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历史上看,文化建设,即传承、创造育人的文化,可以说是办学的至高理想与成就。”无疑,学校文化建设是学校内涵发展的需要,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主阵地。
学校文化建设需要精心策划,细心培育。校长们要努力学习,了解学校的历史,挖掘学校的优秀文化传统,学习当前的形势和教育理论,认真思考办学思路,策划学校文化的建设,提出设想,和全校师生共同讨论,形成共识。同时,学校不仅要注重校园环境文化建设,还要通过课程建设丰富学校文化。由此,学校管理者精心设计,全体员工共同努力,用具体行动去诠释至高的教育理想。
从历史传承中创生学校文化
案例:
重庆市巴蜀小学诞生于20世纪三十年代,发展于社会主义新中国前进的进程中,腾飞于改革开放新时期和崭新的21世纪。多年来,学校文化建设已经走上一条合理的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有着自身独特的个性。为响应重庆市教委大力开展“特色学校建设年”的活动,巴蜀小学的领导班子和老师们进一步挖掘出自身的文化底蕴,结合现代的办学思想,通过对教育现状与学校实际情况的理性分析,学校精心整理出自己新的办学理念:与学生脉搏一起律动。
通过对学校办学历史的回顾反思,重庆市巴蜀小学提炼总结了多年来的办学经验和特色,结合现代化的办学思想,在全校师生共同讨论的基础上,学校确立了以“为学生办学 创思想型名校”的办学宗旨,以“公正 诚朴”为校训,以“手脑并用,德慧兼善”为育人目标,以“尊重共生,境界育人”为教风,以期海纳百川,博采众长,创独特之办学风格,巴蜀小学学校文化之底蕴益愈显深厚。
金色标点机构专家点评:
任何一所名校的学校文化都有一个积淀的过程,特别是底蕴丰富的学校文化更是长期积淀而成的。注意学校文化的积淀是学校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一所学校,不管历史长短,一路走过的历程都是一笔财富,都是一种不可再生的教育资源。著名红学家冯其庸先生说:“优秀传统文化就像‘母乳’,从小吃‘母乳’,公民才能感受到祖国母亲的温暖和亲情。感受到祖国母亲的伟大,才会更加热爱祖国。”因此,学校必须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中华民族精神,让历经岁月淘洗的经典和传统文化滋养师生心灵。
同时,学校要有正确而科学的办学理念,这种理念和思路既要相对稳定、持之以恒,又要能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赋之以新的内容。分析不少学校为何形成不了自己文化特色的原因主要是缺少主体理念,或者说主体理念不明晰。有些学校因为领导的变革,今天是这个理念,明天是那个理念,学校文化核心无法形成。也有的学校是办学理念不明晰,处于一种朦朦胧胧的状态。个别则是根本没有认真去思考,本身就没有主体办学理念,这就更不可能形成自己的学校文化核心。
从校园环境中彰显学校文化
案例:
成都七中育才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实施以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办学思想先进,各项管理高效,课程体系完善,教师队伍精良,教研气氛浓厚,学生发展生动,办学特色鲜明,校園环境优美的四川著名、国内知名的示范性学校。。学校坚持“为师生发展拓展广阔空间,追求最适宜学生的教育”的办学理念,进一步提出“坚持占领思想、文化、学术、人本的高地,实现新时期新境界的发展跨越”的教育主张。
七中育才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从净化、绿化、美化、文化化入手,把校园建设成了大花园。进入七中育才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竖立在校门广场正面的镌刻学校办学追求和核心价值“卓尔不群,大器天下”的雕塑墙。一条笔直的林荫大道上展示着学校从“墨池书院”开始的百年辉煌历史,被学校校长命名为“史诗大道”。道路两旁大树参天,花草青翠,繁花似锦,鸟语花香,潺潺溪流,犹如歌唱。宣传橱窗、新教学楼、行政楼、图书馆,与隐现于竹篁绿树之中的院士名人牌相映成趣,成为学子覃思精研、休憩身心的绝佳处所。在每一层楼的艺术大墙上,呈现着“人文育才”“科学育才”“生态育才”等展示学校育人特色的浮雕墙;在图书馆的楼道里,陈列着学生们创作的一幅幅书画艺术作品和世界历史文化遗产的图片简介;在校园里还精心设置了“墨池”“七里香长廊”等重要的历史遗址,让师生们在这些地方能感受到学校厚重的历史文化。
