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以绞盘锻造模上模的数控加工过程为例,结合MasterCAM软件对其数控加工思路方法和刀具选用进行了仔细的分析和论述,使相关人员对其下模的加工有深入认识,以便更好地為生产实践服务。
关键词:绞盘锻造模加工策略窄槽加工数控编程
某模具加工厂要加工一套绞盘锻造模具,客户提供了模具的三维图形,其中绞盘模具的上模如图1所示。模具的成型部分形状复杂,加工精度要求高,使用单一的普通机床加工难以成型,加工精度更是难以保证。在能够保证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的情况下,为了能够快速有效地完成模具的加工,采用MasterCAM软件对模具进行尺寸、形状的分析和数控编程,以提高加工效率。
■
1 加工工艺分析
根据图1的三维图,并结合MasterCAM软件对模具进行分析,绞盘锻造模上模主要由圆柱型的固定部分和绞盘的成型部分组成,固定部分最大尺寸为260mm,成型部分最大尺寸为120mm,模具中有还有2个Ф20通孔,其中模具的成型部分表面粗糙度和加工精度要求最高,形状最为复杂,模具中最小圆角为R0.5,而且有多处窄小部分,加工非常的困难。
为了保证模具精度,提高加工效率,根据模具的形状、尺寸和加工精度等因素,首先使用普通车床完成模具固定部分的加工,并车出一个Ф125mm的圆柱形作为成型部分的毛坯。再使用三轴加工中心对模具成型零件进行数控加工和Ф20mm的通孔的钻孔和镗孔。
2 数控加工前的准备
绞盘锻模的材料采用的是SKD61,坯料为Ф265X
120的圆柱棒。绞盘锻造模需进行数控加工的是成型部分,其他部分采用普通机床加工。在绞盘锻模进行数控加工之前,使用普通车床完成锻模固定部分的加工,并车出一个Ф125X28mm的圆柱形作为成型部分的毛坯。加工完成的效果如图2所示。
■
3 成型部分的数控加工策略
3.1 粗加工
加工对象的形状特征:模具成型部分是一个全曲面的盘型状的型芯,顶层有三个宽度约6mm的梯形槽角,底面与侧壁有R1的圆角过度,中间层有多个斜面凸台,间距在3~5mm之间,底面与侧壁有R1的圆角过度。最底层为四个窄凹槽,并与底面有R2的圆角过度。
刀具选用:由于粗加工,需要去除大量的余料,结合加工对象的形状特征,经综合考虑,选用D16R1的圆鼻铣刀。
加工方式:选用曲面挖槽粗加工,并设置下刀方式为加工边界外下刀和内部凹槽螺旋下刀。每层切削深度0.5mm,主轴转速为1800,进给速度1500,留余量0.5。加工路径和仿真效果如图3所示。
■
(a)加工路径 (b)仿真效果
图3D16R1的圆鼻铣刀粗加工效果
3.2 二次开粗
经过D16R1的圆鼻铣刀粗加工后,还有顶面的三个梯形槽角,中间层的凸台凹槽以及底层的4个窄凹槽加工不到位。为了少走空刀,提高加工效率,二次开粗选用局部挖槽的形式,并采用刀具路径旋转的方式,以优化编程方式。经尺寸和形状分析,选用D6R0.5圆鼻铣刀,曲面挖槽粗加工的方式进行二次开粗,每层切深0.5,留余量0.2,主轴转速2200,进给速度1000。加工路径和仿真效果如图4所示。
■
(a)加工路径(b)仿真效果
图4二次粗加工效果
3.3 窄槽粗加工
经过D6R0.5的圆鼻铣刀粗加工后,还有底面的四条宽度为4.3mm,深度为7.5mm的槽加工不到位。由于窄槽侧壁与底面有R2mm的圆弧过度,铣刀的大小不超过4mm,如果选择平底铣刀加工,要完全开粗则要选择直径2mm以下的刀具,小刀的刚性比较差,容易断刀。如果选择球刀,则可以选择R2的球刀。综合考虑,选用R2的球头铣刀来开粗,开粗方式选用曲面挖槽粗加工,用边界控制加工的范围,设置每层切深0.3mm,留余量0.2mm。 三次粗加工的刀具路径效果如图5所示。
■
(a)加工路径(b)路径仿真
图5三次粗加工效果
3.4 整体半精加工
半精加工是为了保证精加工时的余量均匀。半精加工的策略主要有等高外形,三维偏置和平行加工等。根据锻模上模成型特征,采用等高外形加工的方式,刀具选用R3的球刀。设置余量0.2mm,每层切深0.3mm。半精加工的刀路如图6所示。
■
图6R3球刀半精加工
3.5 精加工平面
模具的平面部分在粗加工时留有余量,按照加工工艺,在曲面精加工前,先精加工平面。加工时采用曲面挖槽、二维挖槽和二维外形相结合的加工策略,刀具选择D10mm的平底铣刀。刀具路径如图7所示。
