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艺术这回事在瞿广慈这里,好像从来就不是某种空泛的概念,艺术就应该能转化为非常具体的形式。他和妻子向京的作品很早就进入了市场,功成名就后,又经营起了自己的品牌“稀奇”。在连卡佛最近的特色创意广告“当代演绎·上海”的创作中,瞿广慈也是参与者之一。他不刻意保持艺术创作和商业之间的距离,甚至不认为这种参与是“跨界”,而是一种更自然的“融合”。
小档案:
瞿广慈,著名雕塑家。1969年出生于上海。1994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获学士学位。1997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获硕士学位。现为自由艺术家,工作生活于北京。2007年创立向京+广慈雕塑工作室。2011年和向京一起创办“稀奇”品牌。
不要被头衔所困惑
瞿广慈有很多“头衔”:“模范丈夫”“雕塑家”“艺术总监”,还曾经有过“教研室主任”“自由职业者”等。“模范丈夫”无需多言,他和妻子向京在1996年结合,一起发展,到如今两个人的事业都风生水起。“雕塑家”这个称呼应该可以伴他一生,是他最清晰的一个职业身份特征。这两个实际上算不得“头衔”的称呼犹如两个最牢固的标签,一个表明了瞿广慈在家里的角色,另一个则说明了他在这世界上安身立命的技艺。
曾经有过的“教研室主任”指的是他当年研究生毕业后,怀着一腔想拯救美术教育的情怀进入高校工作,却终因为对体制内的种种束缚无能为力而不得不放弃,走上了独立创作的道路,成为了后来的“自由职业者”。
现在说起来有趣的是“艺术总监”,这是他在公司的任职,不是董事长也不是总经理,听上去是一个把控出品艺术水准的监督职位。有人跟他开玩笑说你就应该是董事长啊,但是其实公司的董事长还真是另有其人。这么做倒不是因为瞿广慈刻意想要把自己和商人的角色撇清关系,而是他想更专注地做自己擅长的事,别的都不在他的考虑范畴之内。“我真的不在乎什么头衔,无论这个头衔来自于什么协会或者什么学校,我百分之百都对它一点兴趣没有,绝不是要以此作为资本而去跟人家谈什么条件。我觉得人生一定要轻装上路的,很多事情该甩掉就甩掉,闭目之前,一定要觉得这人生活得还行。”
1.瞿广慈雕塑作品 鸟儿问答
2.瞿广慈雕塑作品 仙桃与蛋糕
3.瞿广慈雕塑作品 吾本木
4.瞿广慈雕塑作品 一切皆有可能之二
5.瞿广慈雕塑作品 吾本木(局部)
6.瞿广慈雕塑作品 仙猫
“稀奇”是礼物
2011年,瞿广慈和妻子向京一起创办自己的品牌“稀奇”,名字是向京取的,用的是夫妇俩姓氏的首个字母“X+Q”的组合。到目前为止北京已经有四家稀奇直营店,在香港、台湾、上海、深圳有经销商,在伦敦和土耳其也有销售点,经营的商品除了瞿广慈和向京的原创雕塑,还有包、丝巾、首饰等一些衍生品。
稀奇最初的店开在北京的798艺术区,店中最显眼的天使,至今都还是畅销商品。“当初做这个东西,其实我只是为了开一个店,当时只想开一个小店,在798开一个专门卖天使的店,人的一生当中有很多情结,有些人开花店,有些人开咖啡店,有些人开书店,我比较爱偷懒,我觉得这些事情都不是我想干的,我觉得就卖一样东西,就卖天使,很特别,也没什么成本。”天使有嬉皮范儿的,也有彩虹的,能分雌雄,各有特色。灵感都是不经意间的生活所得,比如瞿广慈去意大利吃了一回冰淇淋,发现那几十种备选的冰淇淋的颜色都很诱人,于是就想把天使做成冰淇淋颜色的,粉嘟嘟的讨人喜欢。
卖天使的瞿广慈想通过稀奇解决的是人们对于选取礼物的困惑,突然想起来的生日或者纪念日,好友的邀约或者别的必须要带一件礼物登门的时机里,一瓶香水、一束花或者一瓶红酒又显得不够特别,那么天使正好是个不错的选择。
艺术有时候也拒绝交流
