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音乐欣赏“版本”释义
一部音乐作品,词曲作家是一度创作,演唱家和演奏家是二度创作。一度创作是停留在曲谱之上,二度创作把曲谱变成音响。音乐作为一门听觉的艺术,二度创作也就是演唱家和演奏家的表演的成功与否对这部作品的传播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样一首音乐作品,可以有不用的演唱家和演奏家进行表演,每一位演唱家和演奏家在音乐的处理上可以有着各自不同的音乐处理,这样就产生了音乐作品不同的“版本”,在音乐史和音乐欣赏教学中,给学生讲解不同的版本,讲解音乐的处理,不但对于学生的专业有着巨大的指导意义,在全国艺术院校的音乐史教学来看,“版本”教学也有着独特的一面。(据笔者调查,大部分艺术院校的音乐史教学没有多种“版本”的欣赏,一般一个音乐作品只欣赏一种演奏或演唱版本。)
音乐学院、师范院校的史论课和高职高专的史论课在大部分学生眼里是枯燥的,由于学生需要背诵很多音乐史知识,从而产生负担重的阴影,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音乐史论课程的教学效果,提升音乐史论课程的性质,是笔者多年音乐史论课程教学的努力探索。结合多年音乐表演专业音乐史论课程的教学经验,笔者摸索出一条史论教学的新途径——音乐欣赏“版本”融入音乐史论教学。笔者本着立足高校人才培养特点,将以往枯燥的音乐理论讲解变成直观形象的视觉享受,通过对音乐作品不同演奏版本的分析与思考,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水平,让学生真正喜欢音乐,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笔者在课程教学设置方面,力求创新。将“版本”教学引入音乐史、音乐欣赏课堂。
高校音乐史和音乐欣赏的教学在课程安排上一定要考虑学生的专业情况。针对声乐专业学生的情况,适当多安排声乐作品的赏析,比如赵元任作曲的歌曲《教我如何不想他》,聂耳的《梅娘曲》,施万春的《送上我心头的思念》等,这些中国音乐史上经典之作,也是声乐学习的必修之作。通过分析不同歌唱家的演唱,细致入微的对比不同歌唱家的音乐处理,让学生从视听中感受音乐史的内容。对于器乐专业的学生也是如此,在丰富的视听盛宴中感受音乐作品的无穷魅力。密切结合学生的专业,真正做到“量体裁衣”和因材施教。在音乐史教学中通过不同版本的讲解和分析,提高了学生的专业表演能力,作为理论课程的音乐史教学和学生专业课密切联系,相得益彰。提高了学生学习音乐史的兴趣。
通过音乐作品版本的讲解,理论课变得更加生动。“版本”教学由于课程设置新颖,密切结合学生的专业,学生从音乐史课堂上不仅学到了音乐史知识、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能力和处理音乐作品能力。课堂上教师教给学生如何分析演唱家或演奏家的表演,教给学生如何欣赏音乐,如何进行音乐欣赏。
不同的演奏、演唱版本体现着演奏家和演唱家对音乐作品不同的理解,怎样忠实于作曲家的原作,这需要演唱家和演奏家丰厚的音乐修养和精湛的技巧。音乐作品的表演只有技术是不行的,但是没有技术作为前提和保障,音乐美也无法完美体现。音乐史的学习是提高学生音乐修养的一条最便捷的路。
除了必修课程《中西方音乐史》,笔者开设的选修课《中外歌剧、音乐剧欣赏》和《音乐作品欣赏》进一步将“版本”教学具体化、深入化。必修课程由于课时有限,不能对每一个作品做到几个不同版本的分析。而对于选修课来说,教师可以根据课程实际、学生专业来安排教学,对于重点曲目,授课教师需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广泛收集音响资料、视频资料,进行充分的备课,将音乐作品的不同“版本”,通过分析演唱家、演奏家的表演,深入探讨不同“版本”之间的区别和差异,给学生分析不同“版本”的演奏和演唱形成的历史原因和客观背景。从演唱家和演奏家的角度分析音乐作品、让学生更深入的理解、分析音乐作品,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对音乐作品的鉴赏能力,继而帮助学生有效提高专业演唱、演奏水平。可谓一举两得。
二、教学中“版本”的具体实施
