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我们客观探讨教育方式时,一句“快乐教育”就能把整个话风带偏,大家纷纷声讨“打鸡血”作风、各类补习班,然后表示自己是希望孩子拥有“快乐童年”的好妈咪。但问题是: “快乐教育”就是家长不假思索的挡箭牌?“快乐”是否就是童年的全部?
“快乐教育”=“我不愿意动脑筋”?
许多家长说起儿童教育,总是“大而化之”地说:只要他开心就好了,我奉行“快乐教育”。我就遇到一个家长说:“孩子总能学会算数、写字的,我们要给他多一点时间,不要那么着急。”这句话本身听起来没错,但她说这话的场合是:我们原本在客观地讨论“如何引导孩子建立起‘数’的概念”。
将一个客观的、基于孩子成长规律的方法技术的讨论,瞬间变成“三观”判定与站队,这位家长是真的想要为孩子提供良好的教育和成长环境呢,还是仅仅只是想表明“我不逼迫孩子学习,我是个好妈咪”?如果是后者,“快乐教育”是否就等同于“什么都不做”?如果真的只要“给孩子多一点时间”、“耐心等待”他就什么都能学会吗?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我们要做的是思考:该为孩子提供些什么样的教育资源,该如何引导他更好地成长?这明显比“什么都不做地等待”复杂多了,也困难多了。一方面,家长要不断地去观察孩子本身的情况,不仅有个性化的情况,而且还每个年龄段都在发生变化;另一方面,还要密切地观察时代的走向,不仅要看清现状,还要努力预测未来——哪些知识、能力是孩子未来持续发展所需要的?如何才能一步步地、恰当地为孩子培养起来。
这不仅困难,而且充满了变数。孩子不断地在变化,时代更是飞速变迁。在一个快速变化的环境里,你必须要变得更机敏,以捕捉大量信息,更能够思考,以分析、处理这些信息并得出自己的结论和指导自己的行动。套用网上的一句流行语:你必须要非常努力,才能看起来毫不费力!这样才能令你的孩子不仅快乐,并且还能够不断地成长。
真正的“快乐教育”需要付出更多
要让孩子能不断成长,还要让孩子能快乐地成长,需要家长能提供刚好适合孩子情况的活动,难度不能太小以至于孩子没有进步,又不能太大以至于孩子有严重的挫折感。活动的主题、内容也需要精心设计,从孩子熟悉的事物延伸出去,用孩子喜欢的形式包装起来。以上这些,都需要家长付出很多的时间和心力,绝对比简单粗暴的刷题、送补习班麻烦很多。
在幼儿阶段,孩子的情况差异非常大,要实现对孩子的个性化教育,家长的作用尤为重要。家长要密切观察孩子的情况,同时还需要懂一点基本的儿童心理学、儿童发展理论,两者结合起来,最好还能结合家庭生活的实际,才能合理地安排活动。而且在这个过程中,还需要家长能有耐心去尝试,允许孩子犯错,允许自己提供的活动因为不适合孩子而需要进行调整。
比如上文提到的“建立‘数’的概念”,并不是要让孩子写数字、做算术题,而是从日常生活出发,把与“数”相关的内容融入进去。因为小孩子的认知都是从具象事物开始的,而数字却是抽象的,把两者对照起来才更容易理解。这种活动并不是单独辟一块时间给孩子讲一讲,就像上课那样就行了,而是最好能融入生活的各个不同场景,随时随地让孩子去认识和理解“数”。
这样做,从孩子的角度,的确是“不知不觉”就掌握了“数”、数字,挺快乐的。但从家长的角度呢?就绝对不是“给孩子时间”、“等待他长大就好了”那么简单。光是喊喊口号,孩子是不会自动自发地学习和成长的,必须用科学的、合理的方式加以引导。
学习必定不可能全程“快乐”
什么是“学习”?就是从不会到会、从会一点儿到会很多、从粗略地会到精通的过程。那如何才能实现上述过程?教育理论中有“三区域”:舒适区、学习区、恐慌区。如果一件事情你已经会做了,那么它就属于你的“舒适区”;如果一件事情你尚不会做,需要付出一点努力才能习得,那么它属于你的“学习区”;而如果一件事情以你目前的能力无论如何学不会、掌握不了,那它就属于你的“恐慌区”。我们所说的“学习”,要有长进,最重要就是在上述“学习区”里做事。
然而很明显:当我们处于“学习区”时,必定不可能时时愉快、非常愉快,因为会不断地遇到困难和挫折。如果只是追求“快乐”,那么停留在“舒适区”是最好的,因为一切都是熟悉的,有把握的。但那样的话,就只是在重复已知,不会带来变化与进步。所以教育要不断地引导孩子、协助他们突破“舒适区”,进入“学习区”(但不要跨越到“恐慌区”,那就过头了)。
我的做法是:1)尽量用孩子感兴趣的内容吸引他们练习新技能,减轻转换区域不适感;2)同时客观地告诉他们离开“舒适区”的必要性,及随之而来的挫折与挑战,这样他们在跨越的过程中不仅能习得新技能,还能为将来再度离开“舒适区”打下心理基础;3)适当地让他们回到舒适区,恢复下元气。总之,从我的主观愿望来看,我非常希望孩子们都能快快乐乐的,但从我作为一名教育者的职责而言,我必须协助他们硬着头皮进入“学习区”。
