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为了提高建筑工程项目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使所有资源得到有效利用,建设单位必须对工程造价管理技术、施工组织等给以高度重视,才能有效避免工程造价超预算情况出现,从而保证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推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本文就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控制措施,以促进建筑工程项目的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原因;控制措施
随着我国建筑项目工程的不断增多,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控制受到高度重视,因此,必须不断加强造价管理,有效完善相关管理体制,以提高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使整个建筑工程项目的造价得到有效控制。
一、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
(一)工程造价预算预算编制方面的问题
部分施工单位为了提高经济利润,没有对施工项目进行仔细、全面的勘查,致使造价预算不够准确。造价预算人员和预算编制都存在问题,严重影响建筑工程造价的有效性。在进行工程结算的时候,部分单位采用虚报和添加工程量的形式增强施工总量,通过高套工程造价定额、提高施工材料价格等方式,使项目的建设成本不断增加,从而使建筑工程项目全过程的造价控制出现失衡情况,给整个项目管理水平提升造成极大影响。
(二)项目施工过程的“三超”现象非常严重
在实践过程中,准备工作不足、投资决策比较仓促等问题,严重影响建筑工程造价控制的有效性。由于建设单位没有足够的实际经验,相关技能缺乏,对工程造价管理不够重视,给建筑工程项目造价管理带来很多困难。与此同时,建设工程是一个周期比较长、消耗量较大的生产过程,受到科学技术条件、客观过程的发展、施工过程管理等的影响,建筑工程造价经常出现比较严重的概算超估算、预算超概算、决算超预算的“三超”现象,给国家经济建设和人们的日常基本建设投资带来了极大经济损失。因此,不断加强投资决策阶段、设计阶段和建筑工程施工阶段全过程的造价管理和控制,才能有效避免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问题出现。
(二)建设单位没有高度重视造价管理
在实际施工现场,建设单位基本是临时组建形成,致使建筑工程造价控制和现场管理出现经验不足、管理机制和制度的不完善问题。并且,工程建设过程中的部分签证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导致建筑工程造价出现超预算问题。建设单位没有对施工设计阶段的造价管理给以高度重视,使项目在建设过程出现双方意见不统一、施工图纸不合理、工程造价脱节和工程核算内容产生分歧的情况,导致施工成本不断增加,给建筑工程项目顺利施工带来严重影响。
二、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控制措施
(一)注重前期的造价控制,合理进行预算编制
在实践过程中,制定各种建设方案和施工方案,必须以经济、适用为原则,从整体经济效益出发,注重环境、市场等方面的影响,避免施工材料、设备和施工工艺等方面出现衔接问题。对建设工程项目的筹资、经营和效益等进行有效管理,落实具体的项目负责人,以保证工程项目的资源得到最有效利用。在进行各种施工报告的制定时,要对施工现场进行仔细的勘查,对周边环境和施工技术进行全面、科学的研究,提高建设工程项目施工方案的可行性、可靠性。尤其是建设工程项目的投资预算,必须给以高度重视,要对不可预见的费用进行及时调整,注重投资项目各施工阶段的经济效益,收集最真实、最可靠的信息,对建设工程项目进行全面、合理的分析,以提高建设工程项目预算的准确性和时效性,确保整个建设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
(二)注重施工设计的造价控制,确保建筑工程施工顺利完成
在建设工程项目的管理中,对施工设计期间的造价控制给以高度重视,才能使整个建设工程项目的造价得到最有效性控制。一般采用限额设计和标准设计两种方式,可以提高施工设计的效率,降低设计成本,同时提高施工设计图的质量,提高施工设计的可行性。在实践过程中,选择合适的设计方式,使建设工程项目的人力、财力和物力得到最有效分配,是实现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控制的有效途径。通过实地勘察、全面分析和研究,从制定的几种设计方案中选出最合适、最合理、最科学的最优方案,才能保证施工设计满足施工要求、符合施工组织安排等。与此同时,注重施工设计的监理,减少施工设计变更情况,降低施工设计的错误率,以降低建设工程项目的投资风险,提高施工过程的安全性,使工程造价得到有效控制,有效避免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情况出现。
(三)注重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各阶段的造价控制
