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和四省藏区文化保护与现代化战略学术研讨会综述

来源 :中国藏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mu2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4年11月21日到23日,由中国藏学研究中心科研办与西藏和四省藏区文化保护与现代化战略研究课题组联合举办的"西藏和四省藏区文化保护与现代化战略"学术研讨会在四川省成都市召开,来自中央统战部、中国藏学研究中心、西藏自治区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西藏大学、四川大学、四川师范大学、西南民族大学、青海民族大学、四川省委党校、
其他文献
期刊
<正>福海先生道眼:由安宅居士转来大函,敬悉一是。所论各节,钦佩之至。尊学业有限,对于语文,亦仅知汉藏。外国文从来未学,蒙古语文亦不识丁。故谈到搜集材料一层,实感不足。好在是发凡之事,正可抛砖引玉也。《政教史》~②中年代多依《青史》,各派历史(起源与教义)则多依土官之《宗派源流》。人名地名等多在第一次特系以藏文,后觉太烦,故皆从略。此因事忙与疏懒之习惯使然也。除先生所提之数点外,尊觉编历史者要很清闲,材
期刊
基本公共卫生是政府为公民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最能体现社会公平的公共产品。逐步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构建和谐社会与保障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制度安排。本文根据《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和《关于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的意见》,设计了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衡量指标体系,使用层次分析法和描述性统计方法对比分析了西藏与全国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方面的差距及产生差距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相关对策。
西藏新型农牧民经济合作组织的成长受到了政府扶持、市场推动双重引擎的影响,在此过程中,如何提升组织的适应能力是无法回避的问题。以西藏S村牧业经济合作组织的成长为个案,通过"适应一挑战"理论分析,认为:西藏新型农牧民经济合作组织虽然取得了一定发展,但组织适应能力不强,仍然面临诸多挑战,除受到外部因素干扰外,还存在组织结构不完善、职能界定不清晰、应对对策存在风险等方面的内部问题。因此,应妥善处理政府与组织的关系、地方性知识与组织治理的关系、以及组织发展与生态文明的关系,以便解决组织适应能力不强的问题。
第四届藏传佛教教义阐释研讨会于2014年10月20日至21日在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召开。本次研讨会由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和中国藏语系高级佛学院联合举办,中国藏学研究中心承办。中央统战部有关部门负责同志、中国藏学研究中心有关领导和专家学者、中国藏语系高级佛学院领导和各教派高僧、学员共70余人参加会议。会议围绕"藏传佛教与平等思想"进行了充分的研讨。
期刊
文章通过"篇名检索"、"主题检索"及"全文检索"3种方式在中国知网上检索"李安宅",并结合其他来源的相关论著,对当前学界李安宅研究作初步评估。这3种检索结果直观反映了李安宅研究"核心区"、"关联区"及"边缘区"的情况。总体上看,1990年前后李安宅、于式玉夫妇遗著的出版,起到重要的奠基作用;2006年起,国内李安宅研究的兴起,汪洪亮、陈波等学者作用较大。文章结合林则徐等较为成熟的人物研究及任乃强等刚兴起的人物研究,对李安宅研究的现状及今后的可能进路进行分析。文章认为,撰写具有人类学味道以及思想史、学术史意
文章着重探讨瞻对工布朗结事件对19世纪末20世纪初康区历史及汉藏关系产生的深远影响。1865年,工布朗结被击败后,清廷将瞻对交由西藏地方政府管理,以补偿其对瞻用兵的损失,并试图利用格鲁派的影响力教化难以驯服的当地百姓。西藏地方政府通过派遣驻瞻藏官,得以将瞻对纳入其统治范围,进而以此为基础将势力延伸到康区北部,对康区地方层面权力关系以及后来清廷与西藏地方政府争夺康区统治权的斗争均产生了重大而深远之影响。
在著名的汉译藏传密教文献集成《大乘要道密集》中,收录有一篇宁玛派文献《服石要门》。本文首先对该文本的藏文原本的出处及其所属的教法系统作了初步的分析,继而在藏汉文本对勘的基础上,为读者提供一个新译本。最后通过借助宁玛派相关的道次第论著,详细解读了该文本所涉修法的具体内涵与旨趣,并对该修法在宁玛派乃至整个藏传密教中的地位与意义作了综合评价。
对三江源生态移民的文化调适,学术界的理论支持明显不足,社会资本理论具有较强的阐释力,这既是新维度,也是新思路。梳理并分析生态移民社会资本拥存现状,找出具体的"短板",有针对性地加以完善,能加快移民文化适应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