金色标点机构专家点评:
学校文化离不开物质环境,因为没有形态的文化和没有躯壳的灵魂一样是不存在的。校园环境是表层的外显的学校文化,是学校精神的外在体现,更直接的表现出学校文化的特色和内涵,是学校文化的窗口。
在学校文化建设当中,校园环境文化建设是至关重要的。它在学校发展中越来显示其独特的一席之地。学校环境的优美程度无疑成为现代学校文明的重要标志。环境设计通过营造优美、温馨且促学的气氛来激发学生的求学欲望,从而与课堂教学相互配合,相得益彰,这有利于形成良好的教学互动,有效提升教学效果。
校园环境作为一门隐性的课程,每天、每分、每秒都教育着周围有人。譬如:学校创设各种文化设施,悬挂张贴名人、名言挂图、展示学生书画作品;开辟外语角、知识长廊;分班级建设小绿地、小花池、小植物园等,使学校的每个墙壁、每块绿地、每个角落都成为会“说话”的老师,使学生随时地受到感染与熏陶,为师生员工提供良好的教育教学氛围。
学校的环境建设要以人为本,特别是要以学生为本。有些学校的建设只重视教室的安排,不注意学生活动场所的建设,如把运动场地安排在离教室很远的地方,不便于学生课间、课后的活动,学生没有活动场地,而学校的运动场地利用率又不高,这就不是以人为本的设计。
虽然校园环境建设在学校文化建设中是最为显现的,比较容易实施,但并不是有了标志、建了图书馆和网络就有了物质文化,必须注意开发物质中的“文化”精髓,做到将外显的物质和内隐的价值观统一,将直观冲击力和教育人文内涵统一。因而,学校既不能出现没有灵魂的物质载体,也不要期盼没有载体的灵魂,这是校园物质环境建设的基本原则。
从课程建设中丰富学校文化
案例:
在四川省成都市七中育才三圣分校每一个新生的书包里,都会有三本与其他学校不一样的书——《走进万圣园》《三圣花文化主题诗鉴》《三圣花卉栽培及常识》,这是学校在推进学校文化建设中出版的三本校本教材。在三圣分校“三圣树人,万贤育才”办学理念的指引下,学校确立了创建“毓英圣园”、实施“英华教育”、培育“优秀人才”的发展目标。学校班子带领师生们挖掘当地的“崇圣求贤”的文化资源,并把“圣贤文化”为学校的核心文化,通过建设丰富多彩的课程文化来落实学校的核心价值追求,同时从特色的课程文化建设中进一步丰富学校文化。
三圣人先后创建了“文化养性”课程、思维优化”课程、“才艺拓展”课程、“劳动历练”课程、“活力运动”课程等富有特色的校本课程。其中“文化养性”课程旨在通过圣贤文化浸润师生的高尚人格,以知行合一滋养师生的精神品性。在“文化养性”课程里,一是通过阅读德育读本,小故事、大道理,发人深省,催人自新;二是通过国学诵读,诵经典,明义理,沐馨德,懂礼仪;三是通过聆听圣贤故事,说生平、话传说,知人论世,沐浴圣贤光辉;四是通过史海拾贝,说人物、道史事,官修正史、稗官野史,鉴往事,考今世;五是通过畅游中国,塞外大漠、江南烟雨,北国风光、南国秀景,知名山、晓大川。
金色标点机构专家点评:
学校的办学理念主要依靠课程来实现。课程集中体现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课程是实施培养目标的施工蓝图。从某种意义上说,什么样的课程体系决定着培养出什么样的人才。因此,课程文化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课程的本质是文化,学校一旦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课程文化,将会促进效率的提高和目的的达成。这种文化将会统帅和规范学校每一位成员的行事态度和方式,使师生形成认同感和责任感,使学校成为一个具有共同愿景的学习共同体,所有成员都受到无形的感染和潜移默化的熏陶。譬如:学校独具特色的学生艺术团、小记者团、午间个性俱乐部、科技兴趣小组等学生社团以及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为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特长搭建了平台;学生的认知水平、生活经验、个性特长、在学习中的独到见解、疑惑等都是构成课程资源的元素。
因此,学校要努力把蕴涵在师生中的生活经验、特长爱好转化为与学校的课程资源,把培养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学习方式的转变和学习能力的提高作为学校课程开发的主要价值取向。将学校课程打造成为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有效载体。
