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英语教育必须走出的误区探究

来源 :教坛聚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aiping03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社会生活和经济活动日益全球化,外国语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公民必备的基本语言素养之一。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现代人,世界各国的外语教育都把发展人的语言素质当作国际人才培养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把开设英语课程从有利于提高人文素养、有利于提高民族素质和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的高度来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赋予英语课程的价值是什么?从哪里来?落在哪里?价值是以培养学生英语语言运用能力为根本;从教学行为与学习方式的转变中来;落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上。英语教育的立意高于英语教学,这主要体现在前者既源于教学实践,又高于一般意义上的教学实践。它主张在英语教学中渗透更多的人文教育,促进心智、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关注学生跨文化意识和英语语用能力的发展。比传统的英语教学要求更高,教师所面临的挑战更大。“本质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内在联系、内在规律。它是事物中稳定的持久的方面,决定着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新课程背景下的英语课堂的本质就是为学生创造使用语言的情景,让语言学习回归真实世界(Put language learning back to the living world),提供由操练(practice)到产出(produce)的语言内化过程,设计符合语言发展规律的训练任务,通过听、说、读、写获取信息、组织信息、表达信息、传递信息,培养学生英语语用能力。这种本质决定着英语教学的质量效益,决定着中学英语教育的发展。
  以课程改革为核心内容的教育改革顺应了社会发展的新要求,时代前进的步伐对基础教育阶段英语教育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社会的进步也创造了前所未有的英语学习的好环境。然而我们今天的英语教育为什么还有大面积的分化率影响教学质量?我们的英语课堂为什么还在不断出现学生厌学的现象?我们的学生为什么还不能开口说流利的英语?因为我们必须要对中学英语教育中的一些误区进行全面的分析。
  一、个性问题而不是智力问题
  影响学习者英语语言能力发展的因素很多,既有外部的原因,又有个体内在的原因;既有课堂以外的社会原因,也有课堂内的教学原因。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几乎对所有学习者来说,语言学习的好坏决不是智力问题而是个性问题。所谓个性,包括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前者指人的需要、动机、兴趣和信念等;后者指人的能力、气质和性格。走出“智力差”的误区的重大意义在于解放学生的主体性,捕捉每个学生的学习兴奋点、发展点,在尊重差异、正视差异的基础上发挥每位学生的发展优势,这就要求以教学方式的转变促进个性品质的发展,以个性品质的发展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实现了这一良性循环就达到了教学的较高境界。
  二、对材料个性化的理解不同而不是思维差
  在中学所有学科中,学习英语语言最能体现学习者个性化理解的差异,对同一个内容的中英文理解可反映出学生对英语的感悟程度的偏差,有的教师可能会把这种偏差归结为“思维差”。教师必须走出这个误区,否则就不可能在教学行为上发生重大变革。我们应情醒地认识到语言不是教会的,教师的“教”应是创设能让学生感悟的情境,让学生在此情境中学生运用,这就必然产生由不会到会、由错误到比较正确、再到完美的过程。语言的正确完美是在多次错误中汲取营养而获得的。在母语中我们既然承认儿童语言与成人语言的差别,承认因性格不同其语言行为表现也不同,为什么在学外语时就要苛求一步到位呢?充分尊重和保持学生对语言个性化理解的程度差异,提供语言内化的过程,才能促进每个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的发展。
  三、用语言做事情而不是学语言结构
  由于各类考试的导向,已造成了“学习英语就是为了获取升学的敲门砖”的曲解。尽管社会发展使英语的工具性得到了确认,但由于我们对英语的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的认识还达不到一定的程度,我们的课堂还严重脱离社会发展的需要。今天如果我们的英语教师的“教”仍停留在语言知识结构上,我们学生的“学”只有考试的动力支撑,其结果就非常危险了。况且在教材的交际功能日益突出的情况下,还继续以传授知识结构为主,就更危险了,甚至都可能越来越脱离正在变革中的英语高考。我们的英语教材在听、说、读、写技能的训练上还不完善,这就要靠教师对其进行交际化改造以体现教师教学的创新能力,为学生提供用语言做事情的情境和任务:口头交际、笔头交际、阅读信息、收听信息、传递信息等,千万不要一上课就说本节课的重点是“现在完成式”。要让学生在用语言做这件事情上感到有学习“现在完成式”用法的需要,在需要中产生的学习动机更加可贵,因而学习效果也更好。
  四、是大面积高频率互动而不仅是师生的个别问答
  现在的英语课堂很多互动仅局限在教师与学生的个别问答,甚至仅是几个优生的多次回答,大部分学生一节课连一次机会都没有。即便是小组活动,个性不同的学生获得的机会时间也不同,这时教师的组织就非常重要,我们既要充分利用师生的互动形式,更要利用学生与学生的互动交际。英语的课堂活动很多:两两对话、角色扮演、信息差、小组讨论、编剧表演等。这些活动互动面大、频率高,能为每一个孩子提供学习语言的环境,教师如果在学生活动中再针对不同学生的个性,充分发挥其潜质效果就会更好。
