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社会与时代的进步推动了我国教育体制的有效变革,“互联网+”教育模式的提出,给职业教育的改革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有效缓解了当前的教学严峻的问题。本文从“互联网+教育”的概念出发,描述了职业教育在互联网背景下的教学改革方式,有针对性地对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关键词】:高职;职业教育;教学改革
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虽然与国外先进国家相比起步较晚,但在教育部实施“三改一补”以至“三教统筹”方针的指导下,经过全国高职战线广大干部和教职工的艰苦努力,近几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出现了良好的态势。2015年3月5日上午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职业教育作为国家培养专业技术型人才的平台,必须也要跟上新形势,做出适应新环境的改革,这样才能更好的推动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
1.“互联网+教育”的涵义与影响
通俗来说,“互联网+”就是“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但这并不是简单的两者相加,而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互联网+教育”,简单的说,一个教育专用网、一部移动终端,几百万学生,学校任你挑、老师由你选。即教育的形式不再是固定的,一个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学习自己感兴趣的任何课程,学习的地点可以任意选择有网络热点的地方,学习的时间可以自由设定。职业教育面向的不仅仅是职业院校的学生,更多的是要对社会上寻求继续教育的人,职业教育是以培养国民技术型能力为目标的教育,在互联网的环境下,“互联网+教育”分散分布式教学及大数据处理的特点非常适用于职业教育。
2.现代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
2.1转变教育思想观念贯穿在教学改革的全过程
要利用互联网+优势,树立具有高职特色的人才观、质量观和教学观。坚持为地方或行业经济发展服务的方向,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的,以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改革与创新为主题,进一步明确了专业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进一步加强高等职业教育的理论研究,着重研究高等职业教育的定位,坚持高等职业教育是有别于学科型、研究型、工程型的高层次职业技术教育,它的主体是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的教育。另外,还应当研究如何把终身教育思想体现在高职教学改革中,探索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相结合的办学模式和多方筹措办学经费的办学体制;应当逐步淡化普通教育与成人教育、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全日制学习与非全日制学习之间的界限,把满足多样化社会需求作为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高职院校应当逐步实现全方位的开放式办学模式,争取成为社会成员终生进行职业技术教育的场所,逐步变成实施终身教育的重要载体。
2.2完善教学方法体系并进行科学分类
职业教育教学方法重新分类的依据要突出考虑以下两个方面:(1)教育类型的特殊性。职业教育以传授技术为主,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是教学的核心环节,知识传授以必需、够用为原则;职业教育方法分类要充分考虑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实践教学方法应该占有突出重要的位置。(2)教育对象的特殊性。职业教育的教育对象一般动手能力强,形象思维比较发达,而且兴趣广泛,具有较强的参与意识和风险意识,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需要参与某个项目实施的全部过程。因此,职业教育教学方法应丰富多彩,灵活多样,以适合职业教育学生群体的特殊性。
2.3利用互联网+优势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每个教师,每一位教育工作者,要帮助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制定切合自身个性的学习计划,拟定具体的学习安排、学习任务,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让学生成为学习主体学校一切活动的中心只有一个,那就是学生,而不是教师或其他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也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创造一种新的学习制度、新的学习环境、新的教学模式,让学习者有自主选择的机会、自我学习的氛围,真正将学习的责任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学习的主体,这是高职院校需要不断探索、不断实践、又必须解决的重要课题。
2.4建立专业化的课程信息教学管理平台
首先,在实际的教学实施过程中,职业教育中不仅仅应配备双师素质的专业性教师来进行教学,并且对教学的实训教师、教学的实训设备等相关要求也较高。一些职业院校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甚至将一些企业的生产实用设备也搬进教学实训室,有效的缩短了教学与企业实践的实践教学。一些职业院校的设备相对较为特别,只能选用仿真式设备进行模拟实验,教学内部的实训室开始逐渐改造成为了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室形式,教学模式也由最初的传递接受式教学逐渐演变为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以及行动式教学模式。例如,教师在进行汽车发动机机械维修的过程中,应引用模拟操作系统进行演练,将学生进行分组操作演示,在进行维修系统中遇到应用软件加载的现象,应将操作步骤以微课的形式进行展示,不仅能够鼓励学生进行操作演示,并且培养学生的团队学习能力主动学习性。其次,应进一步将信息化教学资源进行有效开发以及利用。通过教学管理系统进一步实现信息化教学的建设目标,在这种情况下,就应对教学资源进行充分的利用以及开发。教学资源主要是指将:教学基本课件、教学视频、教学录像以及教学图片、教学设计等等,将处理完整的资源逐渐上傳到教学管理的应用软件上,并将其及时更新。最后,将信息化教学数据进行详细的分析以及合理的处理。信息化的教学资源以及管理平台建立以后,专业课程的信息化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就实现了硬件的基本要求。教师应对教学课程全面掌握,进一步了解学生的状况并采用合理的信息化教学方式。