(作者系四川教育学院教授、金色标点首席教育顾问)
(责任编校:白水)
学校文化建设需要精心策划,细心培育。校长们要努力学习,了解学校的历史,挖掘学校的优秀文化传统,学习当前的形势和教育理论,认真思考办学思路,策划学校文化的建设,提出设想,和全校师生共同讨论,形成共识。同时,学校不仅要注重校园环境文化建设,还要通过课程建设丰富学校文化。由此,学校管理者精心设计,全体员工共同努力,用具体行动去诠释至高的教育理想。
从历史传承中创生学校文化
案例:
重庆市巴蜀小学诞生于20世纪三十年代,发展于社会主义新中国前进的进程中,腾飞于改革开放新时期和崭新的21世纪。多年来,学校文化建设已经走上一条合理的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有着自身独特的个性。为响应重庆市教委大力开展“特色学校建设年”的活动,巴蜀小学的领导班子和老师们进一步挖掘出自身的文化底蕴,结合现代的办学思想,通过对教育现状与学校实际情况的理性分析,学校精心整理出自己新的办学理念:与学生脉搏一起律动。
通过对学校办学历史的回顾反思,重庆市巴蜀小学提炼总结了多年来的办学经验和特色,结合现代化的办学思想,在全校师生共同讨论的基础上,学校确立了以“为学生办学 创思想型名校”的办学宗旨,以“公正 诚朴”为校训,以“手脑并用,德慧兼善”为育人目标,以“尊重共生,境界育人”为教风,以期海纳百川,博采众长,创独特之办学风格,巴蜀小学学校文化之底蕴益愈显深厚。
金色标点机构专家点评:
任何一所名校的学校文化都有一个积淀的过程,特别是底蕴丰富的学校文化更是长期积淀而成的。注意学校文化的积淀是学校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一所学校,不管历史长短,一路走过的历程都是一笔财富,都是一种不可再生的教育资源。著名红学家冯其庸先生说:“优秀传统文化就像‘母乳’,从小吃‘母乳’,公民才能感受到祖国母亲的温暖和亲情。感受到祖国母亲的伟大,才会更加热爱祖国。”因此,学校必须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中华民族精神,让历经岁月淘洗的经典和传统文化滋养师生心灵。
同时,学校要有正确而科学的办学理念,这种理念和思路既要相对稳定、持之以恒,又要能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赋之以新的内容。分析不少学校为何形成不了自己文化特色的原因主要是缺少主体理念,或者说主体理念不明晰。有些学校因为领导的变革,今天是这个理念,明天是那个理念,学校文化核心无法形成。也有的学校是办学理念不明晰,处于一种朦朦胧胧的状态。个别则是根本没有认真去思考,本身就没有主体办学理念,这就更不可能形成自己的学校文化核心。
从校园环境中彰显学校文化
案例:
成都七中育才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实施以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办学思想先进,各项管理高效,课程体系完善,教师队伍精良,教研气氛浓厚,学生发展生动,办学特色鲜明,校園环境优美的四川著名、国内知名的示范性学校。。学校坚持“为师生发展拓展广阔空间,追求最适宜学生的教育”的办学理念,进一步提出“坚持占领思想、文化、学术、人本的高地,实现新时期新境界的发展跨越”的教育主张。
七中育才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从净化、绿化、美化、文化化入手,把校园建设成了大花园。进入七中育才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竖立在校门广场正面的镌刻学校办学追求和核心价值“卓尔不群,大器天下”的雕塑墙。一条笔直的林荫大道上展示着学校从“墨池书院”开始的百年辉煌历史,被学校校长命名为“史诗大道”。道路两旁大树参天,花草青翠,繁花似锦,鸟语花香,潺潺溪流,犹如歌唱。宣传橱窗、新教学楼、行政楼、图书馆,与隐现于竹篁绿树之中的院士名人牌相映成趣,成为学子覃思精研、休憩身心的绝佳处所。在每一层楼的艺术大墙上,呈现着“人文育才”“科学育才”“生态育才”等展示学校育人特色的浮雕墙;在图书馆的楼道里,陈列着学生们创作的一幅幅书画艺术作品和世界历史文化遗产的图片简介;在校园里还精心设置了“墨池”“七里香长廊”等重要的历史遗址,让师生们在这些地方能感受到学校厚重的历史文化。
金色标点机构专家点评:
学校文化离不开物质环境,因为没有形态的文化和没有躯壳的灵魂一样是不存在的。校园环境是表层的外显的学校文化,是学校精神的外在体现,更直接的表现出学校文化的特色和内涵,是学校文化的窗口。
在学校文化建设当中,校园环境文化建设是至关重要的。它在学校发展中越来显示其独特的一席之地。学校环境的优美程度无疑成为现代学校文明的重要标志。环境设计通过营造优美、温馨且促学的气氛来激发学生的求学欲望,从而与课堂教学相互配合,相得益彰,这有利于形成良好的教学互动,有效提升教学效果。
校园环境作为一门隐性的课程,每天、每分、每秒都教育着周围有人。譬如:学校创设各种文化设施,悬挂张贴名人、名言挂图、展示学生书画作品;开辟外语角、知识长廊;分班级建设小绿地、小花池、小植物园等,使学校的每个墙壁、每块绿地、每个角落都成为会“说话”的老师,使学生随时地受到感染与熏陶,为师生员工提供良好的教育教学氛围。
学校的环境建设要以人为本,特别是要以学生为本。有些学校的建设只重视教室的安排,不注意学生活动场所的建设,如把运动场地安排在离教室很远的地方,不便于学生课间、课后的活动,学生没有活动场地,而学校的运动场地利用率又不高,这就不是以人为本的设计。
虽然校园环境建设在学校文化建设中是最为显现的,比较容易实施,但并不是有了标志、建了图书馆和网络就有了物质文化,必须注意开发物质中的“文化”精髓,做到将外显的物质和内隐的价值观统一,将直观冲击力和教育人文内涵统一。因而,学校既不能出现没有灵魂的物质载体,也不要期盼没有载体的灵魂,这是校园物质环境建设的基本原则。
从课程建设中丰富学校文化
案例:
在四川省成都市七中育才三圣分校每一个新生的书包里,都会有三本与其他学校不一样的书——《走进万圣园》《三圣花文化主题诗鉴》《三圣花卉栽培及常识》,这是学校在推进学校文化建设中出版的三本校本教材。在三圣分校“三圣树人,万贤育才”办学理念的指引下,学校确立了创建“毓英圣园”、实施“英华教育”、培育“优秀人才”的发展目标。学校班子带领师生们挖掘当地的“崇圣求贤”的文化资源,并把“圣贤文化”为学校的核心文化,通过建设丰富多彩的课程文化来落实学校的核心价值追求,同时从特色的课程文化建设中进一步丰富学校文化。
三圣人先后创建了“文化养性”课程、思维优化”课程、“才艺拓展”课程、“劳动历练”课程、“活力运动”课程等富有特色的校本课程。其中“文化养性”课程旨在通过圣贤文化浸润师生的高尚人格,以知行合一滋养师生的精神品性。在“文化养性”课程里,一是通过阅读德育读本,小故事、大道理,发人深省,催人自新;二是通过国学诵读,诵经典,明义理,沐馨德,懂礼仪;三是通过聆听圣贤故事,说生平、话传说,知人论世,沐浴圣贤光辉;四是通过史海拾贝,说人物、道史事,官修正史、稗官野史,鉴往事,考今世;五是通过畅游中国,塞外大漠、江南烟雨,北国风光、南国秀景,知名山、晓大川。
金色标点机构专家点评:
学校的办学理念主要依靠课程来实现。课程集中体现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课程是实施培养目标的施工蓝图。从某种意义上说,什么样的课程体系决定着培养出什么样的人才。因此,课程文化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课程的本质是文化,学校一旦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课程文化,将会促进效率的提高和目的的达成。这种文化将会统帅和规范学校每一位成员的行事态度和方式,使师生形成认同感和责任感,使学校成为一个具有共同愿景的学习共同体,所有成员都受到无形的感染和潜移默化的熏陶。譬如:学校独具特色的学生艺术团、小记者团、午间个性俱乐部、科技兴趣小组等学生社团以及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为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特长搭建了平台;学生的认知水平、生活经验、个性特长、在学习中的独到见解、疑惑等都是构成课程资源的元素。
因此,学校要努力把蕴涵在师生中的生活经验、特长爱好转化为与学校的课程资源,把培养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学习方式的转变和学习能力的提高作为学校课程开发的主要价值取向。将学校课程打造成为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有效载体。
(作者系四川教育学院教授、金色标点首席教育顾问)
(责任编校:白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