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价值观发生偏差的成因及矫正对策

来源 :天津教育·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bangming981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价值观是人民品德要素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中学又是学生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近年来,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很多中学生在价值观取向方面都出现了偏差问题。由此可见,现阶段中学学校在开展德育工作的过程中,矫正中学生偏差的价值观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在本次研究中,主要针对从中学生价值观发生偏差的成因及中学生价值观偏差的教育对策两个方面出发进行具体研究,希望能够为广大中学德育工作者提供一些有益的启发。
  【关键词】中学生;价值观;偏差;成因;对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发展环境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在社会变革的过程中,很多人的价值观也随之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或多或少地影响到中学生的发展,给中学德育工作的开展带来了更多挑战。因此,帮助中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矫正中学生价值观形成过程中出现的偏差是现阶段中学德育工作开展过程中需重点关注的问题。文章针对相关问题进行具体研究,希望能够给广大中学德育工作者带来一些有益的帮助。
  一、中学生价值观发生偏差的成因
  (一)受特殊社会环境影响
  现阶段,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期,而社会转型也必然会带来人们价值观念的变化。在此过程中,一个十分重要的表现就是人们开始越来越追求个人利益,这样的社会风气对中学生的成长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中学生内心的家国情怀逐渐弱化,个人意识逐渐增强,随之而来的就是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在中学生群体中的蔓延,给中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带来十分不利的影响。
  (二)受西方价值观影响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深入推进,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也逐渐加深,在此过程中,西方思想给我国人民的价值取向带来的影响也越来越明显。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西方人民的价值观与我国人民的价值观存在诸多矛盾之处。西方价值观更强调人在发展过程中自主独立的精神,这种精神虽然有其可取之处,但是凡事过犹不及,若不加以控制就容易滋生金钱至上、极端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而青少年的辨别能力还相对较弱,更容易受到这种思想的影响。因此,在相互对立的两种价值观之间,相比于成年人,中学生更容易受到伤害。
  (三)受家庭因素影响
  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不容忽视。但是,由于家长自身的素质良莠不齐,也严重影响了中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首先,中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会潜移默化地受到家人不良言行的影响;其次,部分家长依然存在分数至上的思想,过度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却忽视了学生道德品质方面的养成;最后,部分家长为了鼓励孩子努力学习往往会采用物质奖励的方式,这也使孩子产生错觉,使孩子认为金钱是万能的,学习的目的是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进而出现中学生价值取向走偏的问题。
  二、中学生价值观偏差的教育对策
  (一)做好社会教育工作
  虽然学校和家庭是学生价值观教育活动开展的主体,但是在此过程中社会也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其能够有效补充家庭及学校在对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过程中存在的不足,让他们端正学习态度,并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以便于更好地融合和适应现代社会教育的发展趋势。可见,社会方面有针对性地组织中学生价值观教育活动十分有必要。例如,利用寒暑假及周末时间,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红色教育基地、博物馆等,为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指明方向,使学生能够从这些社会活动中感悟上一辈人的高尚品德,进一步唤醒他们挑战、超越自我及奉献社会的崇高精神,最重要的是能够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而奋斗。公安部门可以密切配合学校的工作,邀请减刑人员到学校中现身说法,为学生讲解错误价值观给自身成长带来的危害。与此同时,还可以邀请自强不息的下岗工人为学生讲解成功经验,鼓励学生努力学习,使中学生能对自己生活的社会有更加深入地了解及受到真实教育。在此过程中,不仅能够有效推动中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对于中学生错误价值观的纠正也有着十分积极的现实意义。因而,既能够提高社会教育工作水平,又可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学校方面需加强对学生的价值观引导
