与IBS发病的机制。方法将50只Sprague Dawley新生大鼠分成3个IBS造模组和2个对照组(NaCl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采用稀醋酸溶液灌肠进行造模。大鼠离乳后,对3个IBS造模组分别给予普通饲料、缺乏维生素D饲料、富含维生素D饲料进行饲养。而后采用结直肠扩张实验评估大鼠内脏敏感性。对大鼠肠道组织进行组织学评分,并进行肠道肥大细胞计数。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大鼠结
目的通过分析乏血供型肝血管瘤的介入治疗疗效和并发症发生情况,探讨其治疗模式。方法纳入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2013年5月至2016年10月行介入治疗的82例乏血供型肝血管瘤患者,分成介入组、穿刺组和联合组。介入组按照常规肝动脉插管,微导管超选择至血管瘤瘤体内注入平阳霉素碘化油混合乳剂;穿刺组采用在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刺,于瘤体内注入平阳霉素碘化油混合乳剂;联合组则先采用介入治疗方法,然后经皮肝穿刺在瘤体
期刊
期刊
期刊
目的探讨同时性多发早期胃癌(SMEGC)和单发早期胃癌临床病理学特征及其相关性。方法检索2008年1月至2016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和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病历电子数据库,选取994例实施开放或腹腔镜手术的早期胃癌患者的病历资料,分析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大体形态、肿瘤大小、肿瘤位置、组织病理学类型、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淋巴脉管转移、周围神经侵犯和血型等情况。采用t检验和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学
期刊
目的分析新疆地区UC患者的临床特征和肠外表现,提高对UC伴发肠外表现的认识和诊治水平。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消化内科诊断为UC的住院患者260例。分析其人口学特征、临床类型和肠外表现等。采用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60例UC患者中,41.9%(109/260)的患者伴有肠外表现,依次为脂肪肝45例(17.3%),胆结石31例(11.9%),1型外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