在建筑工程的造价控制中,投资决策阶段和施工阶段等方面的质量控制,与整个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价控制有着最直接的联系。因此,必须注重各方面的质量控制,正确处理好投资控制和施工质量、施工工期等方面的关系,才能保证造价得到最有效控制。在施工过程中,遇到工程变更问题,会对工程造价产生很大影响,因此,要切实把握好工程变更问题,才能使整个建筑工程造价得到有效控制。一般工程变更可以由业主、施工单位和监理工程三方提出,而变更命令是由监理工程师发出。因此,监理工程师在进行工程变更审核时,必须对各个影响因素进行全面分析,做出最经济、最合理的评价,并对原设计单位提供的设计变更图纸进行仔细审核,从而保证工程变更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准确性。
(四)注重人才培养,提高施工技术水平,提升管理水平。
在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控制过程中,人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因此,在不断加强建筑工程监理的同时,必须注重高技术、高科技人才的培训,不断加强施工人员技术培训,以提高整个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水平,从而提升建筑工程项目的管理水平不。与此同时,监理工程师作为最重要的投资控制管理者,必须对整个建筑工程的监理工作进行有效分配,以调动造价工程师的工作积极性,有效避免“三高”现象出现。现代化建设中,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控制,还必须注重现代高科技信息技术的应用,提高造价控制的信息技术含量,才能推动我国建筑工程造价控制的信息化、现代化发展,促进建筑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不断增长。
三、结束语
总之,在现代化建设中,要注重建筑工程造价的全面管理,加大工程预算管理力度,才能真正避免工程造价超预算情况出现。同时,提高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降低施工成本,从而确保建筑工程项目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推动我国市场经济快速发展,为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提供可靠保障。
参考文献:
[1]崔菊荣.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及控制对策[J].山西建筑,2014,32:242-244.
[2]李崔.分析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与控制措施[J].江西建材,2014,22:242.
[3]王煜.解析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及控制[J].经营管理者,2014,04:333.
[4]黄培杰.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及控制措施[J].经营管理者,2014,11:322.
[5]陈静.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及控制对策[J].城市建筑,2012,15:109+111.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原因;控制措施
随着我国建筑项目工程的不断增多,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控制受到高度重视,因此,必须不断加强造价管理,有效完善相关管理体制,以提高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使整个建筑工程项目的造价得到有效控制。
一、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
(一)工程造价预算预算编制方面的问题
部分施工单位为了提高经济利润,没有对施工项目进行仔细、全面的勘查,致使造价预算不够准确。造价预算人员和预算编制都存在问题,严重影响建筑工程造价的有效性。在进行工程结算的时候,部分单位采用虚报和添加工程量的形式增强施工总量,通过高套工程造价定额、提高施工材料价格等方式,使项目的建设成本不断增加,从而使建筑工程项目全过程的造价控制出现失衡情况,给整个项目管理水平提升造成极大影响。
(二)项目施工过程的“三超”现象非常严重
在实践过程中,准备工作不足、投资决策比较仓促等问题,严重影响建筑工程造价控制的有效性。由于建设单位没有足够的实际经验,相关技能缺乏,对工程造价管理不够重视,给建筑工程项目造价管理带来很多困难。与此同时,建设工程是一个周期比较长、消耗量较大的生产过程,受到科学技术条件、客观过程的发展、施工过程管理等的影响,建筑工程造价经常出现比较严重的概算超估算、预算超概算、决算超预算的“三超”现象,给国家经济建设和人们的日常基本建设投资带来了极大经济损失。因此,不断加强投资决策阶段、设计阶段和建筑工程施工阶段全过程的造价管理和控制,才能有效避免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问题出现。
(二)建设单位没有高度重视造价管理
在实际施工现场,建设单位基本是临时组建形成,致使建筑工程造价控制和现场管理出现经验不足、管理机制和制度的不完善问题。并且,工程建设过程中的部分签证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导致建筑工程造价出现超预算问题。建设单位没有对施工设计阶段的造价管理给以高度重视,使项目在建设过程出现双方意见不统一、施工图纸不合理、工程造价脱节和工程核算内容产生分歧的情况,导致施工成本不断增加,给建筑工程项目顺利施工带来严重影响。
二、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控制措施
