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一个 人的语文素养不仅体现在阅读理解、书面表达上,还体现在口语交际能力上。在现代信息社会里,能够自如得体、恰当准确地借助口头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与感情,能够借此与他人达成良好的沟通,形成和谐的互动,既是现代人必备的一种素质,也是在未来社会里生存与发展必须的手段。正如《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所说:“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
关键词:新理念 口语交际 语文素养
口语交际是一门全新的课程,它与过去的听话、说话教学有着显著的区别,它强调的是多向、互动、交际,强调的是交际过程中民主平等意识的培养。为了更好地理解“口语交际”的内涵,开拓教学设计的思路,我们有必要分析一下口语交际的特点。顾名思义,“口语交际”的主要内涵和特点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
1.口语性。口语交际属于情境语言的范畴,不是书面语言,所以有很强的灵活性、可变性、随意性。然而这不妨碍我们对口语交际实践活动的内容、过程、目标等的设计。
口语交际的“口语性”,启发我们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要格外注意设置交际话题的情境,适当地引导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真实地投入角色。
2.交际性。由于口语交际需要人与人面对面的交流,一方根据另一方或多方的反应做出相应的反应,而且听者和说者的地位也要随着交流的需要不断转换,因此它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是包含听觉、视觉、感情、记忆、思维、评价、认识、创造等活动的动态实践过程。
一、选好交际话题
口语交际训练首先要选好话题。话题从哪里来?《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努力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话题”。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说:“口语交际的‘练’,是为了‘战’,因此要面向生活,在日常生活中选择话题。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要超越教材。”选题只有从生活交往中来,才能体现实践性、应用性,才能真正为小学生所接受,才能调动起口语交际的兴趣。
对于刚升入一年级的小朋友来说,更应该选好交际话题。这时的小朋友刚从以游戏为主转入以学习为主的生活,但是游戏还在他们的生活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因此新一年级教材在这方面安排了不少与游戏有关的话题,如《有趣的游戏》《猜谜游戏》等;小学生天生爱画画、喜欢听、讲故事,对事物充满好奇心。教材又安排了不少与这方面有关的话题,如《我们的画》《续讲故事》《未来的桥》《春天在哪里》等。
由于这些话题多是学生身边发生的事,是学生所关注的,所以学生的兴趣自然高涨,学生也有话可说,有话要说,课上起来也就得心应手。
二、明确交际目的
交际目的就是交际活动中交际双方想要达到的境地,希望实现的结果。如果交际漫无目的,学生就会像无头的苍蝇,横冲直撞,说起话来也会东一榔头西一棒槌,不能恰中肯綮。只有让学生明确了交际的目的,才能使他们的交际行为做到心中有数,说起话来也就会有的放矢。
新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六的《怎么过“六一”儿童节》就抓住了小朋友爱过节、爱看节目的动机,让学生从“要我说”——“上幼儿园时你是怎么过儿童节的”的外在动机到“我要说”——“小学的第一个儿童节我打算怎么过”的内在动机的转化,这样层层推进,步步深化,就使学生产生了积极的学习活动——口语交际活动。
三、理清交际思路
学生有了交际的欲望,明确了交际的目的,还远远不够。要使学生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还必须帮助他们理清交际思路。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想好了再说,发言之前,先列个发言提纲。这样说出来的话就不至于语无伦次,条理不清。
在《一块面包》一课中,于永正老师拿出一块只咬了两口的面包,并告诉大家这是四年级的一名叫李晓理的同学扔掉的,问同学们如何处理这件事,大家纷纷表示要对他当面劝告。
只要学生能按照以上的思路进行交际,就不至于会无话可说,说出的话也不至于会语无伦次。
四、规范交际语言
小学生由于生理及心理方面的原因,其口头语言通常有一定的不足,有待培养其语言习惯。如有些学生口头语言夹带着方言土语,拖泥带水;有些学生说话粗俗,语态不雅;有的错用词语,表达不准确等。不断规范小学生的口头语言是口语交际课的任务,要求他们说普通话,并通过具体情境中的语言来告诉他们在交谈中要认真耐心地倾听别人的讲话,不理解的地方可以请教,有不同意见可以与人商讨,最终达到协同一致。但是在说话、请教、商讨时要注意自然大方,做到有礼貌、语言美。也就是说教师不仅要注意学生的语言表达是否正确(用词造句是否准确、贴切等),还要注意学生的语言态度(语言表达的流畅性、听话说话时的情感态度等)。
在学生的语言实践活动中,教师随时指出其说话不得体、用词不当之处,并通过推敲,帮助他们选用准确的语气和词语。这是最切实际的口语训练的形式之一。
五、扩展交际空间
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不能只靠口语交际课来培养。我们要充分利用一切教育资源和教学手段来有意识地训练学生的口语,要逐步培养学生树立“动口即是练说时”的观念。正如《语文课程标准》所言,要“鼓励学生在各科教学活动以及日常生活中锻炼口语交际能力”。
口语交际应贯穿于各科教学中,特别是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如课前的导课,教师要多抽出点时间与同学聊天,以教会学生如何与陌生人沟通;在阅读教学中多组织学生讨论、师生间或同学间对某一问题的争论、对课文的复述等;作文教学要指导学生先说后写,写完后谈习作体会;请学生来评价他人的作业、答辩正误时,让学生多用“假如……”“如果……”等假设性的语句,以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团结;布置作业时,可以有意识地渗透口语交际的训练内容……
