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预报预警信息在新媒体传播的现状及对策

来源 :科技资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njing15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首先通过人工检索、筛选的方式对传播北京地区公共气象预报预警信息的新媒体进行初步的基础数据普查,然后根据传播平台的影响力排名和市场占有量,从基础数据库中选取重点对象进行深入分析,采取问卷调查、质量评价、交流座谈、建立微信工作群等方式掌握气象预报预警信息在新媒体的传播现状,分析了气象预报预警信息在新媒体传播中存在的问题,并为规范北京气象预报预警信息传播工作提出了对策。
  关键词:气象信息 新媒体 传播
  中图分类号:P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8)03(b)-0126-03
  为了充分了解北京地区气象预报预警信息在新媒体传播过程中的情况,本文围绕气象预报预警信息的传播载体、传播情况等方面进行调研,分析了北京地区气象预报预警信息在新媒体传播过程中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并为规范北京气象预报预警信息传播工作提出了建议。
  1 调研对象和方式
  1.1 调研对象
  新媒体由于自身的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获取途径方便等特点,越来越得到公众的广泛使用。目前,气象预报预警信息正是主要通过网络、手机短信、手机客户端等新媒体载体进行传播。然而,在利用新媒体传播气象预报预警信息的同时,也发现了诸多传播上存在的新问题。
  1.2 调研方式
  采用基礎数据普查与重点分析相结合的方式。首先通过人工检索、筛选的方式对传播北京地区公共气象预报预警信息的新媒体进行初步的基础数据普查,然后根据传播平台的影响力排名和市场占有量,从基础数据库中选取重点对象进行深入分析调研,通过问卷调查、质量评价、交流座谈、建立微信工作群等方式深入分析新媒体在传播气象预报预警信息方面的传播情况。
  2 新媒体气象预报预警信息传播现状
  2.1 总体情况
  2.1.1 传播单位
  通过前期初步的基础数据普查,利用新媒体传播北京地区公共气象预报预警信息的单位有86家,注册地在北京的有33家。在北京市气象局已备案的单位46家,其中开展公共气象服务的9家,占总数的19.6%,开展专业气象服务的37家,占总数的80.4%。从备案数据来看,开展专业气象服务的备案单位居多,公共气象服务的单位偏少,33家中只有9家,占27.27%。
  2.1.2 传播载体
  气象预报预警信息传播载体主要以网站、手机客户端、短信、微博、微信等多种形式为主,据调研,一家传播单位可能利用多种传播载体进行传播气象预报预警信息。据不完全统计,全国现有传播气象预报预警信息的网站上千家,手机客户端500多个,机构认证的天气微博上万个,微信小程序和微信公众号上百个,体量巨大,形式多样。这些载体大部分传播全国主要城市气象信息,部分只传播当地气象信息。
  2.2 重点分析对象情况
  2.2.1 重点分析对象的选取
  由于调研对象数量庞大,为深入分析气象预报预警信息在新媒体中的具体传播情况,本文主要以网站、手机客户端两种新媒体传播载体为主,并根据网站访问量、手机客户端的下载量和影响力,选取了14家传播北京地区气象预报预警信息的单位作为重点分析对象进行深入分析,有2家单位既有网站又有手机客户端,实际重点分析的传播载体为8家网站和8家手机客户端。
  2.2.2 分析方法的确定
  通过向重点分析对象发放调查问卷,从法律法规、数据来源、更新次数、更新时间等方面进行全方位了解。然后,选取2017年“6·22”、“7·20”和“8·16”三次重大天气过程对重点分析对象开展气象预报和预警信息传播质量评价。评价指标包括三个方面,内容一致性、传播及时性。内容一致性是指传播的气象预报预警信息与当地气象主管机构所属气象台发布的同类别气象预报预警信息相比较,内容是否一致;传播及时性是指在官方气象预报预警信息发布之后,媒体进行传播的时间是否及时,要求预报信息在1h内进行传播,每15分钟为一档,预警信息在50min内进行传播,每5分钟为一档。
  2.2.3 调查问卷统计结果分析
  86%的被调查对象表示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和《气象预报发布与传播管理办法》中关于气象信息传播的相关规定。70%的被调查对象数据来源于中国气象局,10%来源于国外,20%未标注数据来源。20%的传播载体每天更新2次预报信息,60%的单位每天更新3次预报信息,20%的单位每天更新4次预报信息,更新时间大多集中在早上8点,中午12点和晚上18点前后。
  2.2.4 质量评价结果分析