“快乐”的主要作用是诱导
不仅学习的全过程不可能一直“快乐”,具体的学习方法也不可能一味地追求“快乐”。教育科学研究已经表明,最有效的学习方式是“有针对性地重复练习”。有针对性,不仅是指要学什么就练什么,更重要是针对上述“学习区”,什么不会、什么做不好就练什么(虽然是自找别扭!但这是必须的)。并且,要学习的内容最好能被切分成小块,一块块地重复练习。
原因是:我们的大脑是可变的!当我们有针对性地重复练习时,科学家们观察到,大脑相应的神经元及它们之间的连接就会发生变化:新的连接建立起来,并且不断增强。这样我们就把所学的内容“长”在自己的大脑里了。这才是真正的“学会了”。连接的建立需要多次重复刺激,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必须反复练习。其实在孩子年纪很小的时候,家长都能观察到类似情形:对某件事他会乐此不疲地重复又重复,千万不要制止,这是他本能地在帮助自己的大脑建立新的连接。
事实上对于自己特别热爱的事情,过了幼儿期之后,孩子们仍会积极地、一遍遍地去重复。但要说到其他方面就不尽然了。毕竟重复本身是枯燥乏味的。然而教育需要系统、全面,必定会有些内容孩子不感兴趣,这时候适当地用一些方法去引导是可以的(比如我用孩子感兴趣的内容引导他们去练习、操作新的技术),但这种“快乐”只能作为诱导,一种辅助性的元素,而非教学本身。
对小孩子来说,需要的快乐诱导比较多,因为他们更多是兴趣导向而非意志力导向,用时髦的话来说,这是“从0到1”的问题。但这并不意味着:教育方法或学习方法的本质就是“快乐”。
教育和学习的目标是“成长”
教育和学习的目标,在我看来,应该是“成长”。包括知识、技能、思维、见识等各方面的成长。教育和学习是我们突破自身局限的最佳路径,我们把这个路径提供给孩子,引导他往这个方向去走。这就是我们身为父母、或教育者要做的事情。当他们的技能增长了、见识开阔了,并具备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就会理解到:“快乐”包含着非常丰富的、各不相同的层次;也能自由地去追求属于自己的“快乐”——不论是来源于学习、成长,还是其他。而我们最好不要越俎代庖地去为他们定义什么是“快乐”。
“快乐教育”=“我不愿意动脑筋”?
许多家长说起儿童教育,总是“大而化之”地说:只要他开心就好了,我奉行“快乐教育”。我就遇到一个家长说:“孩子总能学会算数、写字的,我们要给他多一点时间,不要那么着急。”这句话本身听起来没错,但她说这话的场合是:我们原本在客观地讨论“如何引导孩子建立起‘数’的概念”。
将一个客观的、基于孩子成长规律的方法技术的讨论,瞬间变成“三观”判定与站队,这位家长是真的想要为孩子提供良好的教育和成长环境呢,还是仅仅只是想表明“我不逼迫孩子学习,我是个好妈咪”?如果是后者,“快乐教育”是否就等同于“什么都不做”?如果真的只要“给孩子多一点时间”、“耐心等待”他就什么都能学会吗?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我们要做的是思考:该为孩子提供些什么样的教育资源,该如何引导他更好地成长?这明显比“什么都不做地等待”复杂多了,也困难多了。一方面,家长要不断地去观察孩子本身的情况,不仅有个性化的情况,而且还每个年龄段都在发生变化;另一方面,还要密切地观察时代的走向,不仅要看清现状,还要努力预测未来——哪些知识、能力是孩子未来持续发展所需要的?如何才能一步步地、恰当地为孩子培养起来。
这不仅困难,而且充满了变数。孩子不断地在变化,时代更是飞速变迁。在一个快速变化的环境里,你必须要变得更机敏,以捕捉大量信息,更能够思考,以分析、处理这些信息并得出自己的结论和指导自己的行动。套用网上的一句流行语:你必须要非常努力,才能看起来毫不费力!这样才能令你的孩子不仅快乐,并且还能够不断地成长。
真正的“快乐教育”需要付出更多
要让孩子能不断成长,还要让孩子能快乐地成长,需要家长能提供刚好适合孩子情况的活动,难度不能太小以至于孩子没有进步,又不能太大以至于孩子有严重的挫折感。活动的主题、内容也需要精心设计,从孩子熟悉的事物延伸出去,用孩子喜欢的形式包装起来。以上这些,都需要家长付出很多的时间和心力,绝对比简单粗暴的刷题、送补习班麻烦很多。
