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行业也在不断进步,水工建筑工程是建筑行业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完善国家基础设施、促进水利工程建设发展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不断创新水工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措施。
【关键词】水工建筑;施工管理;创新
1、水工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创新的必要性
1.1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需要
水工建筑物施工任务量大,在施工任务开展前,企业需要制定完善的管理体系,对施工流程进行控制,工程项目的建设质量也能得到保障。水工建筑市场竞争十分激烈,传统管理理念中存在很多不合理现象,落实阶段也受到很多影响。在如今的市场环境下,施工管理体系急需创新,随着施工技术进步不断的完善内容,提升制度的可行性。管理创新是水工建筑工程的发展需求,同时也是企业发展运营必不可缺的。通过管理创新来促进内部控制管理实施,各岗位员工也能严格要求自己,建设任务得以开展。
2、水工建筑软基施工技术
2.1施工方法
2.1.1换土法
对水工建筑物建设特点分析,可以确定其多建设在大陆架或海岸线位置,多为软土地基,常规地基施工技术并不能满足要求,必须要根据软基特点来选择技术工艺。对于软基厚度在500m左右的环境,可以选择换土法出来,即将土层内淤泥层挖出,换填沙壤土,来保证地基结构具有较高的承载力与稳定性。此种方法一般应用于周围有丰富换填土源地区,具有工期短以及成本低特点。在实际施工中,要注意换填土与原有土质的有效结合,例如通过刨毛、设置齿槽与梯坎方式使得新旧土壤有效融合。为保证施工质量,要求在换填前需要将地基内水全部排除,降低软基含水量,然后利用推土机将内部淤泥清理出来,达到持力层即可,并让地基横断面保持外高中低状态。然后利用推土机对地基进行夯实处理,最后将换填土填入,并充分压实即可。
2.1.2结构优化
此种处理方法主要即针对松软地基,通过上下结构方式进行统一处理,可以对工程地基进行有效处理,并营造一个良好的施工环境,在实际应用中具有明显的效果。如果为小型水工建筑物建设,一般可以选择用扩大基础底板的方法处理,利用比较薄钢筋混凝土底板处理;而大型水工建筑物建设,则可以选择用空箱底板法处理。如果选择用结构优化方式处理,要求正式施工时,在不增加成本前提下,对底板高度进行适当增加,同时减小底板自重以及加深埋深方式对软基进行处理。其中,底板处理时,可以选择用板梁式结构处理,底板四周均保持一定高度,在底板中间设置纵横隔梁,提高底板梁承载力。
2.1.3桩基法
如果水工建筑物施工环境地基淤土层厚度在3m以上,为保证处理质量,则应选择应用桩基法处理,通过打桩方式来对建筑地基加固。其中,在进行桩基法施工前,需要结合地质勘查结果,确定施工环境土壤结构特点,根据实际情况来对施工方案进行同整,并作为舡材料和设备选择的而依据。第一,淤土层厚度为3~5m时,可选择水泥石灰桩方法,利用水泥和石灰吸水、加热、膨胀特点,来提高工程结构稳定性,同时还可以改善土壤密实度,使得建筑物基础结构具有良好的承载力。施工时应将桩径控制在300~500mm内,并控制桩距在1~1.5m以内,桩径越大则桩距越小。另外,桩长度应达到持力层,以梅花型方式布置,可以最大程度上行提高地基结构稳定性。第二,淤土层厚度为5~7m时,应交预制桩打进硬土层内,使其成为承载台,来提高结构承载力。第三,淤土层厚度在7~10m时,应将灌注桩打入硬土层内,作为承载台,满足建筑物承载需求。第四,淤土层厚度超过10m时,应选择用悬浮桩方法处理,通过提高土层密实度的方法,来提高土层摩擦力改善结构承载力。
2.2施工要点
基于软土地基结构特点,在对水工建筑物软基处理时,需要贯彻先重后轻原则,先对荷载大部位施工,然后对荷载小部位处理,减少结构沉降差。还要兼顾先深后浅原则,对相邻基础施工时,应先完成浇筑深度大基础作业,然后开挖浇筑较浅部位基础作业。其中,在施工作业时要重点控制好作业速度,避免速度过快造成软土固结度达不到要求,而影响地基结构强度与稳定性。同时,还要安排团队做好排水作业,在建筑物基础周围开挖深度在0.8~1.5m左右的排水渠,且在排水渠网内设置多个集水坑,保证基坑内积水可以有效排出,降低土壤含水量。另外,基坑开挖土方要控制其与基坑的间距,不得距离过近而造成基坑壁失稳。当基坑开挖深度达到5m以上后,应增设5m宽平台,不仅可以降低施工难度,同时还可以提高边坡稳定性。
