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金秋十月,黄梅飘香,再芬黄梅与戏为伴,忙碌并充实着.rn继筹办完第九届中国(安庆)黄梅戏艺术节闭幕式之后,再芬黄梅人风雨兼程、马不停蹄地参加2021年徽风皖韵进高校活动,传承责任之重大,各部门真诚严谨以待,与往年一样,选择剧院前身首创首演的《女驸马》作为进校园演出剧目,旨在让象牙塔内莘莘学子接受经典艺术的审美熏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秋十月,黄梅飘香,再芬黄梅与戏为伴,忙碌并充实着.rn继筹办完第九届中国(安庆)黄梅戏艺术节闭幕式之后,再芬黄梅人风雨兼程、马不停蹄地参加2021年徽风皖韵进高校活动,传承责任之重大,各部门真诚严谨以待,与往年一样,选择剧院前身首创首演的《女驸马》作为进校园演出剧目,旨在让象牙塔内莘莘学子接受经典艺术的审美熏陶.
其他文献
岳西祠堂万年台概况rn祠堂,又称宗祠,其下还有支祠、享堂,虽层级不同,规制不等,但都是旧时族裔祭祀祖先的场所和宗族文化活动中心.rn岳西的祠堂与皖南徽州、江西赣东北的祠堂风格相近,也有皖西南的独有风貌.然而在建筑结构上,还是较多依据朱熹《家礼·祠堂》中的:沿中轴线,呈大门——享堂——寝堂这种“三进加两厢”的结构布局.祠堂外观,一般面阔七间,大门居中,大门厅下为通道,二楼为万年台,天井后接中厅(即享堂,祭祀时摆陈祭品,演戏时为观众厅),内天井后为供奉祖先神位的寝堂.两厢的功用,一般左为庖厨(厨房),右为塾馆
我是戏曲演员出身,三十年来在舞台上塑造了很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2017年我进入上海戏剧学院导演系学习戏剧导演,接触到很多的导演课程,如:导演理论、编剧理论、视点训练、美学、舞台灯光、舞台美术等几十门功课,其中有一门课程深深吸引了我,那就是“迈斯纳表演训练法”.
论文认为在整体的戏曲伴奏中,对主胡的来源、不同剧种中的主胡的差异性进行具体分析,同时对主胡在戏曲伴奏中的地位与作用进行研究,能够有效地提高主胡的应用效果和剧目的整体呈现.主胡作为戏曲伴奏中主要的托腔乐器,对演员的演唱效果以至整个舞台的演出质量,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基于此,本文将重点以黄梅戏为例,首先对主胡的来源进行简单的介绍,将各地区剧种中主胡的音色、所担任的“角色”、各剧种中的主胡之间的“异”与“同”进行具体化分析;其次,将结合各戏曲剧种的实际剧目案例,对主胡在戏曲伴奏中的地位与作用进行深入剖析,其中
陈志华,很阳光.rn他家乡,在淮南.rn父母亲喜欢看黄梅戏,一天一场,甚至几场,每当这时,他们都把小志华带在身旁.日久天长,深受影响,小志华也喜欢上了黄梅戏.不到10岁,父母亲根据小志华的志向,把他送进了安徽黄梅戏艺术职业学院.自此,陈志华走进了专业学习黄梅戏的课堂,开启了他的黄梅之路.在校期间,他专心学习,跑虎跳,走圆场,学曲谱,练唱腔……不到一年时间,《小放牛》《三岔口》《罗帕记》《风雪山神庙》《白蛇传》等都学得有板有眼.小小年纪就获得两届小“梅花奖”,还参加了第五届中国(安庆)黄梅戏艺术节.2011
绍复已离开我们十周年了,今撰此文,以了却缅怀友人的心愿.rn丁绍复,中共党员,高级讲师,1945年12月生人,为吾师兄、同事、挚友、偶像、竞争者也.rn一、早年考入二团rn早在1956年,他以俊秀的形象和良好的嗓音条件考入安庆市黄梅戏二团.当年两团联合招生并于下半年开办“安庆市黄梅戏演员训练班”,绍复也就自然成为训练班的学员.rn1958年8月1日,安庆市艺术学院正式成立,大部分年龄大的学员(1956年、1957年入学)归属“三班”,年龄较小的与1958年入学者归属“二班”,即后来的“训甲班”,绍复凭专业