3.6 整体精加工
精加工是实现产品最终形状和尺寸最为重要的一步,模具的表面质量和尺寸精度都是由该工序保证的。为了实现这个目的,加工时应采用较小的切削深度,较高的切削速度和较小的进给速度。根据绞盘上模的的特征,精加工采用等高外形的加工策略,刀具为D4R0.5的圆鼻铣刀。余量为0,切削深度为0.06mm。加工路径如图8所示。
■
图7精加工平面图8 整体精加工
3.7 窄槽精加工
在D4R0.5的圆鼻铣刀精加工后,还有10个窄槽由于刀具太大而未加工到的,要解决编程问题,必须选用合理的刀具和加工策略。其中3个相同形状短槽的精加工采用等高外形的加工策略,选用刀具为R1.5的球刀,余量为0,切削深度为0.06mm,刀路如图9(a)所示。一个长槽采用平行铣削的加工策略,选用刀具为R1.5的球刀,刀具间距0.05mm,切削角度45度,刀路如图9(b)所示。凸台间窄小部位的精加工采用平行的加工策略,选用刀具为R1.5的球刀,刀具间距0.05mm,刀路如图9(c)所示。
■
(a)等高外形(b)平行的加工 (c)平行的加工
图9窄槽精加工
4 加工仿真
数控加工刀具路径设置好之后,使用MasterCAM软件的模拟仿真功能,对加工程序进行验证,检查刀具运动是否正确,刀具与模具是否有干涉,模具是否过切等现象。
5 结束语
利用masterCAM软件能方便的对绞盘上模进行有效的尺寸分析和形状分析,并合理选择加工策略和刀具进行数控加工编程。在绞盘上模的加工过程中,解决了模具中窄槽加工困难的问题,使加工程序优化,少走空刀,缩短模具加工周期,提高生产效率和加工质量。
参考文献:
[1]孙中柏.Mastercam 9.1模具设计与加工范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3.1
[2]郑军龙.基于MasterCAM的典型模具零件数控加工编程[J].装备制造技术,2008(5):75-77.
[3]邸莉莉,贾林峰,陈一.锻造模具的数控加工工艺[J].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2012(4):40-41.
关键词:绞盘锻造模加工策略窄槽加工数控编程
某模具加工厂要加工一套绞盘锻造模具,客户提供了模具的三维图形,其中绞盘模具的上模如图1所示。模具的成型部分形状复杂,加工精度要求高,使用单一的普通机床加工难以成型,加工精度更是难以保证。在能够保证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的情况下,为了能够快速有效地完成模具的加工,采用MasterCAM软件对模具进行尺寸、形状的分析和数控编程,以提高加工效率。
■
1 加工工艺分析
根据图1的三维图,并结合MasterCAM软件对模具进行分析,绞盘锻造模上模主要由圆柱型的固定部分和绞盘的成型部分组成,固定部分最大尺寸为260mm,成型部分最大尺寸为120mm,模具中有还有2个Ф20通孔,其中模具的成型部分表面粗糙度和加工精度要求最高,形状最为复杂,模具中最小圆角为R0.5,而且有多处窄小部分,加工非常的困难。
为了保证模具精度,提高加工效率,根据模具的形状、尺寸和加工精度等因素,首先使用普通车床完成模具固定部分的加工,并车出一个Ф125mm的圆柱形作为成型部分的毛坯。再使用三轴加工中心对模具成型零件进行数控加工和Ф20mm的通孔的钻孔和镗孔。
2 数控加工前的准备
绞盘锻模的材料采用的是SKD61,坯料为Ф265X
120的圆柱棒。绞盘锻造模需进行数控加工的是成型部分,其他部分采用普通机床加工。在绞盘锻模进行数控加工之前,使用普通车床完成锻模固定部分的加工,并车出一个Ф125X28mm的圆柱形作为成型部分的毛坯。加工完成的效果如图2所示。
■
3 成型部分的数控加工策略
3.1 粗加工
加工对象的形状特征:模具成型部分是一个全曲面的盘型状的型芯,顶层有三个宽度约6mm的梯形槽角,底面与侧壁有R1的圆角过度,中间层有多个斜面凸台,间距在3~5mm之间,底面与侧壁有R1的圆角过度。最底层为四个窄凹槽,并与底面有R2的圆角过度。
刀具选用:由于粗加工,需要去除大量的余料,结合加工对象的形状特征,经综合考虑,选用D16R1的圆鼻铣刀。
