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科专用防PICC拔管病号服的设计与应用

来源 :中国乡村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uyingxiangsui19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神经科患者症状多样,常伴有多功能障碍,如意识、认知、行为等障碍,对于经外周静脉穿刺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留置患者,使用传统衣身宽大、袖口宽松的病号服,会出现自行拔除PICC的不良事件[1].为此,笔者在传统病号服基础上设计了防拔管新型病号服,并于2019年9月应用于临床,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rn1 材料与方法rn1.1 材料 新型病号服材料包括传统病号服、白色纯棉布、纽扣、剪刀、缝线.
其他文献
目的 观察“Y”形切口皮瓣联合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治疗耳廓瘢痕疙瘩的效果.方法 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该院收治的耳部瘢痕疙瘩患者45例,均行“Y”形手术切口,核心切除瘢痕疙瘩及修复瘢痕表面皮瓣,术后1周拆线,术后10天在耳廓瘢痕手术部位皮下首次注射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30天后再注射1次,共注射两次.结果 患者术后切口均获Ⅰ期愈合,其中耳廓皮肤术区局部色素沉着,瘙痒、红斑2例,术后6个月内逐渐恢复正常,余病例均在1年内耳廓术区皮肤平坦,无瘙痒、红斑,无瘢痕疙瘩复发.结论 采用“Y”形切口行
目的 分析精神科全封闭式病房住院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为临床诊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精神科全封闭式病房收治的患者7446例的临
目的 观察四针法与五针法在狂犬病Ⅲ级暴露人群中的应用情况.方法 选择该中心2019年3—11月收治的狂犬病Ⅲ级暴露患者228例,按自愿选择免疫接种方法分为观察组116例与对照组112例.观察组选择四针法,对照组选择五针法.统计两组随访6个月的存活情况、不良反应及疫苗接种缺失情况.结果 两组均存活.四针法完成狂犬疫苗接种的费用为372元,低于五针法的465元.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6.2%)与对照组(33.9%)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疫苗接种缺失率(6.9%)低于对照组(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