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江苏卷名师下水作文展播

来源 :新作文·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lpp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真题回放】
  花自语,鸟有语,生活处处有语言。生命也可以用语言来解读,雕塑、基因……都可以用语言来传递。语言丰富生活,语言诠释生命,语言传承文明。
  请根据所给材料作文,自己拟题,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
  【名师下水】
  听听云语
  黄厚江
  小时候,特别崇拜父亲。因为他不仅什么农活都做得好,而且能够看天气。一早起来,他说,今天要下雨。中午果然就下雨了。晚上从地里回家,他说,明天天不好,不要晒麦子。果然第二天阴天,还偶尔飘几滴雨星。我问他怎么知道的,他说,看天呗。问他怎么看,“早看东南,晚看西北”。再问他怎么看,他便不再言语,一转身干自己的活去了。
  后来读到《看云识天气》,明白了父亲看天其实就是看云。而且还是知道了什么卷云,什么卷积云,什么高积云,也了解了更多的看云的知识,可惜现在都不记得了。
  读书渐渐多了一点,发现真正能懂得云的语言的不是科学家,而是诗人。诗人才是最能读懂云的语言的人,真正理解云的内心世界的人。写云的诗句实在太多了,每一句都是诗人和云的对话。是诗人和云的倾诉,也是云和诗人的应和。“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每一句都能听到诗人和云的对语。就连刘邦也能唱出“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如果没有飞扬的云,真不知道他如何把那种得意表现出来,是云告诉他该怎么得瑟。几乎找不到没有写过云的诗人,可见云是最解诗心的。而我以为心和云最相近的是李白,似乎他很多诗都写到了云。而那句“浮云游子意”则最为我叹服。云就是游子,云就是诗人,诗人就是云。
  我也是喜欢看云的人。小时候,出门总是步行,头顶上那片云常常伴我走很远的路。由于种种原因,近年来经常要坐飞机,在飞机上看云,成为我的一个乐趣。天上的云彩,真是千变万化,奇幻不已,可以呈现出世间的一切。有时候如波涛汹涌的大海,有时候如细波微荡的湖面,有时候如刚翻过的田垄,有时候又是茫茫雪原,有时候是执手分别的恋人,有时候是铁骑突出的战场……更多的时候它就是一个演员,一会儿是黑脸的包公,一会儿是白脸的曹操……
  你心中有什么它就有什么,你心中想什么它就会演什么。这时候,云就是你最好的侣伴。
  有一段时间,很多事情令我心绪不畅。看着天上的云扮演的各种角色,我似乎明白了它们在和我说什么,不禁豁然很多。这时,一片云朵,变幻着身形,在舷窗外不远处伴着飞机在飞。我觉得,它总有什么话要我说。是的,巧云未语,但我已经听到了它要和我说的话。那飘逸的身姿,其实把什么都说得很清楚了:“浩浩天穹,你我都是一片云。”我明白了:“人生如浮云”,不是消极,不是沉沦,更是洒脱,更是放下。看着它舞动曼妙的身姿,翩然飞去,我笑了,也看到了它俏皮的眼神。
  能听云语,便知天,知人,知农事。
  万物有语,唯智能懂。
  下水感悟:
  2018年高考作文题出炉,不少同行下水写作。有人问我:如果你写,写什么怎么写?我说我会写云。于是在上班的路上,完成构思,一进办公室便匆匆完成。用时已经超过一个小时。可见学生考场写作真的不容易。能出佳作者,既是功夫所至,也是天赋其才。
  且听花语
  钟 亮
  你可曾聽见花的语言?盛开即开口言语,花瓣是排比,花香是暗喻。
  我想:人与花之间,自有解语之密码吧,能参悟青春与生命的真谛,融通爱与美的玄机。
  犹记东坡居士爱海棠花开,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我常常想:深夜静谧,诗人与海棠,会用怎样的语言深夜对谈?很多年以后,川岛康成深夜见海棠花未眠,于是勉励自己“要活下去”。我们尽可以揣摩:花对作家又说了怎样的肺腑之语?花之语,原来有这样的激励生命的力量。
  800年前,诗人袁枚怎么就听懂了那小小的苔花的自白——“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我想,一个好诗人,绝不仅仅是用文字写诗,更是用生命在写诗,与万事万物保持着感应和交流,珍视每一对花开告知的真切生命体验。一朵花语,赋予多少人以自信和自强不息的源泉。现在网络有句流行语“你若盛开,清风自来”,可以说和苔花精神一脉相承。只是我觉得苔花更自在更骄傲些:只要盛开了,哪管阳光清风来不来?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心里处处阳光,生命就时时青春盎然!
