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教室窗明几净、环境优美时,那些不良现象都会悄悄退避,这就是班级文化建设的魅力。班级文化是一门隐性的课程,具有无穷的教育力量。班级教育作为文化传承的一条重要途径,在创建和谐班集体中起着巨大的作用。而小学阶段正确的导向正是个人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古人云:“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一个良好的班级文化氛围对班集体发展和学生个性的发展都具有深远的影响。因此,作为一个合格的班主任,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一、物质文化建设,构建学生成长平台
班级物质文化能使学生不知不觉、自然而然地受到熏陶。首先是教室四周的布置。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要使教室的每一面墙壁都具有教育的作用。”开学初,我让全班学生一起动脑针对班级目标和个人目标每人写出一两句简洁明了的班规。经过大家的讨论研究后,选用了“用大脑思考,用小手帮忙,用嘴角微笑,用耳朵倾听”这25个字,把它们张贴在教室后的黑板报下面,时刻提醒学生要认真学习。我还在教室前的空白处张贴“态度决定一切,习惯造就人生”,以此引导学生从小处入手,从当前做起,为实现自我而奋斗。我在教室两边的墙柱上张贴标语“为生命阅读,与经典同行”,从而营造良好的学习阅读氛围。我在教室的后面布置了卫生角,用“你我多一份自觉,环境多一点清洁”提醒学生时刻不忘保持环境的整洁。另外,我还在讲台和两边的窗台上摆放绿色植物,这样既能净化空气,又能美化教室,给教室增添“家”的温馨。当然,教室的布置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可以随着时间、事件的变化而改变。这些无声的语言,犹如春雨“润物细无声”滋润着每个学生的心田。
其次是室内桌椅的布置。如果让学生在桌面贴上用五彩卡片自制而成的座右铭,让它时时鼓励自己,就能在美化桌面的同时产生一定的教育效果。在我所带的班级里,我经常让学生在自己桌子旁边挂一个塑料袋,把平时产生的垃圾放在自己的塑料袋里,作为自己的垃圾临时储备站,等收集满了再倒进垃圾箱,这样既不破坏教室的美观,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
瞧!经过“美容”后的墙壁、课桌等一个个都“活”了,成为了学生的好朋友,陪伴着他们度过一天又一天。教室虽小,可它处处都是宝,它们都起着“无声胜有声”的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二、制度文化建设,焕发班级生命活力
(一)制定与完善班级规章制度
良好班风的形成离不开严格的教育,同样也离不开规范的管理,以严导行,才能促使良好班风的形成和巩固。因此,我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让学生参照《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以及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并依据我班的实际情况,制定一系列的班级规章制度。例如,在结合学校一系列的规章制度的基础上,制定了班规班训、班级奖赏制度、班干部要求、学习常规、考勤常规等相关制度,并且辅以纪律量化标准,用这些制度来规范和约束学生,使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条文不多,内容简明扼要,具有可操作性,这样学生也乐于遵守和执行。有了制度作保障,班级各方面的工作也会有很大的进步。
(二)落实与实行班级各项制度
在日常的班级管理中,我发现小学生的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能力较差,“小干部”们缺乏主动为他人服务的意识,往往有一种“不在其位,不谋其职”的观念,因此,我及时制定了“值日班长责任制度”(每天设立二到三个值日班长,具体负责当天的各项指标的考核)。为使班级工作能够良性运作,我还实行了“班委轮流制”,并设立了小组长负责制度,做到每人都能够各司其职,使管理真正地落实到个人。此外,我每周还进行班级个人和小组的评比,对学生的学习也进行周考核和月考核,并实行严格的奖惩制度。通过实践,我发现只有做到有“章”可依,班级的各项工作才能顺利进行,学生参与管理和自我管理的意识才能加强,从而形成了良好的班风,使学生在学习、生活中自信自立自强,形成良好的竞争氛围,并在活动中懂得互助互爱。