其他文献
高科技的迅猛发展推进着社会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这种变化使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发生急剧的改变,也就对教育发出了强烈的挑战,特别是对于工作在第一战线的教育工作者,确实有一种危机感。同时这种变化也迫使教育发生了根本的变革,而新课标就是在这种强烈的时代呼吁中应时而生。课改的要求、新课标全新的理念,都对教师是一个全新的挑战,那么对新课标下的数学教师该怎么做呢?    一、如何实施课堂教学?    新课标下的课堂
期刊
小学科学课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它是在原来小学自然课的基础上改编过来的,现教材删除原来许多叙述性和总结性的文字,代之是多彩的图片和总结性的问题,极大提高了教材的操作性。而科学课中实验教学成为其重要部分。实验是科学认识的基础,是教师语言的一部分。它以其形象、生动的特点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动机,是学生接受知识、训练思维的主要渠道。随着教改的深入进行,教学实验比例继续增大,实验形式不断翻新。然而,目前科学
期刊
我觉得,要搞好高中语文课程改革,必须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对传统教育教学观点必须做到“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在实验阶段,我们不仅仅要交流那些成功的经验体会,对那些失败的教训及相关的案例也要给予充分的重视,而且,在新课程改革的起始阶段,那些失败的教学个案及其相关的案例剖析往往比那些成功的经验总结更有借鉴价值,更值得我们细心揣摩、反复回味。只有如此,我们的教改实验才能较有全面性、科学
期刊
在素质教育的今天,小学数学教学,由于种种原因,不少学生讨厌数学课,同时也出现了不少数学差生,如何提高教学质量,转化差生,激发学生对数学的爱好,是数学教师不可回避的责任,本人结合二十几年来的数学教学工作经验,谈谈自己在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对数学的求知欲的几点经验。    一、学生数学厌学主要特征    1、底子薄,基础掌握不牢,使学生长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是造成学生厌学和不喜欢上数学课的原因之一。
期刊
浓厚的兴趣将是人们刻苦钻研、勇于攻关的强大动力。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杨振宁博士也说过:“成功的真正秘决是兴趣”。一旦对学习发生兴趣。就会充分发挥自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只有对物理感兴趣,才想学、爱学、才能学好。从而用好物理。因此,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一、加强和改革实验教学,激发学习兴趣    通过趣味
期刊
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入,人类已经阔步迈入了二十一世纪的新形势下。作为中学德育教育主渠道的思想政治课,面临着许多困难;政治课枯燥乏味,学生不爱学,教师不好教。上政治课最头痛的事是联系实际,因为许多理论不是老生常谈,就是与现实脱节。政治教师所道出的这些困惑有力地说明:传统单一的注入式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今天的教育形势,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一、改变考核办法,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迈向
期刊
对新升入高中学生的地理学习来说,地理教学如何做到恰当地、及时地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从而进一步挖掘学生学习地理的潜能,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到地理教学中来,这是高一地理教学亟待解决的头等大事,也是高一地理教学成败的关键。    一、高一学生学习地理困境分析    1、在学生意识中,地理是一门副课。在初中,地理课在一些学校往往是由其它科目的老师来代教;或者地理课被语、数、外等主课挤占,从一些学校的课
期刊
一、把好从小学到初中的过度关  把握好从小学过渡到初中作文的过程事关重大。由于小学阶段的作文以老师手把手地辅导为主,学生基本上按老师讲述的内容进行写作,顺着老师所讲的思路去发挥。写一些学生身边的人和事,大家都是同一个口吻,有些文章简直是一个模子里制作出来似的。写读后感也是同样的感受。应用文也是生搬硬套的,所以个体变化不大。而到了初中阶段,随着书本知识和生活知识的积累,学生的头脑开始活跃起来了,他们
期刊
在一定程度上,提起学数学,许多学生就会把它等同于“做习题”、“考试”、“讲评”。传统的数学学习学生的学习方式单一而被动,从而导致“教师教得很辛苦,学生学得很痛苦,学生却无法得到应用的发展。”新课程强调: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提倡学生“做数学”,强调学生探索新知的经历和探索新知的体验。即用亲身体验的方式来经历数学,探究数学。  那么,如何把数学课堂变为数学探究性质活动
期刊
人文精神这个词很抽象,但是也很具体。人文精神就是个体化的关爱,是一种爱,一种尊重,一种:“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尊重,一种“己之所欲亦人之所欲”的关爱。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而人文学科是集中表现人文精神的知识教育体系,它关注的是人类价值和精神表现。   一、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