  花语即人语,景语皆情语!读花,也是读自己;和花对话就是和心对话,花和人都用语言分享着生命的秘密。毕淑敏说:“你必得和日月星辰对话,和江河湖海晤谈,和每一棵树握手,和每一株草耳鬓厮磨,你才会顿悟宇宙之大、生命之微、时间之贵、死亡之近。”是的,在每一次聆听和对话中更深地参透生命,更深地懂得生活,更好地做自己。
  经过一棵开花的树,席慕蓉读到的是“朵朵都是前世的盼望”,是对前世今生美好情缘的一份渴求;惊艳于悬崖边的一片百合,林清玄读懂的是“我要开花,全心全意地用开花来证明自己”的心语;宗璞经过紫藤萝瀑布,读懂的是“花与人都各有各的不幸,但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在紫色花语中油然而生的是精神的宁静和生的愉悦。
  而我,经过院子里那架灰褐色的枝枝蔓蔓的紫藤,却多少次都匆匆经过,从来不曾听到只言片语。直到今年五月的一天清晨,见满架紫藤繁花烂漫倾泻而下。我也不由得停下了脚步,凝神静听紫藤花“我在开花”的尽情宣泄。她仿佛是素来简朴隐忍的女子,一直把灰褐色的枝蔓隐藏在花叶的深处,悄悄沉积着风霜雨露,而今突然捧出满腹锦绣,一朵一朵都是诗意烂漫的高声诵读。这韬光养晦的女子,用一串一串紫色的诗句告诉了我很多很多——
  花一朵一朵地诉说,我一朵一朵听着。你推心置腹地说吧,我愿用心用情地聆听。亲爱的你,是否偶尔也停下脚步,聆听花语,也聆听心灵。
  下水感悟:
  高考题目一发布,众多题目中最有感的是江苏题目。材料中“花自语,鸟有语,生活处处有语言”一下子击中内心,提示语中“花自语”给了我打开思路的捷径,因为我写过与花对话的随笔,平时的生活观察、读书积累、人生感悟可以调动输入。
  作为考试下水文,当然还要关注导向,严谨细致审题。我注意到材料最后几句结论性的话语“语言丰富生活,语言演绎生命,语言传承文明”,所以行文就注意紧扣这一主题,从“花解语,人知音”的角度来写,从花语中感悟生命。
  定下标题为《且听花语》,从花语中,读花更读自己,读花也读生命的美丽。
其他文献
原来读过一首叫作《致郭襄》的小诗:“我走过山的时候山不说话,我路过海的时候海不说话,我骑着的毛驴一步一步嘀嘀嗒嗒,倚天剑伴我走天涯。大家都说我因为爱着杨过大侠,才在峨眉山上出了家,其实我只是爱上了峨眉山上的云和霞,像极了十六岁那年的烟花。”郭襄是侠义之后,虽然失去了她的杨过,却终成峨眉派的一代宗师。我们亦如此,失去一些,得到一些,终其一生,寻寻觅觅,或冷冷清清,十年寒窗无人问;或春风得意,一举成名
期刊
浪,拍打着江的两岸。长江一如既往地展现它壮阔的美丽。这份美丽有些许的冰冷。就在不久前,这条美丽的大江,吞噬了15条鲜活的生命。  10月28日,一乘客错过站台,情绪激动,便与司机发生争执,悲剧,便在桥上发生了。  这一则新闻一被爆出便引发了热议,即使事故的后果许多人已知晓,但悲剧并没有停止。在事故发生20天以来,仅被报道的类似消息,便有近二十起。这意味着,这件事并不是个人的道德问题,而是社会上的一
期刊
原诗  秦风·无衣  作者:佚名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注释  1.兴师:起兵,“兴”组词“兴起”,取“起”意;“师”,同意解“兵”。“兴师”即“起兵”。  2.泽:通“襗”,内衣,如今之汗衫。  3.甲兵:组词理解,铠甲与兵器。  鉴赏  有的说这是一首战
期刊
