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中学生究竟需要什么样的历史课堂?这无疑值得广大中学历史老师深思。前段时间,笔者参加“同课异构教学公开课”活动,授课内容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这段亲身经历让笔者对上述问题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思考。
一、我的课堂教学
本文仅就教学过程中的三个片段的设计加以说明。
片段一:课堂引入环节的设计。我设计了这样一组题目:
(1)从1840年到1900年,列强对中国发动了哪几次战争?请尝试用一句话概括其对中国造成的影响。
(2)近代前期中国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分别发动了一场什么革命?是否完成了中国民主革命任务?说明了什么?
本设计力图让学生学会分析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中国从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是历史的必然这一理性认识。
片段二:关于国共合作原因的分析。我从“合作”二字入手,引导学生分析:要想合作,双方总要有一个共同目标,即“志同方才道合”,这是合作的前提;双方都有需要,态度上都愿意合作;有时双方的合作还会有第三方的撮合,即外部条件。通过这一设计和分析,我认为可以教会学生分析类似问题的方法,也加强了对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
片段三:课后总结环节的设计。我要求同学们根据本课学习的内容编写从1919年到1927年的大事年表并指出这些重大事件的影响及其之间的联系。
我的这一设计意图是帮助学生学会建立历史事件之间的因果联系,加深他们对历史时序性这一特征的认识,进而指出:时序性是历史学科的本质特性,而理清历史知识之间的前后因果关系则是把握其时序性的关键。课堂设计花了一番功夫,但效果如何呢?
当我按照课前的设计上完这节课后,实际的效果和我的期望大相径庭。课后评课时很多老师对课堂注重对学生方法能力的训练和思维意识的培养予以肯定,但他们也认为,老师课前设定的目标和良好的期待似乎并未完全达到,课堂反应也不那么好。应该说,这一评价是中肯的,我在上课的过程中确实感到存在一系列的问题。问题出在哪里呢?
二、同仁的课堂教学
和我同课异构的老师,很善于调动课堂气氛和激发学生的热情,课堂热闹而精彩,非常吻合当前课改的要求。这里仅从课堂导入这一环节略加说明。在课堂导入环节中,这位老师放了一段关于中国代表团在巴黎和会上的视频资料。影片中,中国代表顾维钧以他特有的机智、幽默,巧取日本全权代表牧野的一块金怀表,慷慨陈词,阐明中国必须收回山东的严正立场。这段影片的播放,很好地烘托了课堂气氛,既激发了学生的爱国情感,也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应该说这堂课上得很成功,也得到了听课老师和学生的认可,大家认为这节课在课堂气氛的烘托和同学们学习热情的激发上做得很成功。但课堂上的一个细节引起了我的注意,那就是在课堂反馈练习时,一些本来很简单的问题竟然有相当一部分同学没有掌握。这让我深思:这堂课热闹精彩之余是否也缺了些什么?
三、活动后的反思
经过我长时间的思考,我感觉我和这位老师的课都在某些方面做到了很好,但又分别缺了些东西。我的课缺的是“情”,那位老师的课缺的是“法”和“理”。一节好的历史课应该是情感的熏陶、能力的培养和理性思维认识养成的有机结合。在这三者之中,情感的熏陶是上好历史课的前提和基础,能力的培养是历史课的关键,理性思维认识的养成是历史课的灵魂。
所谓情感的熏陶应该包括老师的教学激情,学生的参与热情,以及相应的历史情感和价值观的认同,如本课涉及的爱国主义情感,民主和科学精神的认同等。要想让历史课堂充满激情,老师应该放下身段,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营造和谐互信的师生关系;从教学方式和手段来看,应采用多种方式,尽可能地对历史情境进行再现;从教学内容的选择上看,老师应该把历史知识与同学们现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相联系,使他们对历史有更多的亲近感。但是做到这些还远远不够,从上面的实例中,我们看到如果一节历史课仅是激情洋溢、热闹精彩而没有相应的方法能力培养和理性思维的渗透,那它就失去了灵魂。
通过这次活动,我真切地认识到,在新的形势下,老师应在课堂上努力做到情感的激发、能力的训练和理性思维认识养成的有机结合,做到“情”、“法”、“理”的交融。G
一、我的课堂教学
本文仅就教学过程中的三个片段的设计加以说明。
片段一:课堂引入环节的设计。我设计了这样一组题目:
(1)从1840年到1900年,列强对中国发动了哪几次战争?请尝试用一句话概括其对中国造成的影响。
(2)近代前期中国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分别发动了一场什么革命?是否完成了中国民主革命任务?说明了什么?
