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CUBA篮球联赛的校园文化育人功能

来源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_z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传承十八载的全国大学生篮球联赛(CUBA)始终秉承其鲜明的育人宗旨,寓普及篮球运动与繁荣校园文化于一体,不仅激发了广大学生顽强拼搏的斗志和昂扬向上的精神,还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他们的思想和行为,形成了独特的CUBA篮球文化,为文化育人提供了肥沃健康的土壤及夯实有力的载体。
  [关 键 词] CUBA;校园文化;育人功能
  [中图分类号] G8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6)22-0084-02
  一、CUBA的校园文化特色
  校园文化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育人为主要导向,以精神文化、环境文化、行为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设等为主要内容,以校园精神文明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校园篮球文化作为一种校园精神文化毋庸置疑地成了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校园文化的相应功能。
  (一)CUBA篮球联赛的源起
  篮球运动,溯其历史,它源于美国马萨诸塞州斯普林菲尔德基督教青年会训练学校,自产生后受到学生的热烈追捧。篮球运动是源于学校,兴于校园的,这一特点决定着篮球运动必须以学校为平台,以学校为载体。在我国,为追求“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目标,开办了不少形式的体育赛事。CUBA篮球联赛是从1996年开始酝酿的,经过两年多的准备,于1998年推出首届联赛,至今为止CUBA篮球联赛已经发展成为最受国内大学生群体追捧的体育赛事,具有很强的号召力,并逐渐成长为引领我国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一面旗帜”。
  CUBA篮球联赛的发起和兴办,让篮球运动在中国再次重新回到了其发展和传播的发祥地——学校。CUBA的连续举办不仅传播了篮球文化,还深刻地影响了数百万的大学师生群体,更是在大学校园里掀起了一股股热爱篮球、身心健康、团结拼搏、永不言败的体育文化热潮,使大学校园时时迸发出生机与活力。CUBA篮球联赛导入了一个全新的思维理念,这种全新的思维理念不仅对促进体育文化建设有着相当重要的推动作用,而且能够为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广阔的平台和育人载体。CUBA长久以来形成的体育精神使竞技体育精神与校园文化引力完美融合,凝结成了象牙塔中独具魅力的精气神。
  (二)CUBA篮球联赛的特殊性及其价值实现
  在中国的高等院校中,篮球运动已经成为本校以及各高校大学生之间拓展人际、传承精神、交流融合的一种重要媒介。无论是高水平运动员还是普通高校学生,在篮球运动中他们不仅可以通过比赛展现个人实力,通过得分获胜来完成个人身份和价值的认同,更多的是在与队友的密切配合和团结互助中实现尊重的需要。高等院校篮球活动所必需的软硬件建设,给大学生营造了一种浓郁的精神文化氛围,使大学生拥有相似的团结一致、目标明确的成就价值观和顽强拼搏、永不言败的体育精神,这种精神不仅适用于篮球比赛中,更体现在高校学生学习、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成为糅合高校各种教育资源的精神黏合剂,并通过增进参与篮球运动学生之间所产生的凝聚力来增强高校对其他学生群体的吸引力。
  CUBA篮球联赛引领大学生走出虚拟世界、培养健康人格。在调动身心各项机能、保持积极状态,强身健体、愉悦身心的同时,鼓励大学生勇敢地走出来,去积极乐观地面对令自己困惑、彷徨、无助、迷茫的真实世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更加从容淡定地理解身边出现的形形色色的人和事,从而帮助他们形成健康的人格。高新科技的不断发展,尤其是智能手机的广泛普及,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数字终端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应用程序,带来生活的便利和多样的娱乐手段和社交平台,智能手机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更有甚者窝在宿舍不出门,过着虚拟化的生活,沉迷于网络,沉迷于智能手机和电子游戏,与真实的社会逐渐疏远,这样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不利于大学生的身心健康。近年来,高校不断发起的“三走”活动,就是为了解决当下大学生存在的此类问题。而通过参加篮球运动使高等院校的大学生有了更多社会实践和人际交往的机会,篮球运动正在凭借其不可阻挡的独特魅力吸引着广大学生的参与,引导大学生从一种现实的视角来客观认知和分析世界,以利更好地调整自己,适应社会。
  CUBA篮球联赛催人奋进的育人理念促进大学校园文化的健康发展。CUBA大学生篮球联赛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绝佳的交流机会,使全国大学生可以参与到篮球比赛当中来,不断加深彼此之间的沟通与了解,在比赛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CUBA篮球文化。CUBA自开赛以来,就有着吸引人眼球的独特口号:“上大学是我的梦想,打篮球是我的梦想,CUBA是我圆梦的地方”“ALL FROM NOW即刻上场”“领悟篮球、领悟体育、领悟文化”,这些口号不仅体现了CUBA的育人功能和理念,还体现了昂扬向上的篮球精神,鼓励学生在球场上尽情地展示才华、释放激情,能够真正享受到篮球带来的乐趣。为了更好地发挥CUBA的辐射功能,CUBA推出了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的会徽、吉祥物和由著名歌唱家刘欢老师创作的会歌,成为中国高校体育界和中国篮球界首个采用形象识别(CI)系统进行包装的赛事。这些物化的象征增加了大家对CUBA的认同感,更有利于CUBA独特篮球文化的形成。
