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美術是以视觉形象为主要载体的艺术类型,它强调通过造型的鲜明特征来给人带来强烈以及不同的视觉感受。本文结合教学实践,从美术的视觉特点这一角度出发,对回归美术视觉特点的初中美术鉴赏教学策略做简要分析。
关键词:初中美术;鉴赏;视觉
从美术艺术本身所具有的视觉性特点出发设计鉴赏课程教学,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更能够使学生准确地感知到美术作品中所传递出的信息,增强学生个性体验的同时,激发学习兴趣。
一、直观法
1、倒置教学程序
传统的美术鉴赏课是以观看和讲解为主,通过大量的语言来让学生感知文本,但教师往往忽略了语言很难表达美术作品中的微妙之处,而且冗长的语言赘述还会使学生形成一种习惯,只听取教师最后的结论即可,整个过程忽略了学生对于美术作品的主观体验。那么从回归视觉起点的角度出发开展美术鉴赏教学,教师可以反向而行,让学生先对美术作品进行视觉感知体验,自己只需简单的启发和引导来完成对作品的简单描述,而学生则需要自主经历分析形势、探讨作品价值、得出判断等过程。具体地,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对作品主题、内容、色彩、线条等方面进行深入挖掘,探讨其中的技法和材料运用,找到整体与部分、部分与部分之间的关系。学生在有了自己对作品的认识和理解之后,再结合老师的讲解来将自己的真实体验与理论知识进行匹配,最终完成对作品的个性解读。
2、具体操作
在使用直观教学法时,教师要充分运用各种直观化的教学手段,确保以最佳的情景、画面、音乐、色彩和语言等元素来达到刺激学生多方感官的效果,结合情景创设、图像比较等手段来促进理想教学效果的生成。例如,在赏析《父亲》这幅画时,该作品采用了照相写实主义,呈现出了一个朴实、沧桑却又令人震撼的人物形象。首先教师可以用多媒体直接出示作品让学生进行整体观察,回答两个问题:该作品属于什么画别?刻画了怎样的一个形象?接着引导学生重点观察画家是如何细致刻画人物细节的。最后体验作品的情感,感受画家所用的真挚和深沉之情来描绘这样一个处在真实特定时代的农民父亲,培养学生尊重父亲的感怀之情。
二、渐进法
1、含义
在初中阶段的美术鉴赏课中,学生对于美术作品的审美体验往往是通过“好看”“漂亮”“像不像”等标准进行判断,一些能够为学生感官带来舒适或亲近之感的作品,尚可用这些浅显的审美感受来进行评价,但对于一些稍微抽象一些的作品,想要让学生去思考和揣摩作品中更深层次的内涵就有些困难了。教师对于此可以将图像分析来引用到美术鉴赏课中,引导学生去仔细地分析和观察一幅美术作品,探索其中的内涵。图像教学法是对作品进行不同层次的赏析,从而完成对其的解释,而渐进法则是基于图像分析所提出的。从图像构成到解读,再到更深层次的图像分析,整个过程达到了对美术作品的全方位鉴赏,对于提高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有着积极意义。
2、具体操作
首先,解释作品的第一个层面。在这个初级的层面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用眼直接去观察作品,用语言和主观感受来描绘出作品中的种种意象,以及如形状大小、色彩线条给自己带来的感觉等等。通过生活及其它认知经验来对作品的内容、主题和气氛进行一个简单的概括,这是渐进教学的第一步,也是比较容易的一步。接着进入第二个层面,探究作品的构成意义。在第一步中,学生已经对美术作品中的物象含义有了一定的了解,这是从生活认知角度来看,那么在此基础上就需要对这些内容的予以以及其背后所隐藏的象征进行分析,这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文学、艺术、文化等知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查阅相关资料来完成第二步。最后,挖掘和探索美术作品潜在的本质内涵。在这一步中,涉及到了艺术在社会、国家、时代、文化、宗教等多方面的不同形态,也蕴含着创作者对这些方面的基本态度,这一步是图像分析,也是渐进教学法的最深层次,对于教师的要求比较高,是该教学法具体使用中的难点。以《步辇图》为例,该作品出现在介绍唐代文化的课程内容中。首先,进行图像分析的第一个层次:观察作品的自然意义,这一环节仅需要学生自主完成。从作品中可以看到,作品画面从中间分开,分别有两组人物,衣着神态各不相同。接着,探究作品内容,这需要学生了解一些有关该作品的表现手法,教师可以从历史背景、画面线条、染色手法以及表现技巧等方面给予学生点拨,基本完成对第二层面的分析。最后,在第三层次:研究作品本质意义中,该作品作为一个记录重要历史事件的巨作,反映出了美术绘画与重大政治活动之间的联系,充分体现着绘画在当时社会中的功能。教师在该环节中应主要讲解该作品的超高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由于初中学生对该方面的理解有一定难度,所以该环节以教师的讲解为主要内容。
综上所述,初中学生的知识经验和认知水平有限,因此教师要将启发与引导行为贯穿课堂教学始终。在美术鉴赏课中,更需要教师围绕作品的各方面表现来进行启发、点拨和引导,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活跃的积极状态,有效完成对美术作品的全面鉴赏。
参考文献:
[1]师桂梅.初中美术作品鉴赏教学存在的问题及策略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7(09):207-208.
