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初中“文言文”对于现代的中学生来说像是“天书”,教师应帮助学生寻找捷径,使其顺利通过文言文学习关。为此,教学应以“读”当先,培养学生文言语感,激发兴趣,摸索方法,提升学生阅读、赏析文言文的能力。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方法指导;培养能力;研读赏析;拓展延伸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1)08-0024-02
文言文是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文化的传承载体,是现代汉语的源头。学好文言文能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提升学生的文学修养和鉴赏能力,对了解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等有着深刻的意义。文言文深奥难懂,对于现代中学生来说就好比是“天书”,许多学生望而生畏,望而却步。学习文言文必须掌握一些基本的知识,如文言文与现代汉语读音的异同,文言文与现代汉语使用汉字的异同,句式的异同及断句、翻译等诸多知识。课程标准虽然对文言文的要求有所降低,只要求学生读懂,但对初中学生,尤其是初一学生来说,读懂也不是一件不容易的事。这就要求教师能为学生找到一条“捷径”,使其能顺利通过文言文这一关。
一、“读”字当先,激趣明文
初中学生刚开始学习文言文,没有文言文语感,文字生疏,且无法停顿断句。此时朗读就是学生学习文言文的一把钥匙。人们常说:“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字自知”。熟读是多年来许多教师从实际教学过程中总结出来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同时也是学习文言文的基本要求。读有多种,默读、吟读、诵读、个人读、集体读;但我认为,在教学中范读、默读、朗读、齐读是必不可少的。文言文中有些字的读音,同我们现代汉语中常见的读法不一样,这就需老师的范读,以加深记忆。例如韩愈的《马说》中“食”有时读“shi,有时读“si”,如“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一句中两个“食”都读“Si”,是喂养的意思。而在“食不饱力不足”中则读“shi”是吃的意思。它的读音与意义是相辅相成的。文言文中存在较多古今异读的词,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中“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中的“期”读“ji”。文言文中这些异音字的存在,使范读显得尤为必要,教师的范读就是对学生“授之以范”,为学生的朗读提供了最直观的指导,使学生在老师声情并茂的朗读中受到熏陶,然后自己在形象的模仿中初步掌握朗读技巧。老师还要重点指导朗读,如正确断句划分停顿,读出语气,读出强弱缓急等。读熟之后再引导学生对照课文下注释认知字、词、章、义,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再分组或者分角色朗读,然后全班齐读。教师一边验收读的效果,一边点评,以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和树立学习文言文的信心。读多了,读熟了,自然就能背诵了,也能理解大意,其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二、授之以法,明文达义
语文大师叶圣陶告诫我们“教是为了不教”。因此,文言文教学也应“授人以渔”,教会方法,让学生终身受益。学生在朗读时可利用文中的注释和工具书试着疏通文意。这,是学习文言文最关键的一环。文言文的翻译大致分三步走:首先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进行直译:其次根据需要,适当调配词序;最后按照现代汉语规范要求,作出增补。至于文言中的人名、地名、国号、年号、官职等等,保留就可以了。翻译时必须遵循“信、达、雅”的原则:信,就是要求译文能准确表达原文的意思,不歪曲,不遗漏,也不能随意增加意思;达,就是要求译文明白通顺,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没有语病:雅,就是要求译文用词造句比较考究,能体现原文的语言特色,文笔优美,富有表现力。掌握了翻译的方法,在熟读文章之后,先让学生自行翻译,集体交流,找出差异,切磋技巧,在有争议的地方,教师要适当的点拨,在精彩的地方予以赞美鼓励,在师生互动的教学活动中碰撞出思想的火花,使学生在增长知识的同时,陶冶情操,提升个人文化品位。
三、综合比较,触类旁通
