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诗学如何建构主体性

来源 :星星·诗歌理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z119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现代诗学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处于借鉴西方文学理论与文化资源来表达自我的尴尬处境。究其根本,则是西方中心论、殖民主义意识形态还在潜在地制约中国学者的观念,使许多受西方文学理论滋养成长起来的学人难以摆脱思维的桎梏,从而导致中国现代诗学因袭西方话语、套用西方理论。著名文艺理论家张江用“强制阐释”这个概念来形容西方文学理论的霸权,即背离文本话语,消解文学指征,以求在立场和模式对文本和文学作符合论者主观意图和结论的阐释。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重新融入世界,当代西方文学理论被系统地翻译到中国,在中国诗学的领地内进行了大量的文本操练。但由此而形成的西方文学理论支配中国诗学、制约中国学者思维方式的问题,随着中国诗学民族话语与理论建构的稀薄而日益成为一个问题。幸运的是,中国现代诗学界一些学人植根于中国文学的历史传统、现实处境、审美文化,敏锐地领悟到中国学术的使命感和民族文化的责任感,一改长期以来中国文学被视为西方文学影子与复制品的窠臼,而着力于厘定中国文学的主体特质、接受个性,在中国现代诗学领域内默默耕耘,创造了令人瞩目的成果。
  在新近出版的《西方象征主义的中国化》一书中,陈希教授这样描述自己对于创造本土文学批评话语的追求:“本书讨论的不是既往的中国现代文学所受西方象征主义影响这样一个陈年旧题,而是另辟蹊径,侧重探究中国现代文学接受象征主义后的‘变异’问题,也就是西方象征主义的中国化”,“从‘变异’的角度切入,运用‘接受研究’方法,以中国文学(1915-1949)作为接受主体,着重论述中国现代诗学对西方象征主义进行选择和变异、转化的情形、动因及其意义,揭示中国文学的审美现代性追求呈现出不同于西方象征主义的风貌而显示自己的民族性和本土特色”。陈希的西方文学影响本土化观念的提出和研究实践,为我们重新定位中国文学的发展脉络、理解中国诗学在传统与异域合力作用下的历史提供了新的视角,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西方象征主义的中国化》一书对国内学术界长期以来形成的仰仗西方文学理论与创作来评判中国现代诗学的惯性思维进行了分析,认为应该将中国文学视为一个接受主体,它不是被动地接受异域影响、消极地被外力塑造,而是具有鲜明主体性的存在,可以通过自主的过滤、选择来建构新的自我结构。陈希毫不隐晦自己对于中国文学主体性的强调,在他看来“象征主义中国化首先是传导型,但在接受和学习、借鉴过程中,西方象征主义与中国文学的具体实际日益结合,中国文学的现代因子被激活,蜕变升华,化茧为蝶”。为了厘清象征主义与中国现代诗学的真实关系,该书具体探讨了象征主义中国化的动因、过程和转变形态,分析了中国文学的接受语境、主体特质及创造性,进而讨论了异质文学交流变异的特点和规律,为中国诗学研究摆脱西方话语桎梏、确立民族自我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范本。在陈希看来,中国文学之所以能够与西方文学进行互动,根本原因还是在于中国文学中的东方因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中国新诗吸纳西方象征主义,正是在这种走向‘他者’的现代性追求过程中,他乡遇‘故知’,唤起了遥远的‘自我’,构成现代与传统的接通,并建构现代民族诗学。东方因子等因素构成‘接受/变异’的元结构,对接受异质文学产生或隐或现的亲和或制约作用,显现奇异生动的接受偏离和转化图景。”作者以莫言为例,认为其小说之所以能够获得世界范围的认同,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即在于作家没有剑走偏锋,刻意去追求形式的西化,而是植根中国民间,融化传统,才形成了自己独树一帜的风格:“莫言在最传统的形式中表达最当代的理念,用独特的个人话语解构了意识形态和宏大历史叙述,建构起了穿透历史的生命本体叙述。”
