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作者根据教学体会,研究了中考数学复习的策略,提出了搞好数学复习的五个要点,对帮助学生复习数学,提高中考成绩,有较大的帮助。
关键词: 中考 数学复习 策略
中考前的数学复习,是一个非常紧张而复杂的工程。如果复习措施得当,就会使学生三年所学的数学知识得以巩固提高,缺损的知识得以弥补,从而取得较为理想的中考成绩。如果复习措施不力,那么学生可能陷入茫茫题海,费时费力而不见成效。那么,如何有效地搞好中考前的数学复习呢?我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谈一些策略。
一、注重考试大纲的研读
考试大纲是指导中考的纲领性文件,它对中学数学的考点,以及考试的难度,考查的方式都做了具体的解读。因此考试大纲是中考命题的依据。这就要求教师在复习前认真研读考试大纲,了解命题的方向,以及每个考点的难度,以用来指导学生的复习。这样既不会让学生做超出考试范围的题目,又不会遗漏考点,做到有的放矢,避免学生走弯路。
二、注重课本知识的再挖掘
中考数学的复习应以本为本。初中数学基础包括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两方面。现在中考命题以基础知识题为主,有些基础题是课本上的原题或变式。后面的大题虽然“高于教材”,但也源于教材,是教材中题目的引申、变式或组合。因此,复习时应以课本为主。在复习教材时必须精细,使書中的内容由厚到薄,使之形成自己的知识脉络,以便能够厚积薄发。尤其课后的读一读、想一想,有些中考题就在此基础上延伸、拓展。一味地搞题海战术,其效果并不佳,因为重复做习题浪费时间。学习的关键是能够学会举一反三。
三、注重基础知识的巩固
中考基础题约占到70分。所以对基础知识应做到牢固掌握、熟练运用、准确迅速,确保不失分。同时基础知识也是解决中档题和大题的必备工具,好比大厦的基石,所以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基础知识是初中所涉及的概念、公式、公理、定理等,掌握基础知识之间的联系,要做到理清知识结构,形成整体知识。例如:中考涉及的数形结合问题,既是函数、方程等代数知识的结合,同时又常涉及到许多几何知识。
四、注重培养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1.提高综合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这就要求在熟练各章节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融会贯通,把代数的、几何的、各方面的知识信手拈来。比如动点问题,就要把函数、方程、几何多方面知识综合运用。任何一点欠缺都会导致失分。
2.狠抓重点内容,适当练习热点题型。多年来,初中数学的“方程”、“函数”、“直线型”一直是中考重点内容,“方程思想”、“函数思想”贯穿于试卷始终,对这些内容要做到胸有成竹,重点掌握。另外,“开放题”、“探索题”、“阅读理解题”、“方案设计”、“动手操作”等问题也是近几年中考的热点题型,这些中考题大部分来源于课本,这类题灵活性大,难度较高,可适当关注,但不必过于重视,以免浪费过多时间,因为其分值不会太大。
五、注重制定科学的复习计划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中考数学的复习也是这样。如果复习时无计划,中考只能抓瞎。我认为应把整个复习分为三轮。第一轮,系统复习基本知识。第一轮复习的目的是要准确识记基本概念(基本图形),牢固掌握基本技能,熟练运用数学基本思想方法,使知识系统化、模块化。在这一阶段把书中的内容进行归纳、整理,使之形成大小不等的若干单元,每个单元完成后进行一次单元检测,及时进行查漏补缺,使练习专题化。中考试题中属于学生平时学习常见的“双基”类型题约占70%,要在这部分试题上保证得分,就必须结合教材,系统复习,对以前没掌握的基础争取有效弥补。复习应配备适量的练习,习题的难度要加以控制,以中、低档为主,另外,对于你觉得较难的题,或者易错的题,应养成做标记的好习惯,以便在第二阶段进行再回头复习。第二轮,结合中考的常见题型(以中档题为主)和常考数学思想,把初中书数学分为若干数学专题,进行复习,以便能让学生适应题型,形成正确、准确的解题思考方法。特别是函数、方程等重点知识应重点复习训练。复习应有所侧重。第三轮,模拟训练,强化提高。经过第一轮和第二轮的复习,学习的基础知识已基本过关,大约到五月中、下旬就应该是三轮的模拟训练,是模拟中考的综合拉练,查漏补缺,训练答题技巧、考场心态和临场发挥等。
毛泽东说过,要在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中考的复习也是这样。学生要有高度的自信心,坚信自己能学好。中考是兼顾到绝大多数学生的毕业考试,难度不会过大,因此不必过于紧张。比较近年全国各地中考试题,其试题的难度分布大多控制在5∶4∶1(容易题∶中等题∶难题)。所以,考生不可因为不会某一个难题而担心考不好,可以这样说,只要在复习阶段奋发努力,90%的题目就会很顺利地得到解答,中考也会取得优良的成绩。
参考文献:
[1]刘金英.基础性·应用性·思想性·发展性:关于2010年九年级数学复习教学的建议[J].中国数学教育(初中版),2010,(3):38-41.