  (1)预警信息内容一致性和信息完整性均合格。
  在三次天气过程中,被调查对象传播的预警信息内容与北京市气象台发布的完全一致,并均标注了数据来源和发布时间,在传播内容一致性和信息完整性方面均合格。
  (2)预警信息传播及时性逐步提升。
  在“6·22”、“7·20”和“8·16”三次天气过程中,被调查对象的预警信息平均传播时间分别为15.3、14.5和9.6分钟,平均传播时间逐步缩短,传播及时性逐步提升,具体见图1。
  (3)预警信号图标逐步规范。
  在“6·22”、“7·20”和“8·16”三次天气过程中,使用标准预警信号图标的网站和手机客户端分别为18%、20%和45%,预警信号图标规范率逐步提升,具体见图2。特别在“8·16”天气过程中,使用标准预警信号图标进行传播的单位显著增多。
  (4)预报信息传播及时性不稳定。
  在“6·22”、“7·20”和“8·16”三次天气过程中预报信息平均传播时间分别为39、21和33.4min,平均传播时间为31.13min,具体见图3。
  (5)预报信息传播内容一致性不稳定。   在“6·22”、“7·20”和“8·16”三次天气过程中预报信息传播内容偏差率分别为46%、23%和36%,具体见图4。偏差主要集中在天气现象的描述与北京市气象台发布的不一致,其次,有的网站和手机客户端不传播风向,只传播风速,且有时风速也与北京市气象台发布不一致。
  3 存在问题分析
  3.1 气象信息传播单位对气象信息传播不规范所产生的严重后果认识不到位
  部分单位在气象信息传播过程中存在随意性。例如有的单位出于自身网站和手机客户端版面美观及幅面安排的考虑,采用自己设计的预警信号图标,认为与标准预警信号图标类似即可,或者认为传播的气温与官方偏差1~2℃,风速偏差1~2级都是小事,对由此而引起公众误解,影响气象部门的权威性等严重后果认识不到位。
  3.2 气象信息传播单位缺乏对气象信息传播工作的资金投入
  部分单位网站开展公众气象信息传播属于公益性服务,由于不盈利,所以对网站的后期运维没有匹配足够的资金和人力,无法第一时间解決存在的问题,例如一些网站或手机客户端没有关于气象预警信息的推送设置,不能及时将气象预警信息推送出去,或者在版面上没有标注数据来源和发布时间,但相关的网站和手机客户端却无法在第一时间进行修改解决。
  3.3 气象主管机构没有建立统一的数据接口
  大部分重点分析对象目前传播的气象信息是来自中国天气网,属于二次传播,这就导致在传播时间上会有一定的延误,无法保证传播的及时性。同时,二次传播会增加数据误传的概率,无法保证传播内容的一致性。主要原因还是气象部门没有提供数据接口,没有建立统一的信息获取渠道。
  3.4 气象主管机构没有提供统一的预警信号图标
  一直以来,气象主管机构没有向气象信息传播单位提供官方的预警信号图标,气象信息传播单位都是使用自己设计的预警信号图标,这就容易造成公众认识上的混乱,影响气象主管机构在气象信息发布上的权威性。通过调研发现,在给重点分析对象提供了官方的预警图标矢量图后,预警图标的规范性显著提升。
  3.5 气象主管机构监管对象不全面
  新媒体时代是一个信息高速传播、高度自由的时代,气象信息传播单位和载体数量大,形式多,变化快,单靠人工检索和筛选的方式并不能完全掌握气象信息传播单位和载体的情况,这就导致气象信息传播市场监管存在漏洞。
  4 规范新媒体气象信息传播市场的思考与建议
  4.1 加强引导,规范传播行为
  一是要加强法律法规的宣传和普及,提高气象信息传播单位对气象信息传播工作的重视,树立依法传播的意识;二是要加强相关标准的学习和培训,提高气象信息传播单位在气象信息传播过程中的及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三是要加强平时的沟通和协调,及时发现气象信息传播单位存在的问题,不断规范气象信息传播工作。
  4.2 开放合作,提高传播效率和质量
  一方面要尽快与气象信息传播单位建立统一的公众气象数据接口,解决在气象信息传播过程中存在的数据来源不统一、信息格式不一致、信息传播不及时、信息数据有偏差等问题;另一方面要公开气象预警图标矢量图供气象信息传播单位下载使用,规范预警信息传播中的图标。
  4.3 完善手段,加强传播市场管理
  一是要健全完善气象信息传播单位台账,通过大数据手段摸清气象信息传播单位底数,明确监管对象,做到有的放矢;二是提高气象信息传播质量评价技术水平,实现对气象信息传播情况的实时监控和随时采集,提高质量评价的效率;三是加强气象信息传播执法检查,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依法管理气象信息传播工作,树立气象信息传播法律法规的权威性。
  参考文献
  [1] 王淞秋.网站气象信息传播特征[J].气象科技进展,2017,7(5):59-61.
  [2] 彭莹辉,刘立成,叶梦姝,等.新媒体时代的气象信息传播公共政策[J].阅江学刊,2016,8(1):21-25.
