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三聚氰胺曾被用为牛类的非蛋白类氮源,并被非法掺入食品中从而提高其表观蛋白含量.实验利用一种单细胞真核生物模型——纤毛类原生动物梨形四膜虫(Tetrahymena pyriformis)研究
【机 构】
:
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首都师范大学化学系,上海交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基金项目】
:
Supported by the Strategic Eleventh-five-yea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upporting Grant (No. 2006BAK10B09) from the Ministry of Nati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Acknowledgements: This work was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聚氰胺曾被用为牛类的非蛋白类氮源,并被非法掺入食品中从而提高其表观蛋白含量.实验利用一种单细胞真核生物模型——纤毛类原生动物梨形四膜虫(Tetrahymena pyriformis)研究了三聚氰胺的细胞毒性.结果显示,三聚氰胺对梨形四膜虫的生长速率具有抑制作用,并且这种抑制作用与三聚氰胺浓度成正相关性,其IC50值为0.78g·L^-1.细胞同时发生形变.实验证明梨形四膜虫生物测定法相对于动物实验具有耗时短、成本低、操作简便的优势,在潜在毒性物质的风险性评估实验中可成为一种优良的替代模型.
其他文献
新生儿脑电图(EEG)呈动态发展过程,不同受孕龄新生儿的EEG不尽相同,在判断新生儿脑成熟度,脑功能状态及脑损伤时,必须考虑孕周及生后日龄,其异常主要表现为背景、睡眠结构、成熟度异
目的:评价伊立替康(CPT-11)在晚期胃癌二线化疗中的临床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全组25例晚期胃癌患者使用CPT-11联合氟尿嘧啶(5-FU)/亚叶酸钙(LV)或顺铂(DDP)二线化疗。具体方
目的:研究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D(VEGF-D)的表达及其与癌细胞淋巴转移的关系。方法:免疫组化法检测32例手术切除的食管鳞状细胞癌癌组织、癌旁组织、切缘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