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道教源地
在遥远年代的史书中,鹤鸣山被称为鹄鸣山,属岷山山脉,海拔约1 000米。
鹤鸣山在古代号称剑南四大名山之一,与峨眉、青城齐名,原因何在?答案虽多,重点有二:首先这里被公认为中国道教的发源地;其次据说是因此山“山形似鹤、山藏石鹤、山栖仙鹤”,而这也正是鹤鸣山山名的由来。抵达鹤鸣山的第一天,我就在当地人指点下仔细观看鹤鸣山的山形,虽然能看出“起伏轩翔”之状,但却始终无法——指出鹤头、鹤身、鹤尾的所在,而旁人大多言之凿凿,让我很是遗憾。
根据史书记载,张道陵本名张陵,字辅汉,沛国丰邑人(今江苏丰县),为汉代留侯张良的八世孙。这个在日后深刻影响了中国人内心世界的人,于公元34年正月十五夜出生在天目山。他7岁时已经能够领悟老子《道德经》中的奥义,后来成为太学书生,通晓天文、地理、诸子、五经。公元59年,26岁的张道陵出任巴郡江州(今重庆)令,但不久之后就弃官而去,隐居于今天洛阳附近的北邙山。本来就有志于黄老之道的张道陵,是否在遍布墓冢的北邙山悟出了什么,如今已无法知晓,但可以确定的是,张道陵此时已然完全断绝仕宦之念,所以不管是汉章帝还是汉和帝的征召,他全都辞而不就。
此后的事迹,按照南怀瑾先生在《中国道教发展史略》中的描述,晚年张道陵忽然感叹读书无益于年命之事,开始潜心研习长生之道,并自称得到了黄帝的九鼎丹书。因无资财合药炼制,又听说蜀人纯厚、易于教化,所以就携弟子入蜀,最终来到鹤鸣山中。张道陵在鹤鸣山著作道书二十四篇,正式创立了“正一盟威之道”,后世更被广泛地称为“正一道”或“天师道”。
在史书《三国志·张鲁传》中,相关的记载大致相似,只不过角度不同:“张陵客蜀,学道鹄鸣山中,造作道书以惑百姓,从受道者出五斗米,故世号米贼。”因此,张道陵创建的“正一盟威之道”也称为“五斗米道”。
但一直要到300年后的公元5世纪时,著名道士寇谦之出世,“道教”这一名称才得以确定,并尊奉撰写《道德经》的李耳为教主。
公元1 56年,1 23岁的张道陵和夫人雍氏升仙而去,儿子张衡继承了他的事业。张衡死后,张衡的儿子张鲁继续行道,并将其发扬光大。据《三国志·张鲁传》记载,张鲁行道的时期,已经据有东川,他设官置吏,几乎成为一路诸侯,对于当时四川的政局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南怀瑾先生认为张鲁“实为中国历史上施行地方宗教政治的第一人”。
后来,张道陵的子孙又迁居到了江西龙虎山,自宋元以降,历代都封号尊之为天师,世代相袭,几乎可以和山东曲阜的孔氏世家相媲美。
然而处处仙踪的鹤鸣山,如今还能寻到张道陵的遗迹么?
