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通过比较高黏度骨水泥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与传统低黏度骨水泥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的临床疗效,探讨高黏度骨水泥在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价值。
方法前瞻性研究我院2014年6月至2015年12月诊治的年龄>70岁的单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病例100例,随机分为应用高黏度骨水泥行单侧经皮椎体成形术50例和传统低黏度骨水泥行双侧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50例,统计所有患者临床基本信息(包括年龄、性别、体重指数等)、术前术后视觉模拟评分、功能障碍指数、手术时间、术中X线透视次数、骨水泥注入量、术中骨水泥渗漏情况、术前术后伤椎椎体前缘高度及椎体后凸角(Cobb角)等指标,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两组患者术后1 d、术后12月的视觉模拟疼痛(visual analog scales,VAS)评分及Oswestry disability questionnaire(ODI)指数均较术前有显著性改善,而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高黏度骨水泥PVP组的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骨水泥注入量以及术中骨水泥渗漏情况均明显少于低黏度骨水泥PK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术后伤椎椎体前缘高度及伤椎椎体后凸角均较术前改善,但仅低黏度骨水泥PKP组较术前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高黏度骨水泥单侧PVP与传统低黏度骨水泥双侧PKP术用于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疗效相当,均能明显缓解疼痛,改善生活功能。但高黏度骨水泥PVP手术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术中辐射量少、骨水泥渗漏率低,并且国产化骨水泥注入器能明显降低手术费用,值得临床广泛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