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构思对于习作来说,犹如大厦建设之初的图纸绘制,缺乏构思,则必然信口开河,信手拈来,习作中或游离主题,或使力不均,因此,一篇优秀的习作必然离不开精准的构思。
【关键词】散文习作;构思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日僧遍照金刚在《文镜秘府论》中说:“凡作文之道,构思为先”。这也类似建筑,首先必须确定结构,方能垒石砌砖,渐现整体。为文,首先必须进行整体策划,确定主旨、思路,定出全形,方能使神与物游,熟稔驾驭文字,令字所到之处皆是情、意,不至于使文脉时断时续,主旨含糊不清,结构乱如倒草。这就是我们说的构思之意义。但是,在传统的习作练习中,教师和学生都不注重构思,甚至将其省略。学生拿到作文题目便开始快速的写下开头,以致思路不畅,语言不通,断断续续勉强成篇,或跟着语言走,无法确定主题在哪里落脚,后来,篇幅冗长只得停罢,却发现文章主题与所给作文主题出入很大。可以说,不以构思为先的作文之道是无法立脚的,学生犹如筑造了没有稳定结构的建筑,倒塌之日终会来临。所以,教师在引导学生习作的时候,定以构思为先。我们在这里就围绕初中散文习作展开深讨。
一、时间为序,思接千载
时间总是在与我们并行行走,在行走中,万事万物因时间的辗转而发生变化。可以说,万事万物自身都存在这种物理时间上的顺序,从生到死,从荣到败,从小变大,从无到有……时间一直追随。我们也可乘着时间的风帆观古今于须臾,思接千载,上溯下延,采用时间延展的思路,循序渐进,阐述事物各个方面的行踪。以这样的方式来构思写作,字里行间透着一种难以被打乱的层次感,给人一种流畅、明晰的感觉。但是,在传统的习作课堂上,教师较偏重于对学生词句的修饰,而忽视文章结构的重要性。教师省略构思环节,将事物自身那种时间性质的生命张力隐去,只是让学生夸张甚至虚情假意的渲染写作对象。在这种状况下,学生的文章多是层次感不足,东凑西凑,凑成几百字应付了事。当然,也有学生过犹不及,过分注重时间这种顺序,没有取舍,不曾详略,没有跳越和穿插,平铺直叙、面面俱到,让人面对稠密时间里的事物感到无法喘息,没有兴趣继续赏读。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懂得用物理时间为序来追述事物的变化,改变字句一窝蜂的涌进文章结构的状态,使文章有层次感,让人一目了然。当然,凡事要有一个度,什么时候该取舍,什么时候该详略还需教师引导使学生注意。
如第五单元自然奥秘的综合学习版块“尝试破解自然奥秘”,这是一个很好的写作题材。自然是神秘的,它在时间的温床上变换着色彩和形态,从春到冬,从生到死,以自然为摇篮的植物、生物在经营着自己的生命。文学大家们也都对自然界啧啧称奇,并尝试破解自然奥秘,如竺可桢的《大自然的语言》、位梦华的《旅鼠之谜》、叶进的《使人伤脑筋的鸭嘴兽》等等。看他们的文章就会知道他们自有一套文章的构思方式。但可能不适用于学生,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尝试破解自然奥秘的文章构思方式最好是以时间顺序“原始以表末”。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观察夜来香或其他花卉在不同时间的绽放和闭合程度。
二、移步换景,视通万里
不同空间的事物也具有共时性,为了使文章内容丰富,呈现一种空间的层次感,教师可让学生移步换景,由此及彼,发挥联想,抚四海于一瞬。具体来说,就是以空间的顺序来构思文章,使文章的结构稳固、敦实,明确的指向中心主旨。而不同空间要发生联系,共同说明一个主旨,还需学生的联想“做媒”,找到空间之间的牵连点、交叉点。有些教师可能注意到空间顺序的把握可为文章营造一种空间层次的美感,并也引导学生将这种空间顺序的构思方式应用到习作实践中,但反响平平,学生多半是将各个空间分部罗列在文章中,而没有进行主题的穿针缝合,文章看起来就像几个空间场合拼凑一样,让人难以下读。所以,教师更主要的是引导学生进行联想,由此空间到彼空间,将不同空间联系起来,使其共时性的存在于一篇文章里,指向同一主题。这才能使文章看起来紧凑。