探秘天谷洞
鹤鸣山的后山,有一条通向山顶的小路。将近2000多年前,张道陵大概就从这里攀上山顶的天谷洞去潜心修炼。2008年4月的一天,黄理明道长也是沿着这条小径,把我带到了天谷洞。
此时正值4月,蜀中处处春花烂漫。虽然天阴欲雨,但穿行在葱郁的林木和花草间,依然备觉舒爽。从山顶极目四望,远处村庄星点,一条蜿蜒的公路在林木掩映下时隐时现,加上四处淡淡的雾气,的确有如八仙境之感。
《大邑志·仙释》载:“汉永寿二年,陵自以功成道就,乃于半岩跃入石壁中,自岩顶而出,因成两洞,上日竣仙洞,下日平仙洞。”眼前的天谷洞,高悬在山顶的一堵峭壁之上,洞口高约两米,宽不过3米。从峭壁脚下向上攀登,手脚并用爬过一条仅容一人勉强通过的“阶梯”,战战兢兢进入天谷洞。入洞才发现别有洞天,仿佛由小门进入一个相对宽敞的“厅堂”,而此简陋之极的“厅堂”又分别向左右各伸出一条隧道。隧道内透着一股潮湿的味道,向里面望去感觉深不可测。黄理明道长说,沿着左边的隧道一直向前,可以进入另一个宽大的“厅堂”,应该就是当年张道陵修炼的场所——当然,那隧道十分狭窄,得爬着才能进去。
《大邑志》的记载虽然虚实难辨,但天谷洞中却的确发现了张道陵的遗迹。2D00年8月初,道士谢清亮清理天谷洞时,在洞中的淤沙中发掘出一通石碑,上书“正一盟威之道”六个汉隶大字,落款“张辅汉”。
屈指算来,此时距张道陵在鹤鸣山创立道教已有将近2000年,倘若这天谷洞中出土的石碑真是张道陵所刻,估计也是他留存至今的惟一遗物了。
张道陵从天谷洞出来1 000多年后,这里迎来了另一位著名道士——张三丰。1392年,张三丰因仰慕张道陵,前来鹤鸣山天谷洞炼丹修行。1407年,崇尚道家的明成祖朱棣听说张三丰在鹤鸣山修道,随即遣派礼部尚书胡荧前来鹤鸣山迎请。张三丰避而不见,胡焚只好苦苦守候,直到后来埋骨鹤鸣山中。但朱棣并未死心,数年后的一个初春,朱棣亲手书写了一道御旨交给龙虎山道士吴伯理,让他继续前往蜀中迎请张三丰。然而,吴伯理也未见其踪影,只好在鹤鸣山的山麓修建了一座迎仙阁,以期能在某一天遇见张三丰。后来,一直隐遁不见的张三丰在南岩的石壁上留下了“三丰隐者谁能寻,九室云崖深更深”的诗句。也就是说,前来寻访的人并未见到张三丰。
但另有说法是吴伯理最终见到了张三丰,并得到如下回应:“自古天子未有成神仙者,汝还奏,唯求勤政爱民,为太平天子,天下受赐,幸甚矣!”张三丰并未给当朝皇帝面子,不过叮嘱告诫了几句就将其打发了。
一代高道张三丰在鹤鸣山的修行,为这座剑南名山平添了如许传奇色彩,引得天下慕道之人顶礼膜拜。到了清朝康熙年间,鹤鸣山道观成为全真龙门丹台碧洞宗道场,但道观历来主祀祖天师张道陵,从未变更。
道可道,非常道
隐现在葱郁山林中的鹤鸣山道观符合大多数人对道教官观的想象,清静、幽雅、神秘。观中的建筑完全根据山势的高低起伏而建,正应和了道教提倡的“道法自然”。道教认为,修证“道法自然”的过程,就是师法自然的清静无为,无论修证炼功,还是在日常生活之中,只须让一切自然地运变流行,不假造作,自由自在。
对“道法自然”的遵循不仅体现在道教的教义、道观的建筑等大的层面,还体现在道士的日常生活之中。道士的闲散、自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甚至让我觉得惊讶,但在道教看来,这也许正是师法自然的必经之途。
当然,对“道法自然”的理解远非如此简单,对于芸芸大众来说,要理解这四个字,必须首先弄明白“道”是什么。鹤鸣山道观的山门上,刻有一联,上联是“道可道,非常道”,下联是“名可名,非常名”。这两句道家名言出自《道德经》的开头,几乎可以视作中国人思想的源泉。这两句话十分晦涩难懂,尤其前者:可以用语言表达的“道”,就不是永恒的“道”。这句类似谜语和箴言一般的话引发了后世无数的解读方式,有人甚至将“道”和“语言”的关系描述为鸡蛋和蛋黄一一蛋黄在鸡蛋内部,永远无法看到完整的鸡蛋,所以蛋黄永远无法描述它所在的鸡蛋。 也就是说,道是万物之源泉,在所有事物之前,它自身不被创造但却创造世间所有。那么,道又如何创造万物呢?《道德经》第42章说出了答案: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有人解释说:道是无极;无极生太极,即一(混沌);太极生两仪(阴阳),即二;两仪生三才(天地人),三才生四象,四象生五行……生生不息,而成万物。