[2]隋丽.回归本原——对美术鉴赏课的审视与实践[J].才智,2012(25):107.
关键词:初中美术;鉴赏;视觉
从美术艺术本身所具有的视觉性特点出发设计鉴赏课程教学,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更能够使学生准确地感知到美术作品中所传递出的信息,增强学生个性体验的同时,激发学习兴趣。
一、直观法
1、倒置教学程序
传统的美术鉴赏课是以观看和讲解为主,通过大量的语言来让学生感知文本,但教师往往忽略了语言很难表达美术作品中的微妙之处,而且冗长的语言赘述还会使学生形成一种习惯,只听取教师最后的结论即可,整个过程忽略了学生对于美术作品的主观体验。那么从回归视觉起点的角度出发开展美术鉴赏教学,教师可以反向而行,让学生先对美术作品进行视觉感知体验,自己只需简单的启发和引导来完成对作品的简单描述,而学生则需要自主经历分析形势、探讨作品价值、得出判断等过程。具体地,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对作品主题、内容、色彩、线条等方面进行深入挖掘,探讨其中的技法和材料运用,找到整体与部分、部分与部分之间的关系。学生在有了自己对作品的认识和理解之后,再结合老师的讲解来将自己的真实体验与理论知识进行匹配,最终完成对作品的个性解读。
2、具体操作
在使用直观教学法时,教师要充分运用各种直观化的教学手段,确保以最佳的情景、画面、音乐、色彩和语言等元素来达到刺激学生多方感官的效果,结合情景创设、图像比较等手段来促进理想教学效果的生成。例如,在赏析《父亲》这幅画时,该作品采用了照相写实主义,呈现出了一个朴实、沧桑却又令人震撼的人物形象。首先教师可以用多媒体直接出示作品让学生进行整体观察,回答两个问题:该作品属于什么画别?刻画了怎样的一个形象?接着引导学生重点观察画家是如何细致刻画人物细节的。最后体验作品的情感,感受画家所用的真挚和深沉之情来描绘这样一个处在真实特定时代的农民父亲,培养学生尊重父亲的感怀之情。
二、渐进法
1、含义
在初中阶段的美术鉴赏课中,学生对于美术作品的审美体验往往是通过“好看”“漂亮”“像不像”等标准进行判断,一些能够为学生感官带来舒适或亲近之感的作品,尚可用这些浅显的审美感受来进行评价,但对于一些稍微抽象一些的作品,想要让学生去思考和揣摩作品中更深层次的内涵就有些困难了。教师对于此可以将图像分析来引用到美术鉴赏课中,引导学生去仔细地分析和观察一幅美术作品,探索其中的内涵。图像教学法是对作品进行不同层次的赏析,从而完成对其的解释,而渐进法则是基于图像分析所提出的。从图像构成到解读,再到更深层次的图像分析,整个过程达到了对美术作品的全方位鉴赏,对于提高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有着积极意义。
2、具体操作
首先,解释作品的第一个层面。在这个初级的层面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用眼直接去观察作品,用语言和主观感受来描绘出作品中的种种意象,以及如形状大小、色彩线条给自己带来的感觉等等。通过生活及其它认知经验来对作品的内容、主题和气氛进行一个简单的概括,这是渐进教学的第一步,也是比较容易的一步。接着进入第二个层面,探究作品的构成意义。在第一步中,学生已经对美术作品中的物象含义有了一定的了解,这是从生活认知角度来看,那么在此基础上就需要对这些内容的予以以及其背后所隐藏的象征进行分析,这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文学、艺术、文化等知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查阅相关资料来完成第二步。最后,挖掘和探索美术作品潜在的本质内涵。在这一步中,涉及到了艺术在社会、国家、时代、文化、宗教等多方面的不同形态,也蕴含着创作者对这些方面的基本态度,这一步是图像分析,也是渐进教学法的最深层次,对于教师的要求比较高,是该教学法具体使用中的难点。以《步辇图》为例,该作品出现在介绍唐代文化的课程内容中。首先,进行图像分析的第一个层次:观察作品的自然意义,这一环节仅需要学生自主完成。从作品中可以看到,作品画面从中间分开,分别有两组人物,衣着神态各不相同。接着,探究作品内容,这需要学生了解一些有关该作品的表现手法,教师可以从历史背景、画面线条、染色手法以及表现技巧等方面给予学生点拨,基本完成对第二层面的分析。最后,在第三层次:研究作品本质意义中,该作品作为一个记录重要历史事件的巨作,反映出了美术绘画与重大政治活动之间的联系,充分体现着绘画在当时社会中的功能。教师在该环节中应主要讲解该作品的超高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由于初中学生对该方面的理解有一定难度,所以该环节以教师的讲解为主要内容。
综上所述,初中学生的知识经验和认知水平有限,因此教师要将启发与引导行为贯穿课堂教学始终。在美术鉴赏课中,更需要教师围绕作品的各方面表现来进行启发、点拨和引导,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活跃的积极状态,有效完成对美术作品的全面鉴赏。
参考文献:
[1]师桂梅.初中美术作品鉴赏教学存在的问题及策略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7(09):207-208.
[2]隋丽.回归本原——对美术鉴赏课的审视与实践[J].才智,2012(25):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