  很长时间以来,学院派文学研究被人诟病的理由之一即是文学研究与创作实践的脱节。学院派学术研究习惯以理论方法的运用、观念的演绎、史料的发掘为立场,强调学理性、严密性、规范性,但却忽略了文学作品内在的情感性、思想性,使之成为文学研究理论的试验田、西方话语的跑马地。陈希在《西方象征主义的中国化》以实践矫正这种不良的研究习气,这本著作不仅注重理论归纳与史料发现,而且注重中国现代作家的创作实践。陈希指出,不少研究者在进行中外文学现象的比较研究时多注意的是西方文化对于中国文学的影响,而忽略了中国文学自身的选择主动性和吸收外来文化的包容性:“剥离审美体验,不从中国文学自身的历史实践出发,则出现创作上的中体西用和批评上的西体中用的错位,无法做出切合实际的判断。”针对学院派研究过于推崇理论演绎而匮乏生命体验的缺陷,陈希特别强调文学研究中的审美体验,希望以此来弥合学者在理论梳理与创作实践中的偏离,希望借助有血有肉的普遍心理、审美情景来全面还原作家接受、转化象征主义的具体情形。作者指出借助审美体验的重要意义,“即‘以体去验’,审美主体(创作和批评)在艺术活动中的全身心投入和绝对在场,最充分高扬和展示创造者或欣赏者主动、自由、自觉的能动意识”,“审美体验就是注重具体的审美语境,以文学创作实际和中国文学自身的历史进程为切入点,不以外在的悬空虚妄的诗学概念和内在的静止孤立的语言本体来肢解作品,而是还原复活历史语境,以‘进行时’形式来进行诗美阐释和分析,强调建构主体——中国现代文学的自律性和特质,不以假想的西方标准为参照(西方实际上也无共同标准)来硬套中国新文学,或者简单地把中国新文学看成是西方文学的投影”。在该书中,陈希通过对李金发、戴望舒、卞之琳、冯至、穆旦等诗人创作实践的探讨,分析了他们接受象征主义之后如何在具体的文学创作中进行吸收、转化与传达。通过与作家情感的体认、与中国经验的契合、与传统思想的对接、与古代精神的转化,中国现代诗学实现了异域熏陶与本土资源的融会贯通。
  《西方象征主义的中国化》一书不满足于仅仅对象征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接受、转化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而且还期待为中国现代诗学乃至中国文学解决经常需要面对的异域与传统、西方与本土问题提供可资借鉴的范本。为此,陈希在探究象征主义中国化过程中的变异问题时,重新厘定了中国化、接受主体、接受个性、东方因子、现实契机、审美体验等重要概念。从这些概念出发,作者实际上对传统比较文学中的影响研究、平行研究进行了扬弃,在肯定这些传统研究方法价值的同时,也指出了它们存在的不足,希望用变异研究来矫正西方文化中心论的认识误区,努力建构起富于中国特色的文学主体及其文学批评理论。作者首先强调的是比较文学研究中应该树立的“中国化”意识,认为“西方象征主义的中国化,即是以‘接受-变异’的角度切入论题,从中国文学作为一个接受主体出发,在世界文学背景下,探讨中国现代文学接受象征主义过程中,通过文化过滤,所进行的选择、变异和转化。”而西方文学中国化之所以成为可能,是因为中国文学有着自身的接受主体,它所凸显的是“西方/中国,影响/接受这一结构中主体间的平等关系,强调中国文学不是西方文化移植和模仿,不是西方文学的影子。”唯有确立了这个理念,才能在世界文学格局中发现中国文学的主体价值,否则就有放弃文学特质而一味求同于西方文学的症候。接受个性又有东方因子、现实契机、审美体验三个要素,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国作家面对西方文化影响时的复杂情形。
  值得一提的是,《西方象征主义的中国化》是一部篇幅近六十萬字的、厚重而有趣的诗学著作,陈希为撰写、修订这部书稿前后花费了十余年的时间,皓首穷经,远绍旁搜,搜集了中外报刊两千多册、著作三百余部,至于所参考、引用的学术著作、期刊论文和诗学文本更是难于统计。作者用心之刚毅、信念之执著、用功之持久,在当今学术研究快餐化倾向日益明显的环境中令人感慨,更令人钦佩。“板凳须坐十年冷,文章不着一字空。”这是老一辈学者治学经验的总结,当代学人却很难如此,这其中既有科研导向、考核体制的问题,也有学者个人品质、修养、追求的原因。读陈希的《西方象征主义的中国化》,感佩之余,让人不禁陷入长久的沉思。
其他文献
1  天空有一九七八年的阴云  旧日子隐忍,雷声哽咽爆米的味道。  很多下午,祖父伫立屋檐听风声  祖母在堂前喊家燕。  寄养的少年,托着黄昏  绕指柔的蝴蝶陪着他  从夕光里返回,翅膀积满暮色。  李花清肺,探身推庭院  一小朵一小朵的白  怅惘了木门清苔。  桃红,春色尽,半湾羞嫩的腮。  蔷薇科蜂拥,初夏的琉璃透亮  几只斑鸠从竹林起飞  天空让出一条省略号的路。  2  稻草盖厚墓地,时间
