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形势下加强高职院校管理育人工作的有效途径

来源 :教育教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yj9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十八大报告提出的“立德树人”是对高等教育根本任务的正本清源,也为新形势下管理育人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指明了方向。本文对新形势下高职院校“管理育人”的内涵进行了辨析,提出管理育人是“全员参与”的育德过程、范围广泛的系统工程,并给出了积极建立育人为本的管理文化、提升管理人員的育人素质能力、搭建多样化的管理育人平台等加强高职院校管理育人工作的路径选择。
  关键词:高职院校;管理育人;途径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52-0015-02
  大学生是21世纪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坚力量,是重要的人才资源,他们的素质直接影响我国的未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国运兴衰,系于教育,要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动教育事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科学发展,加快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在“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基础上再次强调了教育的根本任务,首次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新形势新阶段,扎扎实实推进各项育人工作,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造就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是高等教育必须面对和完成好的根本任务。
  一、新形势下高职院校“管理育人”内涵的再辨析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学技术已成为第一生产力,政治、文化和意识形态领域发生着深刻变化,早已走出“象牙塔”的高等教育,功能不断扩展,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日益密切,人才培养的根本任务渐有被科学研究等功能遮蔽之倾向,高等教育日益沦为“科技教育”,对教师的评价也愈来愈“科学化”、“数量化”。认真讲课、受学生欢迎爱戴的教师评不上副教授,讲课不行而科研成果、论文“数量达标”的人评上教授的“怪现象”比比皆是,世俗化、功利化、浮躁化、行政化的阴影笼罩昔日神圣学府,严重侵害了学生的利益和大学的尊严。十八大报告提出的“立德树人”是对高等教育根本任务的正本清源,也为新形势下管理育人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指明了方向。尽管目前学界对高职院校“管理育人”的表述不一,但基本认识较为一致,可归纳为:管理育人是高职院校管理部门及其人员把育人作为管理工作的出发点,通过校务行政管理、教育教学管理、科研管理、后勤管理等活动,借助于制度、教师、环境、榜样等对管理对象的政治素质与思想道德品质产生影响,使之趋向于学校既定德育目标的过程。管理育人的对象主要是大学生,主体主要是高职院校管理部门及其人员。
  管理育人是范围广泛的系统工程。管理育人作为“三育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较为复杂的系统工程。与教书育人对学生德育产生的直接作用、服务育人的有限作用不同的是,高职院校管理育人具有间接性、全方位性、渗透性的特点。管理育人主要是通过制度、人、环境对学生产生间接影响,直接面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管理只是冰山一角,“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的思想行为表现、管理导向以及管理成果的物化形态都会对人构成德育影响”。管理范围不仅是全体学生,也包括管理人员自身、教师和校内其他职工,不仅针对作为个体的人,而且涉及党、团组织、教学、科研、行政、后勤等各个部门和方面。因此,管理育人的范围更广,作用功能的平衡性要求更强,对引导和推动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的不断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高职院校管理育人工作的着力点应放在将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与各项管理工作相融合上,坚持分层管理、分类指导。由于目前高职院校管理实施校院两级管理,高职院校管理育人工作一般相应地分为校—院—系/学科部三层管理,即学校党政管理部门—学院党政管理部门—系/学科部管理人员三层管理。第一层负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科研等工作的统筹、组织、协调,第二层负责院级任务的分解、布置、实施,第三层按照部署有针对性地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科研活动,并在思想、学习和生活等方面对大学生进行指导。实际工作中,第三层的管理育人压力很大,“上边千条线,下边一根针”。因此,应积极扩大第三层的管理育人力量。有些高职院校已经采取了一些有效措施,如行政人员兼任辅导员/班主任,新入职的教师要先做学生辅导员。
  二、高职院校加强“管理育人”的有效途径
  1.积极建立育人为本的管理文化。管理文化是校园文化中的重要内容,可以于无形中影响人、涵养人,管理文化主要通过管理制度和管理者体现。在管理过程中,体现了一定管理文化的管理者,其素质、形象、做法会影响大学生,承载了管理文化内涵的管理制度等载体,会约束和引导学生的行为举止。高职院校应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在教学、科研、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等管理工作的各个育人环节贯彻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增强管理者的育人意识,积极营造育人为本的管理文化氛围,切实提高管理工作的育人效能。首先,完善管理育人机制。通过成立诸如大学生素质教育领导小组的议事协调机构,整合育人资源,不断完善管理育人的规范机制和激励机制。其次,制定相关管理育人制度。规章制度既是大学生和教职员工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也是高职院校管理育人的依据。高职院校要重视制度建设的基础作用,在健全与学生直接有关的学生行为、学籍、奖惩等管理制度基础上,要进一步建立健全教职工管理育人制度,明确管理人员的具体育人职责和要求,并与管理人员岗位职责和考核评价相挂钩,进一步增强管理育人的科学化程度。最后,营造以人为本的管理氛围。充分发挥制度、人、环境的管理育人作用,积极调动教职员工和学生参与管理育人活动的积极性、创造性。在制度制定和执行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师生的知情权、参与权和评议权;不断树立管理育人榜样,引导广大管理人员和学生主动参与育人活动;从有利于育人的角度设计、管理校园环境,营造怡情蕴智的绿色健康、积极向上的校园生态环境。