  二、CUBA的校园文化育人功能
  (一)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健康人格
  篮球运动不仅是与竞技对手之间综合实力的博弈,也是队友与队友之间运动技术和战略的较量。CUBA的竞争性要求各支队伍的参赛队员刻苦锻炼,不断提高自己的竞技能力,提升自己的竞争状态,而篮球运动的特点决定了其必须持之以恒才能保持最好状态,这使篮球队员要想获得比赛的胜利或者发挥出自己的正常實力就必须拥有持之以恒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参与比赛的队员必定会在训练中不断提升,形成积极向上的健康人格,这有利于扭转因受到家长的过分关爱而形成的骄纵之气以及不良习惯,更好地增强当代大学生在步入社会之后对激烈的社会竞争的适应能力。   (二)引导学生形成集体荣誉感和合作精神
  参加CUBA的各大高校的篮球队无一不展示着自身学校的优良文化,代表着本校的荣誉和声望,每一个篮球队员都不只是为了个人、为了球队,更是在为母校的荣誉而战。不仅是篮球队员,对于各校的普通学生,通过这样的学校间比赛,都能够激发对学校的认同感和和集体荣誉感。没有哪一位高校大学生在观看自己学校的篮球比赛时不被他们勇于拼搏的精神所感动,不为他们加油呐喊。
  团结互助是指在各项活动中,为了更好地实现个人和团队目标,为了实现共同的利益目标,人与人之间所进行的互相帮助、互相支持、互相协作、共同发展活动,它不仅体现在生活中、工作中,也体现在竞争中,更体现在篮球这样一种团队运动中。篮球是一项集体的运动,无论一个队员的个人能力有多么突出,若没有队友的默契配合,或者不配合其他队友,那么成功的概率也是渺茫的。在CUBA的比赛中一方面要显示自己的个性特征和个人能力,另一方面又要和队员密切配合,通力合作。在比赛和训练的过程中,将自我融入集体这个大家庭中,以促进集体目标的实现,使篮球队员能够学会团结互助,精诚合作。而团结互助、合作共赢是当代人必不可少的精神素养,这样的比赛不仅增加了篮球队员的集体荣誉感和认同感,更重要的是让更多的学生感受到了学校体育文化精神的灵魂和校园文化的魅力。
  (三)激励学生不断提高心理承受力
  心理承受力是指当一个个体在面对逆境时所引起的心理压力和对负面情绪的承受与调节能力,是对逆境的适应力、容忍力、耐力、战胜力,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它不仅反映了个体应对困难和挫折的勇气,更是构成个体良好的心理素质的重要因素。一个篮球队员是否能够在场上发挥出自己的真正实力和水平,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其是否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当一个队员心理素质较差时,即使有着很强的个人能力,也难以正常發挥。而CUBA的篮球赛场竞争无比激烈,以其超强的身体对抗和风云变幻的战局比分为特点,加之广大师生的殷切关注,这些都无时无刻在检验着参赛双方的心理承受能力。
  以第十八届CUBA男子四强赛为例,太原理工对阵中南大学,全场比赛两队打得难解难分,开局之初中南大学进攻势头强劲,太原理工大学状态不佳,但后来太原理工稳定住了局势,双方比分交替上升,中南大学一度保持微弱领先优势,到距第四节比赛结束时太原理工大学与中南大学战成58:58,最后进入加时赛。在加时赛的最后阶段,太原理工大学队长控球后卫王×命中决定命运的2+1进球,以66:63的比分险胜中南大学,带领球队闯进全国总决赛。据悉,王×在赛前右手臂肿胀,一直在进行治疗,严重时一度抬不起胳膊,但在比赛时带伤几乎打满全场,开场比赛前期因伤病王×并没能表现出良好的状态,但在比赛的最后时刻力挽狂澜。这充分展示了他超强的心理承受能力,正是因为他顽强的毅力和超强的心理素质,才能带领球队赢得胜利。
  从本质上来看,篮球运动精神就是一种不怕困难、坚韧不拔、勇于挑战的精神,它不仅能够激励学生不断提高自身的心理承受能力和抗压能力,同时也是学生走向成功所必不可少的精神品质。
  三、繁荣文化、丰富内涵、助推发展
  CUBA篮球文化与校园文化密不可分,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一方面校园文化为CUBA篮球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基础和环境,校园文化为CUBA篮球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土壤;另一方面CUBA篮球文化又为校园文化增添了活力,丰富了校园文化。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不断推动着校园文化建设,丰富着校园文化内涵,助推大学生全面、健康、和谐地发展。
  参考文献:
  [1]盛鑫.试论篮球文化对校园文化的促进作用[J].山东社会科学,2015.
  [2]卢红振.CUBA篮球文化研究[D].河南大学,2015.
  [3]李国泰,李慧.论高校体育文化精神的缺失与弥补[J].体育科学研究,2016.
  [4]王莉敏.高校篮球文化探微[D].郑州大学,2015.
  [5]任晋军,郭兆霞.大学生篮球联赛与大学校园文化建设[J].体育文化导刊,2004.
  [6]刘艳.CUBA文化探析[J].搏击·武术科学,2006.
  [7]杨帆.CUBA对山西省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影响现状及对策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1.
  [8]宋鸽.CUBA篮球联赛对校园文化影响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
其他文献
采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及能谱分析等检测方法,研究了Mg82Zn14.2Y3.3Zr0.5合金在经过500℃固溶和320℃高温时效后的合金中准晶相的形态、含量、化学成分
李雄老师1956年生于陕西延安,现任北京祝由医学研究院院长、河北省道教协会顾问、道教学院教授,是当代黄帝祝由医学领域里理论研究和临床实践之集大成者,著有《黄帝医用祝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