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小学教育阶段,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主要就是以培养发散思维为主。①张开想象的翅膀,培养学生发散思维;②引导多途径思考,培养学生发散思维;③延迟评判,促进学生发散思维。
【关键词】小学教育 发散思维 想象 思考 评判
社会发展需要创新人才。江泽民同志曾经说过:"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 自然,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人,就难以在成功的队伍中找到立足之地。显然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的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创新思维包括发散思维、聚合思维、批判思维。发散思维指为了解决问题,按照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沿着各种不同的方向、不同的途径和不同的角度去国思考,重组眼前的信息和记忆中的信息,产生新的信息的思维方式。它能使学生的思考不受心理定势作用的影响,迅速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聚合思维是指从已知信息中产生逻辑结论,从现成资料中寻求正确答案的一种有方向、有条理的思维方式;批判思维是一种智能上经过训练的过程,包括积极地和高度技巧化的概念化,推论,分析,综合,或者评估收集而来的或产生的信息,观察,实验,沉思,推理,或者交流,作为一种对信念和行动的指引。在小学教育阶段,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主要就是以培养发散思维为主。
1.张开想象的翅膀,培养学生发散思维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社会的进步,成为知识进化的源泉。"从这句话当中,我们不难理解想象的重要性。多年的实践经验同样告诉我们:小学教育阶段,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是创新教育中最常用、最普遍、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如《五彩池》一课,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想象五彩池的水还可以呈现出什么颜色,学生的想象多姿多彩:有苹果红、葡萄紫、乳白色、淡黄色、嫩绿色,还有半白半绿、半蓝半紫、半黄半红……五彩缤纷,美不胜收。想象是创造的源泉,小学生在天真烂漫的想象中潜移默化地培养了自己的发散思维。因此,教师在平常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留白"处,注意引导学生紧扣课文内容,充分发挥各自的想象力,从而有效地培养他们的发散思维。
2.引导多途径思考,培养学生发散思维
思考问题,思路宽阔,不局限于某一点、某一方面,思维就不是线性的,而是沿着多条路径思考最终到达理想的目的地,这就要求:
2.1 打破传统的定势思维。
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能只考虑一种思路,去钻牛角尖,应提倡让学生用不同的思路和方法去解决同类型的问题,培养思维的灵活性。比如认识一个新的词语,我们可以引导学生从意义相近的且熟悉的词语中去领会和吸收,也可以引导学生从意义相反的且熟悉的词语中去领会和吸收,还可以通过描述它的形状,颜色,大小,作用,功能等方法来理解和消化。我们的许多老师在教学中都采用了这样类似的方法,来打破传统的定势思维,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2.2 正视不同个体的求异思维。
有句名言:"在一千个读者心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充分体现了文章的阅读需要通过读者的想象、思维、情感的参与来进行再认识、再创造。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让学生从多角度、多方位去思考问题,有自己的独立见解,不人云亦云。教师在平常的教学中,就应该根据学生不同的性格、不同的性别、不同的年龄特征培养他们的个性思维,让不同的学生都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去认知同一个问题,有效的培养求异思维,进一步认识事物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2.3 培养鼓励学生的逆向思维。
逆向思维即抛开总是所提供的条件和习惯的思路导向,进行反向思维的一种方法。如《黄河象》一文中对黄河象化石的由来的假想,也就用到了逆向思维。当我们看到高大、完整的黄河象骨骼化石时,自然就会想到化石在地底下埋藏了很多年,由此想到大象怎么会陷进泥沙里呢?那可能是去喝水吧!为什么要喝水呢?那自然就是渴了,渴又是怎样造成的呢?那就是当时气温极高,气候炎热。根据这个假想,科学家们推断出了黄河象化石的来历,在这个假想推理过程中,就充分调动了学生逆向思考的兴趣,让学生的思绪在广阔的想象中自由翱翔。
3.延迟评判,促进学生发散思维
对学生进行延迟评价,就是当学生做出一件事或说出一种想法后,不要急于进行评价,更不要轻易做出否定的评判,而是让它处于一种自然发展状态,这对于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要允许学生有思考时间,鼓励学生进行自我判断和评价。还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争议、辩论,让学生的创造思维在争议、交流中迸发,在充足的思考和学习交流中完善、成熟,在自我判断和评价过程中得以进一步深入、拓展。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创设思维的自由空间,让天真可爱的小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在语文的广阔空间中自由翱翔,从中体会到学习语文的乐趣,拓展学生的发散思维,努力造就他们成为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成为最具时代特征的开拓者。
