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梅林桥美丽乡村示范片位于湘潭县易俗河镇,含梅林桥、高桥、谷洪3个村,总面积24.5平方公里,2013年7月正式启动建设。4年多来,县委、县政府始终把规划好、建设好、服务好梅林桥美丽乡村示范片作为一项重大使命、一个重要契机,坚持“生产与生态、输血与造血、文化与文明”有机融合,集中力量,整合资源,创新方法,突出特色,致力打造一个面向长株潭的“都市后花园·生态新梅林”。经过4年多的探索与实践,示范片建设取得了可喜成绩。
村庄更美。秉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按照不大兴土木、不大拆大建、不大改大造的“三不”原则,因势因地改善基础设施,依山傍水美化村容村貌。先后建设紫荆河生态景观带,打造梅林大道樱花长廊,改建月形山公园,建设美丽屋场,提质改造“三边”绿化,一幅自然美与现代美相融合、个性美与整体美相统一的山水画卷跃然眼前。
百姓更富。坚持把生产发展摆在首位,调整种养结构,促进规模经营,推动示范片由传统农业向生态型休闲农业、精细农业、高效农业转变。土地流转带来的收益、项目落地带来的就业机会、旅游人气带来的商机,大幅度增加了农民收入。片区内村均集体经济收入达10万元以上,带动村民就地就业2000余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1万元增加到2.1万元,高于全县平均水平45个百分点。
民风更淳。按照“乡风文明身心美”的要求,提升村民文明素养,培养绿色健康的生产生活方式,创新村级自治机制,村民共建共享的主人翁意识明显增强。这些年来,无所事事的人少了,自主创业的人多了;麻将馆冷清了,田间地头忙活起来了;阻工闹事的人没有了,热心公益的人多了;矛盾纠纷少了,村民精神文化生活丰富起来了。
服务更全。示范片内村级活动中心、医疗点、学校、敬老院、农贸市场、文化广场、游客服务中心等配套设施日臻完善,村民就医、就学、休闲、购物条件明显改善。特别是片区内设置了便民服务中心,承办村民低保、医保、土地流转等事务,公共服务能力大幅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明显提升。
4年多来,示范片建设没有过于依靠政府行政推动,没有沿袭巨额资金投入的老路,没有圈起地来封闭式地制造“盆景”,而是始终遵循自然规律,注重产业发展,突出村民主体,力争做到“发展可持续、经验可复制、成效可示范”。
大力整合涉农项目,解决资金不足
坚持以规划引领项目,以项目整合资金。高标准编制示范片总体规划和产业布局、土地利用、道路交通等10个子规划。县发改、国土、交通、能源、水利、林业、农业、农开等相关单位打破行业界限、部门分割,在示范片总体规划指引下,以“填空补缺、无缝对接”的形式,調整各自的项目建设计划。
不改变项目资金的来源渠道,充分发挥部门申报项目、争取资金的主动性,用好用足各项惠农政策。各部门按照“各负其责、各记其功”的原则,按照片区总体规划,积极对口争取项目资金,做到“多个渠道进水、一个池子蓄水、一个龙头放水”,将项目集中投放到示范片区。
广泛动员群众参与,解决动力不足
美丽家园自己建设。通过一个个看得见、摸得着、享受得到的项目,充分激发了村民参与家园建设的热情。同时,注重加强党建引领,开展“干群一家亲,党群心连心”、党员义务巡逻、党员义务打扫等党建活动,做到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
村级事务自主决策。探索建立“政府引导、专家论证、村民民主议事”的决策程序,对村级重要事项进行公开民主决策,采取组织村组骨干去先进地区观摩学习的办法,更好地统一村民思想,使广大村民从过去“要我干”变成了现在的“我要干”,从办“公家事”变成了办“自己事”。
着力调整产业结构,解决效益不足
结合湘潭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百家示范”工程,采取“企业+基地+合作社”模式,流转土地760公顷,先后引进步步高、绿丰、浙商农业、博农蔬菜、伟民蔬菜、桐子坡家庭农场、信任农业、近山院智能农业、桂香生态农业等10余家农业产业龙头企业,扶持发展13个专业合作社,实现村民就近就地就业2000余人,带动农民人均增收近万元。
科学编制示范片产业发展规划,连片建成133.3公顷油菜、66.6公顷湘莲、46.6公顷“稻(荷)虾共作”、18.6公顷葡萄等农产品基地,完成千顷蔬菜基地I期160公顷建设任务,逐步形成“春看油菜、夏赏荷花、秋摘葡萄、冬观梅林、四季时蔬”的特色产业发展格局。同时,把示范片作为天易经开区农产品精深加工园主要的原料种植和供应基地,积极解决农产品销路问题。
积极引导返乡创业,解决能力不足
发掘好自身资源。充分利用自身丰富的生态资源、便利的交通条件和近郊的区位优势,通过“筑巢引凤”,吸引当地民间资本和社会力量投资发展休闲旅游产业。比如,成功引进谷洪村在外知名人士回乡创业,成立梅林山庄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计划投资10亿元建设集“养生、休闲、观光、生产”于一体的度假村项目。