2.5利用互联网+优势使其成为学生学习工具
信息技术是助推教学改革的最佳途径,要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要不断促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深度融合,要发挥信息技术优势逐步改变内容的呈现、学生的学习、教师的教学、师生的互动等方面,让信息技术成为学习学习和发展的环境支持工具。教学媒体是教学内容与教学组织形式的主要承载体,教学媒体要突破教科书和静态的信息,要以图文、音频、视频、动画等多种形式的呈现信息,并大量开发包含动态的交互信息。对于教学技术改革来说,信息技术正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的思考问题的方式和获取知识信息的方式。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个人所要获取的知识信息,可能将必须通过信息技术才能获得,因此,信息技术在教学改革技术中将占主流地位。互联网时代,要充分发挥互联网技术在教学改革中的作用,用互联网思维加速和改善学生对事物的理解,不断激发学习兴趣,增加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促进教学形式的活泼,从而提高学习效率、提高教学质量。基于互联网技术的教学改革肯定会冲击乃至改变传统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传统的课堂教学面临巨大的挑战。在班级授课制的情况下,特别是大班教学,100人甚至更多班级人数的情况下实现因材施教、个别教学,是教育先驱们和当代教育实践者们一直以来的追求,这种追求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和学校是遥不可及的梦想,交互的信息技术的发展似乎给因材施教和个性发展带来了新的希望。同时,互联网技术能够进行远距离的教育与教学,可以使学校教育渗入家庭之中。
3.结语
基于“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教育部门应对专业课程实行进一步改革,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以及进步。并且利用其优势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同时,还应加强教学基础建设,积极探索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最大化的利用互联网+优势去推动改革、深化改革。
参考文献:
[1]徐向平,李永涛.高职教育改革与国际经验借鉴[J].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01).
[2]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
课题名称:“互联网+”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课题编号:16Z085.
【关键词】:高职;职业教育;教学改革
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虽然与国外先进国家相比起步较晚,但在教育部实施“三改一补”以至“三教统筹”方针的指导下,经过全国高职战线广大干部和教职工的艰苦努力,近几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出现了良好的态势。2015年3月5日上午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职业教育作为国家培养专业技术型人才的平台,必须也要跟上新形势,做出适应新环境的改革,这样才能更好的推动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
1.“互联网+教育”的涵义与影响
通俗来说,“互联网+”就是“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但这并不是简单的两者相加,而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互联网+教育”,简单的说,一个教育专用网、一部移动终端,几百万学生,学校任你挑、老师由你选。即教育的形式不再是固定的,一个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学习自己感兴趣的任何课程,学习的地点可以任意选择有网络热点的地方,学习的时间可以自由设定。职业教育面向的不仅仅是职业院校的学生,更多的是要对社会上寻求继续教育的人,职业教育是以培养国民技术型能力为目标的教育,在互联网的环境下,“互联网+教育”分散分布式教学及大数据处理的特点非常适用于职业教育。
2.现代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
2.1转变教育思想观念贯穿在教学改革的全过程
要利用互联网+优势,树立具有高职特色的人才观、质量观和教学观。坚持为地方或行业经济发展服务的方向,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的,以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改革与创新为主题,进一步明确了专业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进一步加强高等职业教育的理论研究,着重研究高等职业教育的定位,坚持高等职业教育是有别于学科型、研究型、工程型的高层次职业技术教育,它的主体是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的教育。另外,还应当研究如何把终身教育思想体现在高职教学改革中,探索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相结合的办学模式和多方筹措办学经费的办学体制;应当逐步淡化普通教育与成人教育、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全日制学习与非全日制学习之间的界限,把满足多样化社会需求作为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高职院校应当逐步实现全方位的开放式办学模式,争取成为社会成员终生进行职业技术教育的场所,逐步变成实施终身教育的重要载体。