三、精神文化建设,打造集体精神乐园
班级的精神文化是班级文化建设的核心和灵魂。每一个班级都有自己的特点,有自己的精神和灵魂。那这些东西来自哪里?来自我们班主任。一般来说,我们班主任有什么样的特点,就会带出什么样的班级,也就有什么样的班级文化。
(一)用爱的“细雨”滋润稚嫩的“花草”
苏霍姆林斯基说:“要想看到最美的生命的花朵,就不能忽视那些深植在土壤中的细小的根须,没有这些根须,生命就会凋谢。”班主任要善于接近学生,笑对学生,体贴和关心学生,多和他们进行思想交流。大课间活动时,班主任要和学生一起跳跳绳、转转呼啦圈、做做游戏、拉拉家常,让他们真正感觉到教师对他们的爱和关心,为顺利开展一切工作打好基础。作为班主任,我们还要做一个有心人,时时处处地去观察学生,关心学生,与他们建立深厚的友谊,这时,我们会感到异常的快乐。这份愉悦的感受来自学生带给我们的感动。学生尊敬教师了,自然班级纪律就好了,班风也就正了,学风也浓了,那么这个班级的精神文化就会和谐而美丽。
(二)尊重鼓励,使学生个性和谐发展
一个班级四五十个学生,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作为班主任,我们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了解学生的差异,设法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在某一方面的潜能,从而找到自己在班上的位置。结合学校开展的各种活动和竞赛,如艺术节、运动会、小型体育竞赛等,教师要努力为学生搭建展示的平台,为每一个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从而发展了学生的特长和个性。
每一个班级中都存在一些学习后进生,班主任要不断地给他们以鼓励和表扬,让后进的学生找回自我,使他们获得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平时说一句“你真行” “好样的”“进步真大”,这对于教师都是举手之劳,而对于受冷落的后进生,也许是一次精神的震撼,能激励他们扬起自信的风帆,达到成功的彼岸。教师只有真正营造和谐的精神家园,才能使班中每个学生的个性都得到均衡发展。
班级文化对学生的影响虽不是立竿见影的,但却是循序渐进、潜移默化的。在班级文化的建设中我还做得远远不够,缺乏全局的安排,常常是凭着一腔热情、一时喜好,随性而为之,想要为学生“量身定做”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个性飞扬的良好环境,还需要付出更多的心思和努力,这样才能让小教室亦能发挥大空间的作用。(责编 张宇)
一、物质文化建设,构建学生成长平台
班级物质文化能使学生不知不觉、自然而然地受到熏陶。首先是教室四周的布置。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要使教室的每一面墙壁都具有教育的作用。”开学初,我让全班学生一起动脑针对班级目标和个人目标每人写出一两句简洁明了的班规。经过大家的讨论研究后,选用了“用大脑思考,用小手帮忙,用嘴角微笑,用耳朵倾听”这25个字,把它们张贴在教室后的黑板报下面,时刻提醒学生要认真学习。我还在教室前的空白处张贴“态度决定一切,习惯造就人生”,以此引导学生从小处入手,从当前做起,为实现自我而奋斗。我在教室两边的墙柱上张贴标语“为生命阅读,与经典同行”,从而营造良好的学习阅读氛围。我在教室的后面布置了卫生角,用“你我多一份自觉,环境多一点清洁”提醒学生时刻不忘保持环境的整洁。另外,我还在讲台和两边的窗台上摆放绿色植物,这样既能净化空气,又能美化教室,给教室增添“家”的温馨。当然,教室的布置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可以随着时间、事件的变化而改变。这些无声的语言,犹如春雨“润物细无声”滋润着每个学生的心田。
其次是室内桌椅的布置。如果让学生在桌面贴上用五彩卡片自制而成的座右铭,让它时时鼓励自己,就能在美化桌面的同时产生一定的教育效果。在我所带的班级里,我经常让学生在自己桌子旁边挂一个塑料袋,把平时产生的垃圾放在自己的塑料袋里,作为自己的垃圾临时储备站,等收集满了再倒进垃圾箱,这样既不破坏教室的美观,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
瞧!经过“美容”后的墙壁、课桌等一个个都“活”了,成为了学生的好朋友,陪伴着他们度过一天又一天。教室虽小,可它处处都是宝,它们都起着“无声胜有声”的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二、制度文化建设,焕发班级生命活力