  在学生价值观形成的过程中,学校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面对西方价值观对我国道德体系的冲击,学校只有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偏离主流价值观的情况才能得到有效缓解,具体需要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第一,学校需要创新德育模式。以往,学校在对学生进行德育的过程中普遍存在过度重视德育理论渗透的问题,利用外部强制要求来规范学生的行为,致使德育理论并没有真正走进学生心里,因此很难对学生的成长发挥作用。针对这种情况,学校德育活动的开展就需要加强对实践问题的关注,使学生能在实践的过程中感受德育,并在此基础上,逐步提升白身的道德素养,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第二,德育工作者需深化自身的認知,在不断的实践中寻找矫正学生错误价值观的方法。教师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学生能充分认识到自己是社会发展的一部分,在适度的范围内发展学生的个人意识,使学生能够处理好个人意识与社会意识之间的关系,使学生的正确价值观得以形成。
  (三)重视家庭教育功能发挥
  家庭教育是学生成长道路上十分重要的环节,教育质量的高与低将直接影响其未来发展。一个良好的家庭教育是纠正学生错误观念的前提。而作为一名合格的家长,首先要做的就是约束自身行为举止,因为在学生成长中良好的举止可以促进其健康成长;反之,就会为其带来不良影响,最终的结果就是他们难以形成良好的自我约束习惯。所以,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而要想达到矫正学生偏差价值观的目的,从家庭教育的角度来讲,具体需要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第一,父母应转变家庭教育方式,由以往的要求式教育转向言传身教式教育,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直接影响孩子的发展,多数情况下,孩子的行为习惯都来自对父母的模仿。因此,父母在日常生活中要重视规范自己的行为,努力成为孩子的良好榜样。比如,在处理生活琐事时尽量以温柔的方式解决,而非以暴力或者恶语相加的方式,让孩子能够看到自己在处理事物时所给出的态度,确保他们在日后遇事时能够沉着冷静去处理。第二,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都会过多关注孩子的成绩,这本无可厚非,但是父母切忌忽视对学生的价值观教育,要在充分了解学生所思所想的同时及时对他们进行引导,适当时给予他们一定的鼓励和嘉奖。而嘉奖的方式应当多样性,要改变以往主攻物质奖励方式,可以在语言上给予夸奖或者应允他们一个小愿望等,这些方式可以有效纠正他们认为“金钱是万能”的错误思想,因为学习的目的是获取更多知识,进而端正学生的价值取向。此外,也要与教师沟通来保证教育的及时性,进而将家庭教育功能充分发挥出来,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方位提升。
  三、结语
  综上所述,社会转型期,中学生在价值观的形成过程中普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问题无法避免,但是可以通过对中学生施加影响为他们指明正确的价值取向,进而达到矫正学生错误价值观的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1]窦莞.多举措加强中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J].甘肃教育,2016 (21).
  (责任编辑范娱艳)
其他文献
木藤蓼[Follopia aubertii(L.Henry.)Holub.]属蓼科何首乌属植物,是木质藤本灌木,原产内蒙古、山西、陕西、甘肃、宁夏等地.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园林植物除了遭受植食性昆虫危害以外,还会受到其他虫类动物的危害。常见的非昆虫类虫害有叶螨类、蜗牛类、蛞蝓类、马陆类和鼠妇类。这几类非昆虫类虫害,危害特征不同,发生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推进,一些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无法适应现代化的教学环境,甚至导致教学的低效。所以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就要懂得与时俱进,积极优化和创新教学策略,
随着我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的进一步调整,哈尔滨产权交易中心已经从单方面的为企业国有产权交易服务发展成为包括金融资产、行政事业资产、公共资源、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我们党领导人民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先后制定了"两步走""三步走"、新"三步走"和新"两步走"等战略步骤。党的十九大报告关于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分"两
采用电阻点焊实现对双相钢DP780和DP590的焊接。研究了点焊接头工艺和性能。结果表明,DP780/DP590异质双相钢点焊最佳工艺为:焊接电流8.5 k A、焊接时间320 ms、焊接压力3.5
(一)工艺流程选料→清理→漂洗→煮烫→冷却→烘干→平衡水分→精选→包装(二)操作要点1、选料选择肉质肥厚、组织致密、粗纤维少的新鲜饱满青辣椒.2、清洗去除果柄,用流水漂
【摘要】校外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素质教育和少年儿童成长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建设和管理工作的意见>的通知》中突出强调了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的公益性质,明确要求校外活动要与学校教育有效衔接,要建立健全校外活动与学校教育有效衔接的工作机制和管理制度。  【关键词】青少年活动中心;农村学校;衔接;制度保障  青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