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装眼镜 马虎不得

来源 :大众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r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日前,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给我刊编辑部发来了一份有关“2001年第2季度全国配装眼镜产品质量监督”的抽样调查报告。本次行动共抽查了北京、上海、天津、浙江、江苏等12个省、直辖市的22个城市,以及丹阳、北京、义乌3个眼镜专业市场的108个生产经销企业的109种配装眼镜,合格的为92种,抽样合格率为84.4%。对此结果,眼科专家是怎么看的呢?为此,我们特请上海市眼科质量控制中心主任、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褚仁远教授作一番评析。
  
  配镜的合格率理应100%
  本次配装眼镜的抽查合格率为84.4%,应该是历次抽查中情况最好的一次,但眼镜不比其他商品,配装眼镜的合格率理应达到100%。
  所谓配装眼镜,就是这么一个过程:根据验光处方单,选择合适的镜架和镜片,将镜片按镜框形状切割磨光,均匀嵌入镜框内并进行固定,然后矫正镜架,使眼镜合适地戴在脸上。配装眼镜要达到合格的标准,必须符合三个条件:①不论镜片是凹透镜、凸透镜还是散光镜,镜片度数必须和验光单上指令的完全相符。②每片镜片的光学中心应和瞳孔中视轴相一致,两片镜片中的光学中心间距应和验光单上所写的瞳距相一致。③配装眼镜制成后,应该给配镜者试戴,矫正眼镜架,使镜片刚好置于角膜顶点前面的12毫米处,镜片和角膜顶点的切面呈15°夹角。
  读者也许会问,要求配装眼镜的合格率达到100%是否太苛刻了?其实不然。这是因为:①配装眼镜的合格与否,并不包括镜片或镜架的质量,也不包括验光是否正确,仅仅要求眼镜按验光单正确制作,以及制作完毕后,将镜架矫正到配戴者眼部的适合位置上。②配装眼镜有一个允许的误差,如光学中心间距和瞳距误差不应超过3毫米,有了这一缓冲“地带”,再不合格就说不过去了。
  
  配镜与验光同样重要
  如今,验光的重要性似乎尽人皆知,人们不像早先那样随便在眼镜店里验光,一般都会到医院请眼科医生来验光,认为这样就可以万无一失了。其实,配装眼镜与验光同样重要。验光处方就像医生为病人开的药方,药不在多贵多好,对症下药便是好药。配装眼镜好比到药房按处方配药,处方再好,抓错了药,不仅治不了病,还可能加重病情。如果验光正确而配装眼镜不合格,仍无法获得很好的矫正视力,以致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如果不合格的原因是散光轴向装歪了,或者是光学中心间距与瞳距不符,问题就更大了。这些原因常使物像变形,眼睛为了看清物像,会动用各种眼肌进行调节,造成视力疲劳,临床上表现为双眼胀痛不适、结膜充血,多用视力就会出现眼睛酸痛甚至头痛、恶心等症状。而且由于视物模糊,很容易造成近视眼的发生和发展,这在眼科中被称为形觉剥夺性近视。有动物实验为证:小鸡一出生,即将其一眼的眼皮缝合,另一眼眼皮不缝合。小鸡的眼皮很薄,缝合后,此眼看物都是模糊的。饲养3个月后,将缝合的眼皮剪开,进行验光后,发现不缝合的眼为正视眼,而缝合的眼却变成近视眼了,平均近视度数可达到800度!可见不合格的配装眼镜一样会损害视力。
  
  “滥竽充数”导致配镜不合格
  本次配装眼镜质量调查发现,在我国的主要大中城市,配装眼镜的抽样合格率较高,而在经济相对落后的中小城市,配装眼镜抽样合格率仍很低,主要是因为技术和装备的“滥竽充数”所致,具体原因如下:
  一、配镜人员水平差。有些配装眼镜的专业人员水平差,竟然看不懂验光单,从而人为造成镜片度数不正确,例如把附加光度直接当作老光度数来配镜。
  二、加工设备不够精良。有的加工点在配装眼镜中,仍用钳子钳夹镜片,用砂轮手工打磨镜片,也没有测定镜片光学中心的仪器,这样装配出来的眼镜肯定不合格。
  三、充片现象依然存在。一些小店为抢生意,对没有备片的定单也接受加工定制,他们常以度数相近的备片来充数,结果可想而知。
  四、立等可取。一些店家以快作招牌,在利益的驱动下,势必放松对质量的追求。殊不知配镜是一种很细致的专业技术工作,需要精工细雕。任何一个环节有所疏漏,就会前功尽弃。
  
  验光配镜是一种医疗行为
  当感到自己的视力下降时,首先应该请眼科医生检查。因为导致视力下降的原因有很多,只有确定为眼屈光不正而非疾病原因引起者,才有配镜的必要。而且,验光配镜不是随心所欲地买一样东西,而是一种医疗行为。
  在美国,眼视光学师必须是眼视光学院的毕业生,学制是高中毕业后,经过四年大学的本科学习,才能考医学院或眼视光学院;再经过四年的本科学习,考取执照后,才能从事验光配镜工作。因此,眼视光学师具有相当高的专业水平,完全达到眼内科医生的水平。目前,我国的眼视光学教育仍处于起步阶段,在这种情况下,为保险起见,验光配镜还是尽量到医院眼科或大的专业眼镜公司去。
  如果戴上眼镜后出现不适或视力疲劳症状,应该去眼科医生处检查,或到大的眼镜店检验配装镜片是否合格,是否与验光单相符。
  