例如“用我们的眼睛去发现”这一命题作文。在这一章中涉及刘禹锡的《陋室铭》,这篇文章很完美地诠释了空间联想的构思方式。作者的陋室—诸葛孔明的南阳草庐—杨子云的西蜀玄亭,德行高尚,居所简陋将三个空间联系起来,文章所展现的各个空间同归主题。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习作的时候可指明这一点,让学生确定一个主题,然后用眼睛遁入各个空间,抚四海于一瞬。
三、驾驭思绪,自由联想
时间以客观事物的状态的变化为存在依据,空间以事物存在的地理方向为表现形式,而感情、思想是抽象的,它们潜藏在人的意识和情绪当中。当然,感情、思想的迸发也是有一定诱因的,这些诱因或是人、或是物、或是景、或是事。就如陆机在《文赋》中所说的那样:“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四时是叹逝的诱因,万物是思纷的诱因。情思因客观性的东西被触动而展开触角,展示它独特、顺畅、优美的姿态。当然,诸多情感、思想的展开还需要作者运用发散思维摆脱时空的束缚,驾驭思绪,自由联想。
以综合学习版块“架设心灵之桥”为例,这一章涉及朱自清的《背影》,该文章是驾驭情绪,独抒感情的佳作,父亲蹒跚为我买橘这件事成为“我”思绪万千的诱因,笔墨辗转,牵涉浓浓的父子情。在学生的习作中,教师要以这篇文章的情感构思为依据,引导学生找出情感诱因,以诱因带动笔墨,驾驭思绪,自由联想,绵延自我。
构思是习作过程重要的部分,它的好坏在某种程度上决定文章的优劣。所以,教师对学生进行习作指导的时候不能将其忽略。
(编辑:龙贤东)
【关键词】散文习作;构思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日僧遍照金刚在《文镜秘府论》中说:“凡作文之道,构思为先”。这也类似建筑,首先必须确定结构,方能垒石砌砖,渐现整体。为文,首先必须进行整体策划,确定主旨、思路,定出全形,方能使神与物游,熟稔驾驭文字,令字所到之处皆是情、意,不至于使文脉时断时续,主旨含糊不清,结构乱如倒草。这就是我们说的构思之意义。但是,在传统的习作练习中,教师和学生都不注重构思,甚至将其省略。学生拿到作文题目便开始快速的写下开头,以致思路不畅,语言不通,断断续续勉强成篇,或跟着语言走,无法确定主题在哪里落脚,后来,篇幅冗长只得停罢,却发现文章主题与所给作文主题出入很大。可以说,不以构思为先的作文之道是无法立脚的,学生犹如筑造了没有稳定结构的建筑,倒塌之日终会来临。所以,教师在引导学生习作的时候,定以构思为先。我们在这里就围绕初中散文习作展开深讨。
一、时间为序,思接千载
时间总是在与我们并行行走,在行走中,万事万物因时间的辗转而发生变化。可以说,万事万物自身都存在这种物理时间上的顺序,从生到死,从荣到败,从小变大,从无到有……时间一直追随。我们也可乘着时间的风帆观古今于须臾,思接千载,上溯下延,采用时间延展的思路,循序渐进,阐述事物各个方面的行踪。以这样的方式来构思写作,字里行间透着一种难以被打乱的层次感,给人一种流畅、明晰的感觉。但是,在传统的习作课堂上,教师较偏重于对学生词句的修饰,而忽视文章结构的重要性。教师省略构思环节,将事物自身那种时间性质的生命张力隐去,只是让学生夸张甚至虚情假意的渲染写作对象。在这种状况下,学生的文章多是层次感不足,东凑西凑,凑成几百字应付了事。当然,也有学生过犹不及,过分注重时间这种顺序,没有取舍,不曾详略,没有跳越和穿插,平铺直叙、面面俱到,让人面对稠密时间里的事物感到无法喘息,没有兴趣继续赏读。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懂得用物理时间为序来追述事物的变化,改变字句一窝蜂的涌进文章结构的状态,使文章有层次感,让人一目了然。当然,凡事要有一个度,什么时候该取舍,什么时候该详略还需教师引导使学生注意。