【真题再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919年,民族危亡之際,中国青年学生掀起了一场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  1949年,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新中国青年投身于祖国建设的新征程。  1979年,“科学的春天”生机勃勃,莘莘学子胸怀报国之志,汇入改革开放的时代洪流。  2019年,青春中国凯歌前行,新时代青年奋勇接棒,宣誓“强国有我”。  2049年,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
期刊
悄然乱了你的发  却不见你的心  墙角的陌阳花  看穿了场场潇潇  在莫言的记号里  忽然忽然  出现你的样子  途經当年的村庄  多年之后  深深的印记中  还是当时的温度  烟光隐去欢颜  流年淡了无眠  如水去  似从前  一段深深旧梦轻轻呢喃在耳边  就算心如磐石也会痛在一瞬间  恍惚间  你的温柔轻划过侧脸  我用一生将所有留恋  诗路心语:  “回忆这东西若是有气味的话,那就是樟脑的香
期刊
朱海全同学:  你好。很感谢你的提问。你的问题是一个大问题,却也是高一新生最容易遇到的问题,对高中作文训练,你还摸不着头脑。我作为一名编辑,多年看作文、研究作文,想把关于高中作文写作的几点感受分享给你。  1.成长:发现生活、表达生活与重复生活。  写作是对自我的表达,它与人的成长是紧密相连的。《新作文》开设有小学、初中、高中版。在长期的审稿与交流碰撞中,我们得出了一个结论:小学生在发现生活,初中
期刊
挥毫且作,是日月同化其作;纵笔而书,则天地亦为之书。适其唯了其生而为之,毋言饰之或不饰,休论韵妙或无韵,唯其书罢,则其心亦凛凛然居之上位,昭然于世。故其书也,则其生也,换言之——我书,故我在。  作为生存于文字之中的一员,无为如我,也意识到了“书”之重——毫不夸张地说,“书”的本职,抑或本质,都是这个世界的灵魂所寄托的躯体。文明本身,也不过是产生了“书”,并为其缔造的副产品。而于世界本原的问题中彳
期刊
你可曾想过成为一只三栖动物?反正我想过。  奔跑在开阔的田野上,在青青草地上像只慵懒的猫咪一样翻滚,我想,我爱这种沉稳厚重的感觉。  可当我立于静静的码头,面对远方的水天一色,我又想化作大海中的一尾鱼,徜徉其间,感受它的包容浩渺。  而当我学习之余,揉着酸酸的脖子抬头望天,瞅着轻快飛过的小鸟,又不禁做起一个天马行空的梦,在天空翱翔。  如此,你是否也浮想联翩,心动不已呢?它的好处其实不止于此。  
期刊
细品《平凡的世界》,已逝去的作家路遥用朴实的笔触塑造了一批平凡的人物,但却展现了一代人不平凡的内心世界,带给我们不平凡的精神洗礼。  孙少平只是一位生于双水村的普通农家子弟,他出身卑微,经历了无数的困苦,但他不甘囿于狭小的天地,渴望改变自己。  贫穷的孙少平在高中时代认识了田晓霞,晓霞会常借书和报纸给少平看,慢慢地,书成为少平贫瘠生活的伴侣,滋养着他的精神世界。他成熟,不随波逐流,总有自己的见解,
期刊
掐指一算,今天距离2018年高考结束正好有两个月。狂欢两个月后的今天,再度回望埋头奋笔的高三一年,竟发现其间的每一个画面仍清晰如昨日。难怪都说高三虽是密度最大、最苦最累的一年,却也是每个人经年之后最难以忘怀的一年。而一些学习过程中悟出的心得,也借此和大家分享一下。  一、关于自主学习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孔夫子的这句话相信大家早已耳熟能详,意思大概是不到一个人努力想弄明白而不得的程度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