事实上,稀奇也真的解决了一些人的选礼物问题,像宋丹丹和徐帆就都曾经在店里选过重要礼品。与此同时,经营品牌的瞿广慈也终于成为了“商人”。“其实一个艺术家和商人,没有别人所想象的距离这么远,真正好的商人,可能也是一个艺术家,你去看,他所设计出来的东西,不管是公司也好,还是什么,总是那么能够吸引人,总是能够留得住人。艺术家不仅仅就一类人,如果艺术家没有创造力,挺庸俗的,即便叫艺术家,也就是俗人而已。”
像以往一样,没有在乎过“头衔”的瞿广慈也更加不会在意商人的身份,他说自己深知要做的那个商业很特别,不是简单的卖冰棍或者卖餐巾纸,而是要完成一个“艺术礼品”的概念。“我刚开始的切入点,是觉得2008年的金融风暴对艺术的影响太大了,这跟艺术一直很小众有直接的关系,尤其是中国当代艺术,实际上应该被很多人认知的,因为中国的当代艺术像一面镜子一样,能够折射出现实生活。”身兼“艺术家”和“商人”两种身份的瞿广慈觉得自己的这种“兼职”对于向喜欢艺术,想要了解艺术的人特别有帮助,“艺术家不能让人觉得艺术是无法跟普通人沟通过的,刻意地去让人觉得艺术就是无法解释的。”
然而两年过去,一直注重艺术与普通人交流的瞿广慈最近却说今年想做一些“不那么好卖的作品”,作品还没见到,或许应该不再是粉嘟嘟的天使。如果说在商言商天经地义,那么要是明知道不好卖还要做,总是觉得不太好理解。“不好卖这个词实际就是一句大白话而已,就是拒绝交流,和你没有关系的意思。”“拒绝交流”指的是艺术品中传递的信息不再是表面的呈现,“你”则是每一个消费者。
这种情绪颇类似瞿广慈在几年前做过的另一个采访中说过的话:“当你在做商业的时候,其实并不是做商业,很多人都是做商业的,但是我们在商业流通中,当你真正对一个商业有无限要求的时候,其实也是被商人了,你还伪装艺术家,但是你考虑的问题就是商人思考的问题。”说这些之前,他提到了大多数人心里的雕塑艺术,还停留在对那些不知所云的不锈钢和水泥糟糕雕塑的认知上,拥有决定权的“甲方”的好恶,直接影响到被动的“乙方”的品质和整座城市的审美,更谈不上艺术的交流。 如果说解决这种交流障碍的办法是打开另一扇能够直接提高审美的窗,那么稀奇两年多的运作下来,也许已经到了再关上这扇直接的窗,而去打开另一处曲径通幽的门。“拒绝交流”需要的是商人的勇气,也能成全艺术家永远不会丢失的自娱自乐的爱好,完成的还可能是与大众更深入、更真切的交流。
艺术家不能让人觉得艺术是无法跟普通人沟通过的,刻意地去让人觉得艺术就是无法解释的。
对话瞿广慈
(FW=Fashionweekly 瞿=瞿广慈)
FW:能介绍下你参与的连卡佛的“当代演绎·上海”的创作过程吗?
瞿:我只是一个被选择者,我并不清楚他们的选择标准,或许我出生上海并且有过较长的上海生活的经历吧?不过我想,自己今天所有的结果都来自于曾经发生的,或者某种DNA。那些可能就是演绎本身吧?
FW:你觉得参加“当代演绎·上海”这个创作活动,最好玩的是哪里?
瞿:它本身似乎不是很严肃,各种不同人物的堆积,但是看看那些人物背后的故事以及他们特别的经历,又觉得在这种堆砌的后面是一种城市脉络的暗示或者启发吧。
FW:在你平时的生活中,会特别关注像连卡佛这样的品牌以及奢侈品吗?
瞿:我们一直和连卡佛有着深刻的联系,我们稀奇在香港的发生就是来自于和连卡佛的缘分,所以这已经不是关注而是成为生活的一部分了。
FW:对于自己的雕塑和其他形式的艺术创作,你最近在忙些什么呢?
瞿:最近忙于搬家,搬新的工作室。十月初上海第一家稀奇店就要在静安寺的嘉里中心开业了,接着便是稀奇华南旗舰店在深圳的欢乐海岸开业。这些能不能说都是我新的艺术形式?
FW:你曾经说:“希望我所创作的形象能够一点点搬走那些积累起来的所谓‘情结’”,最近这些情结有些具体指向吗?
瞿:我指的是在我们生命中有很多想做而不能做的事情,想说而不能说的话,想唱而唱不动的歌,艺术家都可以在自己创造的世界里化作流动的水,想流哪里就流到哪里!
FW:你和向京老师拥有自己的品牌稀奇,你对这个品牌有怎样的希望和规划呢?
瞿:我们努力用自己的热情汗水才华去浇灌它,努力把它装扮成最美的礼物让别人接受它,但是,它依然是一个自我生长的孩子,总会有喜有悲有顺有逆吧!
FW:稀奇一直都有投入慈善的想法,目前进展如何呢?