(一)制定与完善班级规章制度
良好班风的形成离不开严格的教育,同样也离不开规范的管理,以严导行,才能促使良好班风的形成和巩固。因此,我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让学生参照《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以及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并依据我班的实际情况,制定一系列的班级规章制度。例如,在结合学校一系列的规章制度的基础上,制定了班规班训、班级奖赏制度、班干部要求、学习常规、考勤常规等相关制度,并且辅以纪律量化标准,用这些制度来规范和约束学生,使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条文不多,内容简明扼要,具有可操作性,这样学生也乐于遵守和执行。有了制度作保障,班级各方面的工作也会有很大的进步。
(二)落实与实行班级各项制度
在日常的班级管理中,我发现小学生的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能力较差,“小干部”们缺乏主动为他人服务的意识,往往有一种“不在其位,不谋其职”的观念,因此,我及时制定了“值日班长责任制度”(每天设立二到三个值日班长,具体负责当天的各项指标的考核)。为使班级工作能够良性运作,我还实行了“班委轮流制”,并设立了小组长负责制度,做到每人都能够各司其职,使管理真正地落实到个人。此外,我每周还进行班级个人和小组的评比,对学生的学习也进行周考核和月考核,并实行严格的奖惩制度。通过实践,我发现只有做到有“章”可依,班级的各项工作才能顺利进行,学生参与管理和自我管理的意识才能加强,从而形成了良好的班风,使学生在学习、生活中自信自立自强,形成良好的竞争氛围,并在活动中懂得互助互爱。
三、精神文化建设,打造集体精神乐园
班级的精神文化是班级文化建设的核心和灵魂。每一个班级都有自己的特点,有自己的精神和灵魂。那这些东西来自哪里?来自我们班主任。一般来说,我们班主任有什么样的特点,就会带出什么样的班级,也就有什么样的班级文化。
(一)用爱的“细雨”滋润稚嫩的“花草”
苏霍姆林斯基说:“要想看到最美的生命的花朵,就不能忽视那些深植在土壤中的细小的根须,没有这些根须,生命就会凋谢。”班主任要善于接近学生,笑对学生,体贴和关心学生,多和他们进行思想交流。大课间活动时,班主任要和学生一起跳跳绳、转转呼啦圈、做做游戏、拉拉家常,让他们真正感觉到教师对他们的爱和关心,为顺利开展一切工作打好基础。作为班主任,我们还要做一个有心人,时时处处地去观察学生,关心学生,与他们建立深厚的友谊,这时,我们会感到异常的快乐。这份愉悦的感受来自学生带给我们的感动。学生尊敬教师了,自然班级纪律就好了,班风也就正了,学风也浓了,那么这个班级的精神文化就会和谐而美丽。
(二)尊重鼓励,使学生个性和谐发展
一个班级四五十个学生,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作为班主任,我们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了解学生的差异,设法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在某一方面的潜能,从而找到自己在班上的位置。结合学校开展的各种活动和竞赛,如艺术节、运动会、小型体育竞赛等,教师要努力为学生搭建展示的平台,为每一个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从而发展了学生的特长和个性。
每一个班级中都存在一些学习后进生,班主任要不断地给他们以鼓励和表扬,让后进的学生找回自我,使他们获得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平时说一句“你真行” “好样的”“进步真大”,这对于教师都是举手之劳,而对于受冷落的后进生,也许是一次精神的震撼,能激励他们扬起自信的风帆,达到成功的彼岸。教师只有真正营造和谐的精神家园,才能使班中每个学生的个性都得到均衡发展。
班级文化对学生的影响虽不是立竿见影的,但却是循序渐进、潜移默化的。在班级文化的建设中我还做得远远不够,缺乏全局的安排,常常是凭着一腔热情、一时喜好,随性而为之,想要为学生“量身定做”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个性飞扬的良好环境,还需要付出更多的心思和努力,这样才能让小教室亦能发挥大空间的作用。(责编 张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