(一)注重前期的造价控制,合理进行预算编制
在实践过程中,制定各种建设方案和施工方案,必须以经济、适用为原则,从整体经济效益出发,注重环境、市场等方面的影响,避免施工材料、设备和施工工艺等方面出现衔接问题。对建设工程项目的筹资、经营和效益等进行有效管理,落实具体的项目负责人,以保证工程项目的资源得到最有效利用。在进行各种施工报告的制定时,要对施工现场进行仔细的勘查,对周边环境和施工技术进行全面、科学的研究,提高建设工程项目施工方案的可行性、可靠性。尤其是建设工程项目的投资预算,必须给以高度重视,要对不可预见的费用进行及时调整,注重投资项目各施工阶段的经济效益,收集最真实、最可靠的信息,对建设工程项目进行全面、合理的分析,以提高建设工程项目预算的准确性和时效性,确保整个建设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
(二)注重施工设计的造价控制,确保建筑工程施工顺利完成
在建设工程项目的管理中,对施工设计期间的造价控制给以高度重视,才能使整个建设工程项目的造价得到最有效性控制。一般采用限额设计和标准设计两种方式,可以提高施工设计的效率,降低设计成本,同时提高施工设计图的质量,提高施工设计的可行性。在实践过程中,选择合适的设计方式,使建设工程项目的人力、财力和物力得到最有效分配,是实现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控制的有效途径。通过实地勘察、全面分析和研究,从制定的几种设计方案中选出最合适、最合理、最科学的最优方案,才能保证施工设计满足施工要求、符合施工组织安排等。与此同时,注重施工设计的监理,减少施工设计变更情况,降低施工设计的错误率,以降低建设工程项目的投资风险,提高施工过程的安全性,使工程造价得到有效控制,有效避免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情况出现。
(三)注重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各阶段的造价控制
在建筑工程的造价控制中,投资决策阶段和施工阶段等方面的质量控制,与整个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价控制有着最直接的联系。因此,必须注重各方面的质量控制,正确处理好投资控制和施工质量、施工工期等方面的关系,才能保证造价得到最有效控制。在施工过程中,遇到工程变更问题,会对工程造价产生很大影响,因此,要切实把握好工程变更问题,才能使整个建筑工程造价得到有效控制。一般工程变更可以由业主、施工单位和监理工程三方提出,而变更命令是由监理工程师发出。因此,监理工程师在进行工程变更审核时,必须对各个影响因素进行全面分析,做出最经济、最合理的评价,并对原设计单位提供的设计变更图纸进行仔细审核,从而保证工程变更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准确性。
(四)注重人才培养,提高施工技术水平,提升管理水平。
在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控制过程中,人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因此,在不断加强建筑工程监理的同时,必须注重高技术、高科技人才的培训,不断加强施工人员技术培训,以提高整个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水平,从而提升建筑工程项目的管理水平不。与此同时,监理工程师作为最重要的投资控制管理者,必须对整个建筑工程的监理工作进行有效分配,以调动造价工程师的工作积极性,有效避免“三高”现象出现。现代化建设中,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控制,还必须注重现代高科技信息技术的应用,提高造价控制的信息技术含量,才能推动我国建筑工程造价控制的信息化、现代化发展,促进建筑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不断增长。
三、结束语
总之,在现代化建设中,要注重建筑工程造价的全面管理,加大工程预算管理力度,才能真正避免工程造价超预算情况出现。同时,提高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降低施工成本,从而确保建筑工程项目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推动我国市场经济快速发展,为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提供可靠保障。
参考文献:
[1]崔菊荣.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及控制对策[J].山西建筑,2014,32:242-244.
[2]李崔.分析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与控制措施[J].江西建材,2014,22:242.
[3]王煜.解析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及控制[J].经营管理者,2014,04:333.
[4]黄培杰.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及控制措施[J].经营管理者,2014,11:322.
[5]陈静.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及控制对策[J].城市建筑,2012,15:109+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