瞿:稀奇目前还在生存期,先做到使自己强大最重要了,活下来才能谈到慈善。首先我希望我自己的员工在稀奇快乐地工作快乐地生活,每年我们都会拿出一部分产品参与各种慈善拍卖,目前我们在香港连卡佛的销售的10%捐给香港艺术中心。目前看来如果一直坚持下来,这将是一笔不小的捐赠。
小档案:
瞿广慈,著名雕塑家。1969年出生于上海。1994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获学士学位。1997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获硕士学位。现为自由艺术家,工作生活于北京。2007年创立向京+广慈雕塑工作室。2011年和向京一起创办“稀奇”品牌。
不要被头衔所困惑
瞿广慈有很多“头衔”:“模范丈夫”“雕塑家”“艺术总监”,还曾经有过“教研室主任”“自由职业者”等。“模范丈夫”无需多言,他和妻子向京在1996年结合,一起发展,到如今两个人的事业都风生水起。“雕塑家”这个称呼应该可以伴他一生,是他最清晰的一个职业身份特征。这两个实际上算不得“头衔”的称呼犹如两个最牢固的标签,一个表明了瞿广慈在家里的角色,另一个则说明了他在这世界上安身立命的技艺。
曾经有过的“教研室主任”指的是他当年研究生毕业后,怀着一腔想拯救美术教育的情怀进入高校工作,却终因为对体制内的种种束缚无能为力而不得不放弃,走上了独立创作的道路,成为了后来的“自由职业者”。
现在说起来有趣的是“艺术总监”,这是他在公司的任职,不是董事长也不是总经理,听上去是一个把控出品艺术水准的监督职位。有人跟他开玩笑说你就应该是董事长啊,但是其实公司的董事长还真是另有其人。这么做倒不是因为瞿广慈刻意想要把自己和商人的角色撇清关系,而是他想更专注地做自己擅长的事,别的都不在他的考虑范畴之内。“我真的不在乎什么头衔,无论这个头衔来自于什么协会或者什么学校,我百分之百都对它一点兴趣没有,绝不是要以此作为资本而去跟人家谈什么条件。我觉得人生一定要轻装上路的,很多事情该甩掉就甩掉,闭目之前,一定要觉得这人生活得还行。”
1.瞿广慈雕塑作品 鸟儿问答
2.瞿广慈雕塑作品 仙桃与蛋糕
3.瞿广慈雕塑作品 吾本木
4.瞿广慈雕塑作品 一切皆有可能之二
5.瞿广慈雕塑作品 吾本木(局部)
6.瞿广慈雕塑作品 仙猫
“稀奇”是礼物
2011年,瞿广慈和妻子向京一起创办自己的品牌“稀奇”,名字是向京取的,用的是夫妇俩姓氏的首个字母“X+Q”的组合。到目前为止北京已经有四家稀奇直营店,在香港、台湾、上海、深圳有经销商,在伦敦和土耳其也有销售点,经营的商品除了瞿广慈和向京的原创雕塑,还有包、丝巾、首饰等一些衍生品。
稀奇最初的店开在北京的798艺术区,店中最显眼的天使,至今都还是畅销商品。“当初做这个东西,其实我只是为了开一个店,当时只想开一个小店,在798开一个专门卖天使的店,人的一生当中有很多情结,有些人开花店,有些人开咖啡店,有些人开书店,我比较爱偷懒,我觉得这些事情都不是我想干的,我觉得就卖一样东西,就卖天使,很特别,也没什么成本。”天使有嬉皮范儿的,也有彩虹的,能分雌雄,各有特色。灵感都是不经意间的生活所得,比如瞿广慈去意大利吃了一回冰淇淋,发现那几十种备选的冰淇淋的颜色都很诱人,于是就想把天使做成冰淇淋颜色的,粉嘟嘟的讨人喜欢。
卖天使的瞿广慈想通过稀奇解决的是人们对于选取礼物的困惑,突然想起来的生日或者纪念日,好友的邀约或者别的必须要带一件礼物登门的时机里,一瓶香水、一束花或者一瓶红酒又显得不够特别,那么天使正好是个不错的选择。
艺术有时候也拒绝交流
事实上,稀奇也真的解决了一些人的选礼物问题,像宋丹丹和徐帆就都曾经在店里选过重要礼品。与此同时,经营品牌的瞿广慈也终于成为了“商人”。“其实一个艺术家和商人,没有别人所想象的距离这么远,真正好的商人,可能也是一个艺术家,你去看,他所设计出来的东西,不管是公司也好,还是什么,总是那么能够吸引人,总是能够留得住人。艺术家不仅仅就一类人,如果艺术家没有创造力,挺庸俗的,即便叫艺术家,也就是俗人而已。”