歌剧《小儿黑结婚》(马可作曲),歌剧《刘胡兰》(陈紫、茅沅),《洪湖赤卫队》(张敬安、欧阳谦叔作曲),《红珊瑚》(王锡仁、胡士平作曲),《江姐》(阎肃作词、羊鸣、姜春阳、金砂作曲)。在这些大家耳熟能详的歌剧作品中,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这些歌剧全部成功塑造了一个个光辉的女性形象,小芹,刘胡兰,韩英,珊妹,江雪琴,他们中有优秀的共产党员刘胡兰,韩英和江雪琴,他们为共产主义事业抛头颅、洒热血;有为解放珊瑚岛作出杰出贡献的渔家女珊妹;也有普通的农村姑娘小芹。这些歌剧中的唱段《清凌凌的水来蓝盈盈的天》,《数九寒天下大雪》、《一道道水来一道道山》,《洪湖水,浪打浪》、《看天下劳苦人民都解放》,《珊瑚颂》,《红梅赞》《绣红旗》早已深入人心,影响了一代人,这些经典唱段不仅普通人爱唱,老少皆宜。这些唱段也是学习民族声乐的人必唱曲目,还是我国很多重要的声乐比赛的必唱曲目。比如《看天下劳苦人民都解放》、《清凌凌的水来蓝盈盈的天》、《五洲人民齐欢笑》是中央电视台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的必唱曲目。在2010年第十四届青歌赛决赛中,多位民族唱法的选手演唱了《看天下劳苦人民都解放》,比如海政文工团的陈笠笠、二炮文工团的王喆等,最后总政歌舞团的王丽达凭借对乐曲的深入的理解和出色的演唱拿到了金奖。
欣赏王玉珍、彭丽媛、吴碧霞、王丽达、陈笠笠演唱的《看天下劳苦人民都解放》版本,通过几个版本的比较与分析,让学生畅所欲言,谈谈他们的想法,喜欢那个版本,说出原因。这几个版本是几个历史阶段比较有代表性的,演唱者也是民族唱法中有代表性的,通过联系央视的青歌赛,使学生认识到音乐史和自己的专业和当前热门的比赛有着密切联系,这样无形中加大了音乐史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让学生畅所欲言,此举有利于培养学生独自思考,以此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音乐评论能力。
歌剧《江姐》里面有《红梅赞》、《绣红旗》、《我为共产主义把青春贡献》等经典唱段,课堂上教师会给学生播放著名歌唱家彭丽媛演唱的版本,播放第一代“江姐”—— 万馥香和蒋祖缋演唱版本,播放第五代“江姐”——空政文工团王莉演唱的版本,播放歌剧电影杨维忠演唱的版本,一首歌曲通过欣赏几位演唱家的演唱,给学生分析每一个版本的演唱特点,在音乐史和音乐欣赏课堂上,学生不仅能学到理论知识,通过大量的音乐作品版本的欣赏,在分析和对比中提高了学生的演出或演奏水平,专业水平得到提升,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学习音乐史的兴趣。 以《绣红旗》为例,彭丽媛的演唱版本,音乐处理细腻而自然,展示出江姐柔情的一面,表达出狱中的江姐对新中国的憧憬。娓娓道来的音乐刻画出江姐牺牲前的大义凛然。王莉的演唱版本 “今天终于盼到了你”的“盼到”字在音乐处理上咬字比较重,突出了江姐和狱友们热切盼望新中国诞生的欣喜之情。万馥香的演唱突出的是江姐英勇就义前悲喜交加的情绪,杨维忠的演唱“多少年多少代,今天终于盼到了你。” 音乐处理上“多”字力度上加强,表现的是革命历尽艰辛万苦,人民终于看到了曙光,感受到胜利的成果来之不易。通过分析不同演唱者的音乐处理使学生博采众长,提高专业修养。
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是俞丽拿教授首演的,她的演奏技艺炉火纯青,成功刻画了一位英姿飒爽、活泼爽朗的祝英台形象。薛伟的演奏技巧纯熟,他将小提琴美妙的音色发挥到极致,协奏部分控制得恰到好处,质感强烈而激情四射。再现段主题渲染的是一种含蓄的意境美。吕思清演奏版给人最大的感受就是对比强烈,不论是力度上还是各段落间,有的音乐段落细腻委婉,令人肝肠寸断,有的音乐段落铿锵有力,让人振奋人心,突出了戏剧性的矛盾冲突。
二胡名曲《二泉映月》是民间艺人华彦钧(阿炳)的传世之作,课堂上给学生播放20世纪50年代阿炳本人演奏版本,这是最权威的演奏,本人创作本人演奏,最具有说服力。二胡演奏家闵慧芬演奏版本,显示出演奏家扎实的基本功,左手的滑音和揉弦,右手运弓上的语气,将音乐的悲悯和凄美表现的淋漓尽致。宋飞的演奏版本将音乐的层次划分的更加清楚,时而是作为第一人称,时而是一位听众在聆听。弓法上的运用潇洒而帅气,表现一种内在的力量。于红梅的演奏音乐处理细腻委婉,将音乐段落的细微变化展现的栩栩如生。这几位演奏家的演奏是这部经典佳作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代表,展现了《二泉映月》作品的风格特征,通过几个版本的分析与讲解,提高学生理解音乐、处理音乐作品的能力。