总之,口语交际是一门全新的课程,我们要运用《语文课程标准》的新观念,精心设计教学,灵活组织教学,尽量拓展教学,切切实实地训练学生的口头语言,以此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提高口语交际水平。
关键词:新理念 口语交际 语文素养
口语交际是一门全新的课程,它与过去的听话、说话教学有着显著的区别,它强调的是多向、互动、交际,强调的是交际过程中民主平等意识的培养。为了更好地理解“口语交际”的内涵,开拓教学设计的思路,我们有必要分析一下口语交际的特点。顾名思义,“口语交际”的主要内涵和特点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
1.口语性。口语交际属于情境语言的范畴,不是书面语言,所以有很强的灵活性、可变性、随意性。然而这不妨碍我们对口语交际实践活动的内容、过程、目标等的设计。
口语交际的“口语性”,启发我们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要格外注意设置交际话题的情境,适当地引导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真实地投入角色。
2.交际性。由于口语交际需要人与人面对面的交流,一方根据另一方或多方的反应做出相应的反应,而且听者和说者的地位也要随着交流的需要不断转换,因此它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是包含听觉、视觉、感情、记忆、思维、评价、认识、创造等活动的动态实践过程。
一、选好交际话题
口语交际训练首先要选好话题。话题从哪里来?《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努力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话题”。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说:“口语交际的‘练’,是为了‘战’,因此要面向生活,在日常生活中选择话题。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要超越教材。”选题只有从生活交往中来,才能体现实践性、应用性,才能真正为小学生所接受,才能调动起口语交际的兴趣。
对于刚升入一年级的小朋友来说,更应该选好交际话题。这时的小朋友刚从以游戏为主转入以学习为主的生活,但是游戏还在他们的生活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因此新一年级教材在这方面安排了不少与游戏有关的话题,如《有趣的游戏》《猜谜游戏》等;小学生天生爱画画、喜欢听、讲故事,对事物充满好奇心。教材又安排了不少与这方面有关的话题,如《我们的画》《续讲故事》《未来的桥》《春天在哪里》等。
由于这些话题多是学生身边发生的事,是学生所关注的,所以学生的兴趣自然高涨,学生也有话可说,有话要说,课上起来也就得心应手。
二、明确交际目的
交际目的就是交际活动中交际双方想要达到的境地,希望实现的结果。如果交际漫无目的,学生就会像无头的苍蝇,横冲直撞,说起话来也会东一榔头西一棒槌,不能恰中肯綮。只有让学生明确了交际的目的,才能使他们的交际行为做到心中有数,说起话来也就会有的放矢。
新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六的《怎么过“六一”儿童节》就抓住了小朋友爱过节、爱看节目的动机,让学生从“要我说”——“上幼儿园时你是怎么过儿童节的”的外在动机到“我要说”——“小学的第一个儿童节我打算怎么过”的内在动机的转化,这样层层推进,步步深化,就使学生产生了积极的学习活动——口语交际活动。
三、理清交际思路
学生有了交际的欲望,明确了交际的目的,还远远不够。要使学生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还必须帮助他们理清交际思路。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想好了再说,发言之前,先列个发言提纲。这样说出来的话就不至于语无伦次,条理不清。
在《一块面包》一课中,于永正老师拿出一块只咬了两口的面包,并告诉大家这是四年级的一名叫李晓理的同学扔掉的,问同学们如何处理这件事,大家纷纷表示要对他当面劝告。
只要学生能按照以上的思路进行交际,就不至于会无话可说,说出的话也不至于会语无伦次。
四、规范交际语言
小学生由于生理及心理方面的原因,其口头语言通常有一定的不足,有待培养其语言习惯。如有些学生口头语言夹带着方言土语,拖泥带水;有些学生说话粗俗,语态不雅;有的错用词语,表达不准确等。不断规范小学生的口头语言是口语交际课的任务,要求他们说普通话,并通过具体情境中的语言来告诉他们在交谈中要认真耐心地倾听别人的讲话,不理解的地方可以请教,有不同意见可以与人商讨,最终达到协同一致。但是在说话、请教、商讨时要注意自然大方,做到有礼貌、语言美。也就是说教师不仅要注意学生的语言表达是否正确(用词造句是否准确、贴切等),还要注意学生的语言态度(语言表达的流畅性、听话说话时的情感态度等)。
在学生的语言实践活动中,教师随时指出其说话不得体、用词不当之处,并通过推敲,帮助他们选用准确的语气和词语。这是最切实际的口语训练的形式之一。
五、扩展交际空间
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不能只靠口语交际课来培养。我们要充分利用一切教育资源和教学手段来有意识地训练学生的口语,要逐步培养学生树立“动口即是练说时”的观念。正如《语文课程标准》所言,要“鼓励学生在各科教学活动以及日常生活中锻炼口语交际能力”。
口语交际应贯穿于各科教学中,特别是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如课前的导课,教师要多抽出点时间与同学聊天,以教会学生如何与陌生人沟通;在阅读教学中多组织学生讨论、师生间或同学间对某一问题的争论、对课文的复述等;作文教学要指导学生先说后写,写完后谈习作体会;请学生来评价他人的作业、答辩正误时,让学生多用“假如……”“如果……”等假设性的语句,以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团结;布置作业时,可以有意识地渗透口语交际的训练内容……
总之,口语交际是一门全新的课程,我们要运用《语文课程标准》的新观念,精心设计教学,灵活组织教学,尽量拓展教学,切切实实地训练学生的口头语言,以此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提高口语交际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