学文言文难,表现在诸多方面,如在实词方面,有一词多义,古今词义异同等等。我们在教学中要注意综合、比较、归纳、分类,使学生能举一反三。如《口技》中“一人、一桌、一椅”句中“一”字就表示数量,而《岳阳楼记》中“长烟一空,皓月千里”这里的“一”却是“全”的意思。一词多义的现象很多,要根据上下文选出正确的义项,养成平时多积累、多整理的习惯非常重要,只有储存的词汇丰富了,才能在运用中熟能生巧。至于古今词义的异同,则把古义和今义加以对照、比较,加深印象。古今词义的差异主要有:(1)范围的扩大或缩小:古文中的“江”“河”一般专指长江和黄河,而现代的“江”“河”则泛指一切河流:这两个词的意义范围今比古大。又如,古文中的“臭”字,既可指好气味,又可指坏气味,现在只有表现坏气味;其意义范围今比古小。(2)意义上的转移:如古文中的“走”指快步跑,如《口技》中“两股战战,几欲先走”的“走”就是跑,逃跑的意思。现在的“走”成了一般的步行。这种意义发生了变化的词在文言词语中占有一定的数量,要多总结积累。(3)感情色彩的变化:如《出师表》中“先帝不以臣卑鄙”的“卑鄙”,在古文中的“卑”指地位低下,“鄙”指见识浅陋,是一个表自谦的中性词;现在的“卑鄙”指品行恶劣,属贬义词。在教学中如遇到这样的情况,我就给学生总结出来以便复习。文言文虚词教学更是难点,这就需帮助学生找出规律,促其牢固掌握。如出现频率很高的“之”字,情况比较复杂,常见的有:作代词用,可以指代人、事、物,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他(们)、她(们)、它(们)等:其次作助词,既可作结构助词“的”,有的时候无实在意义,可不译;三是作动词,这科情况不大多见。如“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这就需特别记忆。复习时这些知识须综合讲授,然后要求学生举例,这样就能达到巩固知识、掌握规律的目的。
四、研究赏析,拓展延伸
文言文教学不仅要让学生理解词语,读通句子,还应该学习文中所蕴含的丰富的文化知识、领悟体会其中的思想感情和人生哲理,培养他们的审美鉴赏能力。例如文言文中有的描绘了祖国名山大川的壮美景色,有的揭示了社会人生的丰富哲理,有的表现了一代伟人的英雄气概,有的寄寓了仁人志士的高风亮节。阅读这样的文章能够提高我们的文化修养,在学习时要带领学生反复玩味,仔细揣摩名句名篇。学完名篇后,要结合自己的实际,写出体会和启示,用来指导自己的人生。
总之,方法靠摸索,经验靠归纳总结,在教学中,帮助学生找出捷径,消除畏难心理,最终让学生会学、学好文言文,使民族文化世代相传,使民族精神绵延不绝。
【责任编辑牛宾国】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方法指导;培养能力;研读赏析;拓展延伸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1)08-0024-02
文言文是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文化的传承载体,是现代汉语的源头。学好文言文能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提升学生的文学修养和鉴赏能力,对了解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等有着深刻的意义。文言文深奥难懂,对于现代中学生来说就好比是“天书”,许多学生望而生畏,望而却步。学习文言文必须掌握一些基本的知识,如文言文与现代汉语读音的异同,文言文与现代汉语使用汉字的异同,句式的异同及断句、翻译等诸多知识。课程标准虽然对文言文的要求有所降低,只要求学生读懂,但对初中学生,尤其是初一学生来说,读懂也不是一件不容易的事。这就要求教师能为学生找到一条“捷径”,使其能顺利通过文言文这一关。
一、“读”字当先,激趣明文
初中学生刚开始学习文言文,没有文言文语感,文字生疏,且无法停顿断句。此时朗读就是学生学习文言文的一把钥匙。人们常说:“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字自知”。熟读是多年来许多教师从实际教学过程中总结出来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同时也是学习文言文的基本要求。读有多种,默读、吟读、诵读、个人读、集体读;但我认为,在教学中范读、默读、朗读、齐读是必不可少的。文言文中有些字的读音,同我们现代汉语中常见的读法不一样,这就需老师的范读,以加深记忆。例如韩愈的《马说》中“食”有时读“shi,有时读“si”,如“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一句中两个“食”都读“Si”,是喂养的意思。而在“食不饱力不足”中则读“shi”是吃的意思。它的读音与意义是相辅相成的。