三、结语
目前的艺术类高校的音乐史教材在“版本”教学上还是一片空白,笔者在这方面的探索也将为我国艺术类高校的音乐史教学开辟出一条新路。笔者想法设法使得版本教学更有针对性。
音乐史的学习是一个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版本的分析教学有助于音乐欣赏课程的开展,掌握了这个法宝,枯燥的理论学习变得轻松而愉快,在音乐学习中达到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目的。这样的教学过程突出学生能力的培养,体现音乐理论基于实践的学习过程,更贴近高校艺术教育的需要。
音乐欣赏课堂中引入版本教学,将突破高校音乐理论教学的瓶颈,让音乐理论的学习不再枯燥,不再是传统的死记硬背,不再是以单纯的应付考试为学习目的,而是以欣赏音乐、感受音乐为起点,以“版本”教学为突破点,以音乐理论课程为研究内容。
音乐史上有很多可歌可泣的音乐家,他们成长的经历值得我们学习、研究,他们成功的经验值得我们继承、借鉴,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历史长河中的小小的一份子,我们也在经历着历史,感受着音乐带给我们的喜怒哀乐,从音乐史中学做人,从音乐史中学做事,从音乐史中学专业,从音乐中感受人生的苦辣酸甜。
参考文献:
[1]《中国近现代音乐史》汪毓和编著,2009年人民音乐出版社第三次修订版。
[2]《歌声中的20世纪-百年中国歌曲精选》刘习良主编,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7年版。
[3]《中国当代音乐》梁茂春著,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4年版。
(本文为河北省高等学校社科研究年度基金项目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sz16216)
一部音乐作品,词曲作家是一度创作,演唱家和演奏家是二度创作。一度创作是停留在曲谱之上,二度创作把曲谱变成音响。音乐作为一门听觉的艺术,二度创作也就是演唱家和演奏家的表演的成功与否对这部作品的传播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样一首音乐作品,可以有不用的演唱家和演奏家进行表演,每一位演唱家和演奏家在音乐的处理上可以有着各自不同的音乐处理,这样就产生了音乐作品不同的“版本”,在音乐史和音乐欣赏教学中,给学生讲解不同的版本,讲解音乐的处理,不但对于学生的专业有着巨大的指导意义,在全国艺术院校的音乐史教学来看,“版本”教学也有着独特的一面。(据笔者调查,大部分艺术院校的音乐史教学没有多种“版本”的欣赏,一般一个音乐作品只欣赏一种演奏或演唱版本。)
音乐学院、师范院校的史论课和高职高专的史论课在大部分学生眼里是枯燥的,由于学生需要背诵很多音乐史知识,从而产生负担重的阴影,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音乐史论课程的教学效果,提升音乐史论课程的性质,是笔者多年音乐史论课程教学的努力探索。结合多年音乐表演专业音乐史论课程的教学经验,笔者摸索出一条史论教学的新途径——音乐欣赏“版本”融入音乐史论教学。笔者本着立足高校人才培养特点,将以往枯燥的音乐理论讲解变成直观形象的视觉享受,通过对音乐作品不同演奏版本的分析与思考,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水平,让学生真正喜欢音乐,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笔者在课程教学设置方面,力求创新。将“版本”教学引入音乐史、音乐欣赏课堂。