[2]吴增生.初中数学复习教学规划初探[J].中国数学教育(初中版),2010,(5):14-16.
关键词: 中考 数学复习 策略
中考前的数学复习,是一个非常紧张而复杂的工程。如果复习措施得当,就会使学生三年所学的数学知识得以巩固提高,缺损的知识得以弥补,从而取得较为理想的中考成绩。如果复习措施不力,那么学生可能陷入茫茫题海,费时费力而不见成效。那么,如何有效地搞好中考前的数学复习呢?我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谈一些策略。
一、注重考试大纲的研读
考试大纲是指导中考的纲领性文件,它对中学数学的考点,以及考试的难度,考查的方式都做了具体的解读。因此考试大纲是中考命题的依据。这就要求教师在复习前认真研读考试大纲,了解命题的方向,以及每个考点的难度,以用来指导学生的复习。这样既不会让学生做超出考试范围的题目,又不会遗漏考点,做到有的放矢,避免学生走弯路。
二、注重课本知识的再挖掘
中考数学的复习应以本为本。初中数学基础包括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两方面。现在中考命题以基础知识题为主,有些基础题是课本上的原题或变式。后面的大题虽然“高于教材”,但也源于教材,是教材中题目的引申、变式或组合。因此,复习时应以课本为主。在复习教材时必须精细,使書中的内容由厚到薄,使之形成自己的知识脉络,以便能够厚积薄发。尤其课后的读一读、想一想,有些中考题就在此基础上延伸、拓展。一味地搞题海战术,其效果并不佳,因为重复做习题浪费时间。学习的关键是能够学会举一反三。
三、注重基础知识的巩固
中考基础题约占到70分。所以对基础知识应做到牢固掌握、熟练运用、准确迅速,确保不失分。同时基础知识也是解决中档题和大题的必备工具,好比大厦的基石,所以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基础知识是初中所涉及的概念、公式、公理、定理等,掌握基础知识之间的联系,要做到理清知识结构,形成整体知识。例如:中考涉及的数形结合问题,既是函数、方程等代数知识的结合,同时又常涉及到许多几何知识。
四、注重培养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1.提高综合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这就要求在熟练各章节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融会贯通,把代数的、几何的、各方面的知识信手拈来。比如动点问题,就要把函数、方程、几何多方面知识综合运用。任何一点欠缺都会导致失分。
2.狠抓重点内容,适当练习热点题型。多年来,初中数学的“方程”、“函数”、“直线型”一直是中考重点内容,“方程思想”、“函数思想”贯穿于试卷始终,对这些内容要做到胸有成竹,重点掌握。另外,“开放题”、“探索题”、“阅读理解题”、“方案设计”、“动手操作”等问题也是近几年中考的热点题型,这些中考题大部分来源于课本,这类题灵活性大,难度较高,可适当关注,但不必过于重视,以免浪费过多时间,因为其分值不会太大。
五、注重制定科学的复习计划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中考数学的复习也是这样。如果复习时无计划,中考只能抓瞎。我认为应把整个复习分为三轮。第一轮,系统复习基本知识。第一轮复习的目的是要准确识记基本概念(基本图形),牢固掌握基本技能,熟练运用数学基本思想方法,使知识系统化、模块化。在这一阶段把书中的内容进行归纳、整理,使之形成大小不等的若干单元,每个单元完成后进行一次单元检测,及时进行查漏补缺,使练习专题化。中考试题中属于学生平时学习常见的“双基”类型题约占70%,要在这部分试题上保证得分,就必须结合教材,系统复习,对以前没掌握的基础争取有效弥补。复习应配备适量的练习,习题的难度要加以控制,以中、低档为主,另外,对于你觉得较难的题,或者易错的题,应养成做标记的好习惯,以便在第二阶段进行再回头复习。第二轮,结合中考的常见题型(以中档题为主)和常考数学思想,把初中书数学分为若干数学专题,进行复习,以便能让学生适应题型,形成正确、准确的解题思考方法。特别是函数、方程等重点知识应重点复习训练。复习应有所侧重。第三轮,模拟训练,强化提高。经过第一轮和第二轮的复习,学习的基础知识已基本过关,大约到五月中、下旬就应该是三轮的模拟训练,是模拟中考的综合拉练,查漏补缺,训练答题技巧、考场心态和临场发挥等。
毛泽东说过,要在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中考的复习也是这样。学生要有高度的自信心,坚信自己能学好。中考是兼顾到绝大多数学生的毕业考试,难度不会过大,因此不必过于紧张。比较近年全国各地中考试题,其试题的难度分布大多控制在5∶4∶1(容易题∶中等题∶难题)。所以,考生不可因为不会某一个难题而担心考不好,可以这样说,只要在复习阶段奋发努力,90%的题目就会很顺利地得到解答,中考也会取得优良的成绩。
参考文献:
[1]刘金英.基础性·应用性·思想性·发展性:关于2010年九年级数学复习教学的建议[J].中国数学教育(初中版),2010,(3):38-41.
[2]吴增生.初中数学复习教学规划初探[J].中国数学教育(初中版),2010,(5):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