  2.提升管理人员的育人素质能力。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尽管高职院校的行政管理人员不教书也不做学生工作,但学生仍称其为“师”。在高职院校育人的整体工程中,专业教师、行政管理人员和后勤人员虽然承担的任务不同,但目标应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国务院关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指出: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要发扬敬业奉献精神,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管理人员和教师一样,在管理中,要弘扬“爱岗敬业、奉献育人、务实求真、协同奋进”的师德规范,不断提升育人素质,深入了解学生,做好管理服务育人工作。①加强管理人员职业道德建设。“德”是涵盖了诚信、仁义等一切美好品行的道德范畴,是中国伦理的核心概念。《周易·系辞》中说: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德”乃为师之魂,立学之魂,育人之魂。作为“塑造人类灵魂”的高等学校,应加强教职工的职业道德建设和素养、人文精神的塑造,引导管理人员热爱教育事业,敬业爱岗;加强政治理论学习,不断提高政治素质;注意仪容,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生活作风;树立终身学习观,不断提升知识能力。管理人员也应转变观念,一切从育人出发,加强职业道德修养,积极创新管理工作方式,注意“为人师表”,带头遵章守纪,树立良好榜样,提升管理育人水平。②提高培训力度和入职条件。由于高职院校中从事管理的人员素质、水平不一,有些年纪较大的管理人员只接受过专科教育,自己的能力水平有限,对现在的大学生不了解,且长期做行政工作,按经验办事,不能适应高职院校管理育人的要求,高职院校对他们应多渠道、多方法进行管理知识培训;对那些学历较高但没有教育学背景或学生工作经验的行政管理人员,要通过岗前和岗位培训,不断鼓励他们学习教育学、心理学的知识,提高育人能力。现在很多高职院校已经对行政人员的引入采取了提高门槛的做法,很少再直接安排那些不合要求的“引进人才”家属到学校行政岗位工作,对于行政人员的入职标准也提升到至少本科毕业,一些“985”的高职院校,新招聘的学生工作辅导员均要求博士研究生毕业。
  3.搭建多样化的管理育人平台。常言说,学到的知识是可以忘掉的,但培养的品性却不可能被忘掉。高职院校的管理育人工作应注重利用管理的间接性、渗透性特点,搭建各种平台,潜移默化地引导大学生优良道德品质的形成。如,管理者可通过设立师生沟通的网上信箱、BBS论坛、微博等方式答疑解惑,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也可适时召开各种形式的座谈会、讲座以及师生联谊活动,拉近管理者与学生的现实距离;探索建立让学生参与管理的有效机制,在各种涉及学生利益的制度出台前,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制度的讨论中。此外,亲其师才能信其道,高职院校可鼓励更多的管理人员利用专业特长,在业余时间指导学生的各种社团及集体活动。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德里克·博克在《走出象牙塔——现代大学的社会责任》中提出:在这样一个人们对社会道德行为标准表示普遍关注和不满的时代里,我们的教育机构更应义不容辞地运用他们的特殊的地位来鼓励学生更深入地思考社会道德问题,加强他们的道德推理能力。高职院校应根据国家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需求,使管理工作回归其育人本质,成为“育人的管理”,动员和组织全体教职员工行动起来,在提高管理服务水平的基础上,深入挖掘和发挥各项管理工作的育人作用,并使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形成良性互动,发挥整体育人功效,不断完善全员育人的实践格局,为高素质人才的成长提供优质的养成环境。
  参考文献:
  [1][美]德里克·博克.走出象牙塔——现代大学的社会责任[M].徐小洲,陈军,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6.
  [2]刘洁.高职院校管理育人的途径探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2,(8):118.
其他文献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技术,探讨当代名老中医治疗脾胃虚类证的辨证思路及方药配伍规律,以期为脾胃虚类证的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以《当代名老中医典型医案集》丛书为资
分析了当前高校的计算机实验室建设存在的问题,指出建设无围墙的计算机实验室是移动学习这一现代教学理念和数学手段的内在需要。介绍了云计算和虚拟化的特点与优势,以及适合高
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中心试验室是中铁大桥局集团下设的质量检测机构,具有国家技术监督局颁发的计量认证资格、建设部建筑工程质量检测壹级技术资质、建设部桩基静载检测一
循环冷却水中的高浓度氯离子易对系统造成严重腐蚀,而水中大量有机物易使系统滋生微生物,不利于食品加工业的环境安全。对此,本研究采用反渗透方法对模拟污水中的氯离子和COD
介绍了BP神经网络和燃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原理,着重阐述了在原特殊植物中提取的色素作为敏化剂原料的实验中结合BP神经网络将实验数据进行分析的过程。在填充因子FF不变的前
准确细致的施工过程仿真计算是大跨度混凝土斜拉桥施工监控的关键问题之一,它可以为大桥各阶段的施工监控提供理论依据。根据崖门大桥主梁施工工艺的特点,建立了牵索挂篮施工模
介绍了深水桩基桩头涌水病害发生机理、形成原因,对治理方法作了分析比选,侧重于旋喷法原理的应用和详细的操作过程说明。
<正>薯蓣皂苷元(diosgenin,Dio)是从薯蓣属植物的根茎中提取出来的一种植物甾体化合物,是薯蓣皂苷的水解产物,在薯蓣属植物中有着丰富的含量。传统中医学认为,薯蓣属植物具有
人类的历史,是一部关于迁徙、漂泊、探索的发展史,即使在定居生活出现之后,人类也从未停止过出行的脚步。在现代社会,人们居有定所已无须漂泊,但内心仍然具有了解未知与探索远方的原始本能,当定居生活成为日常,旅游就成为了现代人潜意识中迁徙情结的必要补充和代偿。所有游客对于远方的探索,必然会产生客源地文化与目的地文化间的跨文化交流。关于跨文化旅游这一研究领域,目前已有的研究成果,多是以旅游者跨越国界为区分的
以改性粉煤灰为吸附剂处理含铬废水,考察了不同质量分数氢氧化钠改性粉煤灰对铬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使用20%氢氧化钠改性的粉煤灰对10mg/L的含铬废水进行处理,吸附时间为120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