期刊
现在摆在我面前的《一生此刻》,是吴小虫入选“21世纪文学之星丛书”的诗集。吴小虫是1984年生人,他从2000年开始接触诗歌,到2004年正式发表诗作,诗龄并不算短,小虫是一个潜心诗艺的写作者,他低调的处世,努力探索,刻苦写作,让他能写出这些征服评委的作品。这是他的第一本诗集,收入了他在太原和在重庆期间的一些诗作。  2009年,小虫从陕西回到山西老家。正是在这里,他的写作有了新的质地。2013年
期刊
我与曹先生是在诗歌会议上结识的,大约因为名字相同,更因为都钟情于诗歌,便有一见如故相见恨晚之感,也便有了剑龙兄剑龙弟的来往。  曹先生最近告诉我他将出版一部诗集《凌晨三点》,他让我为他的诗集写一些文字,我便满口应允了。我正准备去菲律宾参加国际会议,便请他将诗集文稿微信发我,便有了在候机室、机舱里、会议上,我捧着手机读曹先生的诗集,努力走进他的诗歌世界中,感受他的思绪、揣摩他作品的诗意。曹先生发表于
期刊
韩文戈的诗歌辽阔、深邃,有着浓厚的生命气息。生命与诗歌在通向明天和往昔的道路上重逢,他所指认的每一个人,每一条路,每一棵树,都有浓郁的生命气息。在他的指认下,一切都是缓慢的、动态的、律动的,如他的《开花的地方》中呈现出生存背景的无限辽阔性。在诗中,诗人首先设定了一个坐标,一个万年之地正在开花。这里的花显然不仅仅是物理意义的花,而且也指向深层哲学意义。古老的时间与鲜活的生命在诗中形成“对抗”,并沿着
期刊
一个雨滴滴在梧桐树上  从一片叶子滑落到另一片  好像在缝隙里,一声婴儿的啼哭  奶奶说梧桐树的心是空的  空的吗?我不理解  更多的雨滴为我敲出回声  我看见,有人走在雨里  心里装着石头浮浮沉沉  他们和我都活在梧桐树的梦境里  只有奶奶,她顶着满头的白发  安坐在石头上,带着一份虔诚相信  空心的梧桐并不虚伪  推荐语  诗人似乎获得了来自大自然的某种秘密箴言:万物相互联系,万物都是一体的。
期刊
春风清洗贵阳的时候化整为零  这就很公平  爱美之心,开始了  向换装的植物们看齐。还像去年  月亮有時会来助阵  如果你能看出春风与月亮  谁更淘气  就可以预见  沉静的记忆,调皮的现实  谁将取得胜利  春风盘旋,春风浩荡,在城乡之间  在果盘、键盘和楼盘、在你我之间  随意变换体位,一般的人  应该看不出风怎么乱来,激进  又怎么衰弱下去  你说一些春风经过太多  你说一些春风还将经过更多
期刊
诗歌是一个人的密室突围。这不是受之于肉身之困,而是灵魂的挣脱,向着诗人驰骋的草原及远方。诗人印子君,一个本该在马背上叱咤风云的蒙古汉子,却降生于川南才子之乡富顺,那里都是深丘浅丘,于是其人生高一脚矮一脚,颠簸出生存的诸多况味而积于心中不吐不快。也许诗人的诗集《身体里的故乡》便是他对现实世界客观和主观反映的体温表,“高烧”不退,持续二十余年,这既是故乡之魂,也是心灵之托。  一  如果说鹰隼是天空之
期刊
就像郑敏先生谈到的,现代汉语诗歌的创作“始终面对一个语言精炼与诗语表达强度的问题”,擅写架构复杂的长诗的诗人当然值得尊敬,但是若“昧于简洁之道”的为长而长,则不免有诗意注水、铺陈粘滞的弊病。散皮写过长诗,不过即便是他那些较长的诗歌,在每一文句的构设上也是简洁凝练,意象紧凑而密集,旨趣玄远又熔铸生命观照,常给人言尽而意无穷之感。当他把这种实践专心用于短诗的经营时,则更见其以小博大、方寸中显大千的功夫
期刊
老专家王忠祥曾指出:“绿原文学生涯有‘四重奏’——第一乐章,诗文创作;第二乐章,文艺评论;第三乐章,翻译著作;第四乐章,编辑出版。”著名诗人沙克认为:解读与传播绿原的文化价值,必将是中国文坛的一种需要和必然。  绿原(1922—2009)原名刘仁甫,另有译名刘半九,精通英、俄、德、法语,是一位多栖文学家。20岁时即出版了诗集《童话》,被誉为中国诗坛神童。绿原自小学习英语,其大哥刘孝甫(年长19岁)
期刊
胡言乱语     在诗歌里,一个“正常人”是没有价值的,越是正常,他的思绪越是郁结——变得理性。因此,伟大的诗歌往往出现在童稚和疯子之口(或者至少可以说一个优秀的诗人必然有异于常人)。  “胡言乱语”必然让惯常的诗歌系统崩溃。“胡言乱语”本身是就对固有的语言的一种解构,它必然带来语言的陌生化和诸种可能性。因此在一个诗人真正进入诗歌时,他不可能是思绪牵着语言走,而是语言在指引着诗人——来自另一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