加工方式:选用曲面挖槽粗加工,并设置下刀方式为加工边界外下刀和内部凹槽螺旋下刀。每层切削深度0.5mm,主轴转速为1800,进给速度1500,留余量0.5。加工路径和仿真效果如图3所示。
■
(a)加工路径 (b)仿真效果
图3D16R1的圆鼻铣刀粗加工效果
3.2 二次开粗
经过D16R1的圆鼻铣刀粗加工后,还有顶面的三个梯形槽角,中间层的凸台凹槽以及底层的4个窄凹槽加工不到位。为了少走空刀,提高加工效率,二次开粗选用局部挖槽的形式,并采用刀具路径旋转的方式,以优化编程方式。经尺寸和形状分析,选用D6R0.5圆鼻铣刀,曲面挖槽粗加工的方式进行二次开粗,每层切深0.5,留余量0.2,主轴转速2200,进给速度1000。加工路径和仿真效果如图4所示。
■
(a)加工路径(b)仿真效果
图4二次粗加工效果
3.3 窄槽粗加工
经过D6R0.5的圆鼻铣刀粗加工后,还有底面的四条宽度为4.3mm,深度为7.5mm的槽加工不到位。由于窄槽侧壁与底面有R2mm的圆弧过度,铣刀的大小不超过4mm,如果选择平底铣刀加工,要完全开粗则要选择直径2mm以下的刀具,小刀的刚性比较差,容易断刀。如果选择球刀,则可以选择R2的球刀。综合考虑,选用R2的球头铣刀来开粗,开粗方式选用曲面挖槽粗加工,用边界控制加工的范围,设置每层切深0.3mm,留余量0.2mm。 三次粗加工的刀具路径效果如图5所示。
■
(a)加工路径(b)路径仿真
图5三次粗加工效果
3.4 整体半精加工
半精加工是为了保证精加工时的余量均匀。半精加工的策略主要有等高外形,三维偏置和平行加工等。根据锻模上模成型特征,采用等高外形加工的方式,刀具选用R3的球刀。设置余量0.2mm,每层切深0.3mm。半精加工的刀路如图6所示。
■
图6R3球刀半精加工
3.5 精加工平面
模具的平面部分在粗加工时留有余量,按照加工工艺,在曲面精加工前,先精加工平面。加工时采用曲面挖槽、二维挖槽和二维外形相结合的加工策略,刀具选择D10mm的平底铣刀。刀具路径如图7所示。
3.6 整体精加工
精加工是实现产品最终形状和尺寸最为重要的一步,模具的表面质量和尺寸精度都是由该工序保证的。为了实现这个目的,加工时应采用较小的切削深度,较高的切削速度和较小的进给速度。根据绞盘上模的的特征,精加工采用等高外形的加工策略,刀具为D4R0.5的圆鼻铣刀。余量为0,切削深度为0.06mm。加工路径如图8所示。
■
图7精加工平面图8 整体精加工
3.7 窄槽精加工
在D4R0.5的圆鼻铣刀精加工后,还有10个窄槽由于刀具太大而未加工到的,要解决编程问题,必须选用合理的刀具和加工策略。其中3个相同形状短槽的精加工采用等高外形的加工策略,选用刀具为R1.5的球刀,余量为0,切削深度为0.06mm,刀路如图9(a)所示。一个长槽采用平行铣削的加工策略,选用刀具为R1.5的球刀,刀具间距0.05mm,切削角度45度,刀路如图9(b)所示。凸台间窄小部位的精加工采用平行的加工策略,选用刀具为R1.5的球刀,刀具间距0.05mm,刀路如图9(c)所示。
■
(a)等高外形(b)平行的加工 (c)平行的加工
图9窄槽精加工
4 加工仿真
数控加工刀具路径设置好之后,使用MasterCAM软件的模拟仿真功能,对加工程序进行验证,检查刀具运动是否正确,刀具与模具是否有干涉,模具是否过切等现象。
5 结束语
利用masterCAM软件能方便的对绞盘上模进行有效的尺寸分析和形状分析,并合理选择加工策略和刀具进行数控加工编程。在绞盘上模的加工过程中,解决了模具中窄槽加工困难的问题,使加工程序优化,少走空刀,缩短模具加工周期,提高生产效率和加工质量。
参考文献:
[1]孙中柏.Mastercam 9.1模具设计与加工范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3.1
[2]郑军龙.基于MasterCAM的典型模具零件数控加工编程[J].装备制造技术,2008(5):75-77.
[3]邸莉莉,贾林峰,陈一.锻造模具的数控加工工艺[J].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2012(4):4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