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日本的建筑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是有其深邃的美学根源的。日本民居建筑的最大特点是采用了木结构体系,这与他们崇尚“生命”相关。人们本着对生命的信仰、对自然的追求、对含蓄意境的追求,以一种精致小巧的形式,形成了日本建筑的风格。
【关键词】 日本;建筑;美学特征
一、木与“生命”
日本是一个四面环海的岛国型的国家,地壳活动相当频繁。除了台风和地震之外,日本还会经常受到暴雨的袭击,甚至还有洪水和山崩。为了使房屋不被飓风刮走,不因地震而毁坏,他们得建造一种什么样的房子呢?这个问题在日本不论是远古还是现今,都是房屋建筑设计者所面临的难题。
与西方古建筑的砖石结构体系相比,日本民居建筑的最大特点是采用了木结构体系。木结构的优点除了材料采伐到施工都比较便利外,更重要的是能够防御地震。1995年,日本阪神发生大地震,数以千计的办公楼以及高速公路毁于一旦,但更多的民居楼瞬间是被烧毁的,从而印证了日本建筑的最大破坏者不是风、地震和水,而是火。人们在考察中也发现,一些建筑的墙壁、城堡的地基、矮墙,还有很少一部分新式建筑开始使用少量的石头,但通常不用砂浆。民居用材最多的是一种叫针叶树的木头。干燥的木头遇火即燃,这是常理,也是日本民居怕火的根源。
日本建筑的木结构体系的现代意义不外乎如上所述,不过,日本建筑采用这样一种木结构的建筑模式,是有其历史久远的美学特征的。
木——树木,在日本代表的不只是植物,它更多的是一生命的象征。当今的日本国土的87%仍为森林覆盖,其中的54%是天然森林,也就是说,日本全部森林的1/3是原封不动地保存下来的原始森林。我们可以这么说,日本是世界上森林覆盖率最高的国家之一。
木是神圣的、富有生命的,这里的“木”刻上了“生命”的印记。“用木头来兴建普通的民房,这无论在哪个国家都是司空见惯的事情。但是在日本,不管多宏伟的公共建筑物,以前全都是用木头建造,而不采用石头和砖,这样,它就比较容易倒塌,或者说腐烂。这就与其“生命”信仰有关,也就是说,会由消亡而走向再生。如今,世界上最古老的木制建筑群保存在日本的伊势神宫,均用古柏做材料建造。“伊势神宫每20年就进行一次重建,完工后仍然再把神位迁移到那里。虽然这已经不是原来的那个神宫了,但其映在人们头脑里的影像却依然还是原来的神殿。人们把影像作为一种蓝图世世代代地相传,以此来寄托自己的永久心愿。西方的建筑师爱用石头去防止岁月的侵蚀,保留古老的遗迹和信仰;而日本人则顺其自然。西方人的着眼点是保存;而日本人更关心的是更新,是死而复生的“生命”,“生命”的再生使日本建筑师在选择材料的时候,偏向了永恒的“木”。当然,这里的“木”指向的并不仅指木材,更孕育着死而复生的生命,所以日本建筑几乎都是木制的。
二、尊崇“自然”
对于日本艺术家来说,艺术之道就是自然之道。日本著名木工世家长谷川如是闲对日本文化的特性做了这样的概括:“中正”、“简朴”、“谦恭”。他认为这三个特性,是作为审美意识,在日本人的性格中被培养出来的。这些并不是反映在那种高超的美学里,而是“在改进日常生活的方式中逐渐地使审美意识得到了加强”。建筑领域正是日常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正”——不装腔作势,不大肆夸张;“简朴”——尊重自然感觉,不追求华丽精美;“谦恭”尊重端牢固的形式,这三个特性都与自然有着密切的关联,我们也可以用“自然”来总括这三个特性。日本的禅僧们创造了“枯山水庭院”,就是不使用水而仅用岩石、沙子来创造缩小了的大自然,以沙子象征水,以假山石象征崇山峻岭,以几杆疏竹或几丛小树来象征树林,以最简朴的方式营造出富有禅意禅趣的“人化的自然”。我们可以看到,日本禅宗深受中国禅宗,特别是中国南禅的影响,在艺术上追求表现禅意禅趣禅境,用直觉把握自然,并借表象将意境极为现实地表现出来。信仰禅宗的日本艺术家们认为,在艺术中,只要以禅意去描绘出一景一物、一山一水的天然本色和天然情趣,就都富有浓厚的禅趣。
三、整体“气局偏小”