高校音乐史和音乐欣赏的教学在课程安排上一定要考虑学生的专业情况。针对声乐专业学生的情况,适当多安排声乐作品的赏析,比如赵元任作曲的歌曲《教我如何不想他》,聂耳的《梅娘曲》,施万春的《送上我心头的思念》等,这些中国音乐史上经典之作,也是声乐学习的必修之作。通过分析不同歌唱家的演唱,细致入微的对比不同歌唱家的音乐处理,让学生从视听中感受音乐史的内容。对于器乐专业的学生也是如此,在丰富的视听盛宴中感受音乐作品的无穷魅力。密切结合学生的专业,真正做到“量体裁衣”和因材施教。在音乐史教学中通过不同版本的讲解和分析,提高了学生的专业表演能力,作为理论课程的音乐史教学和学生专业课密切联系,相得益彰。提高了学生学习音乐史的兴趣。
通过音乐作品版本的讲解,理论课变得更加生动。“版本”教学由于课程设置新颖,密切结合学生的专业,学生从音乐史课堂上不仅学到了音乐史知识、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能力和处理音乐作品能力。课堂上教师教给学生如何分析演唱家或演奏家的表演,教给学生如何欣赏音乐,如何进行音乐欣赏。
不同的演奏、演唱版本体现着演奏家和演唱家对音乐作品不同的理解,怎样忠实于作曲家的原作,这需要演唱家和演奏家丰厚的音乐修养和精湛的技巧。音乐作品的表演只有技术是不行的,但是没有技术作为前提和保障,音乐美也无法完美体现。音乐史的学习是提高学生音乐修养的一条最便捷的路。
除了必修课程《中西方音乐史》,笔者开设的选修课《中外歌剧、音乐剧欣赏》和《音乐作品欣赏》进一步将“版本”教学具体化、深入化。必修课程由于课时有限,不能对每一个作品做到几个不同版本的分析。而对于选修课来说,教师可以根据课程实际、学生专业来安排教学,对于重点曲目,授课教师需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广泛收集音响资料、视频资料,进行充分的备课,将音乐作品的不同“版本”,通过分析演唱家、演奏家的表演,深入探讨不同“版本”之间的区别和差异,给学生分析不同“版本”的演奏和演唱形成的历史原因和客观背景。从演唱家和演奏家的角度分析音乐作品、让学生更深入的理解、分析音乐作品,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对音乐作品的鉴赏能力,继而帮助学生有效提高专业演唱、演奏水平。可谓一举两得。
二、教学中“版本”的具体实施
歌剧《小儿黑结婚》(马可作曲),歌剧《刘胡兰》(陈紫、茅沅),《洪湖赤卫队》(张敬安、欧阳谦叔作曲),《红珊瑚》(王锡仁、胡士平作曲),《江姐》(阎肃作词、羊鸣、姜春阳、金砂作曲)。在这些大家耳熟能详的歌剧作品中,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这些歌剧全部成功塑造了一个个光辉的女性形象,小芹,刘胡兰,韩英,珊妹,江雪琴,他们中有优秀的共产党员刘胡兰,韩英和江雪琴,他们为共产主义事业抛头颅、洒热血;有为解放珊瑚岛作出杰出贡献的渔家女珊妹;也有普通的农村姑娘小芹。这些歌剧中的唱段《清凌凌的水来蓝盈盈的天》,《数九寒天下大雪》、《一道道水来一道道山》,《洪湖水,浪打浪》、《看天下劳苦人民都解放》,《珊瑚颂》,《红梅赞》《绣红旗》早已深入人心,影响了一代人,这些经典唱段不仅普通人爱唱,老少皆宜。这些唱段也是学习民族声乐的人必唱曲目,还是我国很多重要的声乐比赛的必唱曲目。比如《看天下劳苦人民都解放》、《清凌凌的水来蓝盈盈的天》、《五洲人民齐欢笑》是中央电视台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的必唱曲目。在2010年第十四届青歌赛决赛中,多位民族唱法的选手演唱了《看天下劳苦人民都解放》,比如海政文工团的陈笠笠、二炮文工团的王喆等,最后总政歌舞团的王丽达凭借对乐曲的深入的理解和出色的演唱拿到了金奖。
欣赏王玉珍、彭丽媛、吴碧霞、王丽达、陈笠笠演唱的《看天下劳苦人民都解放》版本,通过几个版本的比较与分析,让学生畅所欲言,谈谈他们的想法,喜欢那个版本,说出原因。这几个版本是几个历史阶段比较有代表性的,演唱者也是民族唱法中有代表性的,通过联系央视的青歌赛,使学生认识到音乐史和自己的专业和当前热门的比赛有着密切联系,这样无形中加大了音乐史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让学生畅所欲言,此举有利于培养学生独自思考,以此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音乐评论能力。