3、水工建筑坝体与基础防渗处理要点
3.1地基承载力低
面对地基承载力比较低的环境,在对水工建筑物进行施工时,需要重视软土地基的处理,尤其是坝体结构的施工。无论是选择应用哪种处理方法,均要求在施工时不得增加坝体结构自重,但是又要保证其防滑与抗渗性能达到专业标准。因此,需要选择新型防水材料,并通过临水面土工膜截渗方法处理,达到施工要求。一般情况下,临水面坡度要小于常规坡面1/3左右,通过水重的合理利用,来达到提高坝体防滑性能的要求。同时还可以增加堤身面积,对基础宽度进行一定扩大,满足提高坝体结构抗渗性能要求。
3.2基础防渗性差
重点做好防渗墙与侧面防渗处理,从整体E来提高坝体基础防渗性能。施工时应将防渗墙设置在建筑物上下游端点位置,并适当增大渗径长度。面对侧面防渗要求,可以在侧面设置3~4道截水环,注意将单侧总宽度控制在底部防渗墙总深度以上。或者是对伸缩缝裹上1~2层柏油防水油毡,解决伸缩缝问题,有效提高地基结构稳定性。
4、水工建筑软基施工实例分析
4.1工程概述
以某水工建筑物建設为例,其施工区域内土壤多为软土,为保证基础结构具有较高的稳定性与强度,施工单位提前对地理地质环境进行了勘察,掌握地质结构特点。确定表层土壤深2cm处为淤泥质粘土,5cm以下为淤泥质粉细砂,具有含水量大、压缩性大、透水性差特点,承载力与稳定性不能满足施工要求。
4.2施工方法
为避免建筑施工后出现沉降问题,结合勘察結果选择应用换土法处理。本工程建设时需要设置500m地方,且因为地基淤泥共1.8m厚,施工前需要设置排水沟,将地基内水全部排除干净,来降低地基含水量,并且重点控制基础开挖时避免进入深层土内。选择推土机将内部所有淤泥全部清理出来,为保证不对持力层造成影响,安排实践经验丰富的人员负责,并对地基横断面设置沟槽,为后期换填土与原有土壤的融合做好基础。最后将提前准备好的换填土填入,并碾压密实,检测后达到要求即可。
结语:
在水工建筑物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结构施工作为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需要严格对施工过程中每一个细节进行监管和控制,确保施工的质量,这样混凝土结构的整体质量才能得到有效保证,从而确保水工建筑物质量能够与规定的标准要求相符,使其更好地发挥出重要作用,造福于民。
【关键词】水工建筑;施工管理;创新
1、水工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创新的必要性
1.1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需要
水工建筑物施工任务量大,在施工任务开展前,企业需要制定完善的管理体系,对施工流程进行控制,工程项目的建设质量也能得到保障。水工建筑市场竞争十分激烈,传统管理理念中存在很多不合理现象,落实阶段也受到很多影响。在如今的市场环境下,施工管理体系急需创新,随着施工技术进步不断的完善内容,提升制度的可行性。管理创新是水工建筑工程的发展需求,同时也是企业发展运营必不可缺的。通过管理创新来促进内部控制管理实施,各岗位员工也能严格要求自己,建设任务得以开展。
2、水工建筑软基施工技术
2.1施工方法
2.1.1换土法
对水工建筑物建设特点分析,可以确定其多建设在大陆架或海岸线位置,多为软土地基,常规地基施工技术并不能满足要求,必须要根据软基特点来选择技术工艺。对于软基厚度在500m左右的环境,可以选择换土法出来,即将土层内淤泥层挖出,换填沙壤土,来保证地基结构具有较高的承载力与稳定性。此种方法一般应用于周围有丰富换填土源地区,具有工期短以及成本低特点。在实际施工中,要注意换填土与原有土质的有效结合,例如通过刨毛、设置齿槽与梯坎方式使得新旧土壤有效融合。为保证施工质量,要求在换填前需要将地基内水全部排除,降低软基含水量,然后利用推土机将内部淤泥清理出来,达到持力层即可,并让地基横断面保持外高中低状态。然后利用推土机对地基进行夯实处理,最后将换填土填入,并充分压实即可。
2.1.2结构优化
此种处理方法主要即针对松软地基,通过上下结构方式进行统一处理,可以对工程地基进行有效处理,并营造一个良好的施工环境,在实际应用中具有明显的效果。如果为小型水工建筑物建设,一般可以选择用扩大基础底板的方法处理,利用比较薄钢筋混凝土底板处理;而大型水工建筑物建设,则可以选择用空箱底板法处理。如果选择用结构优化方式处理,要求正式施工时,在不增加成本前提下,对底板高度进行适当增加,同时减小底板自重以及加深埋深方式对软基进行处理。其中,底板处理时,可以选择用板梁式结构处理,底板四周均保持一定高度,在底板中间设置纵横隔梁,提高底板梁承载力。