文言文中存在较多古今异读的词,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中“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中的“期”读“ji”。文言文中这些异音字的存在,使范读显得尤为必要,教师的范读就是对学生“授之以范”,为学生的朗读提供了最直观的指导,使学生在老师声情并茂的朗读中受到熏陶,然后自己在形象的模仿中初步掌握朗读技巧。老师还要重点指导朗读,如正确断句划分停顿,读出语气,读出强弱缓急等。读熟之后再引导学生对照课文下注释认知字、词、章、义,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再分组或者分角色朗读,然后全班齐读。教师一边验收读的效果,一边点评,以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和树立学习文言文的信心。读多了,读熟了,自然就能背诵了,也能理解大意,其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二、授之以法,明文达义
语文大师叶圣陶告诫我们“教是为了不教”。因此,文言文教学也应“授人以渔”,教会方法,让学生终身受益。学生在朗读时可利用文中的注释和工具书试着疏通文意。这,是学习文言文最关键的一环。文言文的翻译大致分三步走:首先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进行直译:其次根据需要,适当调配词序;最后按照现代汉语规范要求,作出增补。至于文言中的人名、地名、国号、年号、官职等等,保留就可以了。翻译时必须遵循“信、达、雅”的原则:信,就是要求译文能准确表达原文的意思,不歪曲,不遗漏,也不能随意增加意思;达,就是要求译文明白通顺,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没有语病:雅,就是要求译文用词造句比较考究,能体现原文的语言特色,文笔优美,富有表现力。掌握了翻译的方法,在熟读文章之后,先让学生自行翻译,集体交流,找出差异,切磋技巧,在有争议的地方,教师要适当的点拨,在精彩的地方予以赞美鼓励,在师生互动的教学活动中碰撞出思想的火花,使学生在增长知识的同时,陶冶情操,提升个人文化品位。
三、综合比较,触类旁通
学文言文难,表现在诸多方面,如在实词方面,有一词多义,古今词义异同等等。我们在教学中要注意综合、比较、归纳、分类,使学生能举一反三。如《口技》中“一人、一桌、一椅”句中“一”字就表示数量,而《岳阳楼记》中“长烟一空,皓月千里”这里的“一”却是“全”的意思。一词多义的现象很多,要根据上下文选出正确的义项,养成平时多积累、多整理的习惯非常重要,只有储存的词汇丰富了,才能在运用中熟能生巧。至于古今词义的异同,则把古义和今义加以对照、比较,加深印象。古今词义的差异主要有:(1)范围的扩大或缩小:古文中的“江”“河”一般专指长江和黄河,而现代的“江”“河”则泛指一切河流:这两个词的意义范围今比古大。又如,古文中的“臭”字,既可指好气味,又可指坏气味,现在只有表现坏气味;其意义范围今比古小。(2)意义上的转移:如古文中的“走”指快步跑,如《口技》中“两股战战,几欲先走”的“走”就是跑,逃跑的意思。现在的“走”成了一般的步行。这种意义发生了变化的词在文言词语中占有一定的数量,要多总结积累。(3)感情色彩的变化:如《出师表》中“先帝不以臣卑鄙”的“卑鄙”,在古文中的“卑”指地位低下,“鄙”指见识浅陋,是一个表自谦的中性词;现在的“卑鄙”指品行恶劣,属贬义词。在教学中如遇到这样的情况,我就给学生总结出来以便复习。文言文虚词教学更是难点,这就需帮助学生找出规律,促其牢固掌握。如出现频率很高的“之”字,情况比较复杂,常见的有:作代词用,可以指代人、事、物,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他(们)、她(们)、它(们)等:其次作助词,既可作结构助词“的”,有的时候无实在意义,可不译;三是作动词,这科情况不大多见。如“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这就需特别记忆。复习时这些知识须综合讲授,然后要求学生举例,这样就能达到巩固知识、掌握规律的目的。
四、研究赏析,拓展延伸
文言文教学不仅要让学生理解词语,读通句子,还应该学习文中所蕴含的丰富的文化知识、领悟体会其中的思想感情和人生哲理,培养他们的审美鉴赏能力。例如文言文中有的描绘了祖国名山大川的壮美景色,有的揭示了社会人生的丰富哲理,有的表现了一代伟人的英雄气概,有的寄寓了仁人志士的高风亮节。阅读这样的文章能够提高我们的文化修养,在学习时要带领学生反复玩味,仔细揣摩名句名篇。学完名篇后,要结合自己的实际,写出体会和启示,用来指导自己的人生。
总之,方法靠摸索,经验靠归纳总结,在教学中,帮助学生找出捷径,消除畏难心理,最终让学生会学、学好文言文,使民族文化世代相传,使民族精神绵延不绝。
【责任编辑牛宾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