在幼儿阶段,孩子的情况差异非常大,要实现对孩子的个性化教育,家长的作用尤为重要。家长要密切观察孩子的情况,同时还需要懂一点基本的儿童心理学、儿童发展理论,两者结合起来,最好还能结合家庭生活的实际,才能合理地安排活动。而且在这个过程中,还需要家长能有耐心去尝试,允许孩子犯错,允许自己提供的活动因为不适合孩子而需要进行调整。
比如上文提到的“建立‘数’的概念”,并不是要让孩子写数字、做算术题,而是从日常生活出发,把与“数”相关的内容融入进去。因为小孩子的认知都是从具象事物开始的,而数字却是抽象的,把两者对照起来才更容易理解。这种活动并不是单独辟一块时间给孩子讲一讲,就像上课那样就行了,而是最好能融入生活的各个不同场景,随时随地让孩子去认识和理解“数”。
这样做,从孩子的角度,的确是“不知不觉”就掌握了“数”、数字,挺快乐的。但从家长的角度呢?就绝对不是“给孩子时间”、“等待他长大就好了”那么简单。光是喊喊口号,孩子是不会自动自发地学习和成长的,必须用科学的、合理的方式加以引导。
学习必定不可能全程“快乐”
什么是“学习”?就是从不会到会、从会一点儿到会很多、从粗略地会到精通的过程。那如何才能实现上述过程?教育理论中有“三区域”:舒适区、学习区、恐慌区。如果一件事情你已经会做了,那么它就属于你的“舒适区”;如果一件事情你尚不会做,需要付出一点努力才能习得,那么它属于你的“学习区”;而如果一件事情以你目前的能力无论如何学不会、掌握不了,那它就属于你的“恐慌区”。我们所说的“学习”,要有长进,最重要就是在上述“学习区”里做事。
然而很明显:当我们处于“学习区”时,必定不可能时时愉快、非常愉快,因为会不断地遇到困难和挫折。如果只是追求“快乐”,那么停留在“舒适区”是最好的,因为一切都是熟悉的,有把握的。但那样的话,就只是在重复已知,不会带来变化与进步。所以教育要不断地引导孩子、协助他们突破“舒适区”,进入“学习区”(但不要跨越到“恐慌区”,那就过头了)。
我的做法是:1)尽量用孩子感兴趣的内容吸引他们练习新技能,减轻转换区域不适感;2)同时客观地告诉他们离开“舒适区”的必要性,及随之而来的挫折与挑战,这样他们在跨越的过程中不仅能习得新技能,还能为将来再度离开“舒适区”打下心理基础;3)适当地让他们回到舒适区,恢复下元气。总之,从我的主观愿望来看,我非常希望孩子们都能快快乐乐的,但从我作为一名教育者的职责而言,我必须协助他们硬着头皮进入“学习区”。
“快乐”的主要作用是诱导
不仅学习的全过程不可能一直“快乐”,具体的学习方法也不可能一味地追求“快乐”。教育科学研究已经表明,最有效的学习方式是“有针对性地重复练习”。有针对性,不仅是指要学什么就练什么,更重要是针对上述“学习区”,什么不会、什么做不好就练什么(虽然是自找别扭!但这是必须的)。并且,要学习的内容最好能被切分成小块,一块块地重复练习。
原因是:我们的大脑是可变的!当我们有针对性地重复练习时,科学家们观察到,大脑相应的神经元及它们之间的连接就会发生变化:新的连接建立起来,并且不断增强。这样我们就把所学的内容“长”在自己的大脑里了。这才是真正的“学会了”。连接的建立需要多次重复刺激,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必须反复练习。其实在孩子年纪很小的时候,家长都能观察到类似情形:对某件事他会乐此不疲地重复又重复,千万不要制止,这是他本能地在帮助自己的大脑建立新的连接。
事实上对于自己特别热爱的事情,过了幼儿期之后,孩子们仍会积极地、一遍遍地去重复。但要说到其他方面就不尽然了。毕竟重复本身是枯燥乏味的。然而教育需要系统、全面,必定会有些内容孩子不感兴趣,这时候适当地用一些方法去引导是可以的(比如我用孩子感兴趣的内容引导他们去练习、操作新的技术),但这种“快乐”只能作为诱导,一种辅助性的元素,而非教学本身。
对小孩子来说,需要的快乐诱导比较多,因为他们更多是兴趣导向而非意志力导向,用时髦的话来说,这是“从0到1”的问题。但这并不意味着:教育方法或学习方法的本质就是“快乐”。
教育和学习的目标是“成长”
教育和学习的目标,在我看来,应该是“成长”。包括知识、技能、思维、见识等各方面的成长。教育和学习是我们突破自身局限的最佳路径,我们把这个路径提供给孩子,引导他往这个方向去走。这就是我们身为父母、或教育者要做的事情。当他们的技能增长了、见识开阔了,并具备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就会理解到:“快乐”包含着非常丰富的、各不相同的层次;也能自由地去追求属于自己的“快乐”——不论是来源于学习、成长,还是其他。而我们最好不要越俎代庖地去为他们定义什么是“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