2.1.3桩基法
如果水工建筑物施工环境地基淤土层厚度在3m以上,为保证处理质量,则应选择应用桩基法处理,通过打桩方式来对建筑地基加固。其中,在进行桩基法施工前,需要结合地质勘查结果,确定施工环境土壤结构特点,根据实际情况来对施工方案进行同整,并作为舡材料和设备选择的而依据。第一,淤土层厚度为3~5m时,可选择水泥石灰桩方法,利用水泥和石灰吸水、加热、膨胀特点,来提高工程结构稳定性,同时还可以改善土壤密实度,使得建筑物基础结构具有良好的承载力。施工时应将桩径控制在300~500mm内,并控制桩距在1~1.5m以内,桩径越大则桩距越小。另外,桩长度应达到持力层,以梅花型方式布置,可以最大程度上行提高地基结构稳定性。第二,淤土层厚度为5~7m时,应交预制桩打进硬土层内,使其成为承载台,来提高结构承载力。第三,淤土层厚度在7~10m时,应将灌注桩打入硬土层内,作为承载台,满足建筑物承载需求。第四,淤土层厚度超过10m时,应选择用悬浮桩方法处理,通过提高土层密实度的方法,来提高土层摩擦力改善结构承载力。
2.2施工要点
基于软土地基结构特点,在对水工建筑物软基处理时,需要贯彻先重后轻原则,先对荷载大部位施工,然后对荷载小部位处理,减少结构沉降差。还要兼顾先深后浅原则,对相邻基础施工时,应先完成浇筑深度大基础作业,然后开挖浇筑较浅部位基础作业。其中,在施工作业时要重点控制好作业速度,避免速度过快造成软土固结度达不到要求,而影响地基结构强度与稳定性。同时,还要安排团队做好排水作业,在建筑物基础周围开挖深度在0.8~1.5m左右的排水渠,且在排水渠网内设置多个集水坑,保证基坑内积水可以有效排出,降低土壤含水量。另外,基坑开挖土方要控制其与基坑的间距,不得距离过近而造成基坑壁失稳。当基坑开挖深度达到5m以上后,应增设5m宽平台,不仅可以降低施工难度,同时还可以提高边坡稳定性。
3、水工建筑坝体与基础防渗处理要点
3.1地基承载力低
面对地基承载力比较低的环境,在对水工建筑物进行施工时,需要重视软土地基的处理,尤其是坝体结构的施工。无论是选择应用哪种处理方法,均要求在施工时不得增加坝体结构自重,但是又要保证其防滑与抗渗性能达到专业标准。因此,需要选择新型防水材料,并通过临水面土工膜截渗方法处理,达到施工要求。一般情况下,临水面坡度要小于常规坡面1/3左右,通过水重的合理利用,来达到提高坝体防滑性能的要求。同时还可以增加堤身面积,对基础宽度进行一定扩大,满足提高坝体结构抗渗性能要求。
3.2基础防渗性差
重点做好防渗墙与侧面防渗处理,从整体E来提高坝体基础防渗性能。施工时应将防渗墙设置在建筑物上下游端点位置,并适当增大渗径长度。面对侧面防渗要求,可以在侧面设置3~4道截水环,注意将单侧总宽度控制在底部防渗墙总深度以上。或者是对伸缩缝裹上1~2层柏油防水油毡,解决伸缩缝问题,有效提高地基结构稳定性。
4、水工建筑软基施工实例分析
4.1工程概述
以某水工建筑物建設为例,其施工区域内土壤多为软土,为保证基础结构具有较高的稳定性与强度,施工单位提前对地理地质环境进行了勘察,掌握地质结构特点。确定表层土壤深2cm处为淤泥质粘土,5cm以下为淤泥质粉细砂,具有含水量大、压缩性大、透水性差特点,承载力与稳定性不能满足施工要求。
4.2施工方法
为避免建筑施工后出现沉降问题,结合勘察結果选择应用换土法处理。本工程建设时需要设置500m地方,且因为地基淤泥共1.8m厚,施工前需要设置排水沟,将地基内水全部排除干净,来降低地基含水量,并且重点控制基础开挖时避免进入深层土内。选择推土机将内部所有淤泥全部清理出来,为保证不对持力层造成影响,安排实践经验丰富的人员负责,并对地基横断面设置沟槽,为后期换填土与原有土壤的融合做好基础。最后将提前准备好的换填土填入,并碾压密实,检测后达到要求即可。
结语:
在水工建筑物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结构施工作为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需要严格对施工过程中每一个细节进行监管和控制,确保施工的质量,这样混凝土结构的整体质量才能得到有效保证,从而确保水工建筑物质量能够与规定的标准要求相符,使其更好地发挥出重要作用,造福于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