如第五单元自然奥秘的综合学习版块“尝试破解自然奥秘”,这是一个很好的写作题材。自然是神秘的,它在时间的温床上变换着色彩和形态,从春到冬,从生到死,以自然为摇篮的植物、生物在经营着自己的生命。文学大家们也都对自然界啧啧称奇,并尝试破解自然奥秘,如竺可桢的《大自然的语言》、位梦华的《旅鼠之谜》、叶进的《使人伤脑筋的鸭嘴兽》等等。看他们的文章就会知道他们自有一套文章的构思方式。但可能不适用于学生,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尝试破解自然奥秘的文章构思方式最好是以时间顺序“原始以表末”。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观察夜来香或其他花卉在不同时间的绽放和闭合程度。
二、移步换景,视通万里
不同空间的事物也具有共时性,为了使文章内容丰富,呈现一种空间的层次感,教师可让学生移步换景,由此及彼,发挥联想,抚四海于一瞬。具体来说,就是以空间的顺序来构思文章,使文章的结构稳固、敦实,明确的指向中心主旨。而不同空间要发生联系,共同说明一个主旨,还需学生的联想“做媒”,找到空间之间的牵连点、交叉点。有些教师可能注意到空间顺序的把握可为文章营造一种空间层次的美感,并也引导学生将这种空间顺序的构思方式应用到习作实践中,但反响平平,学生多半是将各个空间分部罗列在文章中,而没有进行主题的穿针缝合,文章看起来就像几个空间场合拼凑一样,让人难以下读。所以,教师更主要的是引导学生进行联想,由此空间到彼空间,将不同空间联系起来,使其共时性的存在于一篇文章里,指向同一主题。这才能使文章看起来紧凑。
例如“用我们的眼睛去发现”这一命题作文。在这一章中涉及刘禹锡的《陋室铭》,这篇文章很完美地诠释了空间联想的构思方式。作者的陋室—诸葛孔明的南阳草庐—杨子云的西蜀玄亭,德行高尚,居所简陋将三个空间联系起来,文章所展现的各个空间同归主题。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习作的时候可指明这一点,让学生确定一个主题,然后用眼睛遁入各个空间,抚四海于一瞬。
三、驾驭思绪,自由联想
时间以客观事物的状态的变化为存在依据,空间以事物存在的地理方向为表现形式,而感情、思想是抽象的,它们潜藏在人的意识和情绪当中。当然,感情、思想的迸发也是有一定诱因的,这些诱因或是人、或是物、或是景、或是事。就如陆机在《文赋》中所说的那样:“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四时是叹逝的诱因,万物是思纷的诱因。情思因客观性的东西被触动而展开触角,展示它独特、顺畅、优美的姿态。当然,诸多情感、思想的展开还需要作者运用发散思维摆脱时空的束缚,驾驭思绪,自由联想。
以综合学习版块“架设心灵之桥”为例,这一章涉及朱自清的《背影》,该文章是驾驭情绪,独抒感情的佳作,父亲蹒跚为我买橘这件事成为“我”思绪万千的诱因,笔墨辗转,牵涉浓浓的父子情。在学生的习作中,教师要以这篇文章的情感构思为依据,引导学生找出情感诱因,以诱因带动笔墨,驾驭思绪,自由联想,绵延自我。
构思是习作过程重要的部分,它的好坏在某种程度上决定文章的优劣。所以,教师对学生进行习作指导的时候不能将其忽略。
(编辑:龙贤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