英国著名宗教学家约翰-鲍克教授在解读这句更加令人费解的经典名言时则说,为了把所有事物从道中产生出来,道首先变成了气,这是一种被高度集中起来的能量,道教称之为“太一”,即最高的惟一的真神。然后太一又产生了两种相互对立的能量——阴与阳,人们在宇宙间的许多事物中都可以看到这两种能量,比如男女、轻重、太阳和月亮、河流的南岸和北岸。在道教看来,人们能够在阴阳二元论中理解全部生活,当然,人的全部聪明智慧并不在于控制这二元,而是发现并遵循它们之间运动的规律——即“无为”,道教正是通过“无为”的方式与道展开轻松愉快、自然而然的活动。
终于,二生成了三。随着三的诞生,道教打通了教导世人寻找终极真理的道路。道教的最终目的是什么?中国古代的无数典籍中给出了答案,即像传说中张道陵在鹤鸣山飞升一样,成为神仙。
“仙”字由“人”和“山”构成,那么如今在鹤鸣山修炼的道士们又如何看待修道的目的呢?我问过好几位,没有人谈及成仙之事。比如黄理明道长就告诉我,她的目标是轻松、自在、明白地活着,而最终目的是做到自度而度人。
向道之路
鹤鸣山道观现有乾道、坤道共30多人,是自1 987年6月道观开放以来人数最多的时期。鹤鸣山为清静幽雅之地,与外面喧嚣的俗世相比,时间在这里似乎也缓慢了许多,然而寒来暑往,道士们惯于山中缓慢的节奏,无数时光早已倏然而过。
黄理明道长是我在鹤鸣山道观接触最多、讨论话题也最深入的一位坤道(道教称女道士为坤道,称男道士为乾道)。和大多数道士的沉静、内敛相比,她显得有些过于活泼,在一群道士中间十分特殊。但是大家显然并没有认为她有什么不同,或许尊重每位道士的个性也是道法自然的一种表现。
她的办公室与我所住的客房在同一座建筑里,我曾多次前去拜访。如大多数世俗中人一样,当我第一眼看到她办公室中的电脑、打印机、传真机等“现代化”的设备时,感到一阵惊讶。事实上,道观虽是出家静修之地,但毕竟也要与时代合拍,手机、电脑、互联网之类工具进入道观,完全在情理之中,世俗人的大惊小怪多半是因误解和想象而生。
今年29岁的黄理明道长俗家在四川省巴中市。在出家之前,她的经历非常简单,就像一杯白水,几乎没有任何值得书写之事。20世纪的最后一年,她中学毕业,在一个很小的书店里打工,但仅仅三个月之后,她就回家了,并且在家里一直待了一年多。大概就是在这段时间,未来的黄理明道长开始考虑人生、信仰、痛苦与归宿等等命题。对于任何人来说,这些问题都显得过于宏大,人类在几千年的岁月中一直都在思考这些问题,但并没有多少人能够真正把它们想明白。她看着身边人们的欢乐悲哀、生老病死,感到这些庸常的日子是如此可悲;而到大限来临时,纵然千般痛苦、万般不舍,也不过是有人伤感,有人麻木,“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
2001年冬天,黄理明道长的姐姐离开家乡巴中,远赴大邑鹤鸣山道观出家成为一名道士。关于姐姐出家的原因,黄理明道长不愿多说,但这件事显然对她的触动非常大。长久以来一直思考的诸多问题在此时开始向另一个方向倾斜——也许只有在红尘之外的山林庙宇中,人才可以得到解脱,才可以摆脱那些问题的纠缠。一丝出世的念头逐渐涌上心头。几个月之后,2002年春天。她追随姐姐的足迹来到了鹤鸣山。
可以想象,一家两姐妹都选择出家成为道土,在家乡巴中必定会成为一个议论的话题。许多人都觉得女孩子年纪轻轻却出家为道,非常可惜。但她们的母亲是个有信仰的人,她支持并尊重女儿们的选择。在另一个层面,她也觉得女儿们出家做道士,生活不会太辛苦。
整整六年之后的春天,当黄理明道长在鹤鸣山上向我讲述这些往事的时候,她收起了平日的活泼欢快,脸上现出一种沉静的神色。她说:“许多人问我为什么出家,我就告诉他们,没有什么特别的原因,就是一种缘分。”