日本的建筑质地细小单薄,形式简洁明快,整体给人感觉舒适但“气局偏小”。而且不仅在建筑方面,在日本人的日常生活中也体现着“气局偏小”的特点。比如日本的“茶道”。日本的茶道不同于一般的喝茶,而是具有一整套的严格程序和规则,不仅讲究场所,分“轮饮”和“单饮”两种形式,还要讲究遵循“四规”、“七则”,简直繁琐之极。那么形成“气局偏小”有哪些原因呢?日本文化学家长谷川如是闲在《日本文化的特性》一书中谈到的,日本“处于中温地带的气候和风景下,因而在地理方面,山岳、平原、河流等不像大陆那样会给人以极端压抑之感,相反却给人以温和、纤细、缜密等易于亲近之感”。而禅宗带给日本的不违背自然事物的事理和人的自然天性,给日本人的审美心理添加了对自然的清晰性、敏感性。在这种独特的岛国气候和地理环境的基础上,配合日本人的纤细、敏感、认真,决定了他们在建筑、工艺、园林等各方面都追求精巧细微的形式。再以“枯山水庭院”为例,它以沙代水,以假石代高山,以几杆小树代树林,完全就是把某处的天然景观,湮灭掉人为的痕迹,缩小为原景的若干分之一,创造出一个微型的“自然”园林。
四、细腻含蓄的意境
崇尚意境几乎是所有东方人的偏好,日本尤其鲜明。在当代日本家居设计中,这个传统作为精神的延续被很好地保持下来。一个巧妙的转角,一个精致的摆设,一处留白的空缺,更多时借用日本传统园林建筑布局作范本,很容易就营造出日本式的意境,而且日本当代家居环境更加注重宁静氛围的营造,给人以“自我大世界”。我们在前已讨论过日本人尊崇“自然”的审美心理,其实他们在尊崇“自然”之外,更明确的目的是追求细腻含蓄的意境。仍以园林建筑为例,它们既雕又琢,复归自然,在修建过程中,尽可能的不留或者少留人力加工和人意安排的痕迹。它们打破均衡对称的布局,参差不齐,错落有致,从而打破整齐对称的秩序,构成天然自由的意境。创造“人化的自然”是途径,追求含蓄的意境才是目的。另外,为了解决园林建筑艺术中的藏与露的矛盾,日本建筑采取“障隔”模式。所谓“障隔”就是把园内景物有意识地加以屏障,使景物在人的视觉中产生似隔非隔的感受,以避免景物全露,从而也形成了“含蓄”的意境。
五、结论
日本建筑的这些独特风格,有其深刻的美学根源。纵观这四个美学特征,我们不难发现:复归自然就是复归生命,追求自然就是追求细腻含蓄的意境,细腻含蓄则意味着细致精小的形式,而复归生命的核心则是日本民族心灵深处对森林的信仰。可以说,我们从日本建筑入手,讨论的与建筑密切相关的四个审美特征是紧密联系、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
参考文献:
[1]邱紫华.东方美学史[M].商务印书馆,2003.
[2]梅原猛.森林思想——日本文化地原点[M].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3.
[3]安田武,多田道太郎.日本古典美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
[4]戴季陶.日本论[M].海南出版社,1994.
【关键词】 日本;建筑;美学特征
一、木与“生命”
日本是一个四面环海的岛国型的国家,地壳活动相当频繁。除了台风和地震之外,日本还会经常受到暴雨的袭击,甚至还有洪水和山崩。为了使房屋不被飓风刮走,不因地震而毁坏,他们得建造一种什么样的房子呢?这个问题在日本不论是远古还是现今,都是房屋建筑设计者所面临的难题。
与西方古建筑的砖石结构体系相比,日本民居建筑的最大特点是采用了木结构体系。木结构的优点除了材料采伐到施工都比较便利外,更重要的是能够防御地震。1995年,日本阪神发生大地震,数以千计的办公楼以及高速公路毁于一旦,但更多的民居楼瞬间是被烧毁的,从而印证了日本建筑的最大破坏者不是风、地震和水,而是火。人们在考察中也发现,一些建筑的墙壁、城堡的地基、矮墙,还有很少一部分新式建筑开始使用少量的石头,但通常不用砂浆。民居用材最多的是一种叫针叶树的木头。干燥的木头遇火即燃,这是常理,也是日本民居怕火的根源。
日本建筑的木结构体系的现代意义不外乎如上所述,不过,日本建筑采用这样一种木结构的建筑模式,是有其历史久远的美学特征的。
木——树木,在日本代表的不只是植物,它更多的是一生命的象征。当今的日本国土的87%仍为森林覆盖,其中的54%是天然森林,也就是说,日本全部森林的1/3是原封不动地保存下来的原始森林。我们可以这么说,日本是世界上森林覆盖率最高的国家之一。
木是神圣的、富有生命的,这里的“木”刻上了“生命”的印记。“用木头来兴建普通的民房,这无论在哪个国家都是司空见惯的事情。但是在日本,不管多宏伟的公共建筑物,以前全都是用木头建造,而不采用石头和砖,这样,它就比较容易倒塌,或者说腐烂。这就与其“生命”信仰有关,也就是说,会由消亡而走向再生。如今,世界上最古老的木制建筑群保存在日本的伊势神宫,均用古柏做材料建造。“伊势神宫每20年就进行一次重建,完工后仍然再把神位迁移到那里。虽然这已经不是原来的那个神宫了,但其映在人们头脑里的影像却依然还是原来的神殿。人们把影像作为一种蓝图世世代代地相传,以此来寄托自己的永久心愿。西方的建筑师爱用石头去防止岁月的侵蚀,保留古老的遗迹和信仰;而日本人则顺其自然。西方人的着眼点是保存;而日本人更关心的是更新,是死而复生的“生命”,“生命”的再生使日本建筑师在选择材料的时候,偏向了永恒的“木”。当然,这里的“木”指向的并不仅指木材,更孕育着死而复生的生命,所以日本建筑几乎都是木制的。