本设计力图让学生学会分析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中国从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是历史的必然这一理性认识。
片段二:关于国共合作原因的分析。我从“合作”二字入手,引导学生分析:要想合作,双方总要有一个共同目标,即“志同方才道合”,这是合作的前提;双方都有需要,态度上都愿意合作;有时双方的合作还会有第三方的撮合,即外部条件。通过这一设计和分析,我认为可以教会学生分析类似问题的方法,也加强了对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
片段三:课后总结环节的设计。我要求同学们根据本课学习的内容编写从1919年到1927年的大事年表并指出这些重大事件的影响及其之间的联系。
我的这一设计意图是帮助学生学会建立历史事件之间的因果联系,加深他们对历史时序性这一特征的认识,进而指出:时序性是历史学科的本质特性,而理清历史知识之间的前后因果关系则是把握其时序性的关键。课堂设计花了一番功夫,但效果如何呢?
当我按照课前的设计上完这节课后,实际的效果和我的期望大相径庭。课后评课时很多老师对课堂注重对学生方法能力的训练和思维意识的培养予以肯定,但他们也认为,老师课前设定的目标和良好的期待似乎并未完全达到,课堂反应也不那么好。应该说,这一评价是中肯的,我在上课的过程中确实感到存在一系列的问题。问题出在哪里呢?
二、同仁的课堂教学
和我同课异构的老师,很善于调动课堂气氛和激发学生的热情,课堂热闹而精彩,非常吻合当前课改的要求。这里仅从课堂导入这一环节略加说明。在课堂导入环节中,这位老师放了一段关于中国代表团在巴黎和会上的视频资料。影片中,中国代表顾维钧以他特有的机智、幽默,巧取日本全权代表牧野的一块金怀表,慷慨陈词,阐明中国必须收回山东的严正立场。这段影片的播放,很好地烘托了课堂气氛,既激发了学生的爱国情感,也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应该说这堂课上得很成功,也得到了听课老师和学生的认可,大家认为这节课在课堂气氛的烘托和同学们学习热情的激发上做得很成功。但课堂上的一个细节引起了我的注意,那就是在课堂反馈练习时,一些本来很简单的问题竟然有相当一部分同学没有掌握。这让我深思:这堂课热闹精彩之余是否也缺了些什么?
三、活动后的反思
经过我长时间的思考,我感觉我和这位老师的课都在某些方面做到了很好,但又分别缺了些东西。我的课缺的是“情”,那位老师的课缺的是“法”和“理”。一节好的历史课应该是情感的熏陶、能力的培养和理性思维认识养成的有机结合。在这三者之中,情感的熏陶是上好历史课的前提和基础,能力的培养是历史课的关键,理性思维认识的养成是历史课的灵魂。
所谓情感的熏陶应该包括老师的教学激情,学生的参与热情,以及相应的历史情感和价值观的认同,如本课涉及的爱国主义情感,民主和科学精神的认同等。要想让历史课堂充满激情,老师应该放下身段,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营造和谐互信的师生关系;从教学方式和手段来看,应采用多种方式,尽可能地对历史情境进行再现;从教学内容的选择上看,老师应该把历史知识与同学们现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相联系,使他们对历史有更多的亲近感。但是做到这些还远远不够,从上面的实例中,我们看到如果一节历史课仅是激情洋溢、热闹精彩而没有相应的方法能力培养和理性思维的渗透,那它就失去了灵魂。
通过这次活动,我真切地认识到,在新的形势下,老师应在课堂上努力做到情感的激发、能力的训练和理性思维认识养成的有机结合,做到“情”、“法”、“理”的交融。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