  [3] 王倩.“全媒体时代”提升气象信息传播力的思考[J].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2,34(2):162-163.
  [4] 何孟洁,王亚伟.自媒体环境下社会气象信息传播方式探究——以“中国气象爱好者”发布台风“泰利”信息为例[J].科技传播,2017,9(21):168-170.
  [5] 陈力丹,许小峰.强化互联网思维,让气象传播更好地服务社会[J].气象科技进展,2017,7(5):46.
其他文献
摘 要:21世纪以来,药物及个人护理品(PPCPs)成为近年来水研究热度持续增加的一类污染物。为了研究PPCPs浓度在江河流域中的变化趋势并提出针对处理污染的数据参考,我们选择了新兴江进行此次浓度调查研究。新兴江是珠江水系西江段支流,主体流域位于云浮市新兴县。本次研究在新兴县内的采样点涵盖了新兴县新兴江流域各段及支流的数据,包括采样点附近的养殖场、农场等PPCPs含量相对较高的区域。本次研究中,采
期刊
摘 要:气体灭火系统是以一种或多种气体作为介质的灭火系统,可以扑灭电气火灾、气体火灾、液体火灾和固体表面火灾。本文从灭火机理、系统构成、工作特征等方面介绍IG541、七氟丙烷、热气熔胶3种气体灭火系统。通过对比分析,清晰三种灭火系统的区别,以便于根据使用场所的需要和建设成本投入,去选择合适经济的灭火系统。  关键词:气体灭火 IG541 七氟丙烷 热气熔胶  中图分类号:TU892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 要:由于近年工程机械发展呈现整体低迷状态,常规产品需求不断下降,订制式产品增加。为了保证个性化产品质量,按时完成产品生产,更好的满足产品生产、供应要求。为了促进工程机械的全面发展、发挥柔性组合工装多方面应用优势、进一步扩大柔性组合工装的应用范围,本文笔者从柔性组合工装基本特点、组成及在工程机械领域应用进行分析论述,并提出相应的意见和建议,希望能够为工程机械行业发展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关键词
期刊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公路工程施工单位同其他行业一样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只有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实力和管理水平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做好公路施工现场的机械设备管理,保证设备的安全运行,是公路工程施工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笔者从公路施工现场的机械设备管理的重要性入手,分析存在的问题,并给出解决方案。  关键词:公路施工现场 机械设备管理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TU857 文献标识码:A 文
期刊
摘 要:高校公共基础课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提升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公共基础课教学管理的目标是维护教学秩序稳定,保证教学工作正常有序进行。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实现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本文对高校公共基础課教学管理的特点进行了阐述与分析,并对高校公共基础课管理的创新性进行了归纳。  关键词:公共基础课 特点 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8)0
期刊
摘 要:十九大上强调文化事业的发展的重要性,文化系统工作人员担负文化事业发展的历史使命,只有不断学习完善自己才能将文化事业上升新台阶。本文详述了图书馆在担负继续教育工作的重要性的同时,一定要紧跟时代,从内容到方式,从受众体到培养目标都要有所改进有所提高。公共图书馆是广大市民终身学习的场所,更是体现社会发展进步的标杆。  关键词:新时期 文化系统职工 继续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 要:武术是中国民族的国粹、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有着健体防身、锻炼意志、提高素质等诸多功能。民办高职院校的武术教育对高职学生的身心发展、武术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都大有裨益。而武术教师的作用尤为重要。本文主要就新时代民办高职院校武术教师发展提出自己的意见与建议,为新时代民办高职院校武术教师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新时代 民办高职院校 武术教师 发展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
期刊
摘 要: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高低直接体现高校创新能力,更是国家创新能力的基础。本文分析了当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一些严重问题,从提高研究生生源、规范管理、提高教学质量、加强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及导师队伍建设、提高学位论文质量等几个方面入手,阐述如何全面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关键词:专业学位 研究生培养 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8)04(a
期刊
摘 要:高等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它在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高等教育强国的伟大进程中发挥其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国高职院校近年来发展迅速,新技术、特色、优质是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是高等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的生命力。我国作为当今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贸易大国,要通过职业教育,培养数以亿计的技能型人才。基于产业发展需要培养素质技能型人才实践是
期刊
摘 要:当今社会网络的快速发展为人们提供了信息平台,便利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但是网络本身具有的复杂性兼具包容性的特点使得网络对我们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也带来了消极影响。因此通过手机电脑等使用网络率过高同时人生观处于形成阶段的大学生群体中出现了依赖网络的问题。想要逃离出网络依赖不仅需要学生自己通过学习锻炼提高自觉性,也需要家长、学校教师和社会的积极帮助。  关键词:大学生 网络 依赖  中图分类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