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柔韧素质对中学生的体育中考成绩影响的研究

来源 :体育时空·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zheng1241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3)09-000-01
  摘要:人的身体素质包括速度、耐力、力量、灵敏和柔韧。柔韧是一项重要的身体素质,它对其它的身体素质起着一定的制约作用,也就是说,人的柔韧素质好坏直接影响到速度、力量与灵敏素质的发挥。柔韧素质是中考体育考试项目,有的教师为了抓中考体育成绩,就狠抓力量、速度、耐力等素质。忽视了柔韧素质的练习,导致在训练中出现运动损伤,使其起到了反作用,使学生在做运动时容易受伤。忽视柔韧素质的练习,会导致有运动天赋的学生在运动成绩方面到的进步很小。所以通过实验的形式倡导中学体育教学中既要重视力量等素质的练习,同时也用几分钟的时间进行柔韧素质的练习。这样既可以提高全面素质的发展,也可以使体育中考成绩得到提高。
  关键词:柔韧素质 中学生 体育中考成绩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龙陵县第一中学初三学生男女共计200人(自然分为两个小组,男女共100人为一个小组176.177为静力性训练小组,178.179为动力性训练组男女共100人)
  (二)研究方法
  1.文献综述法
  查阅了我国近年来对体育教学中的柔韧素质的相关研究,搜索了包括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网站等多家体育类和教育类网站上关于柔韧素质的有关知识
  2.实验法
  (1)实验前测坐位体前。
  (2)实验分为两个小组,一组为主动或被动的静力拉伸训练男女共100人,一组为主动或被动的动力拉伸训练男女共100人(7周14次课进行实验,每次实验用5—10分钟,可放在准备活动或是放松练习中,根据上课内容定实验内容)。
  (3)实验后测坐位体前屈。
  3.统计法
  将实验前后的数据用Excle软件处理。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实验前后受试对象坐位体前屈的成绩比较
  从表1可知,经过7周14次课的训练,4个班级的成绩都有明显进步。176班和177班为实验1组,176班实验前坐位体前屈平均成绩为11.924cm,实验后坐位体前屈平均成绩为15.4948cm,提高幅度为3.5708cm,177班实验前坐位体前屈平均成绩为12.868cm,实验后坐位体前屈平均成绩为15.922cm,提高幅度为3.054cm,两个班比较176班提高幅度高于177班。178班和179班为实验2组,178班实验前坐位体前屈平均成绩为12.892cm,实验后坐位体前屈平均成绩为17.284cm,提高幅度为4.392cm,179班实验前坐位体前屈平均成绩为13.066cm,实验后坐位体前屈平均成绩为17.15cm,提高幅度为4.088cm,两个实验班比较,178班实验后提高幅度高于179班。
  分析:通过实验1组、2组实验前后数据及成绩提高幅度比较可以看出,在实验中,不管是用主动或被动的静力拉伸的训练方法,还是用主动或被动的动力拉伸的训练方法,成绩都会得到大幅度的提高,每次课用5—10分钟的时间,经过训练成绩都会得到提高。
  (二)实验前后受试对象两种实验方法比较
  从表1可以看出,经过7周14次课的分组不同训练方法的练习后,在坐位体前屈成绩测试中,两个实验组成绩都有较大的提高,实验1组采用的是主动或被动的静力拉伸的训练方法,成绩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实验2组采用的是主动或被动的动力拉伸的训练方法,成绩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通过实验前后两个实验组比较,成绩都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看出实验2组实验后成绩提高幅度高于实验1组,说明在中学生柔韧素质训练实验中,更适合用主动或被动的动力拉伸的训练方法。
  分析:通过实验,我们可以看出在中学体育课中,对于柔韧素质的练习,我们采用的动与静两种方法中,动力性拉伸更适合用于中学生的柔韧素质训练,动力性拉伸训练的结果使学生成绩得到更为明显的提高。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在中学体育课中,对于学生柔韧素质进行训练,每次课用5—10分钟的时间练习柔韧素质,成绩就会有显著的进步。
  2.针对中学生柔韧素质训练,主动或被动的动力拉伸训练方法对中学生的柔韧素质的提高有更好的作用。
  3.经过对柔韧素质的练习,即可以提高学生中考成绩,也可以避免运动中发生不必要的运动损伤,同时也为有运动天赋的学生打下了良好的运动基础。
  (二)建议
  在今后的体育课中,即要重视速度、耐力、力量素质的发展,也不可以忽视柔韧素质,灵敏素质等素质的发展,真正做到让学生素质全面发展,为将来的道路打下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刘建福.柔韧素质练习的方法[M].体育教材.2010(10):153-155.
  [2] 田麦久.柔韧素质及其训练.运动训练学[M].体育教材.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2):72-75.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84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3)09-000-02  摘要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与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以广西四所学校的女篮运动员和教练员为研究对象,切实从女篮运动员、教练员的基本情况及选材、训练、比赛和培养、管理机制等方面入手,分析广西女篮后备力量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研究结果得出:广西女篮教练员的业务水平和科研能力有待加强和提高,运动员的学训矛盾依然
中图分类号:G806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3)09-000-02  摘要:本文通过对青海省和四川省大学生体育锻炼状况的比较,发现两省大学生对体育都具有正确的认识和良好的参与态度,但实际参与情况却存在一定差距。  关键词:大学生 体育锻炼 状况 比较研究  一、前言  大学生是社会中一个重要的群体。一方面是集中学习积累知识的结束期;另一方面是走向社会的准备期。所以大学生
目的 研究表现为上肢近端肌肉萎缩的平山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和颈椎中立位、屈曲位MR影像特征.方法 3例临床上表现为上肢近端肌肉萎缩的平山病患者,行颈椎中立位及屈曲位MR检查,分析患者的临床表现及与影像学征象的关系,并与43例表现为手及前臂肌肉萎缩的平山病患者相比较.结果 (1)临床特点:3例患者均为青少年男性,表现为一侧胸大肌、三角肌、肱二头肌等上肢近端肌肉萎缩和肌无力,肌电图检查均提示双侧上肢神经源
中图分类号:G84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3)09-000-01  摘要:本文试探讨女生在校园体育运动中与篮球运动之间的距离,探究其中的一些隔阂和障碍,并对如何打破和消除这些隔阂和障碍提供了一些想法,希望能促使篮球运动在校园女生中普及,成为她们日常体育锻炼的又一好选择。本文的“女生”,是泛指校园里校女子篮球队以外的女生,也是学校篮球教育要普及的对象。  关键词: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