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研究从大学生网络生活方式的内涵出发,从大学生网络生活方式的主要类型、主要内容、特点等三个方面对大学生网络生活方式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大学生不合理网络生活方式的主要原因,从而引导大学生养成健康文明的网络生活方式,维护校园稳定,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
关键词: 大学生 网络生活方式 现状
如今网络技术迅速发展,在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产生了广泛而又深远的影响。大学生作为时代前沿的群体,越来越多地把网络作为传播信息的媒介,娱乐休闲的阵地及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新途径。充分认识大学生网络生活方式的现状,可对引导大学生养成健康文明的网络生活方式,维护校园稳定,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奠定基础,也是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活力和吸引力的必然要求。
1.大学生网络生活方式的现状
全新的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社会生活空间带来了人们行为方式、思考方式、社会关系的改变,互联网对大学生的影响尤为深远。在网络娱乐、交流沟通、信息获取方面,大学生网民表现得较为活跃;在商务应用上,大学生网民网购比率达43.1%,使用网上支付和网上银行的比率分别达40.1%和38.9%。[1]
1.1大学生网络生活方式的主要类型。
综合现行对大学生网络生活方式的研究来看,目前,大学生网络生活方式的主要类型有网络学习生活方式、网络社交生活方式、网络娱乐生活方式、网络交易生活方式、网络政治生活方式等[2]。
1.2大学生网络生活方式的主要内容。
1.2.1大学生学习网络生活方式的主要内容
大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获取信息、分享合作、完成网络课件等。如:依托微博、博客、BBS、通讯群等网络平台接受课堂教学,大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自主地选择老师,选择课程,接受课堂教学,完成作业及提交作业,共享学习教案,搜索学习资源,等等。
1.2.2大学生网络社交生活方式的主要内容
大学生通过网络,可以进行网络交流、网络交友、网络虚拟社区等。各种即时通讯工具、电子邮件、博客、交友网站,多渠道、多方式地为大学生们提供了情感交流的平台空间。网络交友主要包括休闲交友、商务交友和婚恋交友、社区交友、网络求职等。
1.2.3大学生网络娱乐生活方式的主要内容
大学生利用网络可以进行音乐欣赏、观看影视、开展网络游戏等。网络为大学生提供了一系列前所未有的娱乐休闲活动方式,其中,网络游戏是目前大学生网络娱乐休闲的主要方式,很多学生通过网络游戏获得了精神上的满足。
1.2.4大学生网络交易生活方式的主要内容
大学生网络交易生活方式主要体现为网络购物、网上交换、网上出售等。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商店、网络商场、网络商城层出不穷,网络购物作为一种新兴的购物方式已在大学校园逐渐流行起来。
1.3大学生网络生活方式的特点。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群体,他们的网络生活方式除了具有网络生活方式本身的特点,还具有网络生活方式的普遍性、网络生活态度多样性、网络生活方式差异性等特点。
2.不合理大学生网络生活方式的主要原因
2.1网络时代,教育主体对网络生活方式的认识、把握不及时、不透彻。
网络的发展太快,很多高校对学生网络生活方式的现状了解不够,尤其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学生工作干部对大学生网络生活方式的现状都不大了解。一些学校对大学生网络生活方式的引导重视不够,部分高校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认识不够,导致学生在选择网络生活方式,参与网络生活的过程中心理障碍突出,严重影响了校园的和谐及社会的稳定。
2.2“90后”大学生的家庭成长环境,家庭教育的误区。
家庭环境是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重要的因素之一,在父母不恰当的教养态度和教养方式下成长起来的孩子,其性格、为人处世的能力等方面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在面对学习和生活的压力及复杂的社会环境时,他们容易出现适应障碍,从而陷入网络生活,养成不合理的网络生活方式。
2.3大学生本身对网络的把握认识不够科学。
大学生心理发展不成熟,网络依赖性强,普遍具有“盲从心理”,盲目崇尚网络技术,具有较强的“偏激心理”和好奇心理,更容易受到网络传播中不良信息的蛊惑和感染。另外,大学生较强的逆反心理也是造成他们不合理网络生活方式的一个重要的主观因素。网络不良信息,难免会对道德发展不完善、自我约束力弱的大学生产生消极影响。
2.4大学生成长的社会、网络环境复杂难辨。
一方面,网络环境错综复杂。由于网络生活具有在精神层面先天不足的缺陷,因而生活在信息时代的心智尚未成熟的大学生也会焦虑与不安,生活习惯混乱。另一方面,大学生成长的社会环境复杂。大学生生活习惯除了受网络虚拟生活环境的影响外,必然也受到现实生活环境的影响。如:社会中各种不稳定因素使大学生移情于网络生活、社会中各种陋习散布到网络让大学生难以驾驭。
总体来看,大学生网络生活方式类型多样,内容丰富,内涵深刻。教育主体、教育客体、外部环境等都是构成大学生不合理网络生活方式主要原因。只有分析现状,找出问题,才能引导大学生形成健康的网络生活方式,维护校园稳定,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09年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调查报告[R].2010.
