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静立于汨罗江畔,我仿佛看见屈原的目光,这目光以一种坚强的姿势流转,教会我执着、刚毅。
楚庄襄王二十一年五月五日,屈原踏着风声迈入水中,从此世上,再没有名为屈原的诗人。
两千三百一十四年后,我接替那个身影站在江边,在汨罗江的沉默中打捞那段历史的悠悠长音。我无法为屈原做些什么,我带来的只是一颗头颅,在屈原的魂前叩一个重响。
我不断想象屈原的目光:迷离的,寂寞的,痛苦的或是不甘的,都不是。我疲惫地闭上眼睛摇了摇头。猛然间,一双执着、刚毅的眼睛在我的脑海中缓缓睁开……那是怎样的目光!
简直就像在幽暗的石井中投入了燃烧的火把!
我回想屈原的一生,想象在历史中燃烧的目光。二十岁,他行冠礼,作《橘颂》,儒雅、自信。三闾大夫整理好他的官袍,挺直腰身,准备昂首阔步走入他的大好前程,那前程太宏大太浩蕩,超越想象。他的目光透过风,以渴望的姿态投射向未来。
我的思绪在舒缓的风中扩散,触到了失败的开端。走出郢都的城门,屈原背着黄昏的最后一缕阳光缓步向前。他遭受了一场嚣狂的大雪,把他那星辰般的政治抱负都灭了。他抬头看看西天的晚云,目光中多了一份凄凉,但随之而来的,是迸发的坚强。
三代君王,两代放逐,屈原离理想似乎越来越远了,但在另一方面,他正走在崇高而孤绝的路上。
伍子胥对他桀桀而笑,就像看见腐尸的乌鸦。“屈原,别做梦了,你的理想只是一纸空谈!”屈原呢?他无话可说。
他咽下每一次失败和嘲讽,他自己一人。屈原披着秋兰芷草走在江畔,曼声而歌,无人喝彩。他张开怀抱拥抱汨罗江,只听到风声响亮,像水那样从耳边流过。
屈原已沉思不言两千年,他会每每于黄昏,回忆当初汨罗江的涛声吗?他是否也会有一丝怅惘与失落?在广阔的寂寞里,他乞灵于谁?
这时,我看到夕晖像熔化的金属那样在江面上流淌,巨大的太阳沉下江面,气势就像摩西劈开红海。我忽然间看到屈原的目光。
那是对理想的坚持,对现实的宣战。
(指导老师:赵瑞华)
屈原是我们太过熟悉的历史人物,所以选择写屈原本身就是一次冒险。但亮点險中求,写别人没写出的屈原,会让文章光芒四射。显然本文做到了:作者将自己代入到屈原的生命中,在想象中前行,看到了屈原生命中的几个重要节点的路,记录了一个理想主义者消逝在汨罗江的寂寞与孤傲。所以,阅读本文很有画面感:我们仿佛看到两个身影,一前一后,走着一样的路。只是,前者是现实,后者是虚幻。但在现代人眼中,现实与虚幻重叠,让现实指导虚幻,不失为一种思考问题和成长自己的良好方式。
楚庄襄王二十一年五月五日,屈原踏着风声迈入水中,从此世上,再没有名为屈原的诗人。
两千三百一十四年后,我接替那个身影站在江边,在汨罗江的沉默中打捞那段历史的悠悠长音。我无法为屈原做些什么,我带来的只是一颗头颅,在屈原的魂前叩一个重响。
我不断想象屈原的目光:迷离的,寂寞的,痛苦的或是不甘的,都不是。我疲惫地闭上眼睛摇了摇头。猛然间,一双执着、刚毅的眼睛在我的脑海中缓缓睁开……那是怎样的目光!
简直就像在幽暗的石井中投入了燃烧的火把!
我回想屈原的一生,想象在历史中燃烧的目光。二十岁,他行冠礼,作《橘颂》,儒雅、自信。三闾大夫整理好他的官袍,挺直腰身,准备昂首阔步走入他的大好前程,那前程太宏大太浩蕩,超越想象。他的目光透过风,以渴望的姿态投射向未来。
我的思绪在舒缓的风中扩散,触到了失败的开端。走出郢都的城门,屈原背着黄昏的最后一缕阳光缓步向前。他遭受了一场嚣狂的大雪,把他那星辰般的政治抱负都灭了。他抬头看看西天的晚云,目光中多了一份凄凉,但随之而来的,是迸发的坚强。
三代君王,两代放逐,屈原离理想似乎越来越远了,但在另一方面,他正走在崇高而孤绝的路上。
伍子胥对他桀桀而笑,就像看见腐尸的乌鸦。“屈原,别做梦了,你的理想只是一纸空谈!”屈原呢?他无话可说。
他咽下每一次失败和嘲讽,他自己一人。屈原披着秋兰芷草走在江畔,曼声而歌,无人喝彩。他张开怀抱拥抱汨罗江,只听到风声响亮,像水那样从耳边流过。
屈原已沉思不言两千年,他会每每于黄昏,回忆当初汨罗江的涛声吗?他是否也会有一丝怅惘与失落?在广阔的寂寞里,他乞灵于谁?
这时,我看到夕晖像熔化的金属那样在江面上流淌,巨大的太阳沉下江面,气势就像摩西劈开红海。我忽然间看到屈原的目光。
那是对理想的坚持,对现实的宣战。
(指导老师:赵瑞华)
屈原是我们太过熟悉的历史人物,所以选择写屈原本身就是一次冒险。但亮点險中求,写别人没写出的屈原,会让文章光芒四射。显然本文做到了:作者将自己代入到屈原的生命中,在想象中前行,看到了屈原生命中的几个重要节点的路,记录了一个理想主义者消逝在汨罗江的寂寞与孤傲。所以,阅读本文很有画面感:我们仿佛看到两个身影,一前一后,走着一样的路。只是,前者是现实,后者是虚幻。但在现代人眼中,现实与虚幻重叠,让现实指导虚幻,不失为一种思考问题和成长自己的良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