安徽省太湖县黄梅戏剧团排演的黄梅戏《云楼会》于2020年黄梅戏展演周期间上演.当大幕落下,观众离场,阵阵酸楚涌上心头,我仿佛还沉浸在戏中陈妙婵所经历的悲欢离合之中.rn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古人的爱情故事,甚是唯美动人.《云楼会》中陈妙婵和潘必正,在那样一个封建且动荡的时代,展现了扣人心弦的爱恨情仇.编剧和导演用古典主义形式,结合舞台艺术效果,将人物剧情刻画地淋漓尽致.舞台上,作为该剧的主演,很荣幸能够与几位优秀的演员配戏,大家一同努力对戏中人物进行刻画,力求在一颦一笑,一喜一悲中将戏曲艺术的
本文调研了安徽古代采茶演艺的相关史料,分析了“黄梅调”的“黄梅”二字的含义.史料记载表明:安徽茶业自古兴盛,安徽采茶演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代;安徽采茶的季节主要集中在每年三月的清明谷雨前后,正值“黄梅时节”的迎梅阶段,安徽古代竹枝词中有“以三月为黄梅节”的记载;在采茶季节,安徽大别山和皖南山上茶歌四起.因此,传说中把由黄梅时节采茶歌形成的采茶调称为“黄梅调”,是合情合理的,“黄梅调”不是特指来自黄梅地方的调.该结论与民国考古学家程演生的“他省无此戏”论不矛盾,与现代音乐家张锐的“(安徽黄梅调)老腔更接近民
黄旭初先生离开我们已经十八年,每当我翻阅《黄梅戏艺术》杂志时,黄旭初先生的音容笑貌就会浮现在我的面前.rn1963年初夏,当时坐落在市人民路的安庆市群艺馆,群众文艺辅导工作开展得如火如荼,像京剧、黄梅戏、歌舞、表演等都在有序地进行排练.一个周末的上午,我陪一位朋友到市群艺馆学唱京剧,在办公室里,我与黄旭初先生相识.当时有焦伟、张斗文、刘萍、黄旭初等几位前辈,还有不少来市文化馆参加排练的文艺爱好者.应大家的请求,刘萍老师演唱了一首电影《柯山红日》中的插曲:“一整夜北风吹北风吹柯山,柯山的奴隶们饥寒伴雪眠,无
《参军》这个剧目是1951年创作的黄梅调手抄本,它既不是传统小戏,也不是现代戏,当年老百姓都称他为新戏.(注:解放初期,安庆人把黄梅调传统古装戏叫老戏,把创作编写现代任务的戏叫新戏.)rn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压在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彻底被推翻.在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下,全国人民开始重整河山,在农村实行土地改革运动,人民从此翻身,当家做主人,共产党制定的农村政策有力地改善了农民的生活,日子一天比一天好.
菱湖公园里有一个静美的好去处——黄梅阁.半个多世纪前,菱湖还是个开阔的大水面,一条湖心路穿湖而过,将这片水域分成两半,于是东面有了莲湖、东大湖,西边成了菱湖和西小湖.沧海桑田,人们把西边菱湖水域圈起来,并给它取了个中规中矩的名字菱湖公园.公园里一条长堤,弯弯曲曲,从东北到西南再次把菱湖分成两半,外菱湖和内菱湖,并顺势串起黄梅阁、仙女桥、夜月桥.位于东北角黄梅阁却是另一方天地,黄梅阁其实并没有亭台楼阁,一门阁、一照壁、一馆、一雕像、一假山、一石桥,两棵松柏,几株桂枝,几丛芭蕉而已.一代艺术大师长眠于此,注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