2.2完善教学方法体系并进行科学分类
职业教育教学方法重新分类的依据要突出考虑以下两个方面:(1)教育类型的特殊性。职业教育以传授技术为主,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是教学的核心环节,知识传授以必需、够用为原则;职业教育方法分类要充分考虑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实践教学方法应该占有突出重要的位置。(2)教育对象的特殊性。职业教育的教育对象一般动手能力强,形象思维比较发达,而且兴趣广泛,具有较强的参与意识和风险意识,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需要参与某个项目实施的全部过程。因此,职业教育教学方法应丰富多彩,灵活多样,以适合职业教育学生群体的特殊性。
2.3利用互联网+优势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每个教师,每一位教育工作者,要帮助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制定切合自身个性的学习计划,拟定具体的学习安排、学习任务,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让学生成为学习主体学校一切活动的中心只有一个,那就是学生,而不是教师或其他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也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创造一种新的学习制度、新的学习环境、新的教学模式,让学习者有自主选择的机会、自我学习的氛围,真正将学习的责任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学习的主体,这是高职院校需要不断探索、不断实践、又必须解决的重要课题。
2.4建立专业化的课程信息教学管理平台
首先,在实际的教学实施过程中,职业教育中不仅仅应配备双师素质的专业性教师来进行教学,并且对教学的实训教师、教学的实训设备等相关要求也较高。一些职业院校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甚至将一些企业的生产实用设备也搬进教学实训室,有效的缩短了教学与企业实践的实践教学。一些职业院校的设备相对较为特别,只能选用仿真式设备进行模拟实验,教学内部的实训室开始逐渐改造成为了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室形式,教学模式也由最初的传递接受式教学逐渐演变为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以及行动式教学模式。例如,教师在进行汽车发动机机械维修的过程中,应引用模拟操作系统进行演练,将学生进行分组操作演示,在进行维修系统中遇到应用软件加载的现象,应将操作步骤以微课的形式进行展示,不仅能够鼓励学生进行操作演示,并且培养学生的团队学习能力主动学习性。其次,应进一步将信息化教学资源进行有效开发以及利用。通过教学管理系统进一步实现信息化教学的建设目标,在这种情况下,就应对教学资源进行充分的利用以及开发。教学资源主要是指将:教学基本课件、教学视频、教学录像以及教学图片、教学设计等等,将处理完整的资源逐渐上傳到教学管理的应用软件上,并将其及时更新。最后,将信息化教学数据进行详细的分析以及合理的处理。信息化的教学资源以及管理平台建立以后,专业课程的信息化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就实现了硬件的基本要求。教师应对教学课程全面掌握,进一步了解学生的状况并采用合理的信息化教学方式。
2.5利用互联网+优势使其成为学生学习工具
信息技术是助推教学改革的最佳途径,要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要不断促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深度融合,要发挥信息技术优势逐步改变内容的呈现、学生的学习、教师的教学、师生的互动等方面,让信息技术成为学习学习和发展的环境支持工具。教学媒体是教学内容与教学组织形式的主要承载体,教学媒体要突破教科书和静态的信息,要以图文、音频、视频、动画等多种形式的呈现信息,并大量开发包含动态的交互信息。对于教学技术改革来说,信息技术正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的思考问题的方式和获取知识信息的方式。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个人所要获取的知识信息,可能将必须通过信息技术才能获得,因此,信息技术在教学改革技术中将占主流地位。互联网时代,要充分发挥互联网技术在教学改革中的作用,用互联网思维加速和改善学生对事物的理解,不断激发学习兴趣,增加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促进教学形式的活泼,从而提高学习效率、提高教学质量。基于互联网技术的教学改革肯定会冲击乃至改变传统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传统的课堂教学面临巨大的挑战。在班级授课制的情况下,特别是大班教学,100人甚至更多班级人数的情况下实现因材施教、个别教学,是教育先驱们和当代教育实践者们一直以来的追求,这种追求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和学校是遥不可及的梦想,交互的信息技术的发展似乎给因材施教和个性发展带来了新的希望。同时,互联网技术能够进行远距离的教育与教学,可以使学校教育渗入家庭之中。
3.结语
基于“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教育部门应对专业课程实行进一步改革,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以及进步。并且利用其优势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同时,还应加强教学基础建设,积极探索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最大化的利用互联网+优势去推动改革、深化改革。
参考文献:
[1]徐向平,李永涛.高职教育改革与国际经验借鉴[J].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01).
[2]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
课题名称:“互联网+”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课题编号:16Z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