歌剧《江姐》里面有《红梅赞》、《绣红旗》、《我为共产主义把青春贡献》等经典唱段,课堂上教师会给学生播放著名歌唱家彭丽媛演唱的版本,播放第一代“江姐”—— 万馥香和蒋祖缋演唱版本,播放第五代“江姐”——空政文工团王莉演唱的版本,播放歌剧电影杨维忠演唱的版本,一首歌曲通过欣赏几位演唱家的演唱,给学生分析每一个版本的演唱特点,在音乐史和音乐欣赏课堂上,学生不仅能学到理论知识,通过大量的音乐作品版本的欣赏,在分析和对比中提高了学生的演出或演奏水平,专业水平得到提升,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学习音乐史的兴趣。 以《绣红旗》为例,彭丽媛的演唱版本,音乐处理细腻而自然,展示出江姐柔情的一面,表达出狱中的江姐对新中国的憧憬。娓娓道来的音乐刻画出江姐牺牲前的大义凛然。王莉的演唱版本 “今天终于盼到了你”的“盼到”字在音乐处理上咬字比较重,突出了江姐和狱友们热切盼望新中国诞生的欣喜之情。万馥香的演唱突出的是江姐英勇就义前悲喜交加的情绪,杨维忠的演唱“多少年多少代,今天终于盼到了你。” 音乐处理上“多”字力度上加强,表现的是革命历尽艰辛万苦,人民终于看到了曙光,感受到胜利的成果来之不易。通过分析不同演唱者的音乐处理使学生博采众长,提高专业修养。
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是俞丽拿教授首演的,她的演奏技艺炉火纯青,成功刻画了一位英姿飒爽、活泼爽朗的祝英台形象。薛伟的演奏技巧纯熟,他将小提琴美妙的音色发挥到极致,协奏部分控制得恰到好处,质感强烈而激情四射。再现段主题渲染的是一种含蓄的意境美。吕思清演奏版给人最大的感受就是对比强烈,不论是力度上还是各段落间,有的音乐段落细腻委婉,令人肝肠寸断,有的音乐段落铿锵有力,让人振奋人心,突出了戏剧性的矛盾冲突。
二胡名曲《二泉映月》是民间艺人华彦钧(阿炳)的传世之作,课堂上给学生播放20世纪50年代阿炳本人演奏版本,这是最权威的演奏,本人创作本人演奏,最具有说服力。二胡演奏家闵慧芬演奏版本,显示出演奏家扎实的基本功,左手的滑音和揉弦,右手运弓上的语气,将音乐的悲悯和凄美表现的淋漓尽致。宋飞的演奏版本将音乐的层次划分的更加清楚,时而是作为第一人称,时而是一位听众在聆听。弓法上的运用潇洒而帅气,表现一种内在的力量。于红梅的演奏音乐处理细腻委婉,将音乐段落的细微变化展现的栩栩如生。这几位演奏家的演奏是这部经典佳作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代表,展现了《二泉映月》作品的风格特征,通过几个版本的分析与讲解,提高学生理解音乐、处理音乐作品的能力。
三、结语
目前的艺术类高校的音乐史教材在“版本”教学上还是一片空白,笔者在这方面的探索也将为我国艺术类高校的音乐史教学开辟出一条新路。笔者想法设法使得版本教学更有针对性。
音乐史的学习是一个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版本的分析教学有助于音乐欣赏课程的开展,掌握了这个法宝,枯燥的理论学习变得轻松而愉快,在音乐学习中达到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目的。这样的教学过程突出学生能力的培养,体现音乐理论基于实践的学习过程,更贴近高校艺术教育的需要。
音乐欣赏课堂中引入版本教学,将突破高校音乐理论教学的瓶颈,让音乐理论的学习不再枯燥,不再是传统的死记硬背,不再是以单纯的应付考试为学习目的,而是以欣赏音乐、感受音乐为起点,以“版本”教学为突破点,以音乐理论课程为研究内容。
音乐史上有很多可歌可泣的音乐家,他们成长的经历值得我们学习、研究,他们成功的经验值得我们继承、借鉴,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历史长河中的小小的一份子,我们也在经历着历史,感受着音乐带给我们的喜怒哀乐,从音乐史中学做人,从音乐史中学做事,从音乐史中学专业,从音乐中感受人生的苦辣酸甜。
参考文献:
[1]《中国近现代音乐史》汪毓和编著,2009年人民音乐出版社第三次修订版。
[2]《歌声中的20世纪-百年中国歌曲精选》刘习良主编,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7年版。
[3]《中国当代音乐》梁茂春著,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4年版。
(本文为河北省高等学校社科研究年度基金项目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sz16216)