其他文献
耳聋是一种常见的致残性疾病。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有听力语言障碍者约2700万人,而且以每年3万聋儿的速度递增,我国耳聋儿童大部分生活在农村。他们中大多“十聋九哑”,个人的残疾往往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  聋病可分为传导性聋和感音神经性聋两大类,如果两类同时存在则称混合性聋。耳聋的病因复杂,目前国内外尚无特效药物。然而,我国科学家经过长期的不懈努力,在征服耳聋方面还是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期刊
在全国各地,有很多糖尿病患者俱乐部。糖尿病患者相聚在一起,参加俱乐部组织的各种各样活动,其中一项就是如何做好饮食控制。   王 铨(81岁,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患者最需要与医生默契配合,如果饮食不控制,疗效就不理想。我们这个俱乐部通过组织讲座、会餐等活动,介绍如何控制饮食。我们俱乐部每个月聚餐一次,我给它起个名字,叫示范性会餐。  过去
期刊
只因出生时小屁股上多了条“尾巴”,刚满月的王毛毛险些被家人当作怪物遗弃。在整形外科医生的帮助下,王毛毛的“尾巴”被连根拔除,她的父母终于愁云散去,又露笑颜。  王毛毛出生在湖北省通山县的某医院,父母在欣喜之余惊诧地发现,她的小屁股上竟然拖着一条长约6厘米的“尾巴”。这条“尾巴”呈茄子状,捏起来软软的,还可以上下摆动,连当地的医生也不知是何物。王毛毛的家人见状大惊失色,以为生了一个“怪物”,商量着不
期刊
不少人以为,注射剂是可以口服的。因为注射剂既然可以直接注入人体组织或血管,口服就更没有问题了;加之,确实有将纯净的注射剂嘱病人口服的情况。实际上,一般情况下,注射剂是不能口服的。  注射剂确实是一种在净化的环境条件下生产、并符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要求的高纯度制剂,但如用于口服,却并不能保证疗效,在安全性方面也不能保证万无一失,这是因为:    1. 很多药物之所以制成注射剂使用,是
期刊
小敏结婚后一直口服避孕1号避孕。最近,她因为牙痛,自己服用了家里存有的红霉素与甲硝唑(灭滴灵),牙痛很快就被控制住了。正庆幸间,小敏发现一向准时的“老朋友”没有如期光临,小敏自认为认真服药不会有问题,也就没有放在心上。直到有一天清晨,她感到一阵阵恶心、呕吐,这才慌了神。在丈夫的陪同下来到医院检查,医生证实她确实怀孕了。小敏十分纳闷,用了口服避孕药,怎么还会怀孕呢?  医生仔细询问了小敏的服药情况,
期刊
尽管人们明白高血压是"无声杀手",但有些病人读了降压药的说明书上写的那么多副作用,难免顾虑重重,为此不按医嘱服药,甚至擅自换药或停药。病人的担心是可以理解的,关键是用科学辨证的态度去对待副作用。  首先谈谈在哪些情况下降压药容易出现毒副作用。  1.常用的降压药,按正常剂量服用时基本上没有毒性反应。只有在服用剂量过大、时间过久的情况下,才可能产生明显的毒性反应。对老年人、记忆力不好的病人,家人要关
期刊
小张患感冒后,自行到药店购买了感冒药服用。次日起床后,他仍感觉有一些头痛,便加服了两粒感冒药,然后急匆匆地赶到郊区,参加表哥的婚礼。在婚宴上,小张喝了不少甜米酒。  两个星斯后,小张出现了厌油,恶凡,呕吐等症状,且体力渐感不支。于是,他来到了医院。医生仔细询问病史后,又给他做了各种检查,最后诊断为急性重病肝炎,而且,肝炎的发生与服感冒药同时又饮酒有蜜切关系。  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感冒药种类较多,
期刊
喉是人体内较小却非常重要的“要道”,人需要用喉发音说话,空气通过喉才能进入肺部进行气体交换,吃饭时喉腔关闭才能避免食物进入而发生呛咳。喉又是一个深部器官,即使发生肿瘤也不会像身体表面或浅表的肿瘤那样容易被病人发现,因此,只有特别警惕,才能早期发现喉癌。    早期迹象  1. 咽部不适和喉部有异物感,部分病人伴有轻度的咽喉部疼痛,也可出现一侧耳部疼痛,甚至影响吞咽;  2. 下颌角的后下方出现肿大
期刊
“为什么我会得卵巢癌,而且还是晚期……”在妇瘤科门诊走廊上,一位刚得知自己患了晚期卵巢癌的中年妇女边哭边说。医护人员和她的丈夫在旁边不停地劝说,可怎么也无法让她平息下来。  看着她痛不欲生的样子,我的心不由得沉重起来。卵巢癌是一种早期诊断困难、晚期治疗效果较差的恶性肿瘤,一直扮演着“恶魔”的角色,所以有必要提醒广大女性朋友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保护自己。    卵巢癌瞄准谁  卵巢癌与其他恶性肿瘤一样
期刊
前不久,镇江市京口区人民法院开庭审理一起利用医疗保险卡开药卖药、谋取暴利案。参保人黄某,多次用自己的医疗保险卡到医保定点医院开药,然后贩卖,获利数万元。法院经过审理认定,黄某犯罪事实成立,最后以诈骗罪判处其有期徒刑三年。  随着全国各地医疗保险制度的实施,类似事件时有发生,镇江黄某受审并被判刑,再一次向人们敲响了警钟——参保人必须按章就医。  在各地医疗保险管理条例中,对参保人的权利和义务均有明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