提供好创业服务。改革土地流转模式,开展农村土地股份制合作试点,成立梅林桥土地流转中心,为创业者提供用地服务。参照精美乡村融资平台建设模式,探索组建美丽乡村建设融资平台,采用信用担保、贷款贴息、资本金投入和土地参股等方式,为创业者提供金融服务。
村庄更美。秉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按照不大兴土木、不大拆大建、不大改大造的“三不”原则,因势因地改善基础设施,依山傍水美化村容村貌。先后建设紫荆河生态景观带,打造梅林大道樱花长廊,改建月形山公园,建设美丽屋场,提质改造“三边”绿化,一幅自然美与现代美相融合、个性美与整体美相统一的山水画卷跃然眼前。
百姓更富。坚持把生产发展摆在首位,调整种养结构,促进规模经营,推动示范片由传统农业向生态型休闲农业、精细农业、高效农业转变。土地流转带来的收益、项目落地带来的就业机会、旅游人气带来的商机,大幅度增加了农民收入。片区内村均集体经济收入达10万元以上,带动村民就地就业2000余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1万元增加到2.1万元,高于全县平均水平45个百分点。
民风更淳。按照“乡风文明身心美”的要求,提升村民文明素养,培养绿色健康的生产生活方式,创新村级自治机制,村民共建共享的主人翁意识明显增强。这些年来,无所事事的人少了,自主创业的人多了;麻将馆冷清了,田间地头忙活起来了;阻工闹事的人没有了,热心公益的人多了;矛盾纠纷少了,村民精神文化生活丰富起来了。
服务更全。示范片内村级活动中心、医疗点、学校、敬老院、农贸市场、文化广场、游客服务中心等配套设施日臻完善,村民就医、就学、休闲、购物条件明显改善。特别是片区内设置了便民服务中心,承办村民低保、医保、土地流转等事务,公共服务能力大幅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明显提升。
4年多来,示范片建设没有过于依靠政府行政推动,没有沿袭巨额资金投入的老路,没有圈起地来封闭式地制造“盆景”,而是始终遵循自然规律,注重产业发展,突出村民主体,力争做到“发展可持续、经验可复制、成效可示范”。
大力整合涉农项目,解决资金不足
坚持以规划引领项目,以项目整合资金。高标准编制示范片总体规划和产业布局、土地利用、道路交通等10个子规划。县发改、国土、交通、能源、水利、林业、农业、农开等相关单位打破行业界限、部门分割,在示范片总体规划指引下,以“填空补缺、无缝对接”的形式,調整各自的项目建设计划。
不改变项目资金的来源渠道,充分发挥部门申报项目、争取资金的主动性,用好用足各项惠农政策。各部门按照“各负其责、各记其功”的原则,按照片区总体规划,积极对口争取项目资金,做到“多个渠道进水、一个池子蓄水、一个龙头放水”,将项目集中投放到示范片区。
广泛动员群众参与,解决动力不足
美丽家园自己建设。通过一个个看得见、摸得着、享受得到的项目,充分激发了村民参与家园建设的热情。同时,注重加强党建引领,开展“干群一家亲,党群心连心”、党员义务巡逻、党员义务打扫等党建活动,做到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
村级事务自主决策。探索建立“政府引导、专家论证、村民民主议事”的决策程序,对村级重要事项进行公开民主决策,采取组织村组骨干去先进地区观摩学习的办法,更好地统一村民思想,使广大村民从过去“要我干”变成了现在的“我要干”,从办“公家事”变成了办“自己事”。
着力调整产业结构,解决效益不足
结合湘潭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百家示范”工程,采取“企业+基地+合作社”模式,流转土地760公顷,先后引进步步高、绿丰、浙商农业、博农蔬菜、伟民蔬菜、桐子坡家庭农场、信任农业、近山院智能农业、桂香生态农业等10余家农业产业龙头企业,扶持发展13个专业合作社,实现村民就近就地就业2000余人,带动农民人均增收近万元。
科学编制示范片产业发展规划,连片建成133.3公顷油菜、66.6公顷湘莲、46.6公顷“稻(荷)虾共作”、18.6公顷葡萄等农产品基地,完成千顷蔬菜基地I期160公顷建设任务,逐步形成“春看油菜、夏赏荷花、秋摘葡萄、冬观梅林、四季时蔬”的特色产业发展格局。同时,把示范片作为天易经开区农产品精深加工园主要的原料种植和供应基地,积极解决农产品销路问题。
积极引导返乡创业,解决能力不足
发掘好自身资源。充分利用自身丰富的生态资源、便利的交通条件和近郊的区位优势,通过“筑巢引凤”,吸引当地民间资本和社会力量投资发展休闲旅游产业。比如,成功引进谷洪村在外知名人士回乡创业,成立梅林山庄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计划投资10亿元建设集“养生、休闲、观光、生产”于一体的度假村项目。
提供好创业服务。改革土地流转模式,开展农村土地股份制合作试点,成立梅林桥土地流转中心,为创业者提供用地服务。参照精美乡村融资平台建设模式,探索组建美丽乡村建设融资平台,采用信用担保、贷款贴息、资本金投入和土地参股等方式,为创业者提供金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