[2]赵国栋,王珠珠等.大学生网络生活方式之聚类分析以北京大学为例[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0,8,(4).
关键词: 大学生 网络生活方式 现状
如今网络技术迅速发展,在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产生了广泛而又深远的影响。大学生作为时代前沿的群体,越来越多地把网络作为传播信息的媒介,娱乐休闲的阵地及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新途径。充分认识大学生网络生活方式的现状,可对引导大学生养成健康文明的网络生活方式,维护校园稳定,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奠定基础,也是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活力和吸引力的必然要求。
1.大学生网络生活方式的现状
全新的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社会生活空间带来了人们行为方式、思考方式、社会关系的改变,互联网对大学生的影响尤为深远。在网络娱乐、交流沟通、信息获取方面,大学生网民表现得较为活跃;在商务应用上,大学生网民网购比率达43.1%,使用网上支付和网上银行的比率分别达40.1%和38.9%。[1]
1.1大学生网络生活方式的主要类型。
综合现行对大学生网络生活方式的研究来看,目前,大学生网络生活方式的主要类型有网络学习生活方式、网络社交生活方式、网络娱乐生活方式、网络交易生活方式、网络政治生活方式等[2]。
1.2大学生网络生活方式的主要内容。
1.2.1大学生学习网络生活方式的主要内容
大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获取信息、分享合作、完成网络课件等。如:依托微博、博客、BBS、通讯群等网络平台接受课堂教学,大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自主地选择老师,选择课程,接受课堂教学,完成作业及提交作业,共享学习教案,搜索学习资源,等等。
1.2.2大学生网络社交生活方式的主要内容
大学生通过网络,可以进行网络交流、网络交友、网络虚拟社区等。各种即时通讯工具、电子邮件、博客、交友网站,多渠道、多方式地为大学生们提供了情感交流的平台空间。网络交友主要包括休闲交友、商务交友和婚恋交友、社区交友、网络求职等。
1.2.3大学生网络娱乐生活方式的主要内容
大学生利用网络可以进行音乐欣赏、观看影视、开展网络游戏等。网络为大学生提供了一系列前所未有的娱乐休闲活动方式,其中,网络游戏是目前大学生网络娱乐休闲的主要方式,很多学生通过网络游戏获得了精神上的满足。
1.2.4大学生网络交易生活方式的主要内容
大学生网络交易生活方式主要体现为网络购物、网上交换、网上出售等。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商店、网络商场、网络商城层出不穷,网络购物作为一种新兴的购物方式已在大学校园逐渐流行起来。
1.3大学生网络生活方式的特点。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群体,他们的网络生活方式除了具有网络生活方式本身的特点,还具有网络生活方式的普遍性、网络生活态度多样性、网络生活方式差异性等特点。
2.不合理大学生网络生活方式的主要原因
2.1网络时代,教育主体对网络生活方式的认识、把握不及时、不透彻。
网络的发展太快,很多高校对学生网络生活方式的现状了解不够,尤其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学生工作干部对大学生网络生活方式的现状都不大了解。一些学校对大学生网络生活方式的引导重视不够,部分高校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认识不够,导致学生在选择网络生活方式,参与网络生活的过程中心理障碍突出,严重影响了校园的和谐及社会的稳定。
2.2“90后”大学生的家庭成长环境,家庭教育的误区。
家庭环境是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重要的因素之一,在父母不恰当的教养态度和教养方式下成长起来的孩子,其性格、为人处世的能力等方面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在面对学习和生活的压力及复杂的社会环境时,他们容易出现适应障碍,从而陷入网络生活,养成不合理的网络生活方式。
2.3大学生本身对网络的把握认识不够科学。
大学生心理发展不成熟,网络依赖性强,普遍具有“盲从心理”,盲目崇尚网络技术,具有较强的“偏激心理”和好奇心理,更容易受到网络传播中不良信息的蛊惑和感染。另外,大学生较强的逆反心理也是造成他们不合理网络生活方式的一个重要的主观因素。网络不良信息,难免会对道德发展不完善、自我约束力弱的大学生产生消极影响。
2.4大学生成长的社会、网络环境复杂难辨。
一方面,网络环境错综复杂。由于网络生活具有在精神层面先天不足的缺陷,因而生活在信息时代的心智尚未成熟的大学生也会焦虑与不安,生活习惯混乱。另一方面,大学生成长的社会环境复杂。大学生生活习惯除了受网络虚拟生活环境的影响外,必然也受到现实生活环境的影响。如:社会中各种不稳定因素使大学生移情于网络生活、社会中各种陋习散布到网络让大学生难以驾驭。
总体来看,大学生网络生活方式类型多样,内容丰富,内涵深刻。教育主体、教育客体、外部环境等都是构成大学生不合理网络生活方式主要原因。只有分析现状,找出问题,才能引导大学生形成健康的网络生活方式,维护校园稳定,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09年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调查报告[R].2010.
[2]赵国栋,王珠珠等.大学生网络生活方式之聚类分析以北京大学为例[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