刚出家的那段时间,她所做的都是些道观安排的庙务,一样的琐碎和重复。一两年过后,她的心态出现了一些波动,总感觉有些事、有些人给她造成了烦恼,比如道观或者某个道士处理某些事情的方法。她曾经有过一些迷惘,但当一位老师告诉她“要把莲花送给别人”之后,她觉得自己豁然开朗了,那些烦恼也随之慢慢烟消云散。
强大的世俗力量是出家的最大阻力,也是考验一个人信仰是否虔诚的第一关。对于所有道士来说,在他正式改装的时候,他已经通过了这一关。但真正的考验在后面——大多数道士每天所做的就是值殿、打扫殿堂卫生和做法会,至于玄门早晚功课自不,必说,是每个道士必须做的。经年累月的重复工作,也许某些道士忍受不了其中的寂寞枯燥,便还俗了。
黄理明道长告诉我,在鹤鸣山道观,很少有还俗的道士。“倘若有人还俗,那是因为他修道的根基浅,抵御不了红尘的诱惑。”
旅游 资讯
鹤鸣山所在的大邑县,距成都市区仅50公里。从成都金沙车站乘汽车。可以直达大邑,需时约1个小时,票价十多元。鹤鸣山道观就在大邑县城西北12公里鹤鸣乡三丰村。
若去大邑只为鹤鸣山,则无需住宿。从成都早去晚回即可。若要住宿,可在县城选择,有二星级的,较好。高档住处,可前往花水湾,有温泉宾馆。
鹤鸣山道观中有客房。但较少。而且讲究很多,男女不要同宿。可在道观中吃素餐,体验一下道士的生活。山下的“道源圣城”虽然壮观,却是新建筑。最好去山上道观中多待些时间。道家清静之地,请勿喧闹,与道士交谈。更需尊重对方的信仰。不让拍照的地方,不要强行拍照。
大邑有很多值得旅行的地方,比如西岭雪山、雾中山、刘氏庄园等处,时间充足的话。不妨多流连几日。
在遥远年代的史书中,鹤鸣山被称为鹄鸣山,属岷山山脉,海拔约1 000米。
鹤鸣山在古代号称剑南四大名山之一,与峨眉、青城齐名,原因何在?答案虽多,重点有二:首先这里被公认为中国道教的发源地;其次据说是因此山“山形似鹤、山藏石鹤、山栖仙鹤”,而这也正是鹤鸣山山名的由来。抵达鹤鸣山的第一天,我就在当地人指点下仔细观看鹤鸣山的山形,虽然能看出“起伏轩翔”之状,但却始终无法——指出鹤头、鹤身、鹤尾的所在,而旁人大多言之凿凿,让我很是遗憾。
根据史书记载,张道陵本名张陵,字辅汉,沛国丰邑人(今江苏丰县),为汉代留侯张良的八世孙。这个在日后深刻影响了中国人内心世界的人,于公元34年正月十五夜出生在天目山。他7岁时已经能够领悟老子《道德经》中的奥义,后来成为太学书生,通晓天文、地理、诸子、五经。公元59年,26岁的张道陵出任巴郡江州(今重庆)令,但不久之后就弃官而去,隐居于今天洛阳附近的北邙山。本来就有志于黄老之道的张道陵,是否在遍布墓冢的北邙山悟出了什么,如今已无法知晓,但可以确定的是,张道陵此时已然完全断绝仕宦之念,所以不管是汉章帝还是汉和帝的征召,他全都辞而不就。
此后的事迹,按照南怀瑾先生在《中国道教发展史略》中的描述,晚年张道陵忽然感叹读书无益于年命之事,开始潜心研习长生之道,并自称得到了黄帝的九鼎丹书。因无资财合药炼制,又听说蜀人纯厚、易于教化,所以就携弟子入蜀,最终来到鹤鸣山中。张道陵在鹤鸣山著作道书二十四篇,正式创立了“正一盟威之道”,后世更被广泛地称为“正一道”或“天师道”。
在史书《三国志·张鲁传》中,相关的记载大致相似,只不过角度不同:“张陵客蜀,学道鹄鸣山中,造作道书以惑百姓,从受道者出五斗米,故世号米贼。”因此,张道陵创建的“正一盟威之道”也称为“五斗米道”。
但一直要到300年后的公元5世纪时,著名道士寇谦之出世,“道教”这一名称才得以确定,并尊奉撰写《道德经》的李耳为教主。
公元1 56年,1 23岁的张道陵和夫人雍氏升仙而去,儿子张衡继承了他的事业。张衡死后,张衡的儿子张鲁继续行道,并将其发扬光大。据《三国志·张鲁传》记载,张鲁行道的时期,已经据有东川,他设官置吏,几乎成为一路诸侯,对于当时四川的政局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南怀瑾先生认为张鲁“实为中国历史上施行地方宗教政治的第一人”。
后来,张道陵的子孙又迁居到了江西龙虎山,自宋元以降,历代都封号尊之为天师,世代相袭,几乎可以和山东曲阜的孔氏世家相媲美。
然而处处仙踪的鹤鸣山,如今还能寻到张道陵的遗迹么?