像以往一样,没有在乎过“头衔”的瞿广慈也更加不会在意商人的身份,他说自己深知要做的那个商业很特别,不是简单的卖冰棍或者卖餐巾纸,而是要完成一个“艺术礼品”的概念。“我刚开始的切入点,是觉得2008年的金融风暴对艺术的影响太大了,这跟艺术一直很小众有直接的关系,尤其是中国当代艺术,实际上应该被很多人认知的,因为中国的当代艺术像一面镜子一样,能够折射出现实生活。”身兼“艺术家”和“商人”两种身份的瞿广慈觉得自己的这种“兼职”对于向喜欢艺术,想要了解艺术的人特别有帮助,“艺术家不能让人觉得艺术是无法跟普通人沟通过的,刻意地去让人觉得艺术就是无法解释的。”
然而两年过去,一直注重艺术与普通人交流的瞿广慈最近却说今年想做一些“不那么好卖的作品”,作品还没见到,或许应该不再是粉嘟嘟的天使。如果说在商言商天经地义,那么要是明知道不好卖还要做,总是觉得不太好理解。“不好卖这个词实际就是一句大白话而已,就是拒绝交流,和你没有关系的意思。”“拒绝交流”指的是艺术品中传递的信息不再是表面的呈现,“你”则是每一个消费者。
这种情绪颇类似瞿广慈在几年前做过的另一个采访中说过的话:“当你在做商业的时候,其实并不是做商业,很多人都是做商业的,但是我们在商业流通中,当你真正对一个商业有无限要求的时候,其实也是被商人了,你还伪装艺术家,但是你考虑的问题就是商人思考的问题。”说这些之前,他提到了大多数人心里的雕塑艺术,还停留在对那些不知所云的不锈钢和水泥糟糕雕塑的认知上,拥有决定权的“甲方”的好恶,直接影响到被动的“乙方”的品质和整座城市的审美,更谈不上艺术的交流。 如果说解决这种交流障碍的办法是打开另一扇能够直接提高审美的窗,那么稀奇两年多的运作下来,也许已经到了再关上这扇直接的窗,而去打开另一处曲径通幽的门。“拒绝交流”需要的是商人的勇气,也能成全艺术家永远不会丢失的自娱自乐的爱好,完成的还可能是与大众更深入、更真切的交流。
艺术家不能让人觉得艺术是无法跟普通人沟通过的,刻意地去让人觉得艺术就是无法解释的。
对话瞿广慈
(FW=Fashionweekly 瞿=瞿广慈)
FW:能介绍下你参与的连卡佛的“当代演绎·上海”的创作过程吗?
瞿:我只是一个被选择者,我并不清楚他们的选择标准,或许我出生上海并且有过较长的上海生活的经历吧?不过我想,自己今天所有的结果都来自于曾经发生的,或者某种DNA。那些可能就是演绎本身吧?
FW:你觉得参加“当代演绎·上海”这个创作活动,最好玩的是哪里?
瞿:它本身似乎不是很严肃,各种不同人物的堆积,但是看看那些人物背后的故事以及他们特别的经历,又觉得在这种堆砌的后面是一种城市脉络的暗示或者启发吧。
FW:在你平时的生活中,会特别关注像连卡佛这样的品牌以及奢侈品吗?
瞿:我们一直和连卡佛有着深刻的联系,我们稀奇在香港的发生就是来自于和连卡佛的缘分,所以这已经不是关注而是成为生活的一部分了。
FW:对于自己的雕塑和其他形式的艺术创作,你最近在忙些什么呢?
瞿:最近忙于搬家,搬新的工作室。十月初上海第一家稀奇店就要在静安寺的嘉里中心开业了,接着便是稀奇华南旗舰店在深圳的欢乐海岸开业。这些能不能说都是我新的艺术形式?
FW:你曾经说:“希望我所创作的形象能够一点点搬走那些积累起来的所谓‘情结’”,最近这些情结有些具体指向吗?
瞿:我指的是在我们生命中有很多想做而不能做的事情,想说而不能说的话,想唱而唱不动的歌,艺术家都可以在自己创造的世界里化作流动的水,想流哪里就流到哪里!
FW:你和向京老师拥有自己的品牌稀奇,你对这个品牌有怎样的希望和规划呢?
瞿:我们努力用自己的热情汗水才华去浇灌它,努力把它装扮成最美的礼物让别人接受它,但是,它依然是一个自我生长的孩子,总会有喜有悲有顺有逆吧!
FW:稀奇一直都有投入慈善的想法,目前进展如何呢?
瞿:稀奇目前还在生存期,先做到使自己强大最重要了,活下来才能谈到慈善。首先我希望我自己的员工在稀奇快乐地工作快乐地生活,每年我们都会拿出一部分产品参与各种慈善拍卖,目前我们在香港连卡佛的销售的10%捐给香港艺术中心。目前看来如果一直坚持下来,这将是一笔不小的捐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