【关键词】小学教育 发散思维 想象 思考 评判
社会发展需要创新人才。江泽民同志曾经说过:"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 自然,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人,就难以在成功的队伍中找到立足之地。显然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的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创新思维包括发散思维、聚合思维、批判思维。发散思维指为了解决问题,按照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沿着各种不同的方向、不同的途径和不同的角度去国思考,重组眼前的信息和记忆中的信息,产生新的信息的思维方式。它能使学生的思考不受心理定势作用的影响,迅速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聚合思维是指从已知信息中产生逻辑结论,从现成资料中寻求正确答案的一种有方向、有条理的思维方式;批判思维是一种智能上经过训练的过程,包括积极地和高度技巧化的概念化,推论,分析,综合,或者评估收集而来的或产生的信息,观察,实验,沉思,推理,或者交流,作为一种对信念和行动的指引。在小学教育阶段,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主要就是以培养发散思维为主。
1.张开想象的翅膀,培养学生发散思维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社会的进步,成为知识进化的源泉。"从这句话当中,我们不难理解想象的重要性。多年的实践经验同样告诉我们:小学教育阶段,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是创新教育中最常用、最普遍、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如《五彩池》一课,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想象五彩池的水还可以呈现出什么颜色,学生的想象多姿多彩:有苹果红、葡萄紫、乳白色、淡黄色、嫩绿色,还有半白半绿、半蓝半紫、半黄半红……五彩缤纷,美不胜收。想象是创造的源泉,小学生在天真烂漫的想象中潜移默化地培养了自己的发散思维。因此,教师在平常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留白"处,注意引导学生紧扣课文内容,充分发挥各自的想象力,从而有效地培养他们的发散思维。
2.引导多途径思考,培养学生发散思维
思考问题,思路宽阔,不局限于某一点、某一方面,思维就不是线性的,而是沿着多条路径思考最终到达理想的目的地,这就要求:
2.1 打破传统的定势思维。
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能只考虑一种思路,去钻牛角尖,应提倡让学生用不同的思路和方法去解决同类型的问题,培养思维的灵活性。比如认识一个新的词语,我们可以引导学生从意义相近的且熟悉的词语中去领会和吸收,也可以引导学生从意义相反的且熟悉的词语中去领会和吸收,还可以通过描述它的形状,颜色,大小,作用,功能等方法来理解和消化。我们的许多老师在教学中都采用了这样类似的方法,来打破传统的定势思维,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2.2 正视不同个体的求异思维。
有句名言:"在一千个读者心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充分体现了文章的阅读需要通过读者的想象、思维、情感的参与来进行再认识、再创造。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让学生从多角度、多方位去思考问题,有自己的独立见解,不人云亦云。教师在平常的教学中,就应该根据学生不同的性格、不同的性别、不同的年龄特征培养他们的个性思维,让不同的学生都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去认知同一个问题,有效的培养求异思维,进一步认识事物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2.3 培养鼓励学生的逆向思维。
逆向思维即抛开总是所提供的条件和习惯的思路导向,进行反向思维的一种方法。如《黄河象》一文中对黄河象化石的由来的假想,也就用到了逆向思维。当我们看到高大、完整的黄河象骨骼化石时,自然就会想到化石在地底下埋藏了很多年,由此想到大象怎么会陷进泥沙里呢?那可能是去喝水吧!为什么要喝水呢?那自然就是渴了,渴又是怎样造成的呢?那就是当时气温极高,气候炎热。根据这个假想,科学家们推断出了黄河象化石的来历,在这个假想推理过程中,就充分调动了学生逆向思考的兴趣,让学生的思绪在广阔的想象中自由翱翔。
3.延迟评判,促进学生发散思维
对学生进行延迟评价,就是当学生做出一件事或说出一种想法后,不要急于进行评价,更不要轻易做出否定的评判,而是让它处于一种自然发展状态,这对于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要允许学生有思考时间,鼓励学生进行自我判断和评价。还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争议、辩论,让学生的创造思维在争议、交流中迸发,在充足的思考和学习交流中完善、成熟,在自我判断和评价过程中得以进一步深入、拓展。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创设思维的自由空间,让天真可爱的小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在语文的广阔空间中自由翱翔,从中体会到学习语文的乐趣,拓展学生的发散思维,努力造就他们成为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成为最具时代特征的开拓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