探秘天谷洞
鹤鸣山的后山,有一条通向山顶的小路。将近2000多年前,张道陵大概就从这里攀上山顶的天谷洞去潜心修炼。2008年4月的一天,黄理明道长也是沿着这条小径,把我带到了天谷洞。
此时正值4月,蜀中处处春花烂漫。虽然天阴欲雨,但穿行在葱郁的林木和花草间,依然备觉舒爽。从山顶极目四望,远处村庄星点,一条蜿蜒的公路在林木掩映下时隐时现,加上四处淡淡的雾气,的确有如八仙境之感。
《大邑志·仙释》载:“汉永寿二年,陵自以功成道就,乃于半岩跃入石壁中,自岩顶而出,因成两洞,上日竣仙洞,下日平仙洞。”眼前的天谷洞,高悬在山顶的一堵峭壁之上,洞口高约两米,宽不过3米。从峭壁脚下向上攀登,手脚并用爬过一条仅容一人勉强通过的“阶梯”,战战兢兢进入天谷洞。入洞才发现别有洞天,仿佛由小门进入一个相对宽敞的“厅堂”,而此简陋之极的“厅堂”又分别向左右各伸出一条隧道。隧道内透着一股潮湿的味道,向里面望去感觉深不可测。黄理明道长说,沿着左边的隧道一直向前,可以进入另一个宽大的“厅堂”,应该就是当年张道陵修炼的场所——当然,那隧道十分狭窄,得爬着才能进去。
《大邑志》的记载虽然虚实难辨,但天谷洞中却的确发现了张道陵的遗迹。2D00年8月初,道士谢清亮清理天谷洞时,在洞中的淤沙中发掘出一通石碑,上书“正一盟威之道”六个汉隶大字,落款“张辅汉”。
屈指算来,此时距张道陵在鹤鸣山创立道教已有将近2000年,倘若这天谷洞中出土的石碑真是张道陵所刻,估计也是他留存至今的惟一遗物了。
张道陵从天谷洞出来1 000多年后,这里迎来了另一位著名道士——张三丰。1392年,张三丰因仰慕张道陵,前来鹤鸣山天谷洞炼丹修行。1407年,崇尚道家的明成祖朱棣听说张三丰在鹤鸣山修道,随即遣派礼部尚书胡荧前来鹤鸣山迎请。张三丰避而不见,胡焚只好苦苦守候,直到后来埋骨鹤鸣山中。但朱棣并未死心,数年后的一个初春,朱棣亲手书写了一道御旨交给龙虎山道士吴伯理,让他继续前往蜀中迎请张三丰。然而,吴伯理也未见其踪影,只好在鹤鸣山的山麓修建了一座迎仙阁,以期能在某一天遇见张三丰。后来,一直隐遁不见的张三丰在南岩的石壁上留下了“三丰隐者谁能寻,九室云崖深更深”的诗句。也就是说,前来寻访的人并未见到张三丰。
但另有说法是吴伯理最终见到了张三丰,并得到如下回应:“自古天子未有成神仙者,汝还奏,唯求勤政爱民,为太平天子,天下受赐,幸甚矣!”张三丰并未给当朝皇帝面子,不过叮嘱告诫了几句就将其打发了。
一代高道张三丰在鹤鸣山的修行,为这座剑南名山平添了如许传奇色彩,引得天下慕道之人顶礼膜拜。到了清朝康熙年间,鹤鸣山道观成为全真龙门丹台碧洞宗道场,但道观历来主祀祖天师张道陵,从未变更。
道可道,非常道
隐现在葱郁山林中的鹤鸣山道观符合大多数人对道教官观的想象,清静、幽雅、神秘。观中的建筑完全根据山势的高低起伏而建,正应和了道教提倡的“道法自然”。道教认为,修证“道法自然”的过程,就是师法自然的清静无为,无论修证炼功,还是在日常生活之中,只须让一切自然地运变流行,不假造作,自由自在。
对“道法自然”的遵循不仅体现在道教的教义、道观的建筑等大的层面,还体现在道士的日常生活之中。道士的闲散、自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甚至让我觉得惊讶,但在道教看来,这也许正是师法自然的必经之途。