二、尊崇“自然”
对于日本艺术家来说,艺术之道就是自然之道。日本著名木工世家长谷川如是闲对日本文化的特性做了这样的概括:“中正”、“简朴”、“谦恭”。他认为这三个特性,是作为审美意识,在日本人的性格中被培养出来的。这些并不是反映在那种高超的美学里,而是“在改进日常生活的方式中逐渐地使审美意识得到了加强”。建筑领域正是日常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正”——不装腔作势,不大肆夸张;“简朴”——尊重自然感觉,不追求华丽精美;“谦恭”尊重端牢固的形式,这三个特性都与自然有着密切的关联,我们也可以用“自然”来总括这三个特性。日本的禅僧们创造了“枯山水庭院”,就是不使用水而仅用岩石、沙子来创造缩小了的大自然,以沙子象征水,以假山石象征崇山峻岭,以几杆疏竹或几丛小树来象征树林,以最简朴的方式营造出富有禅意禅趣的“人化的自然”。我们可以看到,日本禅宗深受中国禅宗,特别是中国南禅的影响,在艺术上追求表现禅意禅趣禅境,用直觉把握自然,并借表象将意境极为现实地表现出来。信仰禅宗的日本艺术家们认为,在艺术中,只要以禅意去描绘出一景一物、一山一水的天然本色和天然情趣,就都富有浓厚的禅趣。
三、整体“气局偏小”
日本的建筑质地细小单薄,形式简洁明快,整体给人感觉舒适但“气局偏小”。而且不仅在建筑方面,在日本人的日常生活中也体现着“气局偏小”的特点。比如日本的“茶道”。日本的茶道不同于一般的喝茶,而是具有一整套的严格程序和规则,不仅讲究场所,分“轮饮”和“单饮”两种形式,还要讲究遵循“四规”、“七则”,简直繁琐之极。那么形成“气局偏小”有哪些原因呢?日本文化学家长谷川如是闲在《日本文化的特性》一书中谈到的,日本“处于中温地带的气候和风景下,因而在地理方面,山岳、平原、河流等不像大陆那样会给人以极端压抑之感,相反却给人以温和、纤细、缜密等易于亲近之感”。而禅宗带给日本的不违背自然事物的事理和人的自然天性,给日本人的审美心理添加了对自然的清晰性、敏感性。在这种独特的岛国气候和地理环境的基础上,配合日本人的纤细、敏感、认真,决定了他们在建筑、工艺、园林等各方面都追求精巧细微的形式。再以“枯山水庭院”为例,它以沙代水,以假石代高山,以几杆小树代树林,完全就是把某处的天然景观,湮灭掉人为的痕迹,缩小为原景的若干分之一,创造出一个微型的“自然”园林。
四、细腻含蓄的意境
崇尚意境几乎是所有东方人的偏好,日本尤其鲜明。在当代日本家居设计中,这个传统作为精神的延续被很好地保持下来。一个巧妙的转角,一个精致的摆设,一处留白的空缺,更多时借用日本传统园林建筑布局作范本,很容易就营造出日本式的意境,而且日本当代家居环境更加注重宁静氛围的营造,给人以“自我大世界”。我们在前已讨论过日本人尊崇“自然”的审美心理,其实他们在尊崇“自然”之外,更明确的目的是追求细腻含蓄的意境。仍以园林建筑为例,它们既雕又琢,复归自然,在修建过程中,尽可能的不留或者少留人力加工和人意安排的痕迹。它们打破均衡对称的布局,参差不齐,错落有致,从而打破整齐对称的秩序,构成天然自由的意境。创造“人化的自然”是途径,追求含蓄的意境才是目的。另外,为了解决园林建筑艺术中的藏与露的矛盾,日本建筑采取“障隔”模式。所谓“障隔”就是把园内景物有意识地加以屏障,使景物在人的视觉中产生似隔非隔的感受,以避免景物全露,从而也形成了“含蓄”的意境。
五、结论
日本建筑的这些独特风格,有其深刻的美学根源。纵观这四个美学特征,我们不难发现:复归自然就是复归生命,追求自然就是追求细腻含蓄的意境,细腻含蓄则意味着细致精小的形式,而复归生命的核心则是日本民族心灵深处对森林的信仰。可以说,我们从日本建筑入手,讨论的与建筑密切相关的四个审美特征是紧密联系、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
参考文献:
[1]邱紫华.东方美学史[M].商务印书馆,2003.
[2]梅原猛.森林思想——日本文化地原点[M].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3.
[3]安田武,多田道太郎.日本古典美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
[4]戴季陶.日本论[M].海南出版社,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