当然,对“道法自然”的理解远非如此简单,对于芸芸大众来说,要理解这四个字,必须首先弄明白“道”是什么。鹤鸣山道观的山门上,刻有一联,上联是“道可道,非常道”,下联是“名可名,非常名”。这两句道家名言出自《道德经》的开头,几乎可以视作中国人思想的源泉。这两句话十分晦涩难懂,尤其前者:可以用语言表达的“道”,就不是永恒的“道”。这句类似谜语和箴言一般的话引发了后世无数的解读方式,有人甚至将“道”和“语言”的关系描述为鸡蛋和蛋黄一一蛋黄在鸡蛋内部,永远无法看到完整的鸡蛋,所以蛋黄永远无法描述它所在的鸡蛋。 也就是说,道是万物之源泉,在所有事物之前,它自身不被创造但却创造世间所有。那么,道又如何创造万物呢?《道德经》第42章说出了答案: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有人解释说:道是无极;无极生太极,即一(混沌);太极生两仪(阴阳),即二;两仪生三才(天地人),三才生四象,四象生五行……生生不息,而成万物。
英国著名宗教学家约翰-鲍克教授在解读这句更加令人费解的经典名言时则说,为了把所有事物从道中产生出来,道首先变成了气,这是一种被高度集中起来的能量,道教称之为“太一”,即最高的惟一的真神。然后太一又产生了两种相互对立的能量——阴与阳,人们在宇宙间的许多事物中都可以看到这两种能量,比如男女、轻重、太阳和月亮、河流的南岸和北岸。在道教看来,人们能够在阴阳二元论中理解全部生活,当然,人的全部聪明智慧并不在于控制这二元,而是发现并遵循它们之间运动的规律——即“无为”,道教正是通过“无为”的方式与道展开轻松愉快、自然而然的活动。
终于,二生成了三。随着三的诞生,道教打通了教导世人寻找终极真理的道路。道教的最终目的是什么?中国古代的无数典籍中给出了答案,即像传说中张道陵在鹤鸣山飞升一样,成为神仙。
“仙”字由“人”和“山”构成,那么如今在鹤鸣山修炼的道士们又如何看待修道的目的呢?我问过好几位,没有人谈及成仙之事。比如黄理明道长就告诉我,她的目标是轻松、自在、明白地活着,而最终目的是做到自度而度人。
向道之路
鹤鸣山道观现有乾道、坤道共30多人,是自1 987年6月道观开放以来人数最多的时期。鹤鸣山为清静幽雅之地,与外面喧嚣的俗世相比,时间在这里似乎也缓慢了许多,然而寒来暑往,道士们惯于山中缓慢的节奏,无数时光早已倏然而过。
黄理明道长是我在鹤鸣山道观接触最多、讨论话题也最深入的一位坤道(道教称女道士为坤道,称男道士为乾道)。和大多数道士的沉静、内敛相比,她显得有些过于活泼,在一群道士中间十分特殊。但是大家显然并没有认为她有什么不同,或许尊重每位道士的个性也是道法自然的一种表现。
她的办公室与我所住的客房在同一座建筑里,我曾多次前去拜访。如大多数世俗中人一样,当我第一眼看到她办公室中的电脑、打印机、传真机等“现代化”的设备时,感到一阵惊讶。事实上,道观虽是出家静修之地,但毕竟也要与时代合拍,手机、电脑、互联网之类工具进入道观,完全在情理之中,世俗人的大惊小怪多半是因误解和想象而生。
今年29岁的黄理明道长俗家在四川省巴中市。在出家之前,她的经历非常简单,就像一杯白水,几乎没有任何值得书写之事。20世纪的最后一年,她中学毕业,在一个很小的书店里打工,但仅仅三个月之后,她就回家了,并且在家里一直待了一年多。大概就是在这段时间,未来的黄理明道长开始考虑人生、信仰、痛苦与归宿等等命题。对于任何人来说,这些问题都显得过于宏大,人类在几千年的岁月中一直都在思考这些问题,但并没有多少人能够真正把它们想明白。她看着身边人们的欢乐悲哀、生老病死,感到这些庸常的日子是如此可悲;而到大限来临时,纵然千般痛苦、万般不舍,也不过是有人伤感,有人麻木,“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
2001年冬天,黄理明道长的姐姐离开家乡巴中,远赴大邑鹤鸣山道观出家成为一名道士。关于姐姐出家的原因,黄理明道长不愿多说,但这件事显然对她的触动非常大。长久以来一直思考的诸多问题在此时开始向另一个方向倾斜——也许只有在红尘之外的山林庙宇中,人才可以得到解脱,才可以摆脱那些问题的纠缠。一丝出世的念头逐渐涌上心头。几个月之后,2002年春天。她追随姐姐的足迹来到了鹤鸣山。
可以想象,一家两姐妹都选择出家成为道土,在家乡巴中必定会成为一个议论的话题。许多人都觉得女孩子年纪轻轻却出家为道,非常可惜。但她们的母亲是个有信仰的人,她支持并尊重女儿们的选择。在另一个层面,她也觉得女儿们出家做道士,生活不会太辛苦。
整整六年之后的春天,当黄理明道长在鹤鸣山上向我讲述这些往事的时候,她收起了平日的活泼欢快,脸上现出一种沉静的神色。她说:“许多人问我为什么出家,我就告诉他们,没有什么特别的原因,就是一种缘分。”
刚出家的那段时间,她所做的都是些道观安排的庙务,一样的琐碎和重复。一两年过后,她的心态出现了一些波动,总感觉有些事、有些人给她造成了烦恼,比如道观或者某个道士处理某些事情的方法。她曾经有过一些迷惘,但当一位老师告诉她“要把莲花送给别人”之后,她觉得自己豁然开朗了,那些烦恼也随之慢慢烟消云散。
强大的世俗力量是出家的最大阻力,也是考验一个人信仰是否虔诚的第一关。对于所有道士来说,在他正式改装的时候,他已经通过了这一关。但真正的考验在后面——大多数道士每天所做的就是值殿、打扫殿堂卫生和做法会,至于玄门早晚功课自不,必说,是每个道士必须做的。经年累月的重复工作,也许某些道士忍受不了其中的寂寞枯燥,便还俗了。
黄理明道长告诉我,在鹤鸣山道观,很少有还俗的道士。“倘若有人还俗,那是因为他修道的根基浅,抵御不了红尘的诱惑。”
旅游 资讯
鹤鸣山所在的大邑县,距成都市区仅50公里。从成都金沙车站乘汽车。可以直达大邑,需时约1个小时,票价十多元。鹤鸣山道观就在大邑县城西北12公里鹤鸣乡三丰村。
若去大邑只为鹤鸣山,则无需住宿。从成都早去晚回即可。若要住宿,可在县城选择,有二星级的,较好。高档住处,可前往花水湾,有温泉宾馆。
鹤鸣山道观中有客房。但较少。而且讲究很多,男女不要同宿。可在道观中吃素餐,体验一下道士的生活。山下的“道源圣城”虽然壮观,却是新建筑。最好去山上道观中多待些时间。道家清静之地,请勿喧闹,与道士交谈。更需尊重对方的信仰。不让拍照的地方,不要强行拍照。
大邑有很多值得旅行的地方,比如西岭雪山、雾中